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分析比较不同盐度(0-40‰)对一株淡水栅藻(Scenedesmus sp.)生长和生化特性影响,评价海水培养该藻株的产业化潜力,探讨其高盐适应机制,为进一步海水驯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显微观察、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苯酚硫酸法、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微藻生长及蛋白质、油脂、多糖含量以及色素、脂肪酸组成情况。结果表明,高盐条件下藻细胞明显增大,并出现自然沉降现象,可实现低成本采收。随盐度增加,栅藻生长逐步被抑制,40‰盐度条件下生长完全停止,但在3‰盐度下仍良好生长,培养末期生物量可达2.84 g/L。30‰盐度组蛋白质含量相对淡水组提高95.40%、产率与淡水组相近,加之高盐培养可较大幅度降低蛋白质的生产成本,因此,采用海水培养栅藻来开发蛋白资源具有一定的潜力。研究还表明,30‰盐度下藻细胞内β-胡萝卜素、虾青素、可溶性多糖等成分大量积累,可能是其适应高盐胁迫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学者对磁场生物效应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 并且已在农业、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得到应用. 磁场生物效应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未见报道. 我们的实验仅仅是初步工作.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作为一种植物细胞的内源信号分子,在植物信号传导及抗逆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对拟微绿球藻和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光化学活性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于4μg/mL的水杨酸处理能促进拟微绿球藻的生长,而高于12μg/mL的水杨酸处理会抑制拟微绿球藻生长;水杨酸的处理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在2. 5~40μg/mL范围内,水杨酸质量浓度越大,抑制生长的作用越强。水杨酸处理会使拟微绿球藻的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合效率(YⅡ)显著增加,但水杨酸处理会降低三角褐指藻的YⅡ。此外,8~12μg/mL的水杨酸处理能够促进拟微绿球藻的油脂积累,使其分别增加了23. 21%及45. 87%,而40μg/mL的水杨酸使三角褐指藻的油脂含量增加了87. 48%。  相似文献   

4.
从烟台海滨水域分离出一株海洋单细胞微藻。通过形态学鉴定和18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株真核微藻属于四爿藻属(Tetraselmis sp.),命名为138号藻种。利用Central Composite法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了此藻株的原生质体备条件。获得了以原生质体制备率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Y_1=88. 30-0. 19X_1+2. 44X_2+2. 28X_3-0. 95X_1X_2-3. 13X_1X_3+3. 78X_2X_3-9. 85X_1~2-7. 95X_2~2-7. 22X_3~2。得到最优制备条件:混合酶比例纤维素酶∶果胶酶为5∶2;混合酶浓度为4. 5%(纤维素酶浓度为2. 7%,果胶酶浓度为1. 8%);缓冲液pH为6. 4,最高理论制备率81. 5%。经过3次平行试验,实际得到的原生质体制备率为80. 5%,与模型预测值的误差为1. 24%。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瞬时表达检测了所制备原生质体的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采集的海水和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培养海洋微藻, 筛选其中富含多糖、脂类或蛋白质的藻株。采用形态学观察、18S rDNA序列比较及其系统发育分析法, 对分离培养的海洋微藻及其富含多糖、脂类或蛋白质的藻株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多样性分析。分离、培养、鉴定并储藏了189株海洋微藻, 归属于65个种, 分布于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定鞭藻门(Haptophyta)和红藻门(Rhodophyta)的9纲、25目、30个科、38个属; 其中多糖含量较高的46株海洋微藻, 分布于25个种, 20个属; 脂类含量较高的46株海洋微藻, 分布于32个种, 15个属; 蛋白含量较高的46株海洋微藻, 分布于28个种, 18个属。结果表明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可培养的海洋微藻及其富含多糖、脂类和蛋白质藻株的物种多样性丰富, 在新型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功能食品和饲料及其添加剂的发掘等方面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海洋微藻溶血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洋微藻溶血毒素的类型、理化性质、生物合成和毒性作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培养基琼脂浓度及抗生素对3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用于分离、纯化及保种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中优化的琼脂浓度和利于微藻生长并抑菌的抗生素浓度。方法:设计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浓度以及培养液中抗生素的种类和浓度,定时测定培养体系中三种微藻的生物量及细菌菌落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结果:利于固体培养基上三种微藻生长的琼脂浓度均为0.6%~0.8%;牟氏角毛藻用200IU/ml的庆大霉素和200IU/ml的青霉素联合作用,球等鞭金藻8701和盐藻分别用300IU/ml和400IU/ml的青霉素时可保证微藻较好生长。结论:不同微藻生长所需的抗生素浓度不同,抗生素对微藻生长的影响不完全取决于抑菌作用,青霉素促进球等鞭金藻8701生长主要是产生促生长因子,庆大霉素抑制生长可能是产生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海洋真菌Penicilliun sp.W02A的生长特性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状真菌Penicilliunsp.W02A分离自双壳贝文蛤(MeretrixmeretrixL. )。对其生长特性及抑菌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W02A菌是兼性海洋真菌,在海水及淡水中均能生长、繁殖,但W02A更适合海水的环境,其最适生长的pH为6. 0,盐质量分数为7%。采用固体发酵法培养W02A,培养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低浓度毒物对海洋微藻生长刺激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  言毒物刺激效应又称毒物兴奋效应 ,是指毒物在较低的浓度下 ,对生物非但无害而且表现出刺激生长的现象 .Steb bing[10 ] 称这种现象为毒物刺激效应 (hormesis) .目前已有许多报道表明 ,低浓度的污染物或毒物普遍对海洋微藻的生长具有刺激效应 ,并被推测是导致赤潮产生的重要环节[5,7,13 ] .另外 ,已有文章报道 ,海洋微藻的生长繁殖与藻液中的微生物密切相关 .因此 ,推测低浓度毒物对海洋微藻的生长刺激效应与海洋微藻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但是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在少有的有关毒物刺激…  相似文献   

10.
低浓度蒽对两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兴奋效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两种海洋微藻金藻 870 1(Isochrysisgalbana 870 1)和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 )为材料 ,研究了低浓度蒽 (1 5~ 6 μg·L-1)对两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一定浓度蒽作用下 ,两种微藻的生长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兴奋效应” ,细胞密度有所增加 ,但达到最佳刺激作用的浓度与时间有所不同 .在刺激浓度作用下 ,两种微藻体内的蛋白质、叶绿素a(chla .)、类胡萝卜素 (car.)含量都有所增加 ,其变化趋势与细胞密度的变化类似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微藻体内清除活性氧的关键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其变化趋势类似于细胞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海洋微藻基因工程的选择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海洋微藻基因工程的选择标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6种海洋微藻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Ehr.)、牟勒氏角刺藻(Chaetocdros muelleri Lemm.)、三角褐指灌(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绿光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 galbana Parke 8701)、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Wille)Hazen)和  相似文献   

13.
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人以及动物所必需的高不饱和脂肪酸(poIyunsanJrated fatty acids,PUFAs),在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微藻中含有丰富的这些高不饱和脂肪酸.综述了微藻的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红藻门、黄藻门和隐藻门中藻的脂肪酸组成和国内外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海洋微藻脂肪酸去饱和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微藻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在部分微藻中ω3 PUFA的量可达其总脂肪酸的30%~50%。而且微藻油具有鱼油所不可比拟的健康优势,也是唯一得到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的儿童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补充剂来源。由于用培养微藻来提取、纯化PUFA受到现有生产工艺的限制,使微藻油在国际食品(尤其是高质量食品)及保健品市场上供不应求。微藻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desaturase,FAD)是微藻PUFA合成的关键酶类,所以对微藻FAD的深入研究无疑将促进PUFA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海洋微藻基因工程的选择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以硅藻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和甲藻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为实验材料, 通过室内模拟华南地区秋季晴天紫外辐照强度, 研究两种不同波段的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 UVR)对两种微藻生长以及培养体系碳流的影响。结果表明: UV-A 对两种微藻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UV-B 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锥状斯氏藻对UV-B 的耐受性更强。在UV-A 的作用下, 培养体系中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的净消耗量低于对照组, 但释放出更多的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对照组的有色溶解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含量显著升高, 表明浮游植物生长过程是CDOM的来源之一。然而, 在UV-A的作用下, 两种微藻培养体系的CDOM浓度变化呈现相反趋势, 说明不同藻种的CDOM 产物受光漂白和光腐殖化的影响不同。在UV-B 的作用下, 微藻碎屑的分解使水体DIC 和DOC 浓度轻微升高。总体上, 锥状斯氏藻比威氏海链藻净释放出更多的DOC 和CDOM。  相似文献   

17.
鱼腥藻1017株的混合营养型生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鱼腥藻1017株混合营养型生长有其特点,外源葡萄糖对生长的刺激不仅在低光强(800lx),而且在高光强(7000lx)也表现出来。其混合营养型生长速率在80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葡萄糖浓度5-20mmol/L范围内随外源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增加。鱼腥藻1017株混合营养型生长与光能自养生长相比,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对数生长期延长,收获物浓度显著增高,生物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限氮培养模式下,以额外补加氮磷至f/2培养基水平的1.0%(V/V)沼液海水培养基(1.0%NP)和不补加氮磷的1.0%(V/V)沼液海水培养基(1.0%)作为实验组,用f/2海水培养基作为对照,研究沼液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光合系统Ⅱ(PSII)活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以及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1.0%NP与f/2培养基培养湛江等鞭金藻在生长上无显著差异,但1.0%NP会使PSII活性降低更快,中性脂含量和脂肪酸成分中C18∶1的比例上升,这表明沼液对微藻有一定的胁迫。1.0%NP培养基培养的藻碳水化合物含量(53.3%)和产量(245.2 mg/L)比在f/2培养基中分别提高了30.3%和7.1%,表明添加沼液更有利于湛江等鞭金藻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海洋微藻四列藻对光周期改变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岁寒  段舜山 《生态科学》2007,26(4):293-297
以海洋微藻四列藻(Tetraselmis tetrathele)为试验材料,设置了短光周期(A)和长光周期(B)两组试验:A组分光周期1h、2h、4h、6h、8h和10h6个等级,B组分光周期14h、16h、18h、20h、22h和23h6个等级,均以光周期12h为对照,测定了四列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计的13个光周期等级中,光周期为6h、8h、10h、12h、14h、16h和18h等7个处理的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而光周期小于4h的3个处理和大于20h的3个处理,四列藻细胞的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细胞密度、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4株真眼点藻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株真眼点藻(Eustigmatos sp.、Eustigmatos polyphem、Vischeria helvetica、Nannochloropsis oculata)的生长、色素组成及光合生理特性。方法:采用重量法、HPLC和分光光度法及液相氧电极法测定藻细胞的色素组成和光合生理指标在不同时相的变化。结果:4种藻最大生物质浓度分别为:9.4 g·L-1(E.sp.)、10.42 g·L-1(E.polyphem)、7.26 g·L-1(V.helvetica)和7.15 g·L-1(N.oculata);随培养时间延长,其chlorophyll a/β-carotene和violaxanthin/β-carotene的值均降低,最大光合速率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呼吸速率则不断上升;N.oculata的最大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达到最高,分别为59.62μmol O2·mg-1Chla·h-1和54.23μmol O2·mg-1Chla·h-1;4种藻的77 K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均没有高等植物PSⅠ730 nm处的特征峰。结论:真眼点藻的生长与光合生理特征具有种间差异性,其77 K低温荧光发射光谱与高等植物相比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