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和比较新疆野生与栽培一枝蒿多糖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和功能的影响。超声法制备野生及栽培一枝蒿粗多糖;Sevage法除蛋白;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成熟;ELISA法检测IL-12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野生及栽培一枝蒿多糖含量分别为26.18%和22.14%,去除蛋白质后多糖含量分别为30.94%和27.06%;野生及栽培一枝蒿多糖均可以显著增强小鼠骨髓来源CD11c+DCs表面分子CD40,CD86及CD80的表达(P<0.05);显著促进IL-12和TNF-α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DCs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且相同剂量对DCs的免疫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蛋白和不除蛋白的野生及栽培一枝蒿多糖的免疫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新疆野生和栽培一枝蒿多糖含量差异较小,并均可以促进小鼠骨髓来源DCs的成熟和功能,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旨在比较新疆野生与栽培荒漠肉苁蓉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差异,并检测其诱导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能力,评价其免疫活性。采用超声法制备提取物,紫外法测定多糖及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脚掌免疫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小鼠体内CD11c+DCs表面CD86(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86,CD86)和MHCI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I,MHCII)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野生及栽培荒漠肉苁蓉水提物中多糖含量分别为59.58%和76.82%,醇提物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7.12%和8.47%;小鼠免疫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荒漠肉苁蓉提取物可显著增强小鼠体内CD11c+DCs表面CD86和MHCII上调表达(P0.01),且效果与阳性对照组LPS相当,相同剂量野生与栽培醇提物除对CD86的作用差异显著外(P0.05),其它提取物之间对CD86和MHCII的作用均无显著差异(P0.05)。新疆野生和栽培荒漠肉苁蓉主要成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且在适宜浓度下均可显著促进小鼠体内DCs成熟,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初步探讨新疆栽培一枝蒿未除蛋白的粗多糖(Un-deproteinization of cultivated Artemisia rupestris L.crude polysaccharides,UCARCP)对模式抗原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免疫小鼠后抗体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将UCARCP配伍OVA皮下免疫小鼠,初免1次,加强1次,铝佐剂为阳性对照组,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及亚类IgG_1、IgG_(2a)的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结果显示,UCARCP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Ig G、IgG_1、IgG_(2a)的抗体水平(P0.05),且与铝佐剂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UCARCP能显著促进CD3+CD4+和CD3+CD8+T细胞亚群的含量(P0.05),与铝佐剂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新疆栽培一枝蒿未除蛋白的粗多糖能显著促进模式抗原OVA免疫后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与铝佐剂相当。  相似文献   

4.
小反刍兽疫(PPR)是羊、骆驼等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A类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目前,PPR在全球仍呈现区域性流行和多地散发势态.为探讨PPRV及N蛋白体外诱导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不同时间对PBMCs免疫应答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将PPRVNigeria75/1疫苗毒(1 MOI)、重组N蛋白(10μg/mL)和RPMI 1640(阴性对照)体外刺激PBMCs 48h、72h、96h.采用CCK-8法检测PBMCs细胞增殖情况;qRT-PCR及ELISA检测炎症因子包括IL-1β、IL-6、IL-10、TNF-a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及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CD4+和CD8+的表达、及单核来源树突状细胞(DCs)表面分子CD40、CD86、CD80的表达、以及检测PPRV感染PBMCs引起的细胞凋亡.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PPRV能够抑制PBMCs的体外增殖,显著促进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IFN-γ的表达(P<0.05).并且PPRV感染PBMCs产生细胞凋亡,促进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另外PPRV体外刺激DCs,CD40、CD86、CD80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提示PPRV具有刺激DCs细胞成熟与分化的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PPRV N蛋白体外刺激PBMCs能引起与PPRV作用相同的免疫效应.本研究表明PPRV Nigeria75/1疫苗毒体外感染PBMCs主要引起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促进单核来源DCs成熟与分化,并且N蛋白参与PPRV引起的各项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地榆鞣质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骨髓抑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集落刺激因子组、地榆鞣质20、10、5 mg/kg三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10 d,每天一次,以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骨髓细胞DNA含量和CD34+的表达以及骨髓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为评价指标,研究地榆鞣质对CTX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地榆鞣质可显著升高小鼠外周血WBC(P0.05);显著升高小鼠骨髓DNA含量(P0.05);显著促进CD34+的表达(P0.05);显著促进MGMT蛋白的表达(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地榆鞣质可显著拮抗CTX所致小鼠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FTIR技术,对栽培和野生黄花蒿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红外光谱特征进行指认,并比较分析两者不同部位青蒿素含量差异.结果显示:酰胺、芳香类物质均以栽培黄花蒿茎和叶片中多;可溶性多糖和糖苷类物质,栽培与野生黄花蒿茎中含量相近,但是,叶片中含量以栽培黄花蒿高;纤维素类物质,栽培茎少于野生茎,而两种黄花蒿叶片的纤维素含量相近.与青蒿素标准品比较,栽培和野生黄花蒿不同部位青蒿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栽培叶最高,其次是野生叶,栽培茎的含量最低.所以,运用FTIR技术可以快速判断栽培和野生型黄花蒿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本研究对黄花蒿的引种驯化和良种选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疫苗负载的肿瘤抗原可以使DCs大量表达表面分子II类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II,MHC-II)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促进Th1(T helper 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可以将肿瘤抗原充分递呈给T淋巴细胞,诱导机体产生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其中,肿瘤抗原是否能充分活化DCs是机体发挥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关键。该研究以融合蛋白CTP-Fox M1(cytoplasmic transduction peptide-forkhead box M1)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C57BL/6小鼠骨髓来源DCs的活化作用。首先,分别将胞质转导肽(cytoplasmic transduction peptide,CTP)、Fox M1(forkhead box M1)抗原相关基因连接入p COLD-TF-DN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COLD-TF-CTP-Fox M1,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IPTG(isopropylβ-Dl-thiogalactopyranoside)诱导表达,经亲和纯化、Western blot验证得到融合蛋白CTP-Fox M1。然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经不同浓度的融合蛋白CTP-Fox M1处理48 h后的DCs的存活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CTP-Fox M1在DCs的定位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DCs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CTP-Fox M1对DCs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其浓度有关,浓度为1μg/m L的融合蛋白CTP-Fox M1处理组的DCs存活率(80.93%±8.36%)明显高于浓度为2μg/m L融合蛋白CTP-Fox M1处理组DCs的存活率(70.13%±5.38%,P0.001)和4μg/m L融合蛋白CTP-Fox M1处理组DCs的存活率(62.97%±4.06%,P0.001)。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该融合蛋白能够在DCs胞质内定位,与对照组相比,该融合蛋白可以上调DCs表面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量(P0.01,P0.05)及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量(P0.001)。结果提示,融合蛋白CTP-Fox M1能促进DCs的活化,对肝癌的免疫治疗有一定的潜能,为下一步探索融合蛋白CTP-Fox M1负载的DCs是否能够在体内发挥免疫效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地榆皂苷类成分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骨髓抑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集落刺激因子组、地榆皂苷Ⅰ5、2.5、0.5 mg/kg三个剂量组,地榆皂苷Ⅱ5、2.5、0.5 mg/kg三个剂量组,地榆皂苷元5、2.5、0.5 mg/kg三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7 d,每天一次,以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骨髓细胞DNA含量和CD34+的表达以及骨髓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为评价指标,研究地榆皂苷类成分对CTX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地榆皂苷类成分可显著升高小鼠WBC(P0.05);显著升高小鼠骨髓DNA含量(P0.05);显著促进CD34+的表达(P0.05);显著促进MGMT蛋白的表达(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地榆皂苷类成分可显著拮抗CTX所致小鼠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粗根荨麻多糖在体外对人脐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细胞分化及成熟的作用。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将获得的单核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在含有粗根荨麻多糖(200 mg/L)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阴性对照组:在无药物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阳性对照组:在含有细胞因子(IL-4、GM-CSF、TNF-α)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收集第10 d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成熟表型(CD1a、CD80、CD83、CD86、HLA-DR)。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CD80、CD83、CD86、HLADR、CD1a的表达明显增加。粗根荨麻多糖可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分化成熟的D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热灭活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孢子对健康人外周血单核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探讨DCs在T.asahii感染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培养正常人外周血DCs,与不同浓度的热灭活T.asahii孢子进行孵育,DCs与T.asahii浓度比分别为1∶1、1∶5和1∶10,RPMI-1640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组分别作为空白对照及阳性对照,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DCs形态的变化;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实验组DCs对T.asahii的吞噬情况并计算吞噬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s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孵育过程中DCs形态发生明显改变;24 h时实验组部分DCs内可观察到不止一个被吞噬的T.asahii孢子,吞噬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DCs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且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8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升高水平低于LPS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外周血DCs吞噬热灭活的T.asahii孢子后,形态发生改变,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升高,DCs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表面重要的表型分子CD8α和CD207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DCs抗细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实验从草鱼DCs的cDNA中扩增CD8α和CD207胞外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CD8α/CD207,并转化到感受态细胞Transetta (DE3),表达纯化后制备CD8α和CD207多克隆抗体。利用qPCR、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揭示草鱼CD8α和CD207在抗细菌免疫过程中发挥的功能。结果显示,制备的草鱼CD8α和CD207多克隆抗体既可以识别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也能识别鱼体内和培养细胞的内源性蛋白。从功能上看,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处理草鱼DCs后,在24h内, CD8α和CD207的表达量均有显著上调(P<0.05);且CD8α和CD207分子在草鱼DCs呈递抗原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增殖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草鱼DCs表现出与哺乳动物相似的保守免疫表型和功能,研究结果为阐明草鱼DCs介导的适应性免疫调节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青钱柳多糖(CPC)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细胞形态及表面分子的影响,首先采用细胞因子诱导法,以贴壁法获得贴壁单核细胞,添加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白细胞介素-4(rmIL-4)进行体外诱导,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第6dDCs的表面标志CD80,CD86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的变化。经CPC刺激24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经rmGM—CSF和traiL-4诱导获得的DCs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逐渐变成具有树状突起的DCs。经LPS刺激后的DCs能够发生典型的DCs的成熟,而培养第6天的DCs具有典型的DCs表型特征,可用于后续进一步实验。与阴性对照相比,CPC显著促进树突状细胞表面MHCⅡ的表达,在浓度(10~200μg/mL)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初步表明CPC可以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了卵白蛋白诱导的WHBE(white hair black eyes)兔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的表达及功能,以阐明其对变应原易感的机制。分离WHBE兔外周血单核细胞,以20 ng/m 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20 ng/m L IL-4(interleukin-4)在体外联合诱导培养6 d,获得的细胞显示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分子CD86和人白细胞DR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的表达,结果显示,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Japanese white,JW)兔外周血DCs经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后,CD86和HLA-DR表达水平均升高,其中,WHBE兔CD86水平高于JW兔。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OVA诱导后,两个品系兔外周血DCs的MR m RNA相对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WHBE兔显著高于JW兔(P0.05)。抗原摄取实验发现,DCs经OVA刺激24 h后,抗原摄取能力低于对照组,MR抑制剂能显著降低DCs的抗原摄取率(P0.05,P0.01)。WHBE兔DCs抗原摄取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ourscence indensity,MFI)均高于JW兔相同处理组,其中MFI值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该研究结果表明,OVA诱发后,WHBE兔DCs可能通过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抗原识别受体MR的高表达,使抗原递呈功能增强,介导Th2型细胞过度活化,导致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WHBE兔MR的表达及功能特点可能是影响WHBE兔DCs对变应原敏感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具有自我更新、支持造血、多向分化和低免疫原性等特点,在调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讨bMSCs调控DCs成熟的机制,本研究通过分离培养正常捐献者bMSCs,并分离获取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s)和成熟的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s,mDCs)生成。根据Genebank中人STAT3全长基因序列,设计针对STAT3的siRNA。根据培养条件不同设计实验分组:正常bMSCs与imDCs共培养(阴性对照组),转染siRNA的bMSCs与imDCs共培养(siRNA组)、加入JAK/STAT通路抑制剂AG490的bMSCs与imDCs共培养(AG490组)、加入TNF-α诱导的mDCs(阳性对照组)共4组,共培养72 h,流式细胞术分析DCs表型变化,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L-12水平变化。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不表达CD40、CD80、CD83、CD86和HLA DR标志树突细胞成熟的分子,而表达CD11b,其表型与imDCs一致;而siRNA组和AG490组的DCs表达CD40、CD80、CD83、CD86和HLA-DR等标志分子,而不表达CD11b,其表型与TNF-α诱导成熟的mDCs表型一致;siRNA组、AG490组和阳性对照组的IL-12水平较阴性对照组的IL-12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siRNA组、AG490组和阳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通过siRNA和抑制剂AG490阻断bMSCs中JAK/STAT3通路促进了imDCs的成熟,提示bMSCs通过JAK/STAT3通路参与调控imDCs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47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0例(ALL组),急性髓系白血病51例(AML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47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的关系。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CD4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L组与AML组患者白血病细胞CD4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7阴性表达的急性白血病患者CR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CD47阴性表达患者CR率显著高于CD47阳性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7阳性表达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CD47表达阳性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异常升高,且与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关,CD47可能作为一种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疗效和预后的辅助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芩蒿滴鼻液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分泌物中P物质(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膜联蛋白1(Annexin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AR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实验组46例患者加用芩蒿滴鼻液治疗。另选取健康体检患者4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鼻分泌物中TNF-α、Annexin1及VCAM-1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SP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鼻分泌物中SP、TNF-α及VCAM-1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nnexin1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鼻分泌物中SP、TNF-α及VCAM-1含量较低(P0.05),Annexin1含量较高(P0.05),实验组临床有效率(91.30%)较对照组(73.91%)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芩蒿滴鼻液能够明显降低AR患者鼻分泌物中SP、TNF-α、VCAM-1的含量,上调Annexin1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从力学生物学的角度探索生理层流剪切力(shear stress,SS)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形态、细胞骨架和免疫表型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从CD14~+单核细胞诱导获得未成熟DCs(immature DCs,im DCs)和成熟DCs(mature DCs,m DCs),旋转锥板装置给DCs加载10 dyn/cm~2的剪切力,观察DCs形态和细胞骨架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DCs表面分子CD80、CD83和CD86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的表达情况。在流体剪切力的作用下,DCs的细胞直径变小(p0.05),细胞骨架(F-actin)发生了明显的重组。DCs的免疫表型分子CD80、CD83和CD86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的表达均受到影响。因此,DCs能够对生理层流剪切力作出应答,生理层流剪切力可能是DCs免疫功能的一个负调控因子,支持"力学免疫学(mechanoimmunology)"和"免疫力学生物学(immunomechanobiology)"的学术观点,这对于深入理解DCs的免疫调节功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牛膝多糖对草鱼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在饲料中添加牛膝多糖(ABP)对草鱼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选取平均体重(88.130.76) g的健康草鱼375尾, 随机分成5个处理, 即基础饲料组、0.05 %、0.10 %、0.20 %、0.40 % ABP添加组, 每个处理3个重复, 每个重复25尾鱼, 饲养65 d。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ABP对草鱼头肾体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 对脾体指数影响显著(P0.05), 与对照组相比, 0.05 %、0.10 %、0.20 %和0.40%添加组脾体指数分别增加6.29% (P0.05)、28.00% (P0.05)、9.14%(P0.05)和13.14% (P0.05); 血液中NBT阳性细胞数随着ABP添加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在饲料中添加ABP对草鱼血清白蛋白、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影响不显著(P0.05), 显著影响草鱼血清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肿瘤坏死因子(TN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 0.40%添加组的TP和AKP分别增加24.64% (P0.05)和33.56% (P0.05); 0.20 %、0.40 %添加组的LZM活力分别增加34.97% (P0.05)和31.21% (P0.05), SOD活力分别增加27.28% (P0.05)和22.41% (P0.05); 饲料中随着ABP添加剂量的增加, 各组血清ACP活性先增加后缓慢下降, 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与对照组相比, 0.20%、0.40 %添加组ACP活性分别增加15.33% (P0.05)和11.10% (P0.05), 0.05%、0.10 %、0.20 %及0.40%添加组MDA含量分别下降11.97% (P0.05)、21.33% (P0.05)、32.37% (P0.05)和2.53% (P0.05)。饲料中随着ABP添加量的增加, 各组草鱼血清TNF-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 但与对照组相比, 0.20%添加组TNF-含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 在草鱼基础日粮中添加适量牛膝多糖可以提高草鱼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建议添加量为0.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面分子及成熟度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检测分析DCs表面成熟标志分子CD83和T细胞辅助分子CD58、CD54、CD40、CD80、CD86、HLA-DR、HLA-ABC表达水平;结果:体外诱导培养5 d细胞即高表达DCs标志分子CD11c,细胞成熟度与细胞表面T细胞辅助分子的表达水平随培养天数的增加有一定提高,但显著低于大肠杆菌LPS刺激的DCs;结论:诱导培养6 d DCs表型为CD83 low、CD58low、CD54 low、CD40 low、CD80 low、CD86 low、HLA-DRhigh、HLA-ABChigh,为不成熟DCs.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注射液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纤维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接受香菇多糖联合FOLFOX-4化疗,对照组术后接受FOLFOX-4化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测定化疗前后纤维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口腔黏膜损伤、脱发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CD3~+CD4~-CD8~+细胞、CD19~+细胞、CD3~-CD56~+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Ig M、Ig A、Ig G、FIB的含量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CD3~+CD4~-CD8~+细胞、CD19~+细胞、CD3~-CD56~+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Ig M、Ig A、Ig G的含量与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FIB含量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CD3~+CD4~-CD8~+细胞、CD19~+细胞、CD3~-CD56~+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Ig M、Ig A、Ig G、FIB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FI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减轻直肠癌根治术后FOLFOX-4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