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细须螨属新种记述(蜱螨目:细须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须螨属Tenuipalpus Donnadieu隶属于细须螨科Tenuipalpidae。根据Pritchard和Baker(1958)的分类系统,该科共分14个属,细须螨属为该科的第二大属。Mitrofanov(1973)对细须螨科的分类系统作了较大的改变,共分该科为33属,其中细须螨属被提升为细须螨族Tenuipalpini,下设7个属。本文目前采用Pritchard和Baker(1958)的分类系统。 细须螨属的种类体型微小,足体宽阔而末体狭窄,多数种类末体后端具1对鞭状长毛。植食性。分布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采自海南省细须螨科,1913、细须螨属,1875的种,儋县细须螨,新种Tenuipalpus danxianensis sp.nov.和三亚细须螨,新种Tenuipalpus sanyaensis sp。nov。进行详细功述,并与近种进行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鉴定采自安徽、陕西和甘肃的细须螨时,发现2新种,它们分别隶属于细须螨科Tenuipalpidae的埃须螨属Aegyptobia和植须螨属Phyloplipalpus;这两个属我国均无记录,今将新种记述如下。 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农学院。 合肥埃须螨Aegyptobia hefeiensis,新种(图1—2) 雌螨背面观呈长椭圆形,两侧平行。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采自云南省的细须螨科Tenuipalpidae Berlese,1913细须螨属Tenuipalpus Donnadieu,1875 1新种勐仑细须螨Tenuipalpus menglunensis sp.nov.进行详细描记,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我国细须螨属一新种-郑州细须螨Tenuipalpus zhengzhuuensissp.nov.新种采自河南省郑州市玉兰上。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相似文献   

6.
1974年,在广东省海南岛尖峰岭地区,发现一种细须螨,与该属已知各种有明显区别,现订为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林莉  郭超  韩群鑫  章柱 《环境昆虫学报》2020,42(6):1482-1487
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能捕食为害蝴蝶兰的害螨---太平洋细须螨Tenuipalpus pacificus Baker的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室内研究了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太平洋细须螨卵、幼螨、若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太平洋细须螨密度的增加,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太平洋细须螨的捕食数量也随之上升,捕食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太平洋细须螨卵的控制能力显著强于对幼螨和若螨的控制能力,a/Th值分别为165.8、79.2和63.8。在猎物密度一定时,由于胡瓜钝绥螨个体间存在相互竞争和相互干扰作用,随着捕食螨密度的提高,捕食螨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横断山地区的叶螨三新种:横断山苔螨Bryobia heng duanensis,矛拟细须螨Tenuipalpoides hastata和长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elongatus,其中拟细须螨属在中国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埃须螨属Aegyptobia Sayed雌螨背面观椭圆形,须肢5节。喙盾宽,顶端钝圆;有时喙盾缺如。背毛16对,其中前足体背毛3对,肩毛1对,后半体背中毛3对,后半体亚背侧毛4对,后半体背侧毛5对。腹面具腹板和生殖板。雌螨肛毛3对,雄螨具4对肛殖毛。 我国曾报道本属种类三种:合肥埃须螨A.hefeiensis Ma et Yuan(马恩沛、袁艺兰,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昆虫学报》2014,(4):475-480
蝴蝶兰是兰科植物中最具观赏性的兰花之一。2009-2013年期间,调查发现一种细须螨为害温室大棚中的蝴蝶兰,该螨严重影响蝴蝶兰的品质和经济价值。结合外部形态特征和基于28SrDNA序列特征建立的系统发育树鉴定出该螨为太平洋细须螨Tenuipalpus pacificus Baker。该螨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文首次报道了在中国大陆发现太平洋细须螨危害。蝴蝶兰温室大棚具有适合其生存的有利环境,在我国大陆定殖的可能性较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对巴基斯坦杧果种植区苏加堡的杧果树螨类区系研究中,发现短须螨属(蜱螨亚纲:细须螨科)1新种:礼短须螨。文中记录并描述了该新种。新种的背饰特点是:前背中侧近分颈沟处具网状纹、外侧具纵向条纹;具6对末体背侧毛。雄螨 未采到。正模♀,1994年1月1日采自巴基斯坦,苏加堡杧果园的落叶中;副模1,1994年11月3日采自马尔坦南3km处的杧果树叶,曼苏采。模式标本保存于农业大学农业昆虫系螨类研究室,费沙拉堡,巴基斯坦。新种的背饰独特,略与短须螨属中具7对末体背侧毛的种相像,但具6对末体背侧毛的种皆无此种背饰。  相似文献   

12.
新须螨属Cenopalpus Pritchard et Baker雌螨背面观椭圆形;有时体躯两侧平行,使背面多少呈长方形。背毛13—14对,其中前足体背毛3对,肩毛1对,后半体背中毛3对,亚背侧毛1对,背侧毛5—6对;亚背侧毛的着生位置与肩毛和第一对背中毛相平行。腹面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殖前板和多少呈半圆形的生殖板。雌螨有肛毛2对,雄螨有3对肛殖毛。我国已发表的本属种类只有1种:丽新须螨Cenopalpus pulcher(Canestrini et Fanzago)。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弯须螨属二新种,乌岩弯须螨,新种;桂林弯须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复旦大学环境和资源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柑桔钝绥螨属及其新种描述(蜱螨目:植绥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南 《昆虫学报》1982,(1):96-101
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是柑桔产区发生普遍而为害严重的一种叶螨。柑桔园的钝绥螨属Amblyseius Berlese 1914捕食螨主要捕食桔全爪螨和其它害螨,如跗线螨、细须螨、瘿螨;同时还捕食其它微小昆虫,如小蛾类的卵、蚜、蚧、蓟马、啮虫等幼虫。本文记述了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柑桔园钝绥螨属16种,其中有2种新种,2种雄性为首次描述,带*者是人工繁殖利用及生物学研究的种类。有些种类已列为害螨综合防治中的重要因素。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本文测量长度单位为微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长须螨属一新种和一新纪录。天目长须螨,新种Stigmaeus tianmuensi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复旦大学环境和资源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16.
记述巨须螨科Cunaxiae巨须螨属Cunaxa1中国新记录种--麦格氏巨须螨Cunaxa mageei Smiley,1992。  相似文献   

17.
记述伪足瘿螨亚科的1新属:新分位瘿螨属Neodisellagen.nov.,及3新种:菝葜新分位瘿螨Neodisellasmilacaceaesp.nov.,楝叶吴茱萸分位瘿螨Disellameliifoliaesp.nov.,须花藤分位瘿螨Disellalaurifoliussp.nov.。  相似文献   

18.
华棒沙螨属Huabangsha新属 模式种 大钳华棒沙螨 Huabangsha megachela 新属、新种 属征 沙螨科 Trombiculidae沙螨亚科Trombiculinae 小型螨种,足指数IP=632。螯肢爪(Chs)粗直强大,戟形,背面料冠齿(tc)特化为巨大的突起,其周缘有细齿列,腹倒齿呈强大鱼钩伏(h),其外侧缘有锯齿列。螯肢定趾(Df)长大,螯盔(GI)较小,螯扉(VI)大。须毛式fp=B.B.BBB。须跗毛式fT=6B,螯盔毛gl=N,须爪Op=3(4)。膝胫毛式fg/ti~3=2.1.1/1,跗鞭毛mt=0。盾板(Sc)扁宽,感器基宽型(SBT),PW>6AP,有肩峰(Sh+),刻点粗而密(pc+++++),后缘明显后凸,前缘和两侧缘内陷。感器(Sn)梭形,有粗棘。PL≥AM>AL体毛稀少。  相似文献   

19.
记述了中国新纪录科条顿螨科Teutoniidae Koenike.1910条顿螨属Teutonia亚条顿螨亚属Subteutonia及其1新种多毛条顿螨Teutonia(Subteutonia)piloseta sp.nov.。新种须肢羽状栓毛及栓毛数量以及呈半包围状态的EpⅣ可以将之与其他亚条顿螨亚属种类区别。文中对其腺毛和眼毛的体位特征做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于云南省采到的一新属两新种恙螨。模式标本均存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 鼠恙螨属Muritrombicula,新属 模式种 大理鼠恙螨Muritrombicula dali,新种 属征 本新属为恙螨科Trombiculidae恙螨亚科Trombiculinae中型螨种,具有恙螨族Trombiculini的一般特征,与恙螨属Trombicula较近似。但本新属足Ⅲ无膝毛和胫毛,须跗毛亦少,SIF=4B-N-3-2100.0000;足Ⅰ无副亚端毛,但在该部位上有1根分枝毛;有盾肩。大理鼠恙螨Muritrombicula dali,新种(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