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于免疫接种的结果,某些传染病已在下降,许多医务工作者正在加强对可能出现的接种疫苗并发症的警惕。引人注意的是使用疫苗范围的限制,争论的问题是不同程度的危险;而同时正是免疫工作使我们所接种以预防的疾病发病率下降或消失。对这一事实却只字不提。  相似文献   

2.
对免疫接种的历史做简要回顾.最初人们面对传染病,只是依靠经验预防,而疫苗的发明使人们找到了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疫苗有组织有计划的使用,即免疫规划,才使得人人享受免疫接种服务成为现实,实现了对传染病不同程度的控制乃至消灭.  相似文献   

3.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现地方性特征。在未免疫接种和免疫接种不彻底的地区,百日咳仍是严重威胁幼儿的疾病。全球百日咳协作组(The Global Pertussis Initiative,GPI)是一个科学论坛,其目的是通过百日咳疫苗的接种加强对疾病的控制以及为其他百日咳相关研究提供建议。该协作组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百日咳病的流行病学、诊断、预防和治疗及其带来的卫生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正>自从麻疹预防接种进行保健以来,免疫接种后的长期性和强度性问题成了很多研究人员关注的中心。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决定了进行再接种的合理性和期限问题。 尽管进行了许多研究,免疫接种后的长期性和强度性问题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 在世界许多地区伤寒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疾病,并能造成旅游者的一种感染。大部份地区伤寒的发病率在5-19岁年龄组的儿童中最高。在控制伤寒的方案中以学校为基地的免疫接种是恰当的,因为学龄儿童代表着伤寒“俘虏”人群。 虽然热酚灭活和丙酮灭活的不经肠道的灭活全菌体伤寒菌苗提供了有价值的保护,但很少用于系统的控制伤寒计划中,因为它们的副反应高。 抗伤寒免疫接种中的一个重要进展是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医学的角度分析 ,近年来新传染病的出现和老传染病的重新抬头 ,除了与传染病本身的变化规律有关外 ,还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破坏、人群特征变化、人类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卫生保健政策等许多社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 ,传染病并非纯粹的生物性疾病 ,在其产生和流行的过程中 ,社会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六个方面对两者关系进行论述。1 全球化的影响近年来 ,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领域中 ,传统的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被打破。与此…  相似文献   

7.
<正>穿皮免疫接种是一种非侵袭性的而且易于使用的接种方法。作者在动物模型中使用水凝胶贴片证实了穿皮免疫接种配方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者使用抗破伤风和白喉的穿皮免疫配方制剂在人体中进行了临床研究,这种穿皮免疫接种器具是水凝胶贴片(无抗原),应用到22名健康志愿者的左臂  相似文献   

8.
<正> 几内亚比绍地区Bandin以前的几项研究表明,现行的麻疹免疫接种策略还不能充分控制麻疹的感染。有许多9月龄以下的儿童患麻疹,并有许多儿童在接种Schwarz减毒麻疹疫苗后发病。因此,我们在该地区对从4月龄开始接种Edmonston-Zag-reb(EZ)疫苗是否优于从9月龄开始接种Schwarz疫苗进行了考核。  相似文献   

9.
未来的疫苗?     
<正>近两个世纪人类历史上主要有影响事件之一是抗传染病疫苗的日益增长地使用。人们的健康和幸福,尤其在土著居民方面,有许多遭受传染病蹂躏的事例的完整记载。强大的阿芝特克帝国(墨西哥Aztec族)被几  相似文献   

10.
<正> 由于普遍进行了群众性的免疫接种,美国儿童可用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病数,在过去数十年中已经显著减少。但没有一种疫苗是完全安全的。曾报告了种种与免疫接种在时间上相关的病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少数副反应可能和接种疫苗有因果关系。其它副反应,尤其是稀有事故,仅在时间上和免疫接种有关,并无因果关系。在美国儿童可用疫苗预防疾病发病率降低的免疫规划取得全面成就的同时,公众和专业人员日益关注与免疫接种有关的危险性。例如,对百日咳菌苗认识的改变,导致了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病区,全国有10%以上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占世界总数的一半左右。为了消灭乙型肝炎,卫生部颁发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并从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86年1月我国批准生产血源乙肝疫苗,92 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经蚊虫传播的严重危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其重症病死率高,易造成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方法,控制蚊虫传播和免疫接种是当前的主要防御手段。简要综述了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功能、基因分型,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至今仍占非洲、南美及东南亚许多发展中国家人、畜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损失,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就其发病率及所造成的损失在所有传染病中又占第一位,病毒所致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可治。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中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现场进行了调查、评估并对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化免疫接种儿童1100315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5%;接种后麻疹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发病率仅为0.66/10万,较强化免疫前发病率9.15/10万下降了82.51%,约有1/3不良反应者确诊为风疹;2006年7月—2007年6月麻疹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目前88%的麻疹病例发生在8月龄~14岁,约有32%病例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高质量MV强化免疫能迅速降低麻疹发病,因此强化免疫接种人群的确定必须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监测资料并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开展,以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来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保证>95%接种率是该次强化免疫活动的前提,同时须作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预防接种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建议在提高常规免疫服务质量的情况下,每3~4年仍需开展后续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5.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的世界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国内有关著作均有记载(王季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学》,1983;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1994;翁心华等,《现代感染病学》,1998)。我国已故病毒学家朱既明院士在1979年所著“流行性感冒”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咳嗽和喷嚏在传播上起主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以漂浮的小颗粒飞沫方式吸入大量病毒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因此空气消毒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腐食螨是螨类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经常能采集到许多种类的腐食螨。但是,关于腐食螨与人的关系,以往国内外研究的都很少;仅近年来苏联学者在研究人和动物的传染病自然疫源地的工作中,不断地发现许多寄生性腐食螨对某些疾病的传播起一定的作用,而且它们所传播的病原体的种类之多不次于蜱类的。根据已调查的资料,知道腐食螨类传播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7.
疫苗是抵抗传染病的最重要的预防性手段。在开发有效疫苗的过程中,人们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要鉴定最为相关的免疫原及有效的免疫接种程序,另一方面则是免疫原用不同的能够影响抗体应答亲和性成熟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佐剂配成制剂。因此,有必要开发既能激发天然免疫应答,又能激发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有效佐剂和递送系统。主要阐述了不同免疫增强剂以及可利用于新一代疫苗的递送系统的研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 把预防接种建议和计划变为常规医务工作,使医生们可控制许多疾病。对社会来说,预防接种是防止严重传染病的最有经济效益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 传染性腹泻和其它肠道传染病的最终控制,可以通过水源,卫生和教育的改进而很好地完成。由于资源的限制和其它优先项目的竞争,这个目标在最近的将来在世界的许多地区是不能实现的。 予防的补充手段是发展能提供长期保护作用的菌苗。一个肠道菌苗有效的例子就是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或灭活疫苗的发展,它显著地降低了这种传染病在世界范围的发病率。 发展抗主要肠道病原菌的有效菌苗需要更好地了解肠道的免疫机理。对有关肠道免疫的认识近来有很多进展,但是在这个领域中仍然需要更根本的资料。 近年来对某些传染性腹泻致病机理的描述也取得重要的进展,但有许多还有待阐明。 这个备忘录讨论了有关肠道免疫知识的近展、新的遗传知识在胞道菌苗的发展中的应用、现在可以使用的免疫制剂的状况的以及对其制剂的改进和发展新的品种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作用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重要信号作用机制,由蛋白质酪氨酸激酶和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共同调控.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在真核细胞代谢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许多人类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传染病、神经性以及代谢方面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许多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已成为研究和开发治疗人类重大疾病药物的优秀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