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红梅  葛艳 《生物磁学》2011,(12):2381-2383,2388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在美国、欧洲、非洲等地均有相关病例报道,我国也有病例发现。该病主要引起发热,血小板减少,严重可引起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分别从HGA的发现,临床特点,治疗,预防等方面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在美国、欧洲、非洲等地均有相关病例报道,我国也有病例发现。该病主要引起发热,血小板减少,严重可引起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分别从HGA的发现,临床特点,治疗,预防等方面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是一种侵染中性粒细胞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其所致疾病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一种经蜱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它感染中性粒细胞后可诱发机体产生炎症免疫反应,最终导致免疫抑制及潜在疾病引起的各种继发感染和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该病原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致病机理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东宁县山区蜱类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地区有的蜱种已证实是传播森林脑炎、北亚蜱传斑疹伤寒的媒介。近年来,国内文献又报导了从东北牡丹江林区发现了莱姆病(Lyme Disease)病人,病人都有被婢咬史,并从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的中  相似文献   

5.
安徽蜱类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蜱是蜱螨亚纲中一个专性寄生的类群.在虫媒疾病中,由蜱传播的病原件种类最多,不仅对人、畜疾病的传播作用大,在自然界还能起到贮存宿主的作用.1981年夏立照等初步报道安徽蜱类计2科,3属,5种,经过12年断续的野外工作,整理标本鉴定,安徽蜱类累计为2科,  相似文献   

6.
蜱为专性吸血的外寄生动物,传播多种病原体而导致疾病,给人类健康、畜牧业生产及野生动物带来极大危害。我国生态环境多样,蜱及蜱媒疾病种类繁多、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林牧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人群与媒介蜱的接触机会逐渐增多,蜱传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且不断有新发的蜱传疾病出现,其公共卫生学意义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我国重要的蜱传疾病、媒介蜱类、分布与特性等进行系统介绍,以期为我国蜱及蜱传疾病的系统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立克次体是近年发现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种,由其引起的疾病为黑龙江蜱传斑点热。综述了黑龙江立克次体的发现、分离鉴定、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介绍了黑龙江蜱传斑点热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8.
森林脑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新英  彭文明  高轩 《病毒学报》2004,20(2):190-192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TBE),是由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引起,经蜱传播,以中枢神经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10年,在前苏联亚洲部分发现以中枢神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36年,Tkachev氏首次用小白鼠从患者分离到病毒.1937年从当地主要蜱种全沟硬蜱体内分离到同一种病毒,提出并证实蜱为本病传播媒介.1938年证实了森林中的啮齿类动物为本病贮存宿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有关本病的报告越来越多,几乎大部分国家均有报告.1990年由Pletnev AG等人首次完成森林脑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我国于1942年发现该病,1952年从患者及蜱中分离到森林脑炎病毒,近几年流行又有增强趋势[1].  相似文献   

9.
华硬蜱和二棘血蜱的交叉免疫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刚  张以耕 《昆虫学报》1993,36(3):290-295
本文首次比较了经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叮咬三次后再经二棘血蜱(Haimaphysalis bispinosa)叮咬的家兔与仅经二棘血蜱叮咬的家兔的交叉免疫抗性。二棘血蜱叮咬被中华硬蜱致敏的家兔时,吸血增重为:143.12±32.67mg,但二棘血蜱在正常家兔体上寄生,初次吸血增重为:181.30±44.35mg,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唾液腺提取物(SGE)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两者分别有24条和22条电泳带,中华硬蜱主带有6条,分子量分别为142、105、94、66/65、64和56kD,而二棘血蜱主带有5条,分子量分别为:215、114、105、66/65和58kn,经中华硬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和经二棘血蜱叫‘咬致敏的家兔血清作免疫印渍,均显示出105kD这一电泳带。该实验表明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叮咬家兔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反应,提示105kD蛋白质抗原可能是两者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0.
莱姆病疫苗     
莱姆病在整个世界都有发生,据报告,莱姆疏螺旋体病大多数病例发生在温带,而且与主要的媒介昆虫的分布相一致,蓖子硬蜱复合体的蜱,包括蓖子硬蜱发现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全沟硬蜱则发现于东欧和亚洲,太平洋硬蜱发现于美国西北部,而肩突硬蜱则发现于美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图1)。  相似文献   

11.
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 Teng系邓国藩(1977)所建立。以前文献中将此种误订为蓖子硬蜱I.ricinus或全沟硬蜱 I.persulcatus。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详细观察了中华硬蜱幼虫的形态,发现它与蓖子硬蜱和全沟硬蜱的幼虫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东北林区啮齿动物蜱媒传染病感染状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吉林省集安、辽宁省宽甸林区捕获的野鼠进行7种蜱媒病原体Ig G抗体检测,检测鼠血清75份,斑点热立克次体、粒细胞无形体、查菲埃立克体、伯氏疏螺旋体、蜱媒脑炎病毒、新布尼亚病毒、土拉弗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3%、8.00%、14.67%、4.00%、1.33%、6.67%、1.33%,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χ2=19.83,P=0.003)。不同鼠种对7种蜱媒病原体抗体检出阳性率各不相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份野鼠标本中,复合感染率为8%。调查地区野鼠中7种蜱媒病原体感染比较普遍,以斑点热立克次体和查菲埃立克体阳性率为高。  相似文献   

13.
革蜱未成熟期哈氏器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在阶 《昆虫学报》1986,29(2):159-166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革蜱属8种幼虫和若虫的哈氏器,并与其他属5种幼虫和4种若虫的哈氏器进行比较,以阐明其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中的意义。其中,9种幼虫和8种若虫哈氏器的结构是首次报道。革蜱属幼期哈氏器的囊孔形状、前窝感毛数目及其中孔毛的位置等与其他属不同。东洋区的金泽革蜱与古北区的革蜱种类之间,在孔毛形状、位置和幼虫近端缝孔的位置上有明显差别。而后者中,阿坝革蜱幼虫一般无近端缝孔;网纹革蜱幼虫和若虫的囊孔形状和幼虫的近端缝孔的位置与其他种类不同。但其余几种革蜱幼虫和若虫的哈氏器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4.
草原革蜱Dcrmacentor nuttalli分布于我国新疆、内蒙等地.苏联、蒙古亦有发现,国内外均巳证实是蜱媒斑点热的传播媒介.采用目测、解剖、切片三种方法,进行了生理龄期观察,目测法是观测蜱的腹部厚度变化,以体侧缘为纵轴线比较腹面与此线构成的距离,分成4个生理龄期;解剖法的主要指征是蜱中肠支囊体积和形态变化,马氏管内鸟嘌呤含量和支气管束等形态的变化;切片法的主要指征是中肠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内血红蛋白颗粒和血红素的变化.三种方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在10%左右.草原革蜱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自3月下旬至5月上旬绝大部分为Ⅱ、Ⅲ期的强壮蜱,此时正值当地牧放季节,处于活动高峰的媒介蜱,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蜱类分类系统的变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  杨晓军  刘敬泽 《昆虫知识》2009,46(2):323-326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蜱类研究中的应用,及对蜱类系统发生的深入研究,蜱的分类及命名发生了很大变更。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分类系统过时。文章对中国曾经采用的蜱类分类系统与现今世界上普遍认可的分类系统进行了详细比较,以期引起注意,从而促进蜱类系统学及其他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蜱传脑炎病毒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蜱传脑炎的病原体,每年在欧洲、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中国北部报道的蜱传脑炎病例数约为10000-12000例,且在我国和多个欧洲国家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正成为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主动免疫是预防蜱传脑炎的有效措施,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研制出安全性较高的疫苗,但在我国流行省份的疫苗接种较为有限,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或许是治疗蜱传脑炎病毒感染的研究方向之一。蜱传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2B-NS3与NS5因为在病毒基因组复制、加帽和宿主免疫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关键的抗病毒药物研发靶点。本文综述了蜱传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2B-NS3与NS5的三维结构和抑制剂研发工作,为深入探究该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和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蜱螨学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在阶 《昆虫知识》1992,29(3):159-162
<正> 我国蜱螨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解放前只有一些零星报道,比较系统的研究是从50年代开始。1963年在长春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蜱螨学术讨论会,至今已有30年。近十几年来,蜱螨学的研究进展较快,中国经济昆虫志中有关蜱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3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风疹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河南省2013年风疹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风疹病例352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37/10万,其中以信阳市最高,郑州市次之,漯河市最低;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人群(80.40%),并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61∶1;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3—6月为发病高峰。结论河南省风疹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15岁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应提高重点人群风疹疫苗的接种率,预防风疹暴发,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将采自不同地区的草原革蜱Dermucentor nuttalli Olenev和森林革蜱Dermaeentor silvarumOlenev成虫在实验室中培养,对所获幼虫的形态特征用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证明,革蜱幼虫的一些形态变异很大,同一种革蜱采自不同地区或不同雌虫所产的幼虫的个体变异甚至比种间变异还大。所以,前人根据个别地区少量材料所描述的上述幼虫形态特征及所做的检索表,不能广泛适用。作者分析了大量材料后,找出上述两种幼虫较稳定的鉴别特征。根据假头宽和盾板长可以区分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按照肩毛(Sc)和第一对背中毛(Cd1)的长度可以把上述两种幼虫与我国北部分布的其他三种革蜱(边缘革蜱、银盾革蜱和网纹革蜱)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0.
分子生物学在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兆彦  董慧琴 《蛛形学报》1997,6(2):158-160
蜱螨学从昆虫学中独立出来的30~40年的时间内,一些适合蜱螨学的研究方法得到迅速的发展与完善,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开始被应用在蜱螨学的研究中,从而使得蜱螨学由形态描述之类的宏观层次研究,而开始逐渐转向生化和分子水平,DNA作为物种的遗传物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很长时间里,人们一直对蜱螨的遗传物质——DNA所知甚少,因此对蜱螨遗传学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