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我国北方8个毛白杨根癌病发病苗圃分离到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lum tume[actena)8株。经质粒型、生物型、寄主范匿和对土壤秆菌素agfocin 84和D286的敏感性测定,证明5株系nopaline质粒型,其中生物I型2株,生物|I型2株,I—II中间型1株,3株系agroplne质粒型,其中生物I型2株,生物II型1株。所有分离菌株均系宽寄主群,其中1株经回接能侵染单子叶植物美人蕉(Canna inaiea),水仙(Narcissus)和吊兰(Chlorophytum)。分离菌株中,5株nopaIine质粒型菌榫对土壤杆菌素84敏感,3株agropine质粒和3株生物I型nopali 质粒菌株对土壤杆菌素])286敏感。在温室中,合并使用两种土壤杆菌素产生菌——放射土壤杆菌(A.Radiobaccer)K84和D286的菌体悬浮液,预浸毛白杨和向目荚幼苗根部 或与致病的毛白杨根癌土壤杆菌共接种枝茎,降低根瘟病诱发率达94%以上。表明放射土壤扦菌K84和D286可以控制毛白杨根癌病。  相似文献   

2.
高效、快速地将外源DNA导入根癌土壤杆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室温下用50mmol/LCaCl_2处理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以制备感受态细胞,然后经0℃冰浴及28℃热击处理,成功地将Ti质粒中间载体(>10kb)导入了根癌土壤农杆菌中。转化效率每个活细胞可达10~(-4)~10~(-5)转化子或10~6转化子/μgDNA。探讨了该菌细胞生长状态、CaCl_2滚滚浓度、温度、液氮、热击、复苏时间以及感受态细胞于4℃或—20℃(加15%甘油)下保存时间对根癌土壤杆菌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效、快速地将外源DNA导人根癌土壤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温下用50mmol/L CaCl2处理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以制备感受态细胞.然后经O℃冰浴及28℃热击处理,成功地将Ti质粒中间载体(>10kb)导入了根癌土壤农杆菌中。转化效率每个活细胞可达10 -4~10 -5转化子或10 6转化子/μgDNA。探讨了该菌细胞生长状态、CaCl2溶液浓度、温度、液氮、热击、复苏时间以及感受态细胞于4℃或-20℃(加15%甘油)下保存时间对根癌土壤杆菌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我国啤酒花根癌土壤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3—1984年,对北京、浙江、山东等地啤酒花种植地区的啤酒花冠瘿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集、分离到啤酒花根癌土壤杆菌16株。对其生物型、质粒类型、寄主范围和对土壤杆菌素8{(agrocin 84)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证明所测菌株都属于土壤杆菌生物I型菌,质粒类型为胭脂碱型(nopaline),具有较广的寄主范围,其中11株菌对土壤杆菌素8{敏感,5株菌不敏感。对1 0株菌的质粒进行了检测。在琼瞻糖凝胶电泳图上表明,所有菌株都含一个与pTiC58大小相同的质粒,此外,大多数菌株还含有l一3个隐蔽质柱。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北京郊区姚树、山挑树、梨树、毛白杨上采集到的26个冠瘿中,分离并鉴定出6株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nefaciens)。通过对向日葵、蕃茄幼苗、落地生根的致瘤试验;在乳糖培养基上3-酮基乳糖的生成;石蕊牛奶反应;碳源利用;在Clark和Ncw与Kerr两种选择性培养基上的生长以及对向日葵、烟草冠瘿组织中Opin类物质种类的鉴定,证明:一、从桃树冠瘿中分离的根癌土壤杆菌Pp 5、即一6两株和从梨树冠瘿中分到的Py 10菌株均属生物I型,质粒属N。Palinc类型;二、从山挑树冠瘿分到的剐一7菌株属生物r型,质粒为Oetpine类型;三、从北京东北旺毛白杨分到的Pt-12 菌株属生物l型,质粒为Agropine类型;四、从大兴县毛白杨冠瘿分到的另一菌株p.-2j属生物b—ll中间型,质粒为Nopaline类型。  相似文献   

7.
根癌农杆菌对栝楼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根癌农杆菌侵染栝楼(T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无菌苗后,获得冠瘿组织;栝楼冠瘿组织经除菌后能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良好生长,并合成冠瘿碱、表明Ti质粒转化成功,栝楼冠瘿组织中最高蛋白含量为130.6mg/g(鲜重)。经SDS-PAGE检测其含有的蛋白种类与栝楼根含有的基本一样,研究表明,利用栝楼冠瘿组织作为培养系统生产天花粉粉蛋白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马德钦 《微生物学报》1995,35(5):336-341
以窄宿主葡萄农杆菌Ag162Ti质粒的T-DNA区tmr、tmsl和ocs基因座位以及T_A-DNA和T_B-DNA片段为探针,对12株我国分离的不同生物型、质粒类型和寄主范围的葡萄根癌农杆菌的引质粒转移DNA(T-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在9株生物3型octoplne Ti质粒菌株中,与上述探针均同源。其中窄宿主葡萄根癌农杆菌菌株杂交片段彼此较一致。广宿主葡萄根癌农杆菌菌株的杂交片段彼此差异较大。1株无致瘤能力的生物1型菌株与5个探针均不杂交。1株生物3型nopaline Ti质粒菌株及1株诱导冠瘿瘤中只合成精氨酸的菌株,杂交带的变化也大。由此可见葡萄农杆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转移DNA呈多态性,成为农杆菌中特殊类群。本分析对葡萄根癌农杆菌致病菌株的鉴定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莱西啤酒花冠瘿瘸发病严重地区,从啤酒花冠瘿中分离到一株无致病性的土壤杆菌,经鉴定为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HLB-2,属于生物I型。HLB-2菌株在培养基上产生一种类似土壤杆菌素84的物质,能抑制葡萄根癌土壤杆菌生物III型菌株的生长。在温室接种试验中,可以完全抑制16株致病力不同的葡萄根癌土壤杆菌中的14株菌(含octopine或nopaline质粒)在向日葵幼苗和葡萄幼枝上诱发冠瘿病。 在培养基上测定敏感性的结果和温室冠瘿病抑制试验的结果一致,表明HLB-2菌株的防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它所产生的土壤杆菌素。在对比试验中,K84菌株和D286菌株对葡萄根癌土壤杆菌均无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HLB-2菌株在葡萄冠瘿病的生物防冶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癌农杆菌转化桥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C58感染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无菌苗诱导冠瘿瘤,获得其冠瘿组织;栝楼冠瘿组织经除菌后能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良好生长,纸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其合成了冠瘿碱,表明Ti质粒转化成功,栝楼冠瘿组织在MS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移栽后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11.
黄芪根瘤菌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23株分离自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和吉林的黄芪根瘤菌菌株,进行了营养利用、抗生素抗性、耐逆性和酶活性测定,发现不同地区来源、甚至同一地区来源或同种寄主的不同菌株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不一致现象在来源于甘肃的7株菌中尤为明显,特别是G156、G130和GO13在碳源利用能力方面表现出诸多不同于本多数黄芪根瘤菌的特点。G156、G012和G022能在50℃生长。多数被试菌株在pH11的条件下生长,少数菌株耐4%~5%NaCl,这些结果均说明黄芪根瘤菌是一个极其多样化的类群,它们也明显不同于已知根瘤菌。  相似文献   

12.
纤细薯蓣甾体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西庐山采集的纤细薯蓣根茎中分到两个三糖皂甙(A,B),通过乙酰化、酸水解、红外、质谱和碳谱等鉴定,皂甙 A 是薯蓣皂甙(dioscin),皂甙 B 是纤细皂甙(gracillin),二者得率之比约为3:1。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分离鉴定紫杉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合成了紫杉醇,我们利用固液分离、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富集、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低压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从中国红豆杉的细胞培养物中分离纯化了紫杉醇,用多种核磁共振波谱方法(^1H NMR,^13C NMR,DEPT,^1H-^1H-COSY,NOESY,HMQC,HMBC)结合质谱(FABMS),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方法鉴定了它的化学结构,证明与源于天然红豆杉植物材料提取的紫杉醇为同一物质。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松针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及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研究松科(Pinaceae)植物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松针的化学成分。从马尾松松针水煎液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7S,8R)-4,9′-二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基新木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1),对羟基苯基-2-丁酮(2),香草酸(3),氢醌(4)。这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来自海洋的链霉菌抑菌活性与其培养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培养条件对来自海洋的12株链霉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海水(含3.5%NaCl)制备的高氏1号培养基(pH72)、22℃培养时,能表现抑菌活性的菌株数最多;但减少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改变氮源、NaCl浓度、pH和培养温度,部分菌株可表现新的抑菌活性,或使原有的抑菌活性有较大提高;新表现或提高的抑菌活性绝大部分都是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白色假丝酵母。本文结果提示在海洋放线菌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中,应注意培养条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在福建南平发现的感染毛蠓(PsycAoda sp.)成虫的冠耳霉(Conidiobolutcoronatus)有关分离、培养和鉴定等工作。在虫尸上,分生孢子卵圆形至梨形,大小13.6—30.6×13.6—20.4μm,平均23.6×16.8μm。未见囊状体、假根及休眠孢子。易于人工培养。在培养基上初生分生孢子球形,直径26.4—49.6μm,平均37.8μm。初生分生孢子容易萌发,形成次生分生孢子、以及三生分生孢子、四生分生孢子。许多小型分生孢子外生于初生分生孢子上,卵形,平均大小16.5×13.2μm。分生孢子还可以转化成长柔毛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7.
狼毒大戟三萜类和酸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色谱方法,从狼毒大戟中分得两个三萜化合物和一个酸类化合物,经物理常数和色谱分析鉴定为羽扇豆酮、羽扇豆醇乙酯和没食子酸。  相似文献   

18.
诱茶尺蠖天敌寄生蜂的茶树挥发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许宁  陈宗懋  游小清 《昆虫学报》1999,42(2):126-131
采用Tenax GC动态吸附法对茶树-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三重营养关系中茶树的新梢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捕集,经GC、GC-MS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挥发物的组成和数量是不同的,完整茶树新梢(IS)的挥发物有11种组份;机械损伤新梢(MDS)的挥发物有13种组份;茶树-茶尺蠖取食复合体(PHC)的挥发物有15种组份,而用经典的SDE法获得的新梢精油有13种组份,4种挥发物数量的大小顺序为SDE>MDS>PHC>IS。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无气味经历的雌单白绵绒茧蜂对IS和MDS的气味的选择作用无统计上的显著性,对机械损伤新梢+幼虫口腔分泌物(MDS+Reg), 幼虫取食损伤(LDS)和PHC的气味有较强的偏好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长梗千里光(SeneciokaschkaroviiC.Winkl.)为菊科千里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布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灌木丛中及林边草地,四川、青海也有分布[1]。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千里光属植物的主要成分是双稠吡咯啶生物碱和呋喃雅槛兰型倍半萜[2,3]。前者具有抗癌活性,但也有致癌、致畸等毒性[4]。我们从长梗千里光的地上部分分离到两个呋喃雅槛兰型倍半萜(1)和(2),通过UV、IR、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1为1α-乙酰氧基-6β-当归酰氧基-10β-羟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