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坏死因子是α-肿瘤坏死因子和淋巴毒素的统称,它们具有相同的细胞受体.国内外学者在阐明人肿瘤坏死因子三级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化学修饰,抗 体结构域定位、定点诱变等方法对人肿瘤坏死因子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人肿瘤坏死因子分子中对其活性至关重要的部位,同时也基本阐明了人α-肿瘤坏死因子的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以及它们在人肿瘤坏死因子三、四级结构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HER2/neu 基因在肿瘤中的过度表达使其成为许多肿瘤的标志分子 . 为了增加过度表达 HER2/neu 的肿瘤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 的敏感性和提高 HER2/neu 抗体的肿瘤杀伤效应,将抗 HER2/neu 单链抗体 C6.5 与人肿瘤坏死因子 hTNF-α融合,构建了 scFvC6.5-hTNF-α融合蛋白,完成了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率为 400 μg/L 菌液 . 经过亲和层析和柱复性,融合蛋白的纯度达 95%以上 . ELISA 试验表明, scFvC6.5-hTNF-α能够特异结合 HER2/neu 阳性卵巢癌细胞 SKOV-3 和乳腺癌细胞 MCF-7 ,而不结合 HER2/neu 阴性的黑色素瘤细胞 A375. MTT 试验表明, scFvC6.5-hTNF-α能够选择性地杀伤 SKOV-3 和 MCF-7 细胞,而不影响 A375 细胞的生长 . 这种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提示该免疫毒素具有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1、IL-23、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结合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AS的机制与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益赛普联合西乐葆,益赛普25 mg,皮下注射,连用8周,治疗前后评估晨僵VAS评分、腰背痛V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血沉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例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8周后AS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1、IL-23、TNF-α、TGF-β1的表达情况,检测对照组(20例单独应用COX-2抑制剂的AS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组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3、TNF-α的表达在治疗第4周和治疗8周后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细胞因子IL-21、TGF-β1的表达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1、IL-23、TNF-α、TGF-β1的表达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后较治疗前晨僵及腰背痛VAS评分、BASFI、血沉均显著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8.0%,对照组优良率为50.0%,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能是通过降低AS患者血清中一系列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延缓了病程进展。但由于病例较少,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AS患者的疗效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以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针刺早期干预高血脂症在脑血管病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预防高质血症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法,将高脂血症大鼠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电针术前干预及脑缺血后全程治疗,通过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脑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下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晚期电针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晚期电针治疗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早期电针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值有下降。结论:电针治疗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过度表达产生抑制作用,减轻脑缺血损伤后炎症反应,尤其早期治疗组明显优于晚期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脏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新近研究表明,TNF-α参与冠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可能介导了心脏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如何抑制病理条件下高浓度血清TNF-α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脊椎动物中,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但是功能知之甚少.三叶因子在创伤修复与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βγ-CAT)是一个从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的一类全新的蛋白复合物.研究表明,βγ-CAT能够诱导离体的兔胸主动脉产生快速而持续的收缩,结合药理学抑制剂,细胞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荧光原位组化,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βγ-CAT诱导兔胸主动脉产生的收缩效应为剂量依赖(2-35 nmol/L)和内皮依赖(P<0.01).在βγ-CAT(25nmol/L)处理的主动脉环的内皮细胞层检测到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同时,βγ-CAT能够诱导原代培养的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快速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βγ-CAT(25nmol/L)分别处理5和30min,RAEC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分别为(34.17±5.10)pg/mL和(98.01±4.67)pg/mL(P<0.01).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在βγ-CAT诱导兔胸丰动脉产生的收缩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7.
TNF-α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OL)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机体内适量的TNF-α在抵抗病原菌和肿瘤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其超过一定量时,TNF-α与其他炎性因子一起反而能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及产生多种病理性损伤。就TNF-α在癌症中的双重作用及其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Tipα)是幽门螺杆菌(H.pylori)分泌到外界的一种独特的致癌因子,其能特异性结合胃癌细胞表面核仁素,然后进入细胞激活NF-κB诱导TNF-α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与H.pylori致炎、致癌作用密切相关,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就Tipα蛋白晶体的结构及特性、诱导TNF-α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胃癌的相互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林丽珠  赵寿元 《生命科学》1999,11(4):153-154
概述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作用。TNFα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的表达量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TNFα与神经胶质增生、Alzheimer’s病、Parkinson病和多发性硬化症都有关系。然而;当CNS受损伤以后,TNFα能够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增强神经元的粘附和促进轴突的生长;这是它有利的一面。这种双重模式的效应与其受体亚型和激活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所以,在CNS的发育中,TNFα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随有慢性滑膜炎症及继发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的破坏。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的成员,特别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疾病的炎症和骨破坏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靶向于TNFSF的生物制剂已被开发应用于RA的治疗。综述了TNF—α和RANKL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以及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发动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11):107-108
中科院获得黑鲷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重组表达方法专利由中科院海洋所宋林生研究员等完成的“黑鲷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重组表达方法”于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项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是黑鲷肿瘤坏死因子α(BSTNFα)基因的体外表达与纯化技术,利用亲和层析对表达产物进行多级纯化,获得高纯度体外表达的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可用于鱼类免疫机制的理论研究,也可作为饵料添加剂、免疫增强剂、病害防治药物等在生产方面进行应用。华东师大发现抗菌药物新靶点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赖玉平博士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米歇尔.奥托博士合作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调脂、抗血小板和抗心肌缺血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酶(CK、CK-MB、AST、LDH)、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CK、CK-MB、AST、LDH)、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肌酶(CK、CK-MB、AST、LDH)、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心肌缺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在放疗的过程中,辐射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辐射旁效应(radiation-induced bystander effect,RIBE)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等不良反应。近期研究表明,辐射旁效应的产生是由细胞间隙连接和可溶性细胞信号分子介导的,主要包括间隙连接蛋白(Cx)、组织蛋白酶B(CTS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活性氧和氮氧化物等。该文针对这些关键靶点蛋白,总结了相关的治疗药物,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药物使用的优缺点,对临床预防肿瘤放疗所形成的旁效应损伤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黄牡丹汤对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予大黄牡丹汤治疗,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和DAI评分、结肠组织学变化。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系统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白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结果:大黄牡丹汤对TNBS结肠炎小鼠的一般状况及DAI评分有改善作用、并能缓解结肠局部的炎症,可降低血清中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的水平。结论:大黄牡丹汤具有一定地防治TNBS所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葡萄糖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内皮细胞中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予以25mmol/L葡萄糖和/或10ng/ml肿瘤坏死因子-α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中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蛋白的表达,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的表达。结果葡萄糖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可增加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的表达,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协同作用。而且,葡萄糖和肿瘤坏死因子-α也可促进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的表达。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的抑制剂(PD98059)可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所诱导的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的表达,而对葡萄糖所诱导的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路径促进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和葡萄糖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调节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表达,在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所致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肿瘤坏死因子α和β对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octor)α和β(TNFα和β)对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其机理,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FACS分析等方法,观察了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和β(hTNFβ)对^60Co-γ射线诱发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生化学变化。结果显示:hTNFα或hTNFβ均可明显抑制^60Co-γ射线诱发正常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的凋亡,而相同剂量的hTNFα能促进^60Co-γ射线诱发的人体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凋亡,而对另一株人体肺癌SPC细胞的效应比A549降低1倍;hTNFβ能分别增强A549和SPC的细胞凋亡频率。由此认为,hTNFα和hTNFβ均可通过调节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来改变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可保护正常细胞免受辐射损伤,而增加某些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在人体内的毒副作用可以通过定点突变的方式得以改善。本研究结合公开文献及空间结构展示软件(discovery studio 3.5)对人TNF-α进行了的点突变实验。运用重叠PCR方法成功引入S95F、Y115F、Y119W和S147Y四个单点突变。经原核表达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人TNF-α及其点突变蛋白。通过测定人TNF-α及其点突变蛋白的生物活性发现三种点突变(S95F,Y115F,Y119W)都显著降低人TNF-α对L929细胞的杀伤率。小鼠免疫实验证明4个突变蛋白均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人TNF-α的抗体效应。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duced protein-8,TNFAIP8)作为TNFAIP8家族的成员之一,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抗凋亡和促肿瘤效应的蛋白分子,在细胞的存活和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TNFAIP8的发现过程、结构功能、生物学效应及其临床意义,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duced protein-8,TNFAIP8)作为TNFAIP8家族的成员之一,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抗凋亡和促肿瘤效应的蛋白分子,在细胞的存活和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TNFAIP8的发现过程、结构功能、生物学效应及其临床意义,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octor)α和β(TNFα和β)对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其机理,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FACS分析等方法,观察了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和β(hTNFβ)对~(60)Co-γ射线诱发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生化学变化。结果显示:hTNFα或hTNFβ均可明显抑制~(60)Co-γ射线诱发正常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的凋亡,而相同剂量的hTNFα能促进~(60)Co-γ射线诱发的人体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凋亡,而对另一株人体肺癌SPC细胞的效应比A549降低1倍;hTNFβ能分别增强A549和SPC的细胞凋亡频率。由此认为,hTNFα和hTNFβ均可通过调节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来改变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可保护正常细胞免受辐射损伤,而增加某些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