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成份系统分离和薄层析,对国产鱼腥草挥发油成份进行了研究,鉴定了4个单萜烯——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和 d-柠檬烯(d-liraonene);2个含氧单萜化合物——芳樟醇(linalool)和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1个倍半萜——丁香烯(caryophyllene);3个醛酮化合物——甲基正壬基酮(2-undecanone)、癸酰乙醛(decanoyl acetaldehyde)和月桂醛(dodecanaldehyde)等10个成份。其中莰烯、乙酸龙脑酯和丁香烯系首次在鱼腥草中发现。研究证明,我国广东产鱼腥草全草挥发油的成份与国外报道的日本产鱼腥草地上部分挥发油有较大的差别。癸酰乙醛、芳樟醇、α-蒎烯和甲基正壬基酮为挥发油中的抗菌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2.
探讨襄荷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差异,以便从襄荷植株提取天然香料成分。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襄荷不同部位(根、茎、叶、花苞)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从襄荷四个部位中共鉴定了197种化合物,其中根92种,茎67种,叶64种,花苞96种。烯烃类和醇类化合物是各部位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而桧烯(sabinene)为根和花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约占13%,但在叶中的含量只有1.98%。β-蒎烯(β-pinene)为茎和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在叶中的含量占到53.46%。此外,α-蒎烯(α-pinene)、隐品酮(cryptone)、α-松油醇(α-terpineol)等化合物在襄荷各部位挥发性成分中的占比也较高。襄荷不同部位中均有其特殊的挥发性成分,共有的挥发性成分为23种。  相似文献   

3.
白兰花经水汽蒸馏得一淡黄色油状液体(出油率为0.24%)。我们应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的分析方法,共鉴定出白兰花精油的24个化学成分,即2—甲基丁酸甲酯(methyl 2-methyl-butyrate),樟脑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香叶烯(β-myrc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油素(1,8-cineole),罗勒烯(ocimene),蒈烯-3(△~3-carene),邻—聚伞花素(o-cymene),α-毕拔烯(α-cubebene),顺式—氧化芳樟醇(cis-linalool oxide),α-依兰烯(α-ylangene),反式—氧化芳樟醇(trans-linalool oxide),β-毕拔烯(β-cubebene),芳樟醇(linalool),顺式—丁香烯(cis-caryophyllene),β-芹子烯(β-selinene),δ-杜松烯(δ-cadinene),反式—葛缕醇(trans-carveol),丁香酚甲醚(methyl eagenol),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异丁香酚甲醚(methyl isoeugenol),异土清木香烯(isoaristolene)。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香桂叶精油化学成份的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运用减压分馏、柱层析、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分离鉴定了3个单萜烯——α—蒎烯(1.28%)、莰烯(0.17%)和对-聚伞花素(0.14%);5个含氧单萜化台物——1,8-桉叶素(0.85%)、芳樟醇(14.35%)、α-松油醇(0.22%)、黄樟油素(69.70%)和丁香酚(4.20%);2个醛类化合物——壬醛(0.16%)和癸醛(0.40%);2个倍半萜烯——β-丁香烯(0.11%)和β-甜没药烯(0.05%);1个倍半萜含氧化合物——橙花叔醇(0.75%)等13个成份。另外,还测定了不同月份的植物精油主要成份的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5.
油松毛虫雌蛾对油松松针两种手性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触角电位技术测定了油松毛虫雌蛾触角对油松挥发物的两对手性单萜的剂量反应,并在饱和剂量下测定了α-蒎烯、β-蒎烯手性化合物及其消旋体的触角电位值。剂量反应测试表明,油松毛虫雌蛾对(-)-α-蒎烯的饱和剂量为1 600 μL,对(+)-α-蒎烯、(+)-β-蒎烯、(-)-β-蒎烯的饱和剂量为800 μL。α-蒎烯右旋异构体的反应值高于(-)-α-蒎烯的反应值,说明(+)-α-蒎烯能够更有效的与感受器中的分子受体结合;β-蒎烯则相反,(-)-β-蒎烯的EAG反应值高于(+)-β-蒎烯,说明β-蒎烯的右旋异构体不能有效的与多数感受器中的分子受体结合。在饱和剂量下的测定结果表明油松毛虫雌蛾对α-蒎烯和β-蒎烯消旋体的反应均与对其手性异构体反应相当,说明油松毛虫雌蛾用同一个感受细胞来接受α-蒎烯的两个对映异构体,同样β-蒎烯的两个对映异构体也是被同一个受体细胞来接受。结果提示,手性化合物的比例可能在油松毛虫寄主识别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光果莸和粘叶莸挥发油的烯烃部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十二个单萜烃为:α-(艹守)烯、α-蒎烯、莰烯、桧烯、β-蒎烯、香叶烯、α-松油烯、对繖花烃、柠檬烯、β-罗勒烯-y、β-水芹烯和萜品油烯;九个倍半萜烃为:α-荜橙茄烯、α-(王古)王巴烯、α-雪松烯、β-石竹烯、v-杜松烯、l-香木兰烯、α-葎草烯、β-红没药烯和δ-杜松烯。并测得了各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分离了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叶精油主要成分26个,鉴定了19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有α-蒎烯、β-蒎烯、α-龙脑烯醛、反式-松香芹醇、桃金娘烯醛、马鞭草烯酮和石竹烯氧化物等。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牛尾蒿精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牛尾蒿(Artemisia subdigitata Mattf·)精油的化学组成,用保留时间、标准样加入法初步鉴定,然后用 GC-MS 联用进行确定。共分离鉴定了15个组分,即α-侧柏烯、α-蒎烯、莰烯、香桧烯、β-蒎烯、香叶烯、对-异丙基苯酚、δ-3-蒈烯、柠檬烯、β-罗勒烯-x、γ-松油烯、萜烯醇-4、爱草酚、香叶醇、甲基丁香酚。并对各组分进行了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对不同生理状态青皮垂柳Salix ohsidare挥发物的选择偏好性,深入探究星天牛对虫害青皮垂柳与健康青皮垂柳行为选择差异的原因。【方法】利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分别收集虫害和健康两种生理状态下的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MS)对收集的挥发物样品进行鉴定与分析,采用触角电位仪(EAG)和Y型嗅觉仪分别分析星天牛对挥发物样品中鉴定的主要化合物的标准化合物的电生理以及行为反应,通过大笼行为实验和林间诱捕试验分析单一挥发性化合物及其双组分和三组分配方对星天牛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健康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共鉴定出3种主要化合物,包括α-蒎烯、3-蒈烯和樟脑,而虫害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鉴定出5种主要化合物包括α-蒎烯、β-蒎烯、3-蒈烯、β-罗勒烯和樟脑。另外虫害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的樟脑含量显著高于健康青皮垂柳枝条中的,3-蒈烯在两种挥发物中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健康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的α-蒎烯含量显著高于虫害青皮垂柳枝条中的。EAG实验表明,星天牛成虫对α-蒎烯、3-蒈烯和β-罗勒烯3种化合物的EAG反应相对值较高,并且随这3个化合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星天牛成虫对β-蒎烯和樟脑的EAG反应相对值差异不大,且这2个化合物浓度变化对EAG反应相对值无明显影响。Y型嗅觉仪实验表明,在1 mg/mL浓度下,α-蒎烯、3-蒈烯和β-罗勒烯吸引星天牛雄成虫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石蜡油),β-罗勒烯吸引的星天牛雌成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10 mg/mL浓度下,3-蒈烯吸引的星天牛雄成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大笼行为实验表明,三组分虫害配方D(α-蒎烯∶3-蒈烯∶β-罗勒烯=42∶30∶103)、α-蒎烯和β-罗勒烯吸引的星天牛成虫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双组分健康配方H(α-蒎烯∶3-蒈烯=105∶38)和3-蒈烯吸引的成虫数量。林间诱捕试验表明,α-蒎烯和虫害配方D对星天牛成虫的诱捕效果最好,诱捕的成虫数显著高于β-罗勒烯和健康配方H诱捕的成虫数,而3-蒈烯和空白对照组没有诱捕到星天牛成虫。【结论】虫害和健康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共有的α-蒎烯和虫害青皮垂柳枝条挥发物中特有的β-罗勒烯是对星天牛成虫具有引诱作用的两种重要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合物,而3-蒈烯抑制了α-蒎烯对星天牛成虫的引诱作用。我们推测,虫害青皮垂柳挥发物中特有的β 罗勒烯是造成虫害青皮垂柳比健康青皮垂柳更容易受到星天牛危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蒎烯合成酶(α-pinene synthase, APS)是α-蒎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及基因组步移法从思茅松中克隆得到一个α-蒎烯合成酶基因,命名为PkAPS (GenBank登录号为KX394684),基因全长3 523 bp,含有10个内含子,其c DNA全长1 956 bp,编码651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kAPS属于萜烯合成酶家族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PkAPS与马尾松α-蒎烯合成酶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分析显示:PkAPS在高产脂思茅松个体各组织的表达量均高于低产产脂思茅松个体;而在高产脂思茅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中,PkAPS在小枝中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思茅松α-蒎烯合成酶调控机理及培育高产α-蒎烯思茅松新品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水清  张钟宁 《昆虫知识》2007,44(3):385-389
为研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取食期引诱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并与标样核对分析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枝条挥发性气味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马尾松1年生、2年生、3年生枝条气味均由8种萜烯类物质组成,但各组分相对含量不同。经方差分析,α-蒎烯、莰烯、β-蒎烯、柠檬烯、萜品油烯、β-石竹烯在3种枝条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年生枝条中α-蒎烯、莰烯和萜品油烯的相对含量最小,分别为20.81%、0.43%和4.74%,而β-蒎烯、月桂烯和柠檬烯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12.37%、4.33%和4.53%。鉴定的化合物对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触角电生理反应的实验,结果表明,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对α-蒎烯的反应最强,对β-石竹烯的反应最弱。  相似文献   

12.
夜合花叶的精油成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夜合花[Magnolia coco(Lour.)DC.]叶的精油成份进行了分析。从分离出的139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5个化合物,其含量占总组成的66.358%,主要成份是β-松油烯(37.570%),松油醇4(6.504%),α-蒎烯(3.499%),去氢白菖蒲烯(2.758%),芳樟醇(2.440%),1-(1,5-二甲基-4-己烯)苯(2.436%)等。  相似文献   

13.
小叶臭黄皮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智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193-19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叶臭黄皮叶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84个峰,鉴定了其中的66种成分,所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52%.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芹子烯(15.76%)、石竹烯(15.05%)、β-芹子烯(9.54%)、α-蒎烯(6.43%)和α-石竹烯(5.39%)等.  相似文献   

14.
粘叶莸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法,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实验和标准品迭加法分析了粘叶莸 (Caryopteris glutinosa) 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76个色谱峰中鉴定出30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它们的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为β-蒎烯(52.630%)、柠檬烯(15.030%、α-蒎烯(13.810%),香叶烯(2.890%)、红没药烯(2.419%)、α- 烯 (1.074%) 和香桧烯 (1.010%)。  相似文献   

15.
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Kirkendall and Faccoli)是一种蛀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本土害虫.为深入了解其寄主选择机制,用顶空动态法和浸提法分别提取了初侵染云南松针叶和松脂的挥发性化合物,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昆虫触角电位测量系统(GC-EAD)、生测法鉴定和筛选了对云南切梢小蠹具有活性功能的成分.结果表明:云南松针叶和松脂中共有18种化合物,均为萜烯类物质,但两者化学成分的构成有显著差异.针叶中单萜类占99.98%,主要是 α-蒎烯(80.82%)、β-蒎烯(8.78%)、D-柠檬烯(4.77%)、莰烯(2.86%)和β-月桂烯(1.42%),而松脂以单萜类和双萜类为主,前者以α-蒎烯(21.38%)、3-蒈烯(21.42%)和异松油烯(2.78%)为主要成分,后者仅有长叶松酸(51.13%)一种.云南切梢小蠹对α-蒎烯、β-蒎烯、3-蒈烯、γ-萜品烯和4-烯丙基苯甲醚有触角电位反应,其中α-蒎烯、3-蒈烯和γ-萜品烯具引诱作用,4-烯丙基苯甲醚和β-蒎烯则为驱避功能.研究可为开发植物源引诱剂或与性信息素结合进行种群监测和诱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连翘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连翘果实中提取了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出β-蒎烯、香桧烯、α-蒎烯等56个化合物,并用气相色谱测定了挥发油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鉴定率达93.37%。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分析了阳春砂仁叶油和广宁绿壳砂仁叶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19和17个化学成分。两者相同的化学成分有:α-蒎烯、樟脑烯、β-蒎烯,γ-松油烯、3-已烯醇-[1]、异蒎樟脑酮、松油醇-[4)、α-松油醇以及对-α-聚伞花醇和麝香草酚等。这些化学成分占全油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5种生理状态(健康、人为物理损伤、饵木、取食和产卵)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取食危害状态的雪松Cedrus deodara的萜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5种生理状态下,α-蒎烯在萜烯组分中均占有最高比例。健康状态下马尾松树干和树枝中的萜烯组分不同且含量有显著差异。随着饵木的衰弱进程,α-蒎烯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β-蒎烯的含量显著增加,我们推测,α-蒎烯与β-蒎烯的相对比例越小则寄主树势衰弱的程度越深,其两者比例的变化是马尾松寄主树势衰弱程度变化的一个重要信号。人为物理损伤的马尾松树干与树枝的α-蒎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含量差异显著。不同产卵危害程度的马尾松树干萜烯类组分不同,同一产卵危害程度的马尾松树干上部和下部的多数萜烯组分相对含量差异显著,但变化无明显规律。取食危害状态下马尾松和雪松萜烯种类不同且含量差异显著。重度产卵危害马尾松树干与取食危害树枝萜烯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β-水芹烯相对含量差异显著。第13天的饵木与人为物理损伤的马尾松树干的萜烯中,饵木的β-蒎烯和柠檬烯相对百分含量均比人为物理损伤状态的高,而α-蒎烯则相反。α-蒎烯和β-蒎烯在取食危害树枝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树枝,而β-月桂烯、β水芹烯和反式石竹烯在健康状态树枝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取食危害树枝。除了α-蒎烯和β蒎烯,健康状态与产卵危害状态的马尾松树干萜烯相对含量大都差异显著。α-蒎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在人为物理损伤与虫害状态的马尾松树干及树枝中含量差异较大。总之,α-蒎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很可能是影响和调节松墨天牛取食和产卵行为最为重要的信号物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对寄主萜烯的触角电位(EAG)表明,该天牛对β-蒎烯的EAG活性高于其他萜烯,乙醇也能引起较高的EAG反应活性,但总体上对单一萜烯的EAG反应活性不强,且存在雌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树龄、虫害与巨尾桉叶油成分的相互关系,更好的开发桉树资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树龄(4~6年生)巨尾桉叶油,用GC-MS法对巨尾桉叶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不同树龄和染虫状态的桉叶油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树龄增加,桉叶油总量逐年增加;生长年限不同,桉叶油中物质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存在差异。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变化情况为:桉油醇、乙酸松油酯含量随树龄逐年上升;d-柠檬烯、α-蒎烯相对含量在4到5年达到峰值,5年后开始下降;莰烯、β-蒎烯和α-松油醇逐年下降。被云斑天牛感染的林地,桉油醇、α-蒎烯、β-蒎烯、莰烯呈相对下降趋势,而d-柠檬烯、α-松油醇、乙酸松油酯的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气相色谱和毛细管色谱-质谱-计算机法,分离了球花毛麝香[Adenosma indi-anum(Lour.)Merr]挥发油组分54个,鉴定了35个成分,并测定了含量。主要成分有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对伞花烃、桉树脑、芳樟醇、小茴香酮、甲基茴香醚和δ-愈疮木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