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筛选大鼠急性心梗后的心室重构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 miRNA),为miRNA 调控心室重构的机制 研究提供靶标。方法:20 只成年雄性Wistar 大鼠,分组如下:心肌梗死组(MI组,n=10)和假手术组(Sham 组,n=10)。通过结扎大鼠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建模。4 周后对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梗死边缘区心肌HE 染色观察心室重构程度。利 用miRNA芯片对心梗边缘区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心脏超声显示MI 组大鼠左室重构明显,心梗边缘区心肌HE染色可见细胞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miRNA 芯片结果显示15 个miRNA在心梗4 周后呈差异表达,其中11 个miRNA(miR-21、miR-23a、miR-125b、miR-132、miR-146b、miR-181b、miR-199a、miR-320、miR-324、 miR-328 和miR-499)表达上调,4 个miRNA(miR-29、miR-30c、miR-133a 和miR-208)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 验证结果与芯片结 果一致。结论: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 可能与心梗后心室重构相关,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定miRNA 的调控机制有望为基因治疗提 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蛋白表达变化谱,以进一步了解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重塑产生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利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2-DE)分离心肌总蛋白,采用PDQuest7.3.1软件比较分析,获得差异表达蛋白总体变化趋势。进一步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技术(Western-blotting)检测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e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在心肌梗死后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2-DE结果表明:以假结扎组为对照,梗死3天组有27个蛋白显著上调,18个蛋白显著下调,7个蛋白表达明显差异(ratio>5)。进一步研究发现梗死区心肌组织bFGF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心肌梗死后蛋白表达变化趋势的探讨为心室重塑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大鼠急性心梗后的心室重构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为miRNA调控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提供靶标。方法:2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组如下:心肌梗死组(MI组,n=10)和假手术组(Sham组,n=10)。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建模。4周后对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梗死边缘区心肌HE染色观察心室重构程度。利用miRNA芯片对心梗边缘区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心脏超声显示MI组大鼠左室重构明显,心梗边缘区心肌HE染色可见细胞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miRNA芯片结果显示15个miRNA在心梗4周后呈差异表达,其中11个miRNA(miR-21、miR-23a、miR-125b、miR-132、miR-146b、miR-181b、miR-199a、miR-320、miR-324、miR-328和miR-499)表达上调,4个miRNA(miR-29、miR-30c、miR-133a和miR-208)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与心梗后心室重构相关,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定miRNA的调控机制有望为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肌组织Rho激酶表达的变化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肌组织Rho激酶表达的影响,探讨法舒地尔对心梗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AMI组、假手术组。治疗组及AMI组均结扎左前降支(LAD)制作AMI模型;假手术组只在其LAD下穿线不结扎。治疗组给予法舒地尔5mg/kg,腹腔注射,每日两次;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周后,EvensBlue及NBT双染色确定缺血面积及梗死面积,RT-PCR法测定rho激酶mRNA的表达,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 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测定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1周后,AMI组与假手术组相比,AMI组大鼠Rho激酶mRNA表达增加(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增加(P0.01),bcl-2表达减少(P0.01),AI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与AMI组相比,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5),Rho激酶mRNA及bax表达显著减少,AI显著降低,bcl-2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大鼠AMI后,心肌组织中Rho激酶的表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连续应用法舒地尔1周能有效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蛋白表达变化谱,以进一步了解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重塑产生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利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2-DE)分离心肌总蛋白,采用PDQuest7.3.1软件比较分析,获得差异表达蛋白总体变化趋势。进一步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技术(Western-blotting)检测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e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在心肌梗死后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2-DE结果表明:以假结扎组为对照,梗死3天组有27个蛋白显著上调,18个蛋白显著下调,7个蛋白表达明显差异(ratio〉5)。进一步研究发现梗死区心肌组织bFGF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心肌梗死后蛋白表达变化趋势的探讨为心室重塑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红景天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F)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单纯手术组、术后给药组、提前给药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处死动物.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后对各组大鼠梗死边缘区微血管进行计数;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缺血心肌VEGF蛋白质水平表达变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 mR-NA表达变化.结果:术后给药组和提前给药组血管计数均较单纯手术组增多(P<0.01),且提前给药组明显多于术后给药组(P<0.01);术后给药组和提前给药组缺血心肌VEGF及其mRNA表达较单纯手术组增加(P<0.01),提前给药组缺血心肌VEGF及其mRNA表达明显高于术后给药组(P<0.01).结论:红景天能够促进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局部心肌VEGF及其mRNA表达有关.预给红景天可能增强对心梗大鼠的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ghrelin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重塑和心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创建大鼠MI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造模成功后每天2次注射ghrelin(100μg/kg),持续4周,以此作为MI-ghrelin组,并以每天注射生理盐水的MI大鼠作为MI-生理盐水组。检测和比较各组大鼠左心室重塑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非梗死心肌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梗死边界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Ghrelin可使心肌梗死后的MI大鼠降低的缩短分数(FS)、左室内压最大变化率均显著下降(dP/dtmax)、疤痕厚度明显升高,增加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梗死边界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此外,ghrelin可抑制心肌梗死后的MI大鼠非梗死心肌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Ghrelin可缓解MI后大鼠LV功能紊乱及心室重塑,这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电生理技术记录心肌细胞/胶原复合体对心梗大鼠梗死周边区的有效不应期(ERP)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改变,探讨梗死周边区的电偶联网络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后2组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移植组移植心肌细胞与胶原材料复合组织。结果①左室ERP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梗死周边区ERP显著延长(P〈0.01);移植组梗死周边区ERP延长,但较心梗阻ERP缩短,差异无显著性(P〉0.01)。②Cx43免疫组化结果:移植组Cx43阳性蛋白表达高于心梗组。结论移植的心肌细胞/胶原复合体移植可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周边区缝隙连接电偶联网络,进而调控心肌细胞/胶原复合体与宿主心肌同步收缩。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AT1、AT2 受体在心肌重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电镜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 ,观察了大鼠心梗后心肌重构过程中非梗塞区AT1、AT2 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心梗术后 3d ,电镜显示非梗塞区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横纹消失 ,线粒体肿胀 ,成纤维细胞增多 ,免疫组化显示AT1A受体在非梗塞区心肌组织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0 1) ,AT2 受体表达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心梗术后 14d ,可见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横纹 ,心肌细胞间胶原纤维明显增多 ,同时AT1A受体在心肌的表达比心梗术后 3d时减弱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AT2 受体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0 1)。结果提示 :心梗后非梗塞区心肌AT1A、AT2 受体表达先后上调 ,可能参与介导心肌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中白介素-1(IL-1)β和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表达的意义,了解IL-1β信号通路在尿酸性肾病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高尿酸血症组30只、正常组24只,制备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检测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微量白蛋白(m A1b);取肾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IL-1β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IRAK-4 m RNA的水平。结果:高尿酸组2、4、6周时IL-1β的表达均增加,免疫组化评分(IHS)均明显升高(P0.01);高尿酸血症组较正常组IRAK-4 m RNA在2、4、6周时均出现表达上调,4~6周IRAK-4 m RNA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L-1β、IRAK-4参与了尿酸性肾病炎症反应的过程,可能为尿酸性肾病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复健片对大鼠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点Nogo-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健片在不同时间点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神经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共四个大组,并根据脑梗死病程每组又分为3d、1周、2周、4周、6周共5个亚组,每个亚组动物数为12只。用改良的LongaEZ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模型,药物组灌胃给予复健片水溶液,余各组分别灌胃给予同剂量的蒸馏水。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模型大鼠梗死周边区脑组织Nogo-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内的Nogo-A在梗死后即开始表达,逐渐增高,2周时达到高峰,第6周时还处于高表达状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d时药物组中Nogo-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药物组中Nogo-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健片可抑制Nogo-A的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周围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纤维支配的变化.方法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应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左心室AChE阳性神经纤维,并测定其密度.结果心肌梗死后4天,梗死周围区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为(0.82±0.35),与梗死前左心室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1.52±0.15)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肌梗死使部分梗死周围区出现去AChE阳性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13.
高血糖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SC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糖状态下正常及梗死后心肌组织中干细胞因子(SCF)的表达,探讨高血糖对心肌梗死后干细胞修复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结扎组、高血糖组、心肌梗死组和高血糖并心肌梗死组,每组9只,通过给予高糖饮食12周建立高糖血症模型,然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CF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CF蛋白的表达。结果SCFmRNA和蛋白在正常心肌呈低水平表达,与假结扎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周围组织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心肌梗死组大鼠相比,高血糖并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CF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SCF的表达明显增强,而高血糖能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SCF的表达,提示高血糖可能抑制了心肌梗死后干细胞的归巢及其梗死后心肌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左全肺切除后是否导致肺血管重塑,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切除大鼠左全肺建立动物模型,12周后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 PAP)和动脉血氧分压(Pa O2),在电镜、光镜下观察大鼠肺小血管结构改变,计算其肌型动脉(MA)、部分肌型动脉(PMA)、非肌型动脉(NMA)、中膜厚度(MTV)、中膜面积(MAV)及其百分比作为肺血管重塑指标。通过免疫组组化学法检测HIF-1α和VEGF在肺动脉管壁的表达。结果实验组m PAP、MA%、PMA%、MTV、MAV、MTV%和MA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 O2、NM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肺动脉壁HIF-1α及VEGF的IOD值(26.47±4.16,42.04±3.79)明显高于对照组(6.12±2.14,11.53±2.29)(P0.01)。相关分析表明,HIF-1α及VEGF的表达强度与Pa O2呈负相关,与MTV%及MAV%呈正相关,HIF-1α与VEGF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大鼠左全肺切除可以建立肺血管重塑动物模型。低氧血症是大鼠左全肺切除后肺血管重塑的重要因素,HIF-1α与VEGF在低氧导致的肺血管重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s)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AF6在IIMs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A:正常对照组;B~E:IIMs模型自第一次免疫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末处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肌肉组织中TRAF6与NF-κB m RNA表达水平。结果:(1)IIMs各组小鼠肌肉中TRAF6与NF-κB m RN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第2周末时升高最为显著(P0.01),第3周、4周呈下降趋势(P0.01);(2)IIMs小鼠各组肌肉组织中TRAF6与NF-κB m RNA表达水平与肌肉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940,r=0.908,P0.01),前二者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0.944,P0.01)。结论:TRAF6、NF-κB m RNA表达在IIMs小鼠肌肉中上调,TRAF6可能通过NF-κB的激活在IIMs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间歇运动对心梗大鼠缺血心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3月龄SD雄性大鼠24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心梗组(MI)、心梗+运动组(ME),每组8只。MI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梗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ME组术后一周开始间歇训练,运动方式为1周适应性运动(10 m/min×30 min/d),然后先以10 m/min×10 min,再以15 m/min×6 min和25 m/min×4 min依次交替运功,60 min/d,每周5 d连续8周。训练结束后次日,腹腔麻醉并分离心肌细胞。采用单细胞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IonOptix)测定[Ca^2+]i amplitude、[Ca^2]+i荧光比率(Ratio)、Departure velocity、TTP、TTP50%、TTB50%、Return velocity以及Ratio amplitude等钙瞬变指标和±dl/dtmax、SL、PTA、SL shortening%等心肌细胞收缩指标。结果:与S组相比,MI组[Ca^2+]i amplitude、[Ca^2+]i Ratio amplitude,Departure velocity和Return velocity均显著下降(P<0.01),TTB50%、TTP和TTP50%均显著增加(P<0.01),心肌细胞肌节SL Shortening%、PTA、±dl/dtmax均显著减少(P<0.01);与MI组相比,ME组Ratio amplitude、[Ca^2+]i amplitude、Return velocity和Departure velocity均显著提高(P<0.01),TTB50%、TTP和TTP50%均显著缩短(P<0.01,P<0.05),心肌细胞肌节SL Shortening%、PTA、±dl/dtmax均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间歇运动可同步改善MI大鼠梗死周边区心肌活细胞的钙瞬变异常和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microRNAs(miRNAs,miRs)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心肌组织的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的表达变化,为防治AMI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取建模后6h的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的心肌组织进行芯片检测.确定其中表达变化显著的miRNAs;最后进行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定量分析梗死区与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miRNAs的表达。结果AMI大鼠心肌组织中,芯片筛选出在AMI前后发生显著波动的miRNAs,与非梗死区相比,梗死区心肌组织中有26个miRNAs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19个miRNA表达下调,7个miRNA表达上调。结论在AMI后的心肌组织的梗死部位与非梗死部位miRNAs的表达是有显著差异的,这对AMI阶段心肌保护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5(PDE5)shRNA对小鼠急性心梗后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小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建立好的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将携带有抑制PDE5的shRNA(PDE5 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小鼠心肌组织多部位注射;模型组(n=10):将没有插入PDE5 shRNA的普通腺病毒载体对小鼠心肌组织多部位注射。1周后,进行免疫组化和TUNEL分析检测梗死及梗死周边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 GMP)和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分析检测各组磷酸二酯酶5(phosphodiesterase5,PDE5)的表达情况。结果:心梗1周后,和模型组相比较,实验组小鼠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域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小鼠心肌PDE5表达明显减少,cGMP和PKG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PDE5 shRNA可以明显减少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cGMP和PKG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急性心肌梗死家兔模型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家兔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n=9):假手术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假手术组、模型组常规饲养,氧化苦参碱组在正常饲养基础上用灌胃给药氧化苦参碱1 ml/100 g,每日1次,分别在术后1周、4周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家兔左心室腔内直径(D)、心室重量指数(VWI)、心室重量(VW)、体重(BW)、心输出量(CO)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压(LVE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变化率峰值(dp/dtmax)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脏游离左室壁梗死范围由粉红色变为深紫色。术后1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CO减少(P0.05),术后4周进一步减少(P0.01)。术后1周、4周氧化苦参碱组与模型组相比CO明显增加(P0.01),dp/dtmax增加(P0.05),LVESP明显升高(P0.01),LVEDP明显下降(P0.01);术后4周氧化苦参碱组与模型组相比,D明显减小(P0.01),VWI、VW减小(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输出量,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家兔左心室重构参数,改善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肌样细胞(CLC)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的疗效。方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4周后超声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15 ng/m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诱导BMSC分化为CLC 3,7,14和21 d,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标志性蛋白α-SMA,Ttroponin-T和Troponin-I的表达。CL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大鼠,实验共分4组:心肌梗死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MSC组及CLC组。移植治疗4周,超声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后取材大鼠心肌,冰冻切片,HE染色后检测大鼠心肌梗死的面积。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心肌梗死模型制备4周,模型组大鼠的LVSP数值为(118.74±11.56)mm Hg,低于假手术组(130.42±12.58)mm Hg,模型组大鼠的LVEDP数值为(14.29±7.63)mm Hg,高于假手术组(2.44±1.11)mm Hg,+dp/dt数值为(2645.17±468.16)mm Hg/s低于假手术组(4087.29±525.17)mm Hg/s,-dp/dt数值为(2487.80±348.21)mm Hg/s低于假手术组(3865.81±614.37)mm Hg/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诱导BMSC 3,7,14和21d后均检测到α-SMA、Troponin-T和Troponin-I的表达,与第3天比较P0.01。移植治疗4周后发现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没有任何改变,BMSC组及CLC组大鼠的LVEDP数值分别为(9.15±4.54)mm Hg和(4.67±3.46)mm Hg,低于心肌梗死组(14.29±7.63)mm Hg,+dp/dt数值分别为(3245.45±368.76)mm Hg/s和(3612.78±468.54)mm Hg/s,高于心肌梗死组(2645.17±468.16)mm Hg/s,-dp/dt数值分别为(3014.11±412.12)mm Hg/s和(3347.21±398.56)mm Hg/s,高于假手术组(2487.80±348.21)mm Hg/s,同时CLC组大鼠的LVEDP(4.67±3.46)mm Hg低于BMSC组(9.15±4.54)mm Hg,±dp/dt数值分别是(3612.78±468.54)mm Hg/s和(3347.21±398.56)mm Hg/s高于BMSC组(3245.45±368.76)mm Hg/s和(3014.11±412.12)mm Hg/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MSC组和CLC组的心梗面积与心肌梗死组比较明显减小,CLC组的梗死面积与BMSC组比较也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1诱导BMSC分化为CLC后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大鼠比单独移植BMSC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