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Bai B  Wang H  Liu WY  Song CY 《生理学报》1999,51(2):224-228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作为痛反应指标,观察纳洛酮(NX)和抗阿片肽血清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微量注射神经降压素(NT)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褪黑素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阿片肽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u CX  Wu GC  Xu SF  Chen CH 《生理学报》2000,52(3):207-210
本文采用推挽灌流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推挽灌流液中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的影响,以探讨MEL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结果显示,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ip)MEL110mg/kg后30-50min,PAG灌流液中β-Ep含量显著增加,而L-EK含量未见显著变化;在推挽灌流同时用50℃热水刺激甩尾法测定痛  相似文献   

3.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降压素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痛阈,观察到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注入神经降压素(NT)后,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明显升高;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明显降低。注入纳洛酮后,可明显减弱NT镇痛和电针镇痛的效应。提示,PAG内NT参与电针镇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且至少部分效应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中介的  相似文献   

4.
Wang H  Zhu CB  Cao XD  Wu GC 《生理学报》1998,50(3):263-267
孤啡肽是新近发现的神经肽,结构与内阿片肽相似,但作用明显不同。本文采用脑核团内微量注射方法,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观察OFQ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对痛和针刺镇痛的影响。结果表明:PAG内微量注射OFQ可使大鼠痛阈降低,并明显对抗针刺镇痛;另外还发现,OFQ在PAG内还可以对抗μ受体激动剂羟甲芬太尼加强针刺镇痛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家兔单侧PAG内注射CCK-83ng,能使静脉注射4mg/kg吗啡引起的镇痛作用降低73%或使电针镇痛效果降低67%。在1.5—6.0ng范围内呈量效关系。无硫的CCK-8无此作用。PAG内注射CCK受体拮抗剂proglumide 4μg可翻转CCK-8的抗吗啡镇痛作用。说明PAG部位注射外源性CCK-8可通过CCK受体对抗阿片镇痛。 PAG内注射CCK-8抗血清可显著增强静脉注射2mg/kg吗啡的镇痛效果。PAG内注射CCK抗血清本身也能引起痛阈轻度升高。说明PAG内有内源性的CCK-8发挥紧张性的抗阿片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辐射热照射家兔鼻嘴部皮肤,测定甩头反应潜伏期(ERL)作为痛阈。通过预先埋植的慢性套管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注射甲七肽降解酶抑制剂 Captopril,观察其镇痛作用以及加强电针镇痛的作用能否被特异的甲七肽抗血清所对抗。(1)单侧 PAG 注射 Captopril240 nmol 的镇痛作用可为同一部位注射甲七肽抗血清(1μl)所翻转,注入甲啡肽抗血清则无效。(2)单侧 PAG 注射 Captopril 60 nmol 有加强电针镇痛的作用。该作用可被1μl 甲七肽抗血清所完全取消,将抗血清量减少到0.1μl 则无效。以上结果说明 PAG 内的甲七肽样免疫活性物质在镇痛和电针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伏核之间存在着双向性的联系,构成内源性镇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工作探讨下丘脑弓状核区(ARH)和β-内啡肽(β-EP)能纤维在这一神经联系中所起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家兔伏核内微量注射吗啡产生的镇痛作用可被PAG内注射β-EP抗血清所对抗,当损毁ARH后上述对抗效应消失。但是,损毁ARH的家兔其基础痛阈仍保持在正常水平,伏核内注射吗啡仍能引起明显的镇痛效应,而且这种效应仍能被PAG内注射纳洛酮所削弱。以上结果提示,(1)从伏核到PAG的下行镇痛通路中有ARH及β-EP能纤维的参与;(2)除β-EP外PAG内尚有其它阿片肽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埋植套管向家兔双侧缰核或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注射 CaCl_2每侧15—20nmol,对痛阈并无显著影响,但可使电针镇痛和吗啡(2rag/kg)镇痛效果明显降低。注入上述核团附近脑区则无效。双侧缰核注射的作用大于单侧。PAG 内注射 CaCl_2对抗电针镇痛的作用大于其对抗吗啡镇痛的作用。ca~(2 )对抗吗啡和电针镇痛的结果提示,吗啡或电针(释放内啡素)使神经元内 Ca~(2 )水平降低可能是吗啡或电针镇痛的共同机理。  相似文献   

10.
Wei YM  Xu Y  Yu CX 《生理学报》2007,59(6):765-769
本文在观察腹腔注射褪黑素(melatonin,MEL)拮抗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的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其对小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ey,PAG)、下丘脑弓状核(hypothalamic arcuatenucleus,Arc)中β-内啡肽(p-endorphin,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EL(80mg/kg体重)显著抑制吗啡依赖小鼠戒断反应(P〈0.05)的同时,可显著增加其中脑PAG中β-EP含量(P〈0.05),减弱Arc中β-EP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P〈0.05)。上述结果提示,MEL可提高吗啡戒断小鼠中脑PAG中β—EP含量,降低Arc中β-EP含量。  相似文献   

11.
抗阿片肽血清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宋朝佑  刘文彦 《生理学报》1993,45(3):231-236
本工作观察了大鼠侧脑室注射抗阿片肽血清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脑室注射抗Beta-内啡肽血清(AEPS)使电针镇痛效应明显降低,但在注射催产素前预先注射AEPS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注射抗强啡肽Al-13血清使电针镇痛明显降低,但却使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明显增强。无论抗甲-脑啡肽血清还是抗亮-脑啡肽血清对电针镇痛都无明显影响,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也不产生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虽被脑内强啡肽Al-13部分对抗,但不受Beta-内啡肽和脑啡肽的影响,表明催产素增强针刺镇痛的作用不依赖于脑内内源性阿片肽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将脑啡肽酶 A 抑制剂 Thiorphan(Thior)或氨肽酶抑制剂 Bestatin(Best)经埋植套管注入家兔侧脑室内以抑制内源性释放的脑啡肽降解,用辐射热-甩头法进行测痛,观察上述药物对痛阈、电针和吗啡镇痛的影响。脑室注射Thior 100μg(0.4μmol)或Best 200μg(0.6μmol)使家兔痛阈升高一倍以上。两者均显示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上述镇痛作用可被静脉注射小剂量纳洛酮(0.125mg/kg)所取消。脑室注射 Thior 100μg或Best 200μg以延缓脑啡肽降解,可使电针的平均针效分别增加126%(P<0.001)和52%(P<0.01)。脑室注射 Thior 50μg或Best 100μg也可使静脉注射小剂量吗啡(2mg/kg)的镇痛作用显著加强。以上结果表明,电针和吗啡的镇痛效果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中释放的脑啡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和方法 :本实验用耳廓反射 (P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电针疗法对豚鼠庆大霉素 (GE)耳毒性的防治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结果 :电针疗法能降低GE引起的PR阈值和BAEP反应阈的上移幅度及BAEP波峰潜伏期和波峰间期的延长 ,能维持毛细胞溶酶体的完整 ,防止毛细胞的自溶性破坏。结论 :电针疗法有对抗GE耳毒性作用。维持耳蜗毛细胞内溶酶体完整 ,防止溶酶体内水解酶的逸出而发生细胞自溶 ,可能是电针疗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鼠侧脑室注射精氨酸加压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由侧脑室注射精氮酸加压素(AVP)后,大鼠痛阈升高33.6%~68.5%,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加强,痛阈提高202.4%~302.7%。脑室注射抗精氨酸加压素血清,动物痛阈虽无明显变化,但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削弱,痛阈仅增加41.6%~71.0%。注射抗β-内啡肽血清和抗强啡肽A血清并不阻断AVP增强针刺镇痛效应。本工作的结果提示,脑内AVP参与针刺镇痛,这种作用与脑内内源性β-内啡肽和强啡肽的关系不甚密切。  相似文献   

15.
生长抑素通过中缝大核发挥镇痛和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为痛指标,观察了中缝大核微量注射生长抑素、生长抑素的耗竭剂半胱胺和抗生长抑素血清对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中缝大核微量注射生长抑素可提高大鼠的痛阈,并使电针镇痛的效应加强。用半胱胺耗竭或用抗生长抑素血清中和中缝大核中的生长抑素,均可使大鼠的痛阈降低,并减弱电针镇痛的效应。这表明生长抑素可能通过中缝大核发挥镇痛和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军  程珍凤 《生理学报》1993,45(3):299-304
在浅麻醉状态下的大鼠,用辐射热烫尾并同步记录延髓头端腹内侧区神经元单位放电,按紧随甩尾动作发生前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而将其分为甩尾前放电骤停的撤型细胞,放电骤增的给型细胞和无变化的中性细胞。电针双侧“次髎”穴引起动物甩尾反射抑制时,撤型细胞自发放电增加,与电针前相比差异显著(P<0.001),给型细胞电针后自发放电频率的改变与电针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类细胞的甩尾相关反应均被抑制。结果提示:撤型细胞可能是延髓头端腹内侧区参与针刺镇痛的主要传出神经元。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进一步探索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吗啡镇痛与纳洛酮拮抗吗啡镇痛中的作用。实验在清醒受限制的大鼠上进行,以电刺激鼠尾出现的甩尾和嘶叫为痛反应指标。结果表明:(1)侧脑室注射微量纳洛酮后,可使电刺激 PAG 或注射微量吗啡于 PAG 所引起的镇痛效应受到明显拮抗;(2)损毀 PAG 或注射微量纳洛酮于 PAG 后,可使由侧脑室注入微量吗啡所引起的镇痛效应显著减弱。由此可见 PAG 既是侧脑室注射吗啡镇痛作用的重要中枢部位,又是侧脑室注射纳洛酮拮抗吗啡镇痛的重要中枢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