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和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半年至一年的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进行评价。测量81例(106膝)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结果:术后HSS评分为(89±10)分,术前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为(1.00±0.13)、(1.61±0.21),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为(0.94±0.19)、(1.67±0.34)。关节置换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较置换前显著降低(P0.05),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显著提高(P0.05)。术后低位髌骨组(Insall-salvati指数0.8)HSS评分、活动度和屈曲畸形分值均较正常髌骨组(0.8Insall-salvati指数1.5)显著降低(P0.05)(P0.05)。高位髌骨组(Insall-salvati指数1.5)和正常髌骨组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小于1.8的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显著高于大于1.8的患者(P0.05)。结论:术前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和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可作为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参考指标。术前、术后的膝关节高度均会影响术后关节功能,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精确截骨对术后关节功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256副中国汉族成人左右侧髌骨分别观测,显示各项指标测量值的平均值都是男性大于女性,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各指标以髌骨体积判别性别效果最好,单项判别率达94%以上;运用Fisher线性两类判别分析、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得出多项指标判别性别的公式,判别率最高达96.1%。本研究还设计了髌骨体积及髌骨内外关节面高指标的测量方法。本研究为髌骨性别判别提供了简单、实用、科学、判别率较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不可吸收线加强缝合髌骨内侧关节囊对术后髌骨倾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2例随访资料齐全的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不可吸收线加强缝合内侧关节囊,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加强缝合组,普通组12例,加强缝合组10例。通过患者手术前后的X线片测量髋膝踝角(HKA)、Insall-Salviti指数(ISR)、髌骨倾斜角(PTA),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HKA、ISR、PTA以及KSS评分等指标。结果:普通组患者KSS评分、ROM、HKA,术后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ROM在术后末次随访时改善更为显著;PTA术后较术前增大(P0.05);ISR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加强缝合组患者KSS评分、ROM,在术后1个月时无明显提升(P0.05),但在术后末次随访时提升明显(P0.05)。PTA术后较术前减小(P0.05)。HKA、ISR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在术后1个月还是术后末次随访时,加强缝合组PTA都小于普通组(P0.05)。结论:在使用内侧髌旁入路的TKA中,使用不可吸收线加强缝合内侧关节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术后髌骨的倾斜,提升髌骨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256副是国汉族成人左右侧髌骨分别观测。显示各项指标测量值的平均值都是男性大于女性,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各指标以髌骨体积判别性别效果最好,单项判别率达94%以上,运用Fisher线性两类判别分析,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得出多项指标判别性别的公式,判别率最高达96.1%,本研究还设计了髌骨体积及髌骨内外关节面高指标的测量方法,本研究为髌骨性别判别提供了简单,实用,科学,判别率较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距今约7000~6000年的广西灰窑田遗址是顶蛳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其所出人类遗骸为探讨岭南地区史前时期渔猎-采集型人群的肢体活动方式、活动强度以及两性劳动分工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样本。髌骨作为膝关节的重要组成,其形态变异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个体膝关节的活动程度与特点。本文采用三维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该遗址出土的43例人类髌骨进行分析,从侧别对称性、性别二态性以及年龄差异性等三个方面考察了髌骨的大小和形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遗址古人类髌骨发育存在明显的左侧优势,髌尖呈右偏趋势。男性髌骨尺寸较大,但两性髌骨形态未见显著差异。该遗址个体髌骨形态随年龄增长呈现出与股四头肌力量增强、屈伸运动强度与频率增加相关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骨骼特征在动物的分类和系统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透明骨骼双色法对采自河南省洛阳市的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制作骨骼标本,对骨骼系统各部分骨骼的位置、形状和构成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大壁虎G.gecko、多疣壁虎G.japonicus和原尾蜥虎Hemidactylus bowringii等进行了比较。无蹼壁虎的骨骼系统分为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胸骨、肋骨)和附肢骨骼(肩带、腰带、前肢骨和后肢骨)。与壁虎科其他物种相比,无蹼壁虎没有泪骨;前颌骨鼻突短小;鼻骨略呈长方形;后额骨呈"人"字形;前肢肱骨和尺骨关节的韧带内具有1枚肘骨;后肢股骨与胫骨关节的韧带内具有1枚髌骨;股骨与胫骨、腓骨关节的关节内具有2枚腓肠关节籽骨;雄性个体肛门后具有1对肛后骨;趾式为2、3、4、5、4。  相似文献   

7.
髌骨下极骨折在髌骨骨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骨折因骨折片细小,采用骨折内固定的方法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髌骨下极切除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术式。作者对髌骨下极切除术进行改良,用于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收治的髌骨下极骨折,骨折线未达到髌骨关节面水平的病人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平均45.0岁(19~79岁),施行改良髌骨下极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教材“达尔文主义基础”是第117页有一节是“获得性的遗传为什么不显著?”关于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与教师往往不能把它与获得性遗传的问题统一起来看。有些人总认为这两个问题是对立的,是矛盾的。认为获得性遗传既然有不显著的现象,那末获得性能够遗传这一观点就有疑问。或者有人这样问:“既然获得性能够遗传,但又为什么会有不显著的现象发生呢?”另外还有些教师,基本上是承认获得性能遗传,但对获得性遗传的现象,以及获得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完全断裂和部分断裂对髌骨内外侧关节面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10例新鲜正常成人膝关节标本作为ACL完整组,在200N轴向载荷下,测试膝关节0°、30°、60°、90°髌骨内外侧关节面应变,测试完毕后随机将标本造模成前内侧束(AMB)切断组和后外侧束(PLB)切断组,各5例,在上述条件下测试,再将ACL中下1/3全切作为全切组进行测试.结果:膝伸直0°位各组应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膝屈曲30°、60°、90°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应变变化趋势为ACL完整组>PLB切断组>AMB切断组>全切组.且髌骨内侧面应变小于髌骨外侧面应变(P<0.05).结论:ACL完全断裂,在不同栽荷和角度下,对髌骨内外侧关节面的应变均有影响.ACL部分断裂在膝关节屈曲30°、60°、90°位可引起髌骨内外侧生物力学改变.ACL完全断裂,髌骨外侧应变高于髌骨内侧应变,其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浙江省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状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基因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浙江省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随机各抽取20株菌株进行CTX-M基因型检测。结果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大肠埃希菌共收集到93株和992株,产ESBLs菌株的阳性率分别为47.7%和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获得性菌株CTX-M基因检出率为30.0%(6/20),其中又以CTX-M-9为主(4/6)。医院获得性菌株CTX-M基因检出率50.0%(10/20),其中CTX-M-9占7/10。医院获得性菌株对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呋喃妥因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明显低于社区获得性菌株(P0.05)。结论浙江省医院获得性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菌株,ESBLs基因以CTX-M-9为主。  相似文献   

11.
胫骨干骨折是最常见的长骨骨折,对于不稳定的胫骨骨折,胫骨髓内钉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首选治疗方式。当前对于胫骨干髓内钉入路主要分为髌骨上入路和髌骨下入路。髌骨上入路放置髓内钉时,患肢半伸直位有利于胫骨干骨折的复位与固定,但可能会造成髌骨关节面损伤。髌骨下入路患肢屈曲位可能会造成胫骨干复位的丢失,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胫骨髓内钉置入不同入路可能造成不同临床结局,会对临床结局造成不同的影响。目前对于胫骨髓内钉最佳入路仍然存在争议,针对最近发表的相关文献我们对胫骨髓内钉入路及其优缺点进行讨论综述。  相似文献   

12.
阮希圣  韦宝堂 《蛇志》2013,(4):427-428
目的探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优势。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17例新鲜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并于术后12个月进行Neer评定。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Neer评分,优15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空心钉及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内固定稳定,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钉头暴露少,且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轻,无并发症发生,近、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二.关于获得性遗传问题李先生在这一问题上的意见主要是有关下述两个方面: 1.关于获得性遗传的事实问题由于两大学派对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性变异产生的原因和机制等问题的理解不同,这就关系到在获得性能否遗传的问题上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论点。米丘林学派认为获得性是遗传的,而且肯定生物的进化主要是通过获得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解剖学方法对1只雄性洪氏环企鹅(Spheniscus,humboldti)骨骼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企鹅骨骼结实、沉重不充气;喙长,前端略下弯,颞部呈深凹陷状;肩胛骨及胸骨龙骨突发达;胸椎不愈合;前肢骨骼扁平,特化为鳍状,翼内关节活动性较小,第一掌骨及拇指消失;髌骨发达,跗跖骨短而宽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了洪氏环企鹅对海中潜水、游泳、取食以及陆地直立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获得性遗传这一概念在19世纪初被提出后就一直饱受争议,直到近几十年,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发展,科学家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和探究获得性遗传现象的真实性,并对获得性遗传现象的遗传规律、分子载体和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为新型表观遗传调控因子,非编码RNA表现出多维调控能力,在细胞命运决定、自我更新、细胞增殖和凋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调控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及其RNA修饰可以作为表观遗传信息载体介导获得性遗传,为获得性性状的跨代遗传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本文将针对近年来获得性遗传的研究进展,综述RNA在跨代遗传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82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30人接受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治疗,髌骨周缘环形缝扎处理21例,31人应用镍钛聚髌器治疗。从手术时间、优良率、愈合时间、手术费用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镍钛聚髌器组的愈合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并发症与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组及髌骨周缘环形缝扎处理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优良率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治疗髌骨横断性骨折的优良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髌骨周缘环形缝扎法及镍钛聚髌器法都可以被采纳治疗髌骨横断性骨折;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优先采用镍钛聚髌器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黑叶猴在片段化生境中的适应能力,2006年1~12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技术于每月初连续观察8 d,记录片段化栖息地中的一群黑叶猴觅食行为,同时采用样带法监测黑叶猴家域内食物可获得性的季节性变化。结果显示,黑叶猴以61种植物为食,月平均食物种类为21.8种。黑叶猴取食的食物部位中,嫩叶占比例最大,达55.8%,其次为果实的比例达12.4%,其他依次为成熟叶占12.1%,种子10.6%、花4.3%、芽2.7%和树皮2.4%。成熟叶的可获得性最大,可获得性指数在75%(2月)到100%(7~9月)之间;其次为嫩叶,可获得性指数在25%(11月)到94%(7月)之间,芽、花和果实等食物部位的可获得性指数在20%以下。取食各食物部位的时间与相应部位的可获得性指数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月食物种类与生境中食物种数的可获得性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因此,在片段化的栖息地中黑叶猴选择性地利用生境中的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中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州市6所医院共47株MDR-KPN,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74种获得性耐药基因和2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并用指标聚类分析(SPSS法)分析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相关性.结果 47株MDR-KPN共检出5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6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3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6种其他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整合子遗传标记、2种转座子遗传标记、4种插入序列遗传标记、2种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和1种噬菌体原标记;指标聚类分析(SPSS法)将上述阳性检出基因分成A、B两大簇.结论 指标聚类分析提示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密切相关;由Ⅰ类整合子( intI1)、插入序列(IS26、ISEcp1、ISKpn6)、耐药质粒(trbC)介导的TEM-1和KPC是本组菌株的特征.在肺炎克雷伯菌中做指标聚类分析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上一代在环境压力下产生的某些获得性性状可以"记忆"在配子中,并以一种不依赖DNA序列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这种现象被称为获得性遗传。然而,关于精子中介导获得性遗传现象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精子RNA领域的发展,我们实验室率先发现精子中一类来源于成熟tRNA的小RNA (tRNA-derived small RNAs, tsRNAs)及其RNA修饰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表观遗传信息载体,介导父代获得性代谢紊乱性状向子代传递。此外,我们进一步发现了调控精子RNA介导获得性遗传的关键分子——tRNA甲基转移酶DNMT2,从RNA修饰及修饰酶的角度为获得性遗传的机制研究打开了新思路。鉴于该领域的迅速发展,该文拟从精子tsRNAs、RNA修饰以及DNMT2的角度综述近年来精子RNA及RNA修饰介导的获得性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高忠恩  张卓莉  唐福林 《蛇志》2006,18(1):41-43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以局限或弥漫性皮肤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硬化及萎缩为特点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不仅累及血管、肺、消化道等,也累及全身关节,尤其小关节。关节受累虽是SSC表现形式之一,但相关报告甚少。为了提高对其关节损害的认识,我们对1992年以来收治的系统性硬化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