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凹叶瑞香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瑞香黄烷A(1),瑞香黄烷B(2),瑞香黄烷C(3),瑞香黄烷E(4),瑞香黄烷F(5),芫花素(6),芫根苷(7),4,′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8),瑞香新素(9),5′′-去甲氧基瑞香新素(10),左旋松脂酚(11),瑞香醇酮(12),紫丁香苷(13)和丁香醛(14)。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从梧桐科火绳属桂火绳中提取分离到22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为:羽扇豆醇(1),白桦脂酸(2),齐墩果酸(3),丁香脂素(4),(+)-异落叶松树脂醇(5),东莨菪内酯(6),对羟基肉桂酸(7),二十七碳酸单甘油酯(8),2-十八烯酸单甘油酯(9),sitoindosideⅡ(10),儿茶素(11),表儿茶素(12),表儿茶素3-O-β-D-吡喃木糖甙(13),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甙(14),5,7,4'-三羟基异黄酮(15),4'-O-methylgallocatechin(16),反式-二氢槲皮素-3-O-α-阿拉伯糖甙(17),顺式-二氢槲皮素-3-O-α-阿拉伯糖甙(18),反式-二氢槲皮素-3-O-β-吡喃葡萄糖甙(19),3,5,7,3',5'-五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20),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6→1)-α-L-吡喃鼠李糖甙(21),以及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6→1)-β-D-吡喃葡萄糖甙(22),这些化学成分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3.
采用硅胶、反相RP.18、SephadexLH-20凝胶和制备HPLC色谱技术对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质谱等方法鉴定了其中18个化合物:去甲络石苷元(1),异落叶松脂素(2),(+)-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3),豆甾4.烯-3,6-二酮(4),rel-(-)-(3R,3’R,4R,4’R)-6,6'-dimethoxy-[3,3'-blchroman]-4,4'-diol(5),methyl3-(2-hydroxy-4-((7-hydmxy-6-methoxy-2-oxo-2H—ehromen-3-y1)oxy)phen-y1)pmpanoate(6),狼毒素A(7),异狼毒素B(8),狼毒素B(9),雁皮素A(10),异雁皮素A(11),狼毒色原酮(12),mohsenone(13),丁香酸(14),二氢瑞香素乙(15),西瑞香索(16),β-谷甾醇(17),3,4,5-三甲氧基苯甲酸(18)。其中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石山巴豆( Croton euryphyllus)为大戟科( Euphorbiaceae)巴豆属( Croton)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各省的岩溶石山地区,民间用于杀虫和治疗跌打损伤。为了阐明其化学物质基础,该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HPLC等方法对石山巴豆枝叶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毛叶巴豆萜(1), jatrophoidin (2),山藿香定(3),异山藿香素(4),山藿香素(5),赖百当-13-烯-8,15-二醇(6),7-酮基-β-谷甾醇(7),(22E)-5α,8β-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8),豆甾烷-4-烯-6β-醇-3-酮(9),齐墩果烷-12-烯-2α,3β-二醇(10),东莨菪内酯(11),催吐萝芙木醇(12), lyratol F (13),罗布麻酚A (14),芹菜素(15),金色酰胺醇酯(1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16为首次从巴豆属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从毛叶飞蛾藤(Porana racemosa Roxb.)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一新的C30甾体化合物鉴定为(22E,24ξ)-24-正丙基胆甾-7,22-二烯-3β-醇(飞蛾藤素,1).其余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素(2)、东莨菪苷(3)、伞形华内酯(4)、β-D-甲基吡喃果糖苷(5)、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斛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斛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8)、异泽兰黄素(9)、山奈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和(E)-N-2-(2,3-二羟基苯基)乙基肉桂酰胺(11).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地上部分脂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11种化合物,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1),亚麻酸(2),亚油酸(3),β-谷甾醇(4),亚麻酸乙酯(5),西瑞香素(6),异新狼毒素A(7),丙二酸单乙酯(8),伞形花内酯(9),新狼毒素B(10)和龙胆酸(11)。其中,化合物1、8和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叶轮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叶轮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油酮酸(1)、豆甾醇-4-烯-3,6-二酮(2)、β-谷甾醇(3)、胡萝卜苷(4)、5,6-二羟基-3,3’,4’,7,8-五甲氧基黄酮(5)、没食子酸甲酯(6)、香草醛(7)、东莨菪内酯(8)、硬脂酸(9)、二十八碳醇(10)。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从瑞香狼毒根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3-丁酰基-4-氨基肉桂酸乙酯(1)、阿魏酸(2)、香草酸(3)、姜黄素(4)、5'-去甲氧基-姜黄素(5)、3'-羟基-4'-O-β-D-葡萄糖苷黄酮(6)、3-甲氧基-4-O-β-D-葡萄糖苯甲酸(7),其中化合物1~3,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手段,从旋覆花地上部分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再通过光谱学方法,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鉴定为泽兰内酯(1)、7-羟基香豆素(2)、瑞香素(3)、东莨菪素(4)、蟛蜞菊内酯(5)、枸橼苦素(6)、杜仲树脂酚(7)、丁香酸(8)、香草酸(9)和异丁香酸(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旋覆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提取及柱色谱等方法,首次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的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系统研究,分离得到6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并运用UV、1H NMR、13C NMR等现代波谱技术依次鉴定为伞形花内酯7-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芥子醇1,3’-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2),紫丁香苷(3),(+)-落叶松树脂醇4,4’-O-β-D-吡喃葡萄糖苷(4),(+)-松树脂醇4,4’-O-双-β-D-吡喃葡萄糖苷(5)和(+)-丁香树脂醇-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6)。其中,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