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实验得出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以准确的数据作为一个已知条件降低"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原理"这一知识点的难度,有利于实际教学。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再借助物理上的"气体扩散",以及实验中盐水溶液的具体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向浓度"高"处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浓度的NaCl、KCl、MgCl2、CaCl2溶液和葡萄糖溶液作为授精介质,研究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的受精效果.结果显示,适量的阳离子和葡萄糖作为激活授精介质时中华鲟卵受精率都有所提高.在实验设置浓度范围内25 mmol/L NaCI溶液、0.1 mmol/L KCl溶液、1 mmol/L MgCl2溶液、1 mmol/LCaCh溶液和50 mmol/L葡萄糖溶液浓度下,受精率分别可达到最高值,依次为87.72%、86.82%、82.24%、89.76%、80.92%.随着实验浓度继续增加,受精率反而呈下降趋势.结果显示,作为人工配制的中华鲟精子授精一激活介质,最适NaCI溶液浓度在25 mmol/L附近,最适葡萄糖溶液浓度在25 mmol/L附近,最适KCI溶液浓度≤0.1 mmol/L,最适MgCl2溶液浓度≤1 mol/L,最适CaCh溶液浓度≤1 mmol/L.  相似文献   

3.
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实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教学建议等方面做出了阐述.重点强调了实验操作中材料的选择、取样的方法、装片的制作、质壁分离复原操作等关键步骤的操作方法,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问到的如蔗糖溶液的浓度、复原操作时的“侧吸”、为何看不到细胞核、细胞器等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是植物生理学中的基础实验,通过小液流移动方向可以直观地表示植物组织与外界溶液之间水分交换的动向,并准确地求出组织的等渗浓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5.
裴蕾 《生物学杂志》2006,23(6):61-62
1 教学内容的分析   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植物细胞产生质壁分离(萎蔫)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知道溶液浓度梯度在探究实验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6.
次氯酸钠(NaClO)离析法主要用于植物叶片表皮的观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法也可用于叶片脉序的观测。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为实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设计方法对水煮时间、NaOH浓度、NaOH处理时间、NaClO浓度、NaClO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各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筛选,以期得到适合于甘蓝叶片脉序观测的最佳处理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新鲜甘蓝叶片水煮3分钟,10%的NaOH溶液60°C水浴处理2.5小时,3%的NaClO溶液40°C水浴离析2小时,叶片脉序的观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系利用pH6.4以下弱酸性泉水、无氯自来水及不同浓度的NaCl液稀释棘胸蛙精液,观察精子的活动力。实验证明,泉水和无氯自来水可保持精子良好的活力,并持续7个小时,是良好的稀释液。精子在NaCl溶液中活力差,与溶液浓度呈反相关,棘胸蛙的人工授精不宜在该溶液中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洋葱、小麦、玉米、蚕豆根为实验材料,以01%亚甲基蓝为染色剂,分别以01%、1%、10%浓度的NH4Cl和CaCl2为离子交换溶液,进行了不同植物根系材料,交换溶液不同种类与浓度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用小麦、玉米、蚕豆根作实验材料比用传统的洋葱根作实验材料效果更为明显,其中以蚕豆根最好,其次为小麦根。实验结果还表明,同浓度的CaCl2比NH4Cl作交换溶液效果更好,适当提高交换溶液浓度实验效果也增强  相似文献   

9.
次氯酸钠(NaClO)离析法主要用于植物叶片表皮的观测,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法也可用于叶片脉序的观测。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为实验材料, 采用二次正交设计方法对水煮时间、NaOH浓度、NaOH处理时间、NaClO浓度、NaClO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各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筛选, 以期得到适合于甘蓝叶片脉序观测的最佳处理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 新鲜甘蓝叶片水煮3分钟, 10%的NaOH溶液60°C水浴处理2.5小时, 3%的NaClO溶液40°C水浴离析2小时,叶片脉序的观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细胞液浓度的测定在生物学研究上有着重要意义。使用质壁分离法,尝试不同浓度的蔗糖、氯化钠、氯化钾溶液研究紫色洋葱表皮、黑藻叶片等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范围和分离时间,从而总结出影响其质壁分离的因素。实验表明,在针对不同种类溶液的实验中,使用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梯度最易于观察;在针对不同种类细胞的实验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最明显;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 min质壁分离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1教学过程在高二的一节实验课上,笔者在学生完成了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实验后,又补充了一个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如下:在实验过程中用碘液来验证淀粉是否被水解。学生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结果是1号试管显蓝色,2号、3号试管显无色。当时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试管2: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 mL 5%NaOH溶液1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保温,用碘液检验无颜色  相似文献   

12.
某市中青年生物教师3项基本功竞赛中,实验题如下:利用所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1组实验,操作并回答有关问题(设计5min,实验15min)。已知A、B、C、D、E为浓度按梯度排列的蔗糖溶液,1)试指出系列溶液中浓度最低的是;2)测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相对浓度为...  相似文献   

13.
主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用质壁分离实验直观佐证高浓度碳酸氢钠溶液降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原因,结合溶液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等进行误差分析。本次探究通过2个实验、1个讨论,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锻炼了严谨的科学思维,使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3章第4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讲到细胞吸水和失水情况,并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来判断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但是该实验只能定性地判断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不能具体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笔者在指导学生做该实验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测定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相似文献   

15.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非蛋白质的氨基酸,具有多种特殊的生理功能,在发芽糙米中含量较高。本实验以金川红糙米为原料,以GABA含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富集GABA的最佳红糙米发芽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为25 ℃,浸泡时间2 h,发芽时间为48 h,发芽温度40 ℃,CaCl2溶液浓度为1 mg/ml,纤维素酶溶液浓度为0.64 mg/ml,谷氨酸溶液浓度为1.5 mmol/L。此时GABA含量可达到46.3436 mg/100 g,其结果约为发芽前的2倍。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浓度的高渗溶液作用下,两个高粱品种的幼根细胞失水过程的动力模型与实验结果较为符合,相关指数在0.801~0.898之间。水分在这一运输过程中的越膜速度较高,高梁幼根与外界高渗溶液的水分交换在15min(20~22℃)后即接近平衡。另一方面,在相同时时间内,细胞电解质外渗量随着细胞的失水大幅度增加,并与高渗溶液的浓度呈正相关,这与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建立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模型,探讨建立一种简便、易行、效果稳定、便于获取实验数据的实验方法。方法小鼠腹腔分别注射2%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1 ml(高浓度组)、1%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2 ml(低浓度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腹腔解剖情况,进行血细菌培养;肝、回肠组织病理学观察;比色法测定肝、回肠LDH活性和MDA含量。结果注射不同浓度和剂量的冰醋酸,均表现出腹膜炎临床征象,高浓度组的小鼠模型病程快、死亡率高,血细菌培养有大量G-杆菌;低浓度组的小鼠模型,经21 d可自愈,无死亡。组织病理学观察,肝和回肠有病理改变。结论高浓度组的小鼠腹膜炎模型可作为急性腹膜炎的实验研究模型,低浓度组的小鼠腹膜炎模型,可作为研究实验性腹膜炎自愈过程机体抗损伤机制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以英国中学的“调查底物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一节观摩教学为例,介绍如何以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自变量、过氧化氢酶酶活性为因变量探究酶的高效性特征;在实验操作中掌握酶的固定化技能;重视学生的动手和合作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思维能力.点评并反思本节教学设计能动,以利于探究教学的错答.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海水亚硝酸氧化细菌初始富集过程中硝酸盐的定性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NaNO2起始浓度为100mg/L的亚硝酸氧化细菌初始富集培养系统中,1mL培养液中残余的NaNO2,可先用 1.0mol/L盐酸溶液20μL和50g/L氨基磺酸铵溶液10-20μL将其去除,然后再用二苯胺试剂对培养液中经亚硝酸 氯化细菌转化来的NaNO3进行定性检测,可检测出的NaNO3浓度下限在20mg/L左右。在NaNO2起始浓度不同的 富集培养系统中,去除NaNO2所需盐酸溶液、氨基磺酸铵溶液的量可根据其起始浓度按比例相应增减,但NaNO2的 起始浓度不宜超过200mg/L。该方法亦适用于淡水亚硝酸氧化细菌初始富集培养过程中硝酸盐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鼠杏仁中央核在味觉欣快感受中的作用,以探讨其在味觉指导下进行摄食行为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瓶选择实验(味觉溶液vs水),观察电解损毁大鼠双侧CeA后对四种基本味觉溶液摄入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eA损毁明显降低了大鼠对0.03、0.1和0.3 mol/L氯化钠溶液,0.01、0.1和1.0 mmol/L柠檬酸溶液及10、20和50 μmol/L盐酸奎宁溶液的摄入,且其对相邻浓度的氯化钠、柠檬酸和盐酸奎宁的分辨能力也明显降低.但两组动物总的摄入量(味觉溶液和水)在各组实验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eA损毁可降低大鼠对味觉溶液的摄入,但对不同浓度溶液的影响不同.结果提示CeA可能通过影响中枢味觉评估机制,改变大鼠对不同味觉刺激的欣快阈值,从而参与摄食行为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