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飞虱虫疠霉液培菌丝的凝胶化及其杀蚜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丙烯酰胺淀粉凝胶包埋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cis)液培菌丝,制成含营养和不含营养的虫霉凝胶,并测试其产孢能力及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侵染力。经持续9d产孢观察。相同菌丝量条件下,含营养的虫霉凝胶的累计产了解量(1910.9个/mm^2)为不含营养的虫霉凝胶的3.14倍(608.5个/mm^2)和对照(纯液培菌丝)的4.69倍(387.5个/mm^2)。用虫霉凝胶的“孢子浴”接种桃蚜居群(成蚜与不同龄期若蚜的混合),在2.23个/mm^2的剂量下,接种后第7d的死亡率达82.3%。结果表明,丙烯酰胺淀粉凝胶作为载体材料,与飞虱虫疠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相容,对虫霉的剂型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飞虱虫疠霉 (Pandoradelphacis)与其它几种常见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新蚜虫疠霉(P .neoaphidis)、安徽虫瘟霉 (Zoothphoraanhuiensis)和根虫瘟霉 (Z .radicans)对桃蚜 (Myzuspersicae)毒力 ,证实了该菌的杀蚜应用潜力。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分析表明 ,飞虱虫疠霉杀蚜的各项毒力指标与其它几种虫霉相似或略高 ,但杀蚜速率更快。同时对培养性状、产孢特性和生长适温等的比较研究发现 ,该菌具有易发酵生产、产孢能力强和温度生长范围宽等特点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有望研制开发成杀蚜真菌制剂的病原菌。此外 ,根据虫霉孢子主动弹射的生物学特性 ,提出了该菌的适用剂型 ,并对它们的流行学特性及其在设栽培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The entomophthoraceous fungus, Pandora delphacis, is a microbial agent highly potential for control of sucking\|type insects.In this study,effort was made of gelatinizing the mycelia of the isolate F95129 from submerged culture using polyacrylamide\|starch gel pwder and sodium alginate.The resulting film\|like gel of the mycelia sporulated very well,indicating that the materials used for gelatinization of the mycelia was biologically compatible with P.delphacis. Then,the gelatinized mycelia were slowly dr…  相似文献   

4.
飞虱虫疠霉分生孢子在桃蚜体壁上的附着与入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明光  徐均焕 《菌物系统》2002,21(2):T001-T002
用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cis)初级分生孢子接种桃蚜(Myzus persicae),24h内定时取样,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孢子的萌发及其对寄主体壁的入侵。结果表明,附着到蚜体表面的孢子在4h内有30-40%已萌发产生芽管,少数是呈叉状分枝的营养生长型芽管。且侵染性芽管的孢子部分孢入体壁蜡质层中,显示孢子有分泌物产生并作用于寄主体壁。接种10h内,侵染性芽管通过顶端膨大的附着胞或直接穿透入寄主体壁。到24h时,产生侵染性芽管的孢子全部侵入寄主体内,寄主体表仅留下少数未萌发的孢子或营养生长型芽管。初级分生孢子在蚜体表面很少产生次级分生孢子,说明桃蚜是适合该菌侵染的寄主。陷入寄主体壁的孢子不因若蚜蜕皮而被去掉,表明该菌对成蚜和若蚜都具有侵染力。  相似文献   

5.
冯明光  徐均焕 《菌物学报》2002,21(2):270-273
用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cis)初级分生孢子接种桃蚜(Myzus persicae),24 h内定时取样,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孢子的萌发及其对寄主体壁的入侵。结果表明,附着到蚜体表面的孢子在4 h内有30~40%已萌发产生芽管,其中多数为侵染性芽管,少数是呈叉状分枝的营养生长型芽管。具侵染性芽管的孢子部分陷入体壁蜡质层中,显示孢子有分泌物产生并作用于寄主体壁。接种10 h内,侵染性芽管通过顶端膨大的附着胞或直接穿透侵入寄主体壁。到24 h时,产生侵染性芽管的孢子全部侵入寄主体内,寄主体表仅留下少数未萌发的孢子或营养生长型芽管。初级分生孢子在蚜体表面很少产生次级分生孢子,说明桃蚜是适合该菌侵染的寄主。陷入寄主体壁的孢子不因若蚜蜕皮而被去掉,表明该菌对成蚜和若蚜都具有侵染力。  相似文献   

6.
飞虱虫疠霉继发性感染对桃蚜数量增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光  徐均焕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1433-1436
用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ics)“孢子浴”接种的桃蚜(Myzus persicae)无翅成蚜在离体甘蓝菜叶片(65cm^2)上建立蚜群,在不同温度(10-30℃)和湿度(74%-100%RH)的组合条件下任其繁衍,发病和交互感染,以评价该菌的控蚜效果。在25个温,湿度组合处理(8次重复,每重复含3头接种成蚜)中,蚜群均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在历时30d的观察中,以高温(20-30℃),高湿(95%RH)组合条件下的蚜群发病快且死亡率高,蚜尸上产生的孢子有效地引起若蚜继发性感染。与相同温度下不带菌的对照蚜群相比,次于30℃下,各湿度除个别例外,第8d的控蚜率达30%以上,第20d达80%以上。在10℃和15℃下,控蚜效果一般不如上述较高温度下,且与湿度的关联程度相对较低,但最大控蚜效果均发生在100%RH处理中。结果表明,飞虱虫疠霉用于蚜虫防治的潜力很大,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对7日龄桃蚜 Myzus persicae用高剂量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cis接种后,饲养于不同温(10~30℃)、湿(74%~100%RH)度组合条件下观察其生殖力及内禀增长力(rm) 的变化。结果表明,被接种个体生殖力比对照显著降低,且下降幅度受温度、湿度及温湿互作的影响。在各处理组合中,尤其以20~30℃和95%~100%RH的条件下下降更为明显。各处理rm在不同温度间差异显著,均随温度呈抛物线形变化,25℃下达最高,但不同湿度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被接种蚜的rm>除10℃与各湿度组合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温湿组合下均显著低于对照。上述分析表明,飞虱虫疠霉的侵染能显著影响桃蚜生殖力及rm,尤其是在桃蚜繁殖的最适温度范围内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用荧光染色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0~30℃)和湿度(51~100%RH)组合条件下飞虱虫疠 霉 Pandora delphacis分生孢子的存活率。在无放回抽样观察中,孢子弹射后第24 h的存活 率在51%、74%、85%、90%、95%和100%RH与不同温度的组合中分别为42~81%、69~89%、70~ 95%、 67~100%、 76~100%和 56~100%。存放4个月后,不同温度下的孢子存活率在 51%、 74%、 85%和 90%RH下分别为 55~74%、 52~87%、 38~73%和 1~65%。而在≥95% RH下孢子存活率 24h 后锐减,至第7 d几乎全部失活。以上结果表明,弹射后的飞虱虫疠霉孢子在头24 h的存活 易受低湿影响,但存活下来的孢子能继续在低湿下存活较久;饱和或接近饱和的高湿度最不 利孢子长久存活。  相似文献   

9.
光周期对飞虱虫疠霉离体培养的生物量及其产孢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徐均焕  冯明光 《菌物系统》1998,17(4):349-355
飞虱虫疣霉时侵染飞虱和叶蝉等重要作物害虫的昆虫病原真菌。通过在液体及平板培养中研究光周期对菌丝及菌落生长量,产孢节律和产孢量的影响,作者发现光照对液培菌丝的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飞虱虫疠霉(Pandoradelphacis)是侵染飞虱和叶蝉等重要作物害虫的昆虫病原真菌。通过在液体及平板培养中研究光周期对菌丝及菌落生长量、产孢节律和产孢量的影响,作者发现光照对液培菌丝的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长光照液培菌丝的产孢延迟并且产孢量减少,而全黑暗液培菌丝产孢早且产孢量大。但是,光照明显促进全黑暗下液培菌丝的产孢。在平板培养中,长光照能促进菌落生长和产孢;半光照半黑暗虽有利菌落生长,但产孢量很低;光照9h和18h产孢量较大,但菌落生长较小。无论液体还是平板培养,飞虱虫疠霉均生长良好,但建议在全黑暗条件下进行液体培养,在长光照下进行平板培养。  相似文献   

11.
许谦  冯明光 《微生物学报》2001,41(3):372-377
继代培养常被疑为虫霉菌种毒力下降或某些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从研究新蚜虫疠霉 (Pandoraneoaphidis)固体平板菌落的液体培养获得的初始菌液出发 ,连续 6次继代液培 ,测定了其在萨氏营养液中继代培养生产的菌丝生物量、产孢量及其对桃蚜 (Myzuspersicae)的毒力。在初始菌液的生物量 8 8mg mL和产孢量 7 2× 1 0 5孢子 mg的条件下 ,以三种转接比 (种液 营养液 ,v v)连续 6次继代培养 ,在 1 2 0转接比下的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分别为 6 4~ 1 0 0mg mL和 7 3× 1 0 5~ 1 0 8× 1 0 5孢子 mg,在 2 2 0下为 5 7~ 8 5mg mL和 1 0 0× 1 0 5~ 1 2 1× 1 0 5孢子 mg ,在 4 2 0下为 5 5~ 1 0 9mg mL和 6 4× 1 0 5~ 1 0 9× 1 0 5孢子 mg。方差分析表明 ,继代培养对生物量和产孢量均无显著影响 (P <0 0 5)。用初始菌液和 1 2 0转接比下继代培养的菌液制备而成的接种体对桃蚜进行两组毒力测定 ,每一组测定的接种…  相似文献   

12.
飞虱虫疠霉对褐飞虱的毒力(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cis(Hori) Humber)是我国稻区常见引发稻飞虱流行病的重要病原真菌。本研究用从稻飞虱虫尸上分离获得的两个飞虱虫疠霉菌株F95127和F95129分别对褐飞虱(Niloparvatalugens Stal)进行了毒力测定。将 4-5龄若虫曝露在液体培养所获的产孢菌丝平板下进行“孢子浴”接种,通过控制孢子浴时间获得系列接种剂量。各剂量处理的若虫分别饲养于生长培养箱中,温度25℃,光照12L∶12D,相对湿度接近饱和,逐日检查死亡数。所得数据很好地拟合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由此获得用于估计毒力指标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参数。接种后 6-8 d, F95129和 F95127的 LD_(50)分别为 327、 122、46孢子/mm~2和409、 133、 74孢子/mm~2, F95127在95孢子/mm~2剂量下的 LT_(50)为7.6d,而F95129的LT_(50)则从172孢子/mm~2时的 6. 6d下降到 525孢子/mm~2时的5.6d。根据所测毒力指标和剂量效应参数的分析比较,两个飞虱虫疠霉菌株对褐飞虱均具有中等毒力,且彼此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孢子萌发类型是决定飞虱虫疠霉能否入侵的重要因子之一 ,而不同营养基质及昆虫体壁理化特性直接影响到孢子的萌发类型。对氨基酸、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及桃蚜(Myzuspersicae)和褐稻虱 (Nilaparvatalugen)粗提物研究发现 ,它们均在不同程度上对芽管形成有刺激作用。其中 ,L 半胱氨酸、L 天冬酰氨、山俞酸 (C2 2 :0 )、海藻糖、果糖、麦芽糖、甘油、抗坏血酸、叶酸、维生素B1、ZnSO4、FeSO4以及两种寄主粗提物对芽管形成刺激作用显著。而这些基质如L 半胱氨酸、抗坏血酸、叶酸、维生素B1、FeSO4、ZnSO4及豆蔻酸 (C1 4 :0 )、软脂酸 (C1 6 :0 )、硬脂酸 (C1 0 :0 )、花生酸 (C2 0 :0 )、山俞酸 (C2 2 :0 )、掬焦油酸 (C2 4 :0 )、核黄素、烟酸能显著抑制二级分生孢子的产生。相反对刺激芽管形成不明显的物质如丙氨酸、酪氨酸、葡萄糖、半胞糖、蔗糖、肌醇、糖原、维生素B6、NaCl和KCl等能显著促进二级分生孢子的形成。此外 ,有些物质在高浓度下刺激芽管形成 ,而在低浓度下能促进二级分生孢子的形成 ,如L 天冬酰氨、海藻糖、…  相似文献   

14.
Thirty isolates of the entomophthotalean fungus, Conidiobolus coronatus, derived fromnaturally infected rice planthopper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achvihes of their alkaline protease.Culturing in sabouraud broth for 48h at 26℃, the isolates yield a dry mycelium biomass of 29.2mg / ml with a maximum of 32mg / ml. The activity of the alkaline protease in supemabot variedgreahy among the isolates, ranging 232-1410u / ml. The specific acihvity was high and venous:11000u / mg for 2 of the isolates tested, 8000-…  相似文献   

15.
采集并组织分离到假褐云斑鹅膏Amanita pseudoporphyria的纯培养菌丝。培养发现其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形态与一般蕈菌有差别。摇瓶液体培养条件下,假褐云斑鹅膏菌丝体干重为0.626g/L,在气升式反应器内假褐云斑鹅膏菌丝体干重可达到1.629g/L。反应器培养的菌丝体毒素的HPLC分析表明菌丝体内含有鹅膏毒肽,而不含有鬼笔毒肽。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液体培养鹅膏菌丝体来生产鹅膏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