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循环运动系统对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64例,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使用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上肢功能评定(STEF)评价肢体患者功能,使用平衡量表(BBS)和Fuglg-Meyer平衡量表(FM-B)评价患者平衡能力,使用自拟认知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1)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75 % vs 75.00 %,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和STEF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均显著增高,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并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循环运动系统对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后急性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探寻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35例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障碍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偏瘫侧上肢加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对偏瘫侧上肢进行Bm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简式Fugl-Meyer(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和腕背伸时肌肉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的测定.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偏瘫侧上肢的Bnnnstrom分级、FMA及EMG幅值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文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提高.但在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独使用常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功能,更显著地促进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恢复及分离运动的产生,同时对促进腕关节背伸肌力的恢复方面提供了电生理学依据.总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更显著地促进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为脑卒中急性期肢体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估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脑出血治疗的同时,接受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即按摩康复、主动运动康复、被动运动康复;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脑出血住院治疗.治疗3个月后,计算和比较两组FMA评分及MBI评分评定患者的肢体的运动能力.结果:两组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初期,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1.206,P>0.05;t =0.902,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FMA的评分以及MBI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10.742,P<0.01;t =-32.687,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估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脑出血治疗的同时,接受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即按摩康复、主动运动康复、被动运动康复;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脑出血住院治疗.治疗3个月后,计算和比较两组FMA评分及MBI评分评定患者的肢体的运动能力.结果:两组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初期,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1.206,P>0.05;t =0.902,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FMA的评分以及MBI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10.742,P<0.01;t=-32.687,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研究智能化人机交互和场景模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索其在康复训练中的作用,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方向。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每组4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智能化人机交互和场景模拟训练。比较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UE-FMA)、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上肢功能测试(UEFT),患侧上肢腕背伸肌的改良Ashworh评分(MAS)以及徒手肌力评估(MMT)。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UE-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EFT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T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智能化人机交互和场景模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运动想象训练联合三维旋进式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苏州市立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后按照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运动想象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三维旋进式振动疗法联合运动想象训练。对比两组疗效、上肢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uL)、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期;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Barthel指数(BI)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运动想象训练联合三维旋进式振动疗法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分析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及运动功能、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加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持续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根据患者的下肢Brunnstrom分级改善幅度,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高于对照组的84.62 %(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下肢FMA评分、BBS评分均更高(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GSES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效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与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用于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辽宁本溪市中心医院和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首先接受常规康复训练,随后对照组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注射A型肉毒毒素。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肌痉挛改善情况,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采用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肢痉挛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和4周时,两组的Fugl-Meyer评分、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4周的Fugl-Meyer评分、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与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用于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上肢和腕部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运动疗法,实验组50例予CIMT。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步行速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vs.68%),步行速度评分[(61.25±7.94)vs.46.12±8.5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58.76±8.92)vs.47.95 9.16]、运动功能评分[(85.14±4.68)vs.52.39 9.64]、患者满意度(94%vs.78%)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94%vs.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提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作业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我效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肢体功能、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和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的FMA、STEF评分、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的结论说明,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针灸联合丹参川穹嗪穴位注射对脑梗死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为A、B组各41例。A组患者予综合药物治疗、针灸及康复训练,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穹嗪穴位注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数字疼痛评分(NRS)、肩关节肿胀程度、肩关节活动度(ROM)、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F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和生活质量评分(WHOQO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肩关节肿胀程度、上肢CNF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上肢FMA评分、MBI、WHOQOL评分、各个范围ROM均明显增加,且B组以上指标较A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针灸联合丹参川穹嗪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优于药物、针灸治疗及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31例病情稳定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5)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中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运动想象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常规康复训练时间相同.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进行患侧上肢肌力评定,观察患侧上肢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肌力评级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肌力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肌力的恢复,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68,等速肌力训练)与观察组(n=68,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干预)。两组均干预3周,观察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偏瘫Brunnstrom分级、表面肌电图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周后FMA-UL、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IV级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三角肌中束的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经等速肌力训练、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干预,可促进偏瘫上肢肌肉激活和运动单位募集同步化,改善上肢肌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究清热化瘀Ⅱ号方结合易筋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和易筋经训练,观察组给予清热化瘀Ⅱ号方结合易筋经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上肢功能、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积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指标改良Rankin量表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指标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FMA)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方法(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 STEF)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FMA和ST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衡能力指标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QL)量表积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QQL量表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结合易筋经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及康复训练。6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舍曲林口服,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及脑卒中影响量表(SIS 310)评估患者抑郁状况、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35±2.21vs 14.84±4.26,P〈0.05);观察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2.56±16.94 vs 51.29±10.22,P〈0.05);SIS 310各项评分及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舍曲林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改善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郑育峰  刘浈  卢颖 《蛇志》2017,(3):361-36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康复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4、8周的BBS评分及跌倒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MI)联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术(PNF)躯干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步行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三医院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治疗中心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按入院顺序编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MI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NF躯干模式训练,两组均干预8周。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的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坐-站-坐时间以及躯干前倾距离。结果:两组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UEFT、FMA、mBI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FAC、TGA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TCT、BBS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坐-站-坐时间逐渐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躯干前倾距离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联合PNF躯干模式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步行功能、上肢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康复护理训练有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肌内效贴干预,研究组接受肌内效贴联合TENS干预。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肩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FMA、MBI、CM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患侧肩关节的外旋、前屈、外展的主动/被动活动度(AROM/PROM)均大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TENS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可有效改善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躯干屈伸肌群肌力的影响。方法:1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来源于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和研究组(n=74,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运动想象疗法)。两组均干预12周。对比两组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躯干屈伸肌群肌力变化。结果:两组干预12周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量表(FAC)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健侧腹直肌、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未见明显变化,且组间同时点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12周后患侧腹直肌、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运动想象疗法,可促进下肢功能改善,提高步行能力,同时还可改善患侧躯干屈伸肌群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