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术前及术后监测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并行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90例,在术前1-3 d与术后3个月进行超声监测,记录超声特征。记录患者术后内瘘失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3个月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超声上表现为"u"或"v"形管状结构,表现为高速低阻动静脉瘘血流频谱,瘘口处彩色血流均显示为五彩镶嵌紊乱血流。术后3个月患者的头静脉与桡动脉内径、血流量都高于术前(P0.05)。90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血栓形成2例、狭窄1例和静脉瘤样扩张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8%。同时发生8例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为8.9%;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术后动静脉内瘘失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头静脉、桡动脉内径与血流量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及动静脉内瘘患者可监测内瘘血流动力学、血管形态学变化,能够客观评价内瘘失功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估及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观察动静脉内瘘的一般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方向、速度以及充盈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桡动脉管径(RAD)、桡动脉血流量(RVF)、头静脉管径(CVD)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各项指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共有41例(66.13%)患者动静脉内瘘通畅,21例(33.87%)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其中血栓形成9例(14.52%)、动静脉瘘狭窄7例(11.29%)以及静脉瘤状扩张5例(4.84%)。血栓形成组头静脉血管内径(D)、吻合口D、最大峰值流速(PSV)及血流阻力指数(RI)、桡动脉D、PSV及RI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血栓形成、动静脉瘘狭窄患者上述参数及血流量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监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病变发生情况,对其结构功能进行直接观察的同时还可明确诊断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β2-微球蛋白评估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在造瘘术前1d、术后3个月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血清β2-MG检测,判断血管通路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0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头静脉、桡动脉、内瘘口的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都明显高于术前1 d(P<0.05)。210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术前1 d(P<0.05)。210例患者经过手术判定为动静脉内瘘异常22例,占比10.5 %,其中吻合口狭窄10例、内瘘头静脉端闭塞6例、静脉段血栓2例、吻合口血栓2例、静脉段狭窄2例。Spearsman分析显示动静脉内瘘异常与内瘘口血流速度、头静脉血流量、桡动脉内径、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瘘口血流速度、头静脉血流量、桡动脉内径、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为导致动静脉内瘘异常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内瘘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形态的变化,联合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可有效评估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状况,监测内瘘使用功能与状态,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综述了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 AVF)术前进行目标血管的选择,检查、筛选与定位,术后可用于监测动静脉内瘘( AVF)功能、流量、流速与各种并发症,以利于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焦虑与抑郁情况,以及躯体、角色、情感及社会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为13.33%(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角色、情感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中应用全程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开展自体动静脉内瘘治疗的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为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为另外一组采用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内瘘使用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6%(40/41),明显高于对比组82.93%(34/41),同时研究组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程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高阳 《蛇志》2017,(1):38-3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照组接受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为轻度15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随访6个月,妊娠成功率分别为100.00%、60.00%、50.00%。两组均以临床确诊结果为标准评价诊断准确率,观察组诊断准确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指导临床用药干预,提高了妊娠成功率,提高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疗效及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自体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前血镁水平将患者为低镁血症组87例、正常及高镁血症组143例。分析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及超声记录指标,随访预后疗效。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98.12 %,平均随访443±100天。两组术后3个月的血管内径与透析血流量高于术前,正常及高镁血症组高于低镁血症组(P<0.05)。术后3个月正常及高镁血症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低镁血症组(P<0.05)。正常及高镁血症组术后3个月、6个月与1年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0.9 %、77.62 %、67.83 %,明显高于低镁血症组的80.46 %、64.37 %、51.72 %(P<0.05)。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随访血管1年通畅率的因素主要为镁、血管内径、肱动脉血流量、年龄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或血栓具有很好的效果,低镁血症、血管内径、肱动脉血流量是影响血管通畅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维持一条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先决条件。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但对于需要急诊透析、内瘘未成熟的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认为深静脉穿刺的一针成功率、局部血肿、渗血等并发症与穿刺人员的熟练程度有关,使这类患者的有创操作风险降至最低,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是医护人员努力的方向。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对75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和传统解剖定位法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现回顾性分析其效果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征及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12例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超声诊断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分为62例、27例、23例,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征,分析静脉内径与病程的相关性,并分析超声诊断分级与临床症状积分、体质量指数(BMI)、妊娠次数、既往工作站立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超声诊断分级患者的静脉内径、静脉丛范围和静脉流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内径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超声诊断分级与临床症状积分、妊娠次数、既往工作站立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BMI呈负相关(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瘀血综合征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超声诊断分级、静脉内径与临床因素存在一定的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6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进行评定。结果:60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良性31例,恶性21例,其中8例不能明确诊断,通过超声造影确诊35例良性患者,25例恶性肿瘤。结论:超声造影在诊断恶性肿瘤过程中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提高早期卵巢肿瘤鉴别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院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漏诊、误诊的超声诊断结果,并分析出现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并实施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260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的特点,并在术后一周进行随访,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漏诊率及误诊率并分析原因。结果:1、胆囊结石分型:典型胆囊结石167例(64.3%)、充满型胆囊结石50例(19.2%)、多发性胆囊结石28例(10.8%)、泥沙样胆囊结石10例(3.8%),另外5例患者属非胆囊结石(1.9%);2、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260例胆囊结石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255例为胆囊结石,5例为非胆囊结石(2例为误诊,3例为漏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98.1%。误诊、漏诊的发生与病灶部位、患者肥胖程度、仪器操作及医师经验等因素有关。结论:虽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较高,但仍需完善,以减少或避免临床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42例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记录结节的单多发类型、有无边界、有无声晕、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和血流分布情况。结果:1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有96例良性,46例恶性。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其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69%、91.67%和79.66%。结论:甲状腺结节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获得很高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诊断的100例乳腺肿瘤患者,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二维声像图检查。结果:100例乳腺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7.0%(77/100)。54例乳腺癌患者病灶内部以及病灶周边进行血流信号检出率为100%,纤维腺瘤组46例患者血流信号检出率为87.0%,两组患者血流信号检出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于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探讨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实质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难以定性的37例共45个肝实质性肿块均采用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显示:37例病患的45个肝实质性肿块中,超声造影的检出率为86.67%,较彩色多普勒的检出率44.44%具有明显优势。其中超声造影检测出原发性肿瘤有26例,而彩色多普勒超声仅检测出13例,漏诊较多。而用两种方法对肝实质性肿块进行检测发现,对30 mm肿块的准确率两种方法都达到了100%的准确度,但对于10~30 mm和10 mm的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明显处于弱势,其对10~30 mm的肿块的检出准确率仅为76.19%,而超声造影对10 mm的肿块的检出准确率都有77.86%,其对10~30 mm的肿块检出准确率更是高达90.48%。3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除2个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外,45个肝实质性肿块中43个病灶均在不同时相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现象,造影剂无退出可能为良性病灶,造影剂早期退出病灶可能为恶性病灶;超声造影对肝实质性肿块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且对其大小的检测准确率也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超声造影技术诊断难以定性的肝实质性肿块的准确率较高,对鉴别诊断肝实质性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符合入选者共计315例,其中有58名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占总数的18.4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诊断率高、无创等优势,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技术在危重症惠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珐:选取323例预计颈内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症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穿刺时间、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二次以上穿刺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323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无一例因穿刺失败改行其他部位中心静脉穿刺.超声多普勒引导穿刺置管操作时间184.6±20.5s.超声多普勒引导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3%.超声多普勒引导二次以上穿刺置管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4.64%.结论: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引导危重症怠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缩短了置管时间,减少了穿刺次数,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张丽春  汪莹  胡鹏飞  黄斌 《蛇志》2023,(1):59-6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统计泌尿系结石检出情况,并以CT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86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经CT检查发现阳性60例,阴性2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为91.67%及准确率为91.86%高于二维超声的76.67%及77.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及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能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提高泌尿系结石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在未扪及肿块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科收治的未扪及肿块乳腺癌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92例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相印证,对比不同的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单纯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和单纯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能够明显提高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区包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初步诊断为腹股沟区包块患者78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8例腹股沟区包块初步诊断患者中,腹外疝29例,声像图呈现中高回声或混杂性回声;鞘膜积液23例,声像图呈现无回声;淋巴结包块13例,声像图呈现低弱回声;实质性包块9例,声像图呈现中高或低回声;隐睾4例,声像图呈现中等回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腹股沟区包块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也可作为患者预后效果的评估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