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及对血清V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94例上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7例。对照组于臂丛阻滞实施前10分钟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辅助静脉推注地佐辛。随之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臂丛神经麻醉前(T0),药物注射分钟后(T1),手术切皮(T2)、手术操作5分钟(T3)、手术操作30分钟(T4)和手术结束(T5)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Ramsay镇静评分、VEGF、IL-6和IL-10水平。结果:联合组T1~T5时间MAP(血压)、HR(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pO2(血氧饱和度)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1~T5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T1~T5时间点VEGF均上升,且联合组各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显示,联合组IL-6、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在行上肢手术过程中,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同时可有效刺激VEGF分泌,降低IL-6、IL-10炎症因子水平,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经鼻滴注对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镇静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0名ASAⅠ~Ⅲ级、18~65岁、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且术后须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1组)和右美托咪定1.5μg/kg组(D2组),n=30。分别记录给药前(T0)、诱导前(T1)、插管前1 min(T2)、插管后1 min(T3)、手术开始即刻(T4)、术毕停全麻药时(T5)、拔管前1 min(T6)、拔管后3 min(T7)和入PACU(T8)时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_2),术毕停全麻药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患者在术后恢复室停留时间、Ramsay镇静评分。结果:T0时3组患者HR、MAP、SPO_2、Ramsay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D1组和D2组各时间点HR、MAP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提高(P≤0.05),SPO_2无明显变化(P≥0.05);与D1组相比,D2组各时间点HR、MAP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提高(P≤0.05),SPO_2无明显变化(P≥0.05);D1组各时间点HR、MAP、SPO_2、Ramsay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D2组HR、MAP、SPO_2、Ramsay镇静评分明显无差异(P≥0.05)。C组T3、T4、T5、T6、T7、T8各时间点HR、MAP均较T1、T2升高,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SPO_2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40 min右美托咪定经鼻滴注可有效抑制插管和拔管期反应、使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加稳定,并显著降低降低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硬腰联合麻醉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术中的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入丙泊酚60μg/kg·h,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h。分别记录患者术前、术中30 min以及术后的Ramsay评分、BIS评分、MAP、HR以及Sp O2等生命指征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30 min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B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30 min 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之间MAP以及Sp O2却没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发现两者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硬腰联合麻醉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中可以显著改善镇静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上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经皮气管切开术(P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因呼吸困难行PT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喉上神经阻滞,对照组(30例)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实验组(3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麻醉药物注射结束后(T2)、气管切开置入套管时(T3)、手术结束时(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及平均动脉压(MAP)、警觉/镇静(OAA/S)评分的变化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T3、T4时刻SBP、DBP、HR、MAP均较T1时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实验组同时点(P0.05),而实验组T2、T3、T4时SBP、DBP、HR、MAP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呛咳、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4时刻OAA/S评分均明显低于T1时刻,且实验组OA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刻(P0.05)。结论:喉上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啶和瑞舒芬太尼应用于PT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下玻璃体切割术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局麻监测下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72岁,ASA分级Ⅱ级~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25例。D组患者于术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0.2-0.4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M组术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术中按需静注0.5 mg/次。维持VAS评分≤4分,Ramsay评分2-4分。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辅助用药及患者对镇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给药后,M组T5时点MAP较T0显著下降(P0.05),D组T10及以后各时点MAP较T0显著下降(P0.05);D组T5及以后各时点BP较T0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及M组组内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T30时点HR较T0显著下降(P0.01),而在T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D组下降更为显著。给药后各时点,D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M组(P0.05),30 min时达最低。两组Ramsay镇静评分给药后5 min均达2级以上,与给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D组给药后30 min及以后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M组(P0.01)。给药后各时点,两组组内和组间SPO2和RR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满意度较M组更高(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玻璃体切割术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镇静效果良好,疼痛感觉减轻,舒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肠镜检查患者效果比较。方法: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M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08 mg/kg,均用生理盐水10 mL稀释,10 min输注完毕后进行肠镜检查。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指标的变化,是否完成肠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肠镜检查,并且检查过程中MAP、HR和SpO2稳定(P0.05)。咪达唑仑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肠镜检查过程中MAP和HR升高(P0.05),插管耐受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肠镜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TU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麻醉。观察并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应用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R及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点HR、MAP均显著低于术前,且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中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TURP患者均会造成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但右美托咪定的影响较小,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应用于鼻内镜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内镜下收治的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在诱导前15分钟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泵入等量盐水,两组均给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15 min(T_0)、插管前(T_1)、插管后5 min(T_2)、插管后10 min(T_3)、拔管后5 min(T_4)、拔管后10 min(T_5)心率、收/舒张压变化,术中15 min(T_6)及30 min(T_7)Fromme术野质量评分和拔管时(T_8)及拔管后1 hour(T_9)Ramsay镇静评分。结果:T组插管后5 min(T_2)、拔管后5 min(T_4)和拔管后10 min(T_5)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对应时间点收缩压(P0.05)。两组插管前心率(HR)均低于入室时15 min分钟心率(P0.05)。T组T7时间点术野质量评分高于C组(P0.05),拔管后2小时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内镜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有利于稳定患者心率、收/舒张压,显著改善术野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对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静效果及谵妄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于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诱导,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进行镇静诱导。术后24h,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镇静效果,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术后镇痛效果,术后1周,对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评定量表(CAM)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进行比较,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镇痛药追加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CAM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与对照组的14.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可获得更好的术后镇静、镇痛效果,能够降低谵妄的发生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后躁动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因胃癌需行全胃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定组(D组)和安慰剂组(C组),每组30例.患者选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D组于术毕前半小时泵注右美托嘧定0.6μg/kg,10分钟泵完.C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生理盐水.术毕待患者呼吸恢复,清醒拔管.监测记录患者入室后(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5 min(T4)时的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观察患者手术后躁动的次数和程度.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②C组T1,T2,T3,时间点MAP、HR值与T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组各时间点较T0无明显变化,D组HR,MAP较C组明显降低(P<0.05),③D组的拔管时间较C组长(P<0.05).D组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术毕前半小时泵注右美托咪定(10分钟泵完)可显著减少手术后躁动的发生,减少手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了患者术后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宄右美托咪定(Dex)对全麻胃肠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全麻胃肠手术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麻醉,对照组仅给予全身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T1)、手术进行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以及睡眠障碍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在T1,T2及T3的HR,RR及MA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Ramsay评分(2.81±0.28)显著高于对照组(1.51±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显著低于对照组(29.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对全麻胃肠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能够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对苏醒期恢复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及七氟烷用于脑肿瘤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脑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P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均15 min泵注完成。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行麻醉诱导。术中均用芬太尼、七氟烷、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2~1.0μg·kg-1·h-1,P组给予丙泊酚3~10 mg·kg-1·h-1,调整右美托咪啶及丙泊酚用量,使BIS值维持于40~50。于麻醉用药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T2)、切开硬脑膜(T3)、取瘤(T4)、术毕(T5)、拔气管导管时(T6)记录心率(HR)、血压(SBP、DBP)。记录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10 min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与T0比较,D组T1、T3、T4时SBP、DB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但仍接近正常值,P组T1时SBP、DB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T2、T5、T6时SBP、DBP明显升高(P0.05),HR明显加快(P0.05)。与P组比较,T2~T6时D组SBP、DBP明显低于P组(P0.05),HR明显慢于P组(P0.05)。D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拔管后10min OAA/S评分显著高于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七氟烷麻醉用于脑肿瘤手术均能够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右美托咪啶能抑制气管插管、拔管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术后苏醒快且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3.
张芳芳  张英茹  马鸿雁  闫全章  常雪南 《生物磁学》2014,(6):1117-1120,112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下玻璃体切割术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局麻监测下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50 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72岁,ASA 分级Ⅱ级~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 组),每组25 例。D组患者于术前10min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滋g/kg,后以0.2-0.4 μg/kg.h 的速度持续输注,M组术前10 min 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术中按需静注0.5 mg/ 次。维持VAS 评分≤ 4 分,Ramsay评分2-4 分。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辅助用药及患者对镇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给药后,M组T5时点MAP较T0显著下降(P〈0.05),D组T10及以后各时点MAP 较T0显著下降(P〈0.05);D 组T5及以后各时点BP 较T0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及M 组组内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 组T30时点HR 较T0 显著下降(P〈0.01),而在T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D 组下降更为显著。给药后各时点,D 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M组(P〈0.05),30 min 时达最低。两组Ramsay镇静评分给药后5 min 均达2 级以上,与给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D组给药后30 min 及以后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M组(P〈0.01)。给药后各时点,两组组内和组间SPO2和RR 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 组患者满意度较M组更高(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玻璃体切割术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镇静效果良好,疼痛感觉减轻,舒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注右美托嘧啶(dexmedetomindine,Dex)对喉癌患者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时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喉癌手术拟行气管切开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Dex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D组在局麻前静脉注射Dex 0.5μg/kg(10 min泵注完毕),C组以相同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5 min后开始行局麻下气管切开。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0)、局麻开始时(T1)、切皮时(T2)、气管内麻醉时(T3)、气管切开造口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次数(RR);观察并记录患者T1~T4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手术耐受程度评分。结果:与T0相比,C组T1~T4各时点MAP和HR均升高,尤以T3~T4时明显(P0.05),D组T1-4时MAP下降、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相比,D组T1~T4各时间点MAP均显著下降(P0.05),HR均明显减慢(P0.01),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术耐受程度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喉癌患者行局麻气管切开前预先静注右美托嘧啶0.5μg/kg(10min泵注完毕),可有效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并产生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持续镇静的效果及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麻醉后行开颅手术,观察组术后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术后持续输注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MAP、PCO2、Sp O2、HR及脑氧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Sjv O2、Ca-jv DO2、CER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段两组间Sjv O2、Ca-jv DO2、CERO2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4时段MAP、HR均显著降低,与T0时段比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段观察组MAP、HR显著低于同时段对照组(P0.05)。从T1~T4时段两组患者血清S-100β均呈上升趋势,两组T1~T4时段血清S-100β显著高于T0时段(P0.05);T2~T4时段观察组血清S-100β显著低于同时段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能够对患者产生镇静、镇痛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脑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开腹手术患者镇痛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A组(应用1.0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应用0.7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C组(应用0.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和D组(应用1.0 mg/kg的盐酸羟考酮麻醉),每组各25例。对比各组镇痛效应满意度以及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统计各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C三组的镇痛效应满意度均分别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三组的镇痛效应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T1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均分别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和T2时,各组的SBP、DBP、MAP及HR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T1时SBP、DBP、MAP及HR水平与T0时相比明显上升,而T2时又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A组的36.00%、C组的44.00%及D组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盐酸羟考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开腹手术患者的镇痛效应较好,并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均造成一定影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以及0.7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复合麻醉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在颅脑创伤中的镇静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镇静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镇静效率、镇静1 d医疗费用及用药前后呼吸循环功能变化、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镇静1 d医疗费用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镇静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均较用药前降低,观察组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较用药前降低,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较用药前降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应用于颅脑创伤中的镇静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颅脑创伤后的过度应激反应,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次给予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开颅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拟行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80例,年龄30-65岁,ASA I-III级,随机分为4组:Dl组、D2组、D3组和N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麻醉诱导前20 min,四组患者分别经外周静脉泵注0.4μg·kg-1右美托咪定20 mL、0.8μg·kg-1右美托咪定20 mL、1.2μg·kg-1右美托咪定20 mL及生理盐水20 mL,每组的输注时间均为20 min。记录四组患者在麻醉和手术期间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D2组的心率和血压与基础值相比波动较小,血流动力学更平稳。D1组和D3组的血压和心率较D2组波动明显。D3组的拔管时间明显较D1组、D2组和N组的时间延长(P0.05)。结论:0.8μg·kg-1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有利于维持患者麻醉和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1-II级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实验组)和丙泊酚和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先于10 min内缓解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同样时间内静脉输入1μg/kg芬太尼。两组均静脉给予丙泊酚1.5 m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前(T0)、注药镜检前(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退镜时(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镇痛效果(VAS评分)、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T1-T4时间的HR和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p O2在T2-T3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呼吸抑制、不良体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麻醉效果确切,相对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氧化应激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低浓度组(n=30)以及高浓度组(n=30)。低浓度组麻醉诱导前输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高浓度组输注1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给药后30 min(T2)、给药后60 min(T3)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改良/镇静视觉评分(OAA/S)。比较T0、T3、手术后24h(T4)的三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T0-T3时间点三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情况。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1-T3时间点AAI、OAA/S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T1-T3时间点AAI、OAA/S均较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3、T4时间点MDA均显著升高,T3时间点SOD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T3、T4时间点MDA均降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高浓度组T3、T4时间点SOD高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P0.05)。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2、T3时间点HR、MAP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高浓度组T2、T3时间点HR均降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高浓度组T2、T3时间点MAP均降低,但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μg/kg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患者的镇静效果较好,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