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 为了掌握该物种的分布和种群状况, 我们于2014-2015年采用全面调查和直接计数的方法, 对普氏原羚的分布、种群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普氏原羚分布在青海湖周边12个隔离的分布点, 与全国第一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结果相比, 有多个新的分布点被发现, 分布范围和面积扩大; 调查共发现1,238只普氏原羚, 与2010年以后的调查结果相比, 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然而, 仅有4个分布点位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尽管刚察县成立了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 天峻县成立了普氏原羚自然保护站, 但现有的管护力度仍然不够, 且缺乏系统的管理规划。我们建议在天峻县布哈河上游的生格-快尔玛地区成立普氏原羚自然保护区; 同时建立适当的生态补偿机制, 协调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鉴于目前圈养种群发展迅速, 建议在历史分布区选取合适的地点进行人工繁育个体的迁地放归。 相似文献
3.
4.
三棱栎的分布现状、种群特征、生物学特性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三棱栎是现存壳斗科植物的原始类群 ,是受国家 2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树木。调查表明 ,三棱栎在云南孟连、澜沧、西盟、沧源及泰国北部清莱 (Chiang Rai)等地仍有小面积分布 ,在云南呈现单株散生、萌生林、单优次生种林和共优种林 4种群落类型。单株散生、萌生林和单优次生林是当地人群不合理利用山地资源和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共优种林属原始植被 ,但未见大面积单优势种群落 ,常小斑块状镶嵌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在被严重破坏后进行封山管理的植被中发现一株高 16 m的三棱栎孤立木 ,其周围 90 0 m2内有 16 8株三棱栎小树和幼苗 ,并开始形成小种群。三棱栎结实量大 ,而有胚种子比例仅 9%~ 11% ,种子萌发不困难 ,有胚种子的发芽率达 70 %以上。迁地保育试验显示 ,三棱栎在昆明可露地栽培后表现出速生性。目前 ,分布区土著民族仍在不同程度地对三棱栎进行砍伐利用 ,加上紫茎泽兰等外来植物对种群的入侵 ,使其面临严重威胁。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外建立三棱栎保护点 ,扩大异地繁育栽培面积 ,进行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与倭蜂猴(Xanthonycticebus intermedius)是国内现存的两种懒猴科灵长类,因其独特的生态及行为特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与保护价值。由于受到捕猎及栖息地丧失的持续威胁,懒猴种群持续下降,分布区日益缩减,但种群及分布调查的缺失阻碍了保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滇东南是历史记载中懒猴分布的重要区域,并且是潜在的两个物种的同域分布范围。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通过访问、网络及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滇东南范围内河口和马关县辖区的懒猴种群分布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详细评估,确定了9个懒猴集中分布点。结果表明,本区域仍是国内懒猴分布的重要范围,且是倭蜂猴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当地民众对懒猴的认知尚处于较低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及经济状况的显著影响。懒猴分布区域多位于保护区边缘,当前的保护措施缺乏针对性,需要加强监测管理,建设生态廊道并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当地民众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白垩纪8种新的松柏类化石及其分类位置和演化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记述了我国东部白垩纪8种新的松柏类化石,它们分别属于短叶杉、缝鞘杉(新属)、袖套杉和节柏4个属,其中袖套杉属包括袖套杉和长岭杉(新亚属)二亚属。本文对这些化石的形态特征和表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说明它们彼此有着系统演化上的联系,应属于同一个自然类群,并提出它们的分类位置应属于伏脂杉科的希默杉亚科的新意见。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灵长类的分布、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本文对中国现生灵长类类群分布和现状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对现存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初步估价;并就保护和存在的问题与展望提出了概括性评述。所得结果系据作者自1975年以来的实际考察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滇西北紫水鸡的分布及其种群现状,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和样点法,对大理西湖及其邻近湖泊的紫水鸡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同时收集以往有关紫水鸡种群数量及其分布的相关资料.结果 表明:滇西北紫水鸡的分布范围南起大理市,北至香格里拉县,共7个湖泊有紫水鸡分布的记录.其中洱源西湖和鹤庆母屯海是滇西北紫水鸡的主要栖息地,其余5个湖泊的种群数量较少.西湖冬季和春季的种群密度分别是32.67只/km2和18.33只/km2;母屯海春季的种群密度为50.77只/km2.紫水鸡分布的湖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调查期间,紫水鸡主要见于水草丰富的浅水区域、沼泽和芦苇丛生境.针对紫水鸡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阔的地域和多样的地形造就了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长时间的人类活动也导致我国有不少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特别是一些极度濒危、随时有灭绝危险、生境要求独特、生态幅狭窄或基因易流失的物种需要重点保护。近期国家出台了《全国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其中包含了首批重点保护的极小种群植物名单。本研究中, 我们整理了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高精度分布图, 探讨其分布格局并通过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网络评估其保护现状。研究发现,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丰富度最高的地方是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和海南岛西南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分布区的平均覆盖率为21.5%, 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平均覆盖率为10.9%。有35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占总数的29%)未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 有17种(14%)未受任何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覆盖。我们建议在云南和海南省针对极小种群建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少足动物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近10年才渐有起色。目前,国际上对少足动物的研究仍集中于形态分类学,不过,随着物种描述和系统分类研究成果的积累,也陆续有区域性少足动物区系和分布的报道。本实验室自2006年起开展少足动物形态分类学研究,已报道少足动物1新属、19个新种和16个中国新纪录种。迄今,已记录和描述分布于我国的少足动物共计36种(包括3个未定名种),隶属于1目4科11属,即四少足目(Tetramerocerata),少足科(Pauropodidae)、广少足科(Eurypauropodidae)、短少足科(Brachypauropodidae)和球少足科(Sphaeropauropodidae),少足属(Pauropus)、别少足属(Allopauropus)、十别少足属(Decapauropus)、东泽络少足属(Donzelotauropus)、针少足属(Stylopauropus)、宋氏少足属(Songius)、广少足属(Eurypauropus)、三宝垄少足属(Samarangopus)、婆罗洲少足属(Borneopauropus)、短少足属(Brachypauropus)以及球少足属(Sphaeropauropus)。本文对我国现有少足动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分布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我国少足动物新种和新类群的发现,普及我国少足纲的系统分类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12.
13.
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间研究了独龙江乡区域羚牛指名亚种Budorcas taxicolor taxicolor(后文简称羚牛)的种群分布、数量和保护现状的问题。研究采用了改良的访问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实地调查独龙江乡羚牛种群一群,调查面积35.70 km2,目测羚牛种群数量58头,适宜生境面积24.46 km2。计算羚牛适宜生境种群密度为2.4头/km2。种群数量和访查信息相符合,说明采用访问调查的方法是可靠的。本研究共计访问调查了独龙江乡的25个村庄,发现共有12个羚牛种群分布在独龙江乡,分布区羚牛适宜生境面积总和为167 km2。综合羚牛分布区面积和访查结果,本研究估算当前独龙江羚牛种群数量为400~450头。根据实地调查中羚牛利用的生境类型,利用GIS分析获得全独龙江羚牛适宜生境面积为1726 km2,可承载超过4000头,因此独龙江区域应为羚牛指名亚种的主要分布区。基于访查结果本研究还分析了羚牛的垂直分布和保护现状,提出降低人为干扰和保护羚牛生境廊道是独龙江羚牛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川榛遗传资源分类、分布及其研究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检索工具,通过对包含"川榛"字段的各类书籍、文献的整理,对川榛遗传资源的分类地位、分布范围及其研究利用现状等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通过对川榛分布区代表样点气象数据的统计,对其适生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川榛(贵榛、黔榛)主要分布于中国102°06’~121°26’E,26°29’~36°58’N之间,年均温6.1~19.3℃的广大区域,覆盖全国15个行政省区、直辖市,自然分布以山坡地为主,跨越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分布范围、生态习性、植物学性状、孢粉学和遗传关系等方面的资料表明,川榛与平榛存在明显的差别,两者应为独立的种;川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但其开发利用进展缓慢;川榛遗传资源的调查与保护、种群多样性及杂交利用等研究工作亟待开展。此研究可为今后开展川榛遗传资源的调查、收集和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羚牛分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这种大型偶蹄类仅产于亚洲,它的个体大小可与云南野牛(Bos gaurus)及青藏高原的牦牛(Bos grunniens)相比,但体型又酷似羊类,特别是它具有隆起的吻鼻、低矮的臀部、成兽下颌的长须以及短小的尾巴,给人以似牛非牛、似羊非羊的印象。 羚牛体型粗壮,成兽体重约200—300公斤,体长在1.8—2.1米,四肢健壮有力,肩高一般在1.3—1.4米之间。肩高大于臀高。雌雄皆具角,一般雄角较粗大。角形特别,先由头顶略靠内侧向上长出,然后以90°方向向外侧弯曲,在角的1/2处又向后方弯转, 相似文献
16.
车八岭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的木兰科植物种群及其保护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广东省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木兰科植物种群特点及保护现状。木兰科植物通常位于人为破坏较轻 ,林相保存较好 ,以壳斗科、樟科、茶科为主要建群种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共设置了 9个面积为 4 0 0 m2的样方。在样方中共记录了 3种木兰科植物 :观光木 ( 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深山含笑 ( Michelia maudiae Dunn)和金叶含笑 ( M.foveolata Merr.ex Dandy)。其中 ,深山含笑的种群较大 ,呈稳定结构 ,但主要局限于保护区内保护较好的地域 ;金叶含笑种群面临濒危 ,种群小 ,在保护区呈零星分布 ;观光木的分布区域相对较广 ,在保护区内外均见分布 ,但种群较小 ,特别是在保护区外的种群 ,由于人为的干扰 ,种群在急剧减少。大多数木兰科植物的种群在原生境均表现出自然更新不良 ,必须加以保护。分析了影响车八岭及其邻近地区木兰科植物种群及其群落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建议加强自然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木兰科植物的人工保育 ,促进该区域木兰科植物资源的管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云豹(Neofelis nebulosa)是中国大型猫科动物中对森林生态系统依赖性最高的物种。中国作为云豹的主要分布区,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保护, 在盗猎、森林采伐、土地利用变化等威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云豹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近数十年来均大幅缩减, 其分布现状亟需全面评估。本研究系统检索和查阅了国内1950年以来的云豹标本、野外调查记录、地方志、新闻报道等直接证据, 整理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内云豹记录存在的年代; 基于2010-2020年国内55个地区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 结合同期研究文献中记录的中国云豹确认分布位点, 校准了已发表的云豹栖息地适合度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保护地和行政区划图层, 根据2010-2020年间森林覆盖率的减量评估云豹栖息地适合度的变化, 以识别我国的云豹关键栖息地和保护优先区。结果显示, 1950-2009年, 我国的云南、西藏、四川、陕西、甘肃、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以及台湾共17个省级行政区有云豹分布, 但其中12个迄今已超过20年无确凿记录, 且目前仅在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仍有云豹记录延续。当前我国大陆地区云豹潜在栖息地总面积64,093 km2, 分别位于9个连续的栖息地斑块中, 其中3个为跨境斑块。2010-2020年间, 我国境内共在5个自然保护区的10个样区记录到云豹, 全部位于西藏东南部以及云南西部和南部的2个跨境栖息地斑块(即“喜马拉雅-横断山脉西侧-若开山脉”和“无量山南麓-安南山脉”)的边缘。2010-2020年间, 这两个斑块在中国境内区域的年均森林覆盖率减量(0.84%)小于境外(1.57%)。从本研究的结果推断, 中国目前确认分布的云豹种群极有可能维持在跨境分布的生境中, 面临内部和跨境的双重挑战。相关保护地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反盗猎执法, 并开展栖息地恢复工作以提升云豹栖息地质量与斑块连通性, 同时与周边分布区国家开展跨境保护合作, 为现有云豹种群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野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有蹄类动物, 主要分布在西藏羌塘, 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 新疆阿尔金山等地的高海拔生境。我们于2012-2014年在西藏羌塘和青海可可西里对野牦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地调查, 并且估算西藏羌塘地区野牦牛种群在11,222-21,072头之间, 可可西里野牦牛种群数量在659-1,793头之间。据本次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资料显示, 自20世纪90年代起, 中国野牦牛种群数量逐年增长, 但是其分布区面积却逐步缩减, 目前仅分布在几个相对孤立且远离人类居住地的高寒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加强,野牦牛的生存现状依然严峻, 我们仍需加强对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保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