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取材如何确定幼穗发育的时期,使取材更具目的性,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据资料介绍,有按“叶龄指数推断”。倒数“出穗前的天数”、计算“旗叶和下一片的叶耳间距”等方法,从而找出幼穗发育与外形的一定关系。我们在实验中测出穗长与幼穗发育关系的主要数据,列表如下:品种:协优2374(可育)光敏核不育水稻W6184(不育)  相似文献   

2.
快速石蜡切片法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组化染色在病理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较多的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制作出良好的组织切片是免疫组化染色的基础和前提。快速石蜡制片是病理检验的常规技术之一,我们将常  相似文献   

3.
目前,病理科普遍开展的常规石蜡技术,制片程序时间较长,三个工作日才能发出病理诊断报告;而有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送检组织已固定,不能行冰冻切片检查时,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制好片。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型环保超声处理试剂配合超声快速组织处理仪应用于脱落细胞学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之间临床送检的胸水、腹水的脱落细胞学标本各30例.每例标本取材2块,同时进行超声快速石蜡处理(快蜡组)和常规石蜡处理(常规组).分别将其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真菌的病理切片改良革兰染色法。方法选取确诊真菌感染的组织蜡块,切若干空白片,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高碘酸-无色品红染色(PAS)、六胺银染色(GMS)、改良革兰染色后,比较改良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效果。结果改良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效果好,该法具有易操作、染色效果稳定等优点。结论改良革兰染色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组织切片中的真菌,并且染色效果稳定,在检测组织中的真菌时可发挥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在石蜡切片组织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问世以来,以其安全、高效和良好的处理效果等优点,深受病理学、解剖学、动物实验和组织胚胎等技术人员的青睐。我科自2002年使用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处理组织以来,组织的处理效果明显改观,石蜡切片质量显著提高,现将应用经验简介如下。材料和方法1·材料1·1标本组织来源于我院手术的活检标本。1·2仪器和设备樱花VIP-E150型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为日本原装进口,附带不锈钢脱水篮1只,可容150个包埋盒;塑料包埋盒为国产。1·3试剂冰乙酸,甲醛原液,95%乙醇,无水乙醇,二甲苯,石蜡(58-60℃)均为国产试剂。AAF固定…  相似文献   

7.
微波在乳腺癌石蜡切片ER、PR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在乳腺癌石蜡切片ER、PR检测中的应用谷化平,胡海霞解放军251医院病理科张家口075000用微波(MW)技术与亲和组化技术相结合,利用MW产生的超高速震动及穿透效应,以加速E2-HRP和HRP与组织内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探讨了一种乳腺癌(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小组织HistoGel预包埋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和优势。方法:选择拟胚体(embryoid body, EB)为微小组织,将人 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hESC)切割成小块,用拟胚体培养基在低贴附培养皿中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收集拟 胚体,4 %的多聚甲醛固定。将HistoGel 加热到60 ℃熔解,离心去除拟胚体中的固定液,把液态的HistoGel 加到拟胚体上,调整拟 胚体的相对位置使其相对集中,待胶冷却凝固,将含有拟胚体的胶块取出,进行常规的石蜡切片操作,包括脱水、透明、浸蜡、包 埋、切片和苏木素- 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拟胚体的形态,并用拟胚体的形态完好度来评判这种方法。结 果:HistoGel 仅在60 ℃便可熔解,室温可以冷却凝固,含有拟胚体的胶块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很方便。展片过程中,石蜡和HistoGel 能够保持平整。HE 染色的结果可以看出,拟胚体内部结构完好,细胞核和细胞质清晰可辨。结论:HistoGel可以作为一种微量细 胞组织的预包埋胶制作石蜡切片,而且相比琼脂预包埋,HistoGel 因其操作更加方便和特有的物理特性显示出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微波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及其在肾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穿刺活检技术推动了肾脏病理的迅速发展,使肾脏病理学整体知识不断更新和提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大量的依据.由于肾脏活检组织标本小、切片薄,在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切片及染色等方面均与常规石蜡切片有所不同,其技术要求较高.肾穿刺石蜡切片时间较长,相对制约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进性肾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急重症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石蜡切片技术是一项在生物组织学及病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设计“斑马鱼性腺组织石蜡切片”实验,并将改良的技术转化为适合本科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内容。该实验分为组织样本的处理和切片的制备两部分,每部分2~3个学时。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掌握石蜡切片技术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并为后续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原位杂交等一系列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冰冻切片是植物组织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冷冻温度和冷冻时间是决定切片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比较15种冰冻切片条件,得出植物组织直接冰冻切片较适宜的冷箱温度、冷台温度和冷冻时间。同时,通过对5种植物的不同组织进行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了新鲜材料直接冰冻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在不同化学成分鉴定上的异同及各自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对于多糖、蛋白质和角质,两种切片方法的鉴定结果比较一致,但对于脂肪只能采用冰冻切片技术。研究结果对植物组织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验证金胺O荧光染色法应用于石蜡组织切片麻风杆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用金胺O荧光法对6例确诊为麻风病的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并与抗酸染色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荧光染色法6例结果均为阳性,在暗背景下麻风杆菌显示明亮淡绿色荧光;在菌量较少荧光染色片中寻找单根麻风杆菌,较抗酸染色片更为容易。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法可用于石蜡组织切片麻风病的诊断,麻风杆菌单根散在时比抗酸染色法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将石蜡切片浸泡于1mmol/LEDTA缓冲液(pH8.0)中,置入高压消毒蒸锅处理(120℃,103kPa)10min,以恢复组织中因甲醛固定而被封闭的抗原。结果表明,一些常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呈阴性的组织抗原,经本法处理后呈阳性反应;对不经本法处理即呈阳性的组织抗原,可大大提高第一抗体的稀释度或缩短孵育时间。同微波方法相比,本法可一次处理数百张切片,且对切片和组织的形态无明显损害。因此是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组织抗原恢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对照(22℃)和冷胁迫(4℃)处理24 h的拟南芥9~14期花药为材料,分别构建两个c DNA文库并使用Illumina技术进行了转录组测序。获得了拟南芥9~14期花药的25 349个unigene(c DNA序列),其中低温诱导上调基因1 804个,下调基因1 550个。通过Gene Ontology(GO)功能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途径网络分析显示低温诱导上调基因主要富集在刺激应答通路,低温诱导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在离子运输通路。同时发现拟南芥9~14期花药在低温处理后有1 708个基因被诱导,796个基因被完全抑制,低温诱导基因主要与植物的胁迫应答和脂代谢途径相关,低温抑制基因主要与蛋白质代谢相关,其中有些基因参与了植物的生殖发育。植物低温应答反应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信号途径的复杂过程,低温对花药的调控有其特异性,这些结果可为研究花药在冷胁迫环境下的刺激应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ISRtPCR)技术检测了15例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定位及分布,并探讨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HCVRNA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和癌细胞胞浆,胞核几乎阴性。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所用蛋白酶K浓度,消化切片的时间,组织固定所用固定剂的选择及PCR扩增的循环次数等  相似文献   

16.
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s,APs)是一类功能多样化的酶,参与了植物大部分生理和发育过程,但其基因家族在植物中的系统分类、分子进化以及功能方面研究仍很欠缺。本研究收集整理了拟南芥和水稻中APs基因序列、分类、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定位等信息,对比分析该基因家族在拟南芥和水稻中分子进化方面的差异;利用转录组数据阐明该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和功能分化。此外,本文还围绕花药发育的过程,细致分析了各亚家族APs基因的表达变化,推测APs在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可能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因芯片技术在拟南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功能的新技术,目前此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植物研究中。拟南芥是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模式植物,通过对其基因结构及功能的详尽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遗传上更为复杂的高等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本综述了基因芯片在模式植物拟南芥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插入诱变在拟南芥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各种基因克隆方法的建立 ,克隆的拟南芥基因越来越多 ,其中转座子标签和T DNA插入诱变克隆的拟南芥基因的数目最多 ,插入诱变已成为克隆和鉴定很多重要植物基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陈旧性石蜡切片乳腺珠蛋白免疫组化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本实验室保存的陈旧组织石蜡切片样品76例,所有样品组织均取自乳腺癌患者,各取连续3张切片分别归入试验组、高压组和微波组。微波组和高压组按照常规加热修复法处理相应患者石蜡切片,试验组在pH为3.5±0.1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室温修复15min。比较三组切片的抗原修复效果。结果三组切片经过不同的处理方法修复后,肿瘤细胞染色结果显示,试验组染色强度及高阳性比例分布优于高压组和微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2、14.468、12.859、13.267,P0.05)。综合阳性标记分数显示,试验组阳性分数多为++、+++,与高压组、微波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3、10.331,P0.01)。试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99、4.475,P0.05)。试验组经修复后的脱片率(χ~2=22.800、27.059,P0.01)及折损率(χ~2=64.083、40.827,P0.01)均明显低于高压组、微波组。结论常温下pH为3.5±0.1柠檬酸盐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能减少组织脱片及折损的发生率,提高切片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单克隆抗体LCA,UCHL1,MT1,MB1,MB2,LN1和LN2对6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作免疫表型研究。证实B细胞性淋巴瘤50例(77%)。T细胞性淋巴瘤11例(17%)(4例染色不良,未能分型)。根据国际工作分类,本组T细胞淋巴瘤所占比例分别是11%,27%和13%。全部病例中LCA阳性率97%。T细胞抗体UCHL;阳性率(91%)明显高于MT1(73%),且与B淋巴细胞无交叉反应。4种B细胞抗体阳性率分别为LN。(96%),MB2(94%),LN1(86%),MB1(84%)。LN2和LN1对源于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有更强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单克隆抗体可有效用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石蜡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合理选用单克隆抗体有助于进行免疫学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