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的:黄氏多糖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MHC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黄氏多糖作用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的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情况。结果:黄氏多糖作用后的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MHCⅡ类分子表达升高。结论:黄氏多糖能够提高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探讨转染人FasL基因的成熟树突状细胞(DC)对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实现临床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提供初步实验依据.从健康成年人外周静脉血中获得成熟树突状细胞.将人FasL基因成功转染成熟树突状细胞,检测其表面分子的表达和自身凋亡情况,并对其抗原递呈功能进行分析.从异体健康成人外周血中获取T淋巴细胞,将转染成功的树突状细胞与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检测其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人FasL基因转染没有明显影响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没有诱导树突状细胞自身发生凋亡;没有影响DC的抗原递呈功能.转染FasL基因后的树突状细胞使异体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明显下降,凋亡增加.因此认为,人FasL基因转染对成熟树突状细胞的表面分子表达、自身凋亡、抗原递呈等生物学性状无影响;转染FasL基因的树突状细胞使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并能明显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青钱柳多糖(CPC)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细胞形态及表面分子的影响,首先采用细胞因子诱导法,以贴壁法获得贴壁单核细胞,添加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白细胞介素-4(rmIL-4)进行体外诱导,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第6dDCs的表面标志CD80,CD86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的变化。经CPC刺激24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经rmGM—CSF和traiL-4诱导获得的DCs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逐渐变成具有树状突起的DCs。经LPS刺激后的DCs能够发生典型的DCs的成熟,而培养第6天的DCs具有典型的DCs表型特征,可用于后续进一步实验。与阴性对照相比,CPC显著促进树突状细胞表面MHCⅡ的表达,在浓度(10~200μg/mL)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初步表明CPC可以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相似文献   

4.
探讨黄精多糖(PSP)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用中I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取8周龄雄性BALB/C小鼠1只,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股骨和胫骨,注射器冲出骨髓制成细胞悬液,传代3次后分为6组用于实验。空白诱导组仅加入等量成骨诱导培养基;阳性对照诱导组加入等量成骨诱导培养基及雌二醇(10-8mol/L);各PSP诱导组:加成骨诱导培养基和各自浓度的PSP(200、300、400、500 mg/mL)。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倒置相差显微镜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在培养第7 d、第14 d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量细胞PINP和BMP-2的表达量。实验结果显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呈长梭形,有接触抑制现象,诱导后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状,细胞生长密集时可重叠生长。各不同浓度PSP诱导组均比非诱导组高表达PINP和BMP-2(P0.01)。表明PSP呈剂量相关性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高浓度PSP可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BMP-2和PINP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面分子及成熟度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检测分析DCs表面成熟标志分子CD83和T细胞辅助分子CD58、CD54、CD40、CD80、CD86、HLA-DR、HLA-ABC表达水平;结果:体外诱导培养5 d细胞即高表达DCs标志分子CD11c,细胞成熟度与细胞表面T细胞辅助分子的表达水平随培养天数的增加有一定提高,但显著低于大肠杆菌LPS刺激的DCs;结论:诱导培养6 d DCs表型为CD83 low、CD58low、CD54 low、CD40 low、CD80 low、CD86 low、HLA-DRhigh、HLA-ABChigh,为不成熟DCs.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培养大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与成熟树突状细胞,并从形态学、表型及功能检测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后续的实验做出基础研究。方法:大鼠脱臼法处死后取两侧胫骨、股骨,PBS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经GM-CSF和IL-4刺激培养六天后,对比研究经LPS刺激组与未经LPS刺激培养组细胞状况。结果:①成熟树突状细胞悬浮生长,集落分散,扫描电镜下见其突起数目明显多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②成熟树突状细胞高表达表面标记分子CD80、CD86、MHCⅡ,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均低表达。③成熟树突状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2水平高,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2水平低。④成熟树突状细胞具有强的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基本不具有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未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具备致耐受原性,可抑制T细胞的应答,而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由于获得了免疫刺激潜能从而会对炎性刺激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两歧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对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形态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了解双歧杆菌WPG对DC分化、成熟及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并为益生菌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离正常孕妇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实验组在培养的第7天分别加入两歧双歧杆菌WPG(5μg/ml)、两歧双歧杆菌全菌(100μg/ml),阳性对照组加入脂多糖(LPS),阴性对照组仅加入培养基。倒置显微镜在培养各期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物CD83及CD1a的表达,NLR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能力,ELISA法测定DCs培养上清中IL-12p70、IL-10的分泌。结果脐血单核细胞在双歧杆菌WPG与GM-CSF、IL-4协同诱导作用下,能成为形态上具有典型树突状突起的DCs;诱导后的CB-MD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分泌IL-12:p70、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细胞表面标志物CD83及CD1a的表达增加。结论(1)双歧杆菌WPG能影响CB-MDDCs的成熟状态。(2)双歧杆菌WPG对CB-MDDCs成熟程度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强于双歧杆菌全菌,说明WPG是双歧杆菌主要免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带有EGFP的质粒电转入树突状细胞,探讨不同电转条件对树突状细胞的电转率和存活率影响。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加入刺激因子将其诱导为成熟DC,设置不同电转参数将质粒转入树突状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及细胞存活率。结果电转48小时后,镜下观察在电转条件为300V,20ms时,细胞存活率及表达率最高,结论选择适当的电转参数及细胞浓度,可明显提高转染效率同时降低细胞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疫苗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单核细胞,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人重组白细胞介素4(rhIL-4)、IL-2、和IFN-γ诱导扩增,CEA相关多肽致敏,促树突状细胞成熟以提高其抗原提呈能力.双相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细胞表型.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经皮下和静脉两种回输途径回输给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观察回输疫苗后一个月、三个月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结果:双相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第7天的悬浮细胞大部分具有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特征,细胞表面粗糙,有大量皱折和不规则突起.培养第7--15d增殖最明显,培养15d,树突状细胞纯度达85%以上.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中度表达CDla,高表达CD86,CD40,HLA-DR.病人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指标CD4、CD8、CD3、CD4/CD8、IgG、IgM明显提高,IeA略有提高,CEA有所下降.结论:树突状细胞疫苗给胃肠道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回输后一个月、三个月,患者细胞免疫CD4,CD8和体液免疫IgG,IgM具有显著提高,IgA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丹参酸甲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型及其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可为丹参酸甲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首先,分离培养小鼠骨髓细胞,并利用IL-4和GM-CSF诱生树突状细胞。随后,进行丹参酸甲体外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丹参酸甲对树突状细胞百分率、细胞表面分子(MHC-Ⅱ、CD80、CD86)表达水平及摄取能力的影响;采用ELISA检测各组DC与T细胞共培养后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经10μg/mL丹参酸甲处理后,树突状细胞的百分率、FITC-Dextran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而其表面分子MHC-Ⅱ~(high)/MHC-Ⅱ~(low)比例、MHC-Ⅱ~(high)和MHC-Ⅱ~(low)平均荧光强度、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此外,丹参酸甲可增强DC诱导的T细胞分泌IL-10的能力,同时抑制T细胞分泌INF-γ的能力。以上结果说明,丹参酸甲可诱导骨髓细胞向DC分化;并可通过增强DC对抗原的摄取吞噬能力,下调成熟DC的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减轻DC与T细胞相互作用介导的炎症反应。这为丹参酸甲在临床用于T细胞过度活化引发的免疫性疾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ox-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造成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探讨车前子多糖(PSP)对HUVECs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用MTT和化学方法,从细胞水平观察ox-LDL对细胞增殖活性、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胞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含量、SOD活力;用ELISA和RT-PCR技术,从分子水平观察ICAM-1和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探讨不同浓度的PSP(25 mg/L、50 mg/L、100 mg/L)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ox-LDL导致HUVECs损伤,而伴随PSP浓度的增加,HUVECs增殖活性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而PSP使HUVECs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NO和NOS水平明显升高(P0.05),ICAM-1、c-myc mRNA和p53 mRNA表达降低,表明PSP对受损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ox-LDL诱导的ICAM-1、c-myc mRNA和p53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 Caspase 通路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诱导同种异体 CD4+ T 细胞转化为调节性 T 细胞(Treg)中的作用及探讨免疫耐受机制建立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人外周血分离、培养出的imDC 与健康胎儿脐血中分离CD4+ T 细胞混合培养,同时加入zVAD-fmk,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 T 细胞(Treg 细胞)转化率.结果 (1)imDC 的鉴定:外周血经诱导后分离的im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imDC 表面分子表达的结果:CD80(7.27 ± 0.13)、CD83(3.53 ± 0.35)、CD1a(4.29 ± 0.27);(2)混合培养后CD4+CD25+T细胞的转化率结果为:空白组(1.78 ± 0.11)﹪、对照组(22.23 ± 0.77)﹪、低浓度zVAD-fmk 组(21.63 ± 0.82)﹪、中浓度zVAD-fmk 组(12.24 ± 0.54)﹪、高浓度zVAD-fmk 组(12.20 ± 0.96)﹪,结果对照组和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间比较,P 〉 0.05,其余各组间比较,P 〈 0.05.加入zVAD-fmk 并与imDC 细胞混合培养的T 细胞转化率相对于未加入阻断剂的T 细胞较低,同时Caspase 信号通路对zVAD-fmk 无浓度依赖性.结论 imDC 可以诱导同种异体初始性CD4+ T 细胞分化为Treg.Caspase 信号通路特异性的阻断剂zVAD-fmk 可以部分抑制Treg 的转化,说明Caspase 信号通路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可能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季倩  李兴玉  杨兵 《生物磁学》2009,(16):3041-3045,F0003
目的:建立一种磁荧光分离细胞的方法将CD34+细胞转化为DC。方法: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经免疫免疫荧光标记、外磁场分离CD34+细胞,分别加入GM—CSF、IL-4和不同浓度黄芪多糖,诱导12—14天检测DC细胞数量和功能。结果:随黄芪多糖浓度的升高,DC细胞的百分率越大。结论:黄芪多糖可作为一种优良的诱导促进剂,联合使用GM-CSF和IL-4可将CD34+细胞转化成为DC。  相似文献   

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具有自我更新、支持造血、多向分化和低免疫原性等特点,在调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讨bMSCs调控DCs成熟的机制,本研究通过分离培养正常捐献者bMSCs,并分离获取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s)和成熟的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s,mDCs)生成。根据Genebank中人STAT3全长基因序列,设计针对STAT3的siRNA。根据培养条件不同设计实验分组:正常bMSCs与imDCs共培养(阴性对照组),转染siRNA的bMSCs与imDCs共培养(siRNA组)、加入JAK/STAT通路抑制剂AG490的bMSCs与imDCs共培养(AG490组)、加入TNF-α诱导的mDCs(阳性对照组)共4组,共培养72 h,流式细胞术分析DCs表型变化,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L-12水平变化。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不表达CD40、CD80、CD83、CD86和HLA DR标志树突细胞成熟的分子,而表达CD11b,其表型与imDCs一致;而siRNA组和AG490组的DCs表达CD40、CD80、CD83、CD86和HLA-DR等标志分子,而不表达CD11b,其表型与TNF-α诱导成熟的mDCs表型一致;siRNA组、AG490组和阳性对照组的IL-12水平较阴性对照组的IL-12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siRNA组、AG490组和阳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通过siRNA和抑制剂AG490阻断bMSCs中JAK/STAT3通路促进了imDCs的成熟,提示bMSCs通过JAK/STAT3通路参与调控imDCs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pG-ODN2216致敏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对HBV相关性肝癌病人的树突状细胞(DC)成熟与功能的影响,寻求一种增强DC疫苗效果的方法。方法:从9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PBMC中诱导出未成熟的单核细胞来源的DC(MoDC),经HBV核心抗原(HBcAg)负载后,用CpG-ODN2216刺激的PBMC上清液、“细胞因子鸡尾酒(IL-1β、IL-6、TNF-α和PGE2)”以及两者的联合作用促进MoDC的进一步成熟,检测MoDC表型和功能;选择其中5例HLA-A2 病人,用成熟MoDC诱导自身T细胞产生HBV特异性CD8 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结果:用细胞因子鸡尾酒和CpG-ODN2216刺激的PBMC上清液联合作用可明显增强MoDC表面的CD80、CD83和CD1a表达,其对HBcAg负载的MoDC促成熟作用大于单独用细胞因子鸡尾酒或单独用CpG-ODN2216刺激PBMC的上清液。联合作用促进MoDC分泌IL-12和IL-10的能力明显强于单独应用PBMC上清液或细胞因子鸡尾酒,其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IFN-γ、TNF-α、IL-6的能力也明显增高。联合作用促成熟的MoDC诱导HLA-A2 病人的自体T细胞产生HBVcore18-27特异性CD8 CTL的频率明显高于细胞因子鸡尾酒单独促成熟的MoDC。结论:CpG-ODN2216刺激PBMC的上清液和细胞因子鸡尾酒联合作用可以明显促进HBcAg负载的HBV相关性肝癌病人的MoDC成熟,增强MoDC分泌细胞因子、刺激自体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诱导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能力。为提高HBV特异性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效果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树突状细胞(DCs)在抗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用细胞因子 rhGM-CSF 和rhIL-4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 观察DCs的形态, 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DCs的表型测定, 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IL-12p70的浓度,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CXCR4的mRNA的表达。倒置显微镜下可见诱导获得的DCs细胞形态不规则, 表面伸展出大量树突。与马尔尼菲青霉酵母共同培养24 h后DCs的胞内含有大量的酵母细胞; 细胞表型CD86、CD83、HLA-DR和CD40的表达明显增高; 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 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CXCR4的mRNA表达量增加且能够产生IL-12p70但产生的量低于LPS刺激组。DCs能吞噬加热灭活的马尔尼菲青霉酵母, 并趋于成熟, 抗原呈递能力增加, 但是产生IL-12p70的量较低, 可能造成宿主抗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的细胞免疫功能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树突状细胞(DCs)在抗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用细胞因子rhGM-CSF和rhIL-4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观察DCs的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DCs的表型测定,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IL-12p70的浓度,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CXCR4的mRNA 的表达.倒置显微镜下可见诱导获得的DCs细胞形态不规则,表面伸展出大量树突.与马尔尼菲青霉酵母共同培养24 h后DCs的胞内含有大量的酵母细胞;细胞表型CD86、CD83、HLA-DR和CD40的表达明显增高;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CXCR4的mRNA表达量增加且能够产生IL-12p70但产生的量低于LPS刺激组.DCs能吞噬加热灭活的马尔尼菲青霉酵母,并趋于成熟,抗原呈递能力增加,但是产生IL-12p70的量较低,可能造成宿主抗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的细胞免疫功能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旨在比较新疆野生与栽培荒漠肉苁蓉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差异,并检测其诱导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能力,评价其免疫活性。采用超声法制备提取物,紫外法测定多糖及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脚掌免疫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小鼠体内CD11c+DCs表面CD86(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86,CD86)和MHCI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I,MHCII)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野生及栽培荒漠肉苁蓉水提物中多糖含量分别为59.58%和76.82%,醇提物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7.12%和8.47%;小鼠免疫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荒漠肉苁蓉提取物可显著增强小鼠体内CD11c+DCs表面CD86和MHCII上调表达(P0.01),且效果与阳性对照组LPS相当,相同剂量野生与栽培醇提物除对CD86的作用差异显著外(P0.05),其它提取物之间对CD86和MHCII的作用均无显著差异(P0.05)。新疆野生和栽培荒漠肉苁蓉主要成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且在适宜浓度下均可显著促进小鼠体内DCs成熟,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培养小鼠髓系DC2.4细胞,加入LPS(阳性对照组)或甘草甜素,用扫描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MHCII、CD86及CD40的表达、4-氨基安替比林(4-AAP)比色检测DC内酸性磷酸酶活性、ELISA方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的浓度,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甘草甜素刺激后,DC表面树突状突起增多,表面分子MHCⅡ、CD86及CD40表达增加,酸性磷酸酶活性下降,培养上清中IL-12浓度升高,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也明显增强。结果表明,甘草甜素能够促进小鼠髓系DC2.4表型及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以人浓缩白细胞来源的CD14 单核细胞为前体,建立体外快速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MACS磁珠分选系统,收集高纯度的CD14 单核细胞;以rGM-CSF、rIL-4联合分化2天诱导不成熟DC,再将分化后的细胞以rTNF-α、IL-1β、IL-6、PGE2共同活化2天得到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分化2天的不成熟DC具有吞噬能力,且表型HLA-DR、CD40、CD80表达在80%以上,CD83、CD86基本小表达,成熟后的DC能够激活T细胞增殖,HLA-DR表达增高,CD83、CD86表达占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