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两性霉素B抢先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以下简称IFI)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12月间,45例免疫功能低下IFI患者接受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均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两周以上,最长应用时间为14周,中位数6周。总有效率为86.7%,不良反应主要有低钾血症、发热、转氨酶升高、肾功损害、胃肠道反应,根据WHO药物毒性分级标准均为I~II级毒性。结论国产两性霉素B对于血液病患者IFI临床诊断的抢先治疗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米卡芬净预防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1年1月,收集米卡芬净(试验组)对比常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2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突破性IFIs、真菌感染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及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2 4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突破性IFIs发生率[OR=0.74,95%CI(0.50,1.07),P=0.11]、真菌感染死亡率[OR=0.73,95%CI(0.46,1.17),P=0.19]和全因死亡率[OR=0.94,95%CI(0.69,1.28),P=0.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OR=0.46,95%CI(0.32,0.66),P<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卡芬净用于预防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IFIs的效果与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相当,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伊曲康唑治疗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伊曲康唑治疗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方法:静脉注射伊曲康唑0.2g静脉滴注q12h 1天或者2天后改为伊曲康唑0.2g静脉滴注qd,疗程2~4周.结果 共有1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本研究,男女比例为3∶1.其中4例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造成,4例为热带念珠菌感染,8例为曲霉感染.临床结果:4例肝衰竭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其中3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肝衰竭.4例肝衰竭合并热带假丝酵母感染患者,其中2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肝衰竭.8例肝衰竭合并肺曲菌病感染患者中,5例感染控制,其中2例治愈出院,2例接受肝移植,1例死于肝衰竭.3例肺部感染加重,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患者由于严重免疫缺陷而易于并发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的出现明显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随着HAART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艾滋病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包括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然而,由于我国艾滋病患者明确诊断时大多处于疾病晚期,机体免疫功能极低;部分患者尽管接受了HAART,但是由于依从性、病毒耐药性等原因导致患者未能出现良好的应答反应,患者的免疫功能仍未能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米卡芬净治疗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ICU病房4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应用米卡芬净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10例(25%),显效18例(45%),总有效率为70%,真菌清除率为60.8%,不良反应少,所有患者均耐受治疗。结论米卡芬净治疗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免疫受损人群的增多,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由此导致的致病率也逐年上升.如何及时诊断并有效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临床上面临的挑战之一.该文就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及现有的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激素)是诱发真菌感染、特别是机会性真菌感染重要的因素,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而影响真菌感染的发生与进程.内源性激素相关的疾病如Chushing综合征的患者,以及医源性皮质激素使用的患者均可成为真菌感染的易患人群.正确理解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和真菌感染发生的相互关系,可以提高对相关真菌感染的认识并针对性开展防治策略,改善激素应用条件下发生真菌感染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时常出现,其感染周期较长,且易产生抗药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为了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最佳临床预防方案,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其中对照组传统预防方案,观察组采用伊曲康唑预防方案.两组患者化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状况及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转氨酶升高、肾功能衰竭、腹泻、皮疹、气胸、药物过敏等.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7个百分点(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5.1个百分点(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6.4个百分点(P<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由于在传统预防方案的基础上额外采用了伊曲康唑预防对患者进行预防,使得观察组的化疗感染率、不良反应状况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应用伊曲康唑预防方案可以起到明显的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效果,该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怀疑肺部有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肺部病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05年4月~2009年7月之间因血液系统肿瘤合并疑似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而接受肺切除术的10名患者,总结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来探讨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5例为胸廓切开术,5例为胸腔镜下手术。3例为病灶楔形切除术,7例为肺叶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确诊真菌感染6例(60%),慢性细菌感染1例,3例未见明确病原菌。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3例为轻度并发症(30%),其中2例气胸后自行吸收,1例局限性肺不张;1例严重并发症为血胸(10%)。术后30d死亡率为10%。术后真菌复发率为16%。随访至2009年8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0.7~31.1个月),4例(40%)死亡,但手术相关死亡率为0%。结论手术切除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而且还可以清除病灶、防止IFI复发和允许进一步的免疫抑制治疗,手术本身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分析两性霉素B治疗ICU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重症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微泵静脉给药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性霉素B的临床有效率77.55%,真菌清除率75.51%.不良反应包括寒战发热(9.18%)、皮疹(4.08%)、静脉炎(1.02%)、恶心呕吐(6.12%)、低钾血症(16.32%)、肝损害(1.02%)和肾损害(4.08%).结论 国产两性霉素B对于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确定,采用持续微泵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重症患者的真菌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的495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资料,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6.4%(81/495)的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1.1%(66/212)、0.0%(0/19)、31.2%(5/16)、4.8%(10/207)和0.0%(0/4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值≤1.0E+9/L、粒细胞缺少时间≥8天、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使用种类≥3种是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是独立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5.830、41.667、3.745、8.264及39.085,P值分别为0.000、0.011、0.035、0.007及0.000)。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在粒细胞缺少时间较长病例中及时使用集落刺激因子、抗真菌药或重建微生态是防治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序贯疗法治疗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老年MODS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14例,最初应用伊曲康唑注射液7~14d,第1~2d,200mg,1次/12h,第3~14d,200mg,1次/d;然后,采用伊曲康唑胶囊或口服液序贯治疗,400mg/d剂量水平,疗程2—4周。结果 临床有效率85.7%,真菌清除率为92.9%,真菌清除平均天数为6.1d;患者28d生存率8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结论 对老年MO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广谱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序贯疗法,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值得推广的给药方式。临床应用伊曲康唑时,应注意适应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行病学的变迁 近20余年来,由于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肿瘤化疗、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等因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首先是假丝酵母(念珠菌)感染率显著上升.20世纪80年代初期,住院患者念珠菌所致败血症的患病率为2%,20世纪80年代后期增至5%,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已达8%.有1组研究报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真菌败血症患病率竟高达12%.与此同时,非白念珠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比例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5.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导致较高的病死率,由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十年来,随着诊疗模式的逐步完善,初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的建立,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其发病率较前下降,但死亡率仍高。合理有效的防治可降低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该综述简述了恶性血液病患者中侵袭性真菌病预防、治疗策略的更新及目前真菌治疗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外科重症治疗病房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例如:血液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ICU危重患者等)。不同疾病患者发生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各有其特点,外科重症治疗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中,患者多具有高龄、手术史、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普通病房更高^[1],病死率可高达38%-68%^[2],仅次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3]。  相似文献   

17.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子诊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陧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准确诊断对于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高抗真菌疗效至关重要:另外,及时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可以减少经验性抗真菌治疗,降低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  相似文献   

18.
真菌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真菌感染因菌种的毒力、感染途径和宿主免疫状态等差异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各科医生都会遇到真菌病患者。真菌病的诊断取决于在病变组织内发现病原真菌成分如菌丝和(或)孢子。从病变组织中分离出真菌是菌种鉴定前提,也是抗真菌治疗的依据。“重视临床、强调菌学”是医学真菌研究的基本思路。真菌学家应该在联系临床与实验室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比较米卡芬净与伊曲康唑在多发性骨髓瘤并发侵袭性真菌病(IFD)病例治疗中的疗效及成本.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科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3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米卡芬净治疗组与伊曲康唑治疗组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时间、治疗成本及不良反应.结果 米卡芬净组17例,伊曲康唑组20例,米卡芬净组治疗有效率为76.46% (13/17),伊曲康唑组治疗有效率70% (14/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 >0.05).米卡芬净组2例发生消化道不适反应.伊曲康唑组3例发生消化道不适反应,2例低钾血症并消化道不适反应;3例患者出现药物性肾功能损害,l例停药后肾功能恢复,2例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米卡芬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 (2/17),伊曲康唑不良发生率为40% (8/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第14天总有效率作为疗效判断标准,米卡芬净组和伊曲康唑组成本疗效比分别为263.73和289.11.结论 米卡芬净与伊曲康唑对骨髓瘤合并IFD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成本效益比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