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喙副黛缘蝽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副黛缘蝽Paradasynus longirostris Hsiao隶半翅目缘蝽科,是莆田龙眼一种重要害虫。该虫50-60年代经调查已见发生危害.但迄未对其进行研究。本是首欢报道。喙副黛缘蝽成虫、若虫刺吸危害龙眼果穗、幼果及叶片。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出蛰,产卵于叶片上;每雌产卵约60粒,1-2卵块;卵期6-10天。若虫5龄.若虫期20-40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明确大豆荚发育程度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成虫存活及生殖力的影响。【方法】在室内24℃±1℃恒温下,用不同日龄(5, 15, 25, 35和45日龄)离体鲜豆荚饲喂点蜂缘蝽,测定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单雌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和不同日龄豆荚籽粒中脂肪、总蛋白和总糖含量,分析点蜂缘蝽成虫的生物学参数与不同日龄豆荚籽粒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所取食豆荚日龄的增加,点蜂缘蝽成虫的平均寿命、产卵期、单雌产卵量呈先增加然后下降的趋势,而产卵前期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当饲喂35日龄豆荚时,点蜂缘蝽成虫寿命最长(56.90±9.47 d),产卵前期最短(6.00±0.58 d),产卵期最长(29.67±6.61 d),单雌产卵量最高(129.56±36.53粒),且与取食其他日龄豆荚的成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点蜂缘蝽成虫寿命、产卵期、单雌产卵量均与豆荚籽粒脂肪和总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产卵前期与豆荚籽粒脂肪和总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豆荚发育程度对点蜂缘蝽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等生物学参数具有显著的影响,35日龄豆荚对点蜂缘蝽成虫存活和繁殖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正> 黑竹缘蝽Notobitus meleagris Fabricius属半翅目缘蝽科(Coreidae),是一种为害丛生竹笋期的常见害虫。国内分布于浙扛、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台湾,在广东则遍布全省各地;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新加坡。 据1985~1986年在广州地区的系统观察,黑竹缘蝽几为害所有的丛生竹,尤其嗜好取食麻竹Sinocalamus latiflorris、钓丝竹S. bec-cheyana、硬头黄Bambusa rigida、佛肚竹B.ventricosa、龙头竹B. vulgaris、黄金间碧绿竹B. vulgaris var. striata、鱼肚腩B. gibboides、撑篙竹B. pervariabilis、青皮竹B. textilis、坭竹B. gibba、海南硬头黄B.fecunda等多  相似文献   

4.
齿缘刺猎蝽是国内广泛分布的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能捕食多种农林业害虫。为了充分利用该虫,我们对齿缘刺猎蝽的生活史、形态特征和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齿缘刺猎蝽在湖南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5月份产卵,若虫4龄,初孵若虫黄褐色,2-4龄若虫由黄绿色到淡绿色,4龄若虫可见明显白色翅芽,8月份羽化为成虫,成虫灰褐色。各龄若虫和成虫体表均分布有较多棘或刺。成虫平均寿命长达312.5 d,不太活跃,有一定的飞行能力,取食和交配的时间较长,整个产卵期产卵量为每头雌虫35-41粒。  相似文献   

5.
陈元洪 《昆虫知识》1992,29(2):87-89
蔗网蝽是福建南部蔗区新发现的一种甘蔗害虫,在仙游蔗区年发生6代,以成虫越冬。在室内自然变温下饲养,日平均气温24.4℃时,卵期平均11.2天、若虫期14.7天、产卵前期5.2天、全世代历期共31.1天。成虫寿命20~30天。每雌产卵15~25粒,成虫飞翔能力弱。沿溪河岸蔗园及水田蔗为害较严重,在蔗田背风、背阳的一面,虫口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茶脊冠网蝽是西南茶区重要害虫。该虫年发生2~3代,以卵在茶丛中,下部成叶背越冬。卵期30.5~34.8天(越冬卵180~190天);若虫15.3~29天;雌成虫产卵前期7.8~12天;成虫寿命25~78天;雄虫18~38天。防治方法主要是保护利用捕食性天敌军配盲蝽,配合药剂挑治。  相似文献   

7.
简代华 《昆虫知识》1994,31(3):138-140
稻棘缘蝽CletuspunctigerDallas分布范围很广,局部危害水稻较重。原来在安徽省广德县危害水稻的蝽类主要是稻褐蝽,但近年来,稻棘缘蝽危害早稻趋势加重,甚至超过稻褐蝽,两种蝽象复合危害损失达到10%~15%,最高达20%。目前,关于稻棘缘蝽的研究报道不多,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奖。1988、1989、1991年,笔者就稻棘缘蝽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室外纱罩饲养纱罩规格有2×2×2m3和30×30×50cm3两种,前者用来观察活动规律、危害特点、越冬、世代发生期、产卵选择和取食选择;后者用于观察雌虫…  相似文献   

8.
华南冠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友恭  廖学勤 《昆虫知识》1990,27(2):104-107
华南冠网蝽一年发生5代。卵期13~23天(越冬代170~180天)。若虫5龄,若虫期14~25天。成虫寿命8~26天。每雌产卵3~69粒。发育起点温度为12.18℃,完成一代的有效积温为566.2日度。在郁闭度大的林分为害严重。及时抚育间伐可减免受害。大发生时可喷洒乐果、敌百虫等农药,杀死若虫和成虫。  相似文献   

9.
<正> 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Linnaeus)属半翅目缘蝽科,别名辣椒缘蝽。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在河南发现于鸡公山下。此虫在豫南以成虫在土缝、砖缝、石块及枯枝落叶下越冬,一年发生5~6代,有世代重叠现象。每年4~7月主要为害蚕豆和马铃薯;8~10月则主要为害辣椒和茄子,尤以辣椒受害最重。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短时高温暴露对菊方翅网蝽成虫存活和生殖特性的影响,将采集的菊方翅网蝽成虫辨别雌、雄后放入玻璃管中,然后将其放入水浴进行短时高温暴露,实验设置了6个温度,分别为35℃、37℃、39℃、41℃、43℃和45℃,暴露时间为2 h,随后将其在26℃下恢复2 h后研究其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及F_1代存活能力和性比的变化。以饲养在26℃未经高温暴露的菊方翅网蝽为对照。结果表明,在35~39℃范围内,高温暴露2 h对菊方翅网蝽成虫的存活、寿命、产卵期、产卵量、F_1代性比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其产卵前期、F_1代卵孵化率和存活率显著延长或下降。41℃下暴露2 h,除了菊方翅网蝽雌虫的存活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外,雄虫的存活率、雌虫的繁殖能力以及后代的存活能力均出现显著下降;菊方翅网蝽成虫在43℃下暴露2 h,其雌雄虫的存活时间均不超过24 h。45℃下暴露2 h,其雌雄虫的存活时间不超过2 h。因此,41℃及其以上的短时高温暴露对菊方翅网蝽的种群发展具有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锈翅蚁蛉(脉翅目:蚁蛉科)的发育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娟  李子忠 《四川动物》2012,31(2):181-184,338
锈翅蚁蛉为全变态类昆虫,在贵州省一年发生1代,11月下旬开始越冬,各龄幼虫均可越冬,次年3月苏醒.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卵期13 d±0.56 d,幼虫期63.58 d±1.81d,蛹期26.35 d±1.14 d,成虫期20 d± 1.06 d.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详细描述了锈翅蚁蛉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幼虫的筑穴、捕食、蜕皮、化蛹、羽化以及成虫的捕食、交配等行为习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的昆虫诱捕器及其对长足大竹象的诱捕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瑶君  刘超  汪淑芳  邓丽  罗耀  刘敏  罗慧 《生态学报》2011,31(20):6174-6179
生态诱捕竹林主要害虫是当前研究的难点。用长形竹条和可降解的聚乙烯光滑细线编织成圆柱体虫网诱捕器,以竹笋为引诱剂,研究了不同孔径的虫网对不同大小的长足大竹象成虫的捕获效果,分析了虫网诱捕器捕获成虫的主要部位及该部位的的超微结构,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成虫足的作用力特点及其与虫网的互作机制。研究表明(1)在一定范围内,诱捕率Y与虫网边长X1极显著相关,并受中足长度X2的影响,三者间的回归方程为Y=-30.551+ 13.945X1+ 7.825X2(X1∈ 、X2∈ )。(2)虫网诱捕器主要捕捉成虫的主要部位是前、中、后足的转节和腿节。(3)足与虫网的互作主要是机械作用,诱捕器对长足大竹象的捕获主要是虫网与足间的机械作用的结果。虫网诱捕器制作简便,成本低,无毒无污染,是捕获长足大竹象的有效工具。其研究结果为竹林害虫生态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豆粉、玉米粉、麦胚和鲜茭白等成分配制了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的半合成人工饲料,利用该饲料配方,发展了大螟的长期、继代饲养技术,即初孵-2日龄幼虫在茭白上饲养,3日龄-化蛹在人工饲料上饲养。利用该方法连续饲养大螟3代,幼虫的发育历期、蛹重、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卵孵化率和单雌产卵量等生活史参数与在天然饲料茭白上饲养的大螟相比,二者没有任何显著差异。而且利用该方法饲养,成本低、省工省力,能显著减少病原菌的感染。这说明该饲养技术适于大螟种群的长期、继代饲养。  相似文献   

14.
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带27县市的年平均气温17℃,降水量达1500mm,植被丰富,调查其茧蜂种类,计13亚科44属84种。分析该地区的茧蜂区系成份,发现属以世界分布属和以纯东洋界分布或东洋界与其它陆地动物区系共有分布为主,种则以古北界分布(14种)或古北界和古北界共有分布(47种)为多,特有种20种,东亚分布型8种。从该特殊小区的温度、植被、地型地貌等因子分析了此类区系成份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垫跗螋Chelisoches morio (Fabricius)是入侵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的一种本地天敌.为了了解垫跗螋的生物学习性和控害潜能,本文对垫跗螋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重要生物学习性以及对椰心叶甲的捕食选择性和捕食量进行了观察研究.垫跗螋雌成虫将产的卵堆积在一起,抱孵在体下,且不时用口器翻动重排卵,受到惊扰时会吃掉卵,甚至初孵的若虫.在室温条件下(20±2)℃,以椰心叶甲2龄幼虫为食料,垫跗螋从卵至成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为(107.9±15.2)d;平均每头雌虫产卵量为(138.7±59.5)粒;垫跗螋成虫对椰心叶甲2龄幼虫的日平均捕食量为(6.7±1.1)头.寄主龄期选择性实验表明,垫跗螋成虫和4龄若虫喜欢取食椰心叶甲的2龄幼虫;3龄和2龄若虫喜欢取食椰心叶甲的1龄幼虫.  相似文献   

16.
落巨福  刘强 《昆虫知识》2009,46(1):77-81
巨型褶翅小蜂Leucospis gigas Fabricius是小蜂总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对野生传粉蜜蜂中的一些种类为害很大。在西鄂尔多斯地区首次发现其寄生当地多种植物的重要传粉昆虫沙漠石蜂Megachile(Chalicodoma)desertorum Cockerell后,对其在当地的生活史、成蜂的活动规律、寄主范围以及产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巨型褶翅小蜂在西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1代,当地没有雄性个体,营孤雌生殖。雌蜂寿命30d左右,每年的6月中旬为成蜂活动高峰期。在当地只发现其寄生沙漠石蜂的老熟幼虫,其产卵行为分为3个阶段,即寻找寄主巢室、选择产卵位点与产卵、拉出产卵针。  相似文献   

17.
毛竹基因组大小测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属禾本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是我国分布和栽培面积最大的经济竹种,有着广泛的开发前景。本实验以水稻(Oryza sativa)为内标,用流式细胞仪对水稻和竹子样品的PI发射荧光强度进行测定,通过比较水稻与毛竹样品峰值的倍数关系,计算出毛竹的基因组大小。对24组样品进行重复测试,测得毛竹基因组大小为2075.025±13.08Mb,即2C DNA含量为4.24pg(以1pg DNA=0.978×10^9bp计算)。毛竹基因组大小测定为毛竹基因组文库的建立及其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个生长季节内,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原始林下不同密度缺苞箭竹凋落物及其生物元素含量的动态,比较了凋落物与新鲜叶中生物元素含量的差异,探讨了生物元素在缺苞箭竹体内的潜在内转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内,缺苞箭竹凋落物量随着缺苞箭竹密度增加而增大。凋落物中C、N、P、K含量随着缺苞箭竹密度增加而减小,但Ca、Mg含量随着缺苞箭竹密度增加而增大。凋落物和新鲜叶中的C含量无显著差异,且二者均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凋落物的N、P、K含量表现为在5、6、7月依次升高,7月以后逐渐下降的格局,且凋落物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新鲜叶;凋落叶的Ca含量明显高于新鲜叶,但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凋落叶的Mg含量在缺苞箭竹指数生长期最低,而新鲜叶中Mg含量在缺苞箭竹指数生长期最高。缺苞箭竹密度对生物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无显著影响。内转移率表现为K>N>P,且P的内转移率随着缺苞箭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但缺苞箭竹密度对K、N的内转移能力影响较小;C在缺苞箭竹植株体内的内转移现象不明显;Ca在凋落物中的积累率随缺苞箭竹密度增加而增大;Mg元素的积累率随着缺苞箭竹密度增加越来越高,而内转移率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9.
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寄主调查及其土壤空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顺  舒金平  王浩杰 《昆虫知识》2010,47(5):983-987
对安吉竹博园内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s(Faldermann)的寄主危害进行调查,主要调查竹种隶属于刚竹属(Phyllostachys)、矢竹属(Pseudosasa)、大明竹属(Pleioblastus)、唐竹属(Sinobambusa)、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少穗竹属(Oligostachyum)和箣竹属(Bambusa),共7个属,包括47个竹种,其中41种寄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筛胸梳爪叩甲幼虫期的危害,新发现受害寄主30余种。据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在5个竹种林区间的空间分布表明:筛胸梳爪叩甲较大体型的幼虫在竹林土壤中主要为聚集分布。调查过程发现,除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对竹种的危害以外,竹笋夜蛾Apamea spp.也是导致退笋的主要虫害之一,二者一并成为目前竹博园内竹笋退笋的主要害虫。此外,园内竹种也受到浙江栉蝠蛾Bipectilus zhejiangensi、叶甲、白蚁和腐生蝇的侵害。鉴于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危害的竹种范围比以往报道的有扩大的趋势,在竹种移植、土壤改良及敏感品种的选育应考虑到这些方面。  相似文献   

20.
肉桂醇脱氢酶(cinnamoyl alcohol dehydrogenas,CAD)是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类关键酶.采用RT-PCR及RACE方法从孝顺竹笋中分离出CAD基因家族的一个基因,cDNA全长是1131 bp(GenBank注册号为GU985522),含有一个1 107 bp的读码框,编码一个368 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