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要明显长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再次复发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的人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延缓复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银杏达莫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如控制感染、氧疗、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20mg+银杏达莫25 mL于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的疗效、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银杏达莫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按照心功能情况分为肺源性心脏病组21例(对照组)和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组19例(观察组),进行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0定量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白细胞介素-10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检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可作为监测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恶化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肺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有效率、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电图和6分钟步行距离方面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各种临床症状,并有改善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3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受试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比较两组右房横径(RA)、右室前后径(RV)、肺动脉平均压(MPAP)、射血分数(EF)、舒张晚期A波峰值流速与舒张早期E波峰值流速的比值(A/E)和右心室Tei指数。同时比较实验组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右心扩大阳性率和右心扩大伴心衰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RA、RV以及MPAP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F明显降低,而A/E值、Tei指数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右心扩大阳性率和右心扩大伴心衰阳性率均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P0.05)。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有效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功能,而且操作简单方便,诊断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左室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87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疗程共1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69.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高于治疗前,LVEDV、LVESV低于治疗前,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能够显著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左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应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银杏达莫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如控制感染、氧疗、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20mg+银杏达莫25mL于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的疗效、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银杏达莫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痛心衰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压以及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舒张压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舒张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应用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胃炎康方5号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胃三联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上再加上胃炎康方5号治疗,观察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Hp根除率(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6.81%,Hp根除率为82.98%,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85%,根除率为93.62%,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康方5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8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口服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实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益气活血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1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6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镇痛。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ICU停住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心动过缓和谵妄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VAP、心动过缓及谵妄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行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良好的镇静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数字随机选择本院骨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同期选择4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接受常规护理,对2组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客观对比。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5.12%,对照组75.61%;实验组入选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率97.56%,对照组73.17%(P0.05)。结论: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护理中推行综合护理意义重大,可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实验组患者辅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郑瑞云  李洲  陶春凤 《蛇志》2022,(1):56-59
目的 分析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穴位埋线与黄芪建中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应用黄芪建中汤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胃脘痞满、肢软乏力、纳呆、口淡乏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996、26.514、20.059、19.335,均P<0.001)。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的病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8,P=0.008)。结论 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实施穴位埋线与黄芪建中汤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为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氢氯噻嗪与替米沙坦的临床效果,总结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08月~2014年08月高血压患者53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8例,对照组25例,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单独为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联合应用氢氯噻嗪、替米沙坦治疗实验组患者,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平均收缩压为(105.41±6.12)mm Hg,舒张压为(66.89±4.78)mm 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噻嗪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郭素青 《蛇志》2006,18(1):45-4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mary heart disease)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发展的结果,属于呼吸内科急诊,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发展成肺性脑病,呼吸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我们于2003年6月~2005年6月对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期行静脉放血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对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积液中蛋白量以及白细胞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胸膜壁厚度等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感染患者共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福莫特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功能、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Pa 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 O2和Sa 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FEV1、FVC和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罗联合应用治疗COPD合并感染患者有协同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和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美托洛尔治疗,每次25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初始的给药剂量为每次50 mg,每天2次,然后每2周增加50 mg,最高给药剂量为每次200 m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存质量表(KCCQ)评分、6 min步行距离、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以及醛固酮(ALD)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4%vs. 73.17%,P0.05);两组的LVEF、6 min步行距离和KCC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ICAM-1、NT-pro BNP以及AL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上述指标观察组变化更显著(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心动过缓,头晕、头痛,高钾血症,低血压和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美托洛尔治疗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能更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