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患者血培养情况,对分离菌株及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WHONET 5.5软件分析.结果 1764例患者血培养共分离获得482株病原菌,总阳性率为27.3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9.83%(192/482),革兰阴性杆菌占51.04% (246/482),真菌占8.09% (39/482).最常见的感染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耐甲氧西林发生率分别为88.24%及90.48%,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比较,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只有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分别为5.88%和63.4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5.88%)和夫西地酸(11.76%)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分别为13.04%及11.1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0.00%,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92.68%.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是重症监护室患者血流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耐药及多重耐药性均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气管插管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插管前预防性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老年气管插管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560例标本中共检出177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1株(68.36%),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除鲍曼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检出52株(29.3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MRSA 37株),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另外分离到真菌4株。结论气管插管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的病原菌分布状况和细菌耐药情况,给予适当药物,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和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义乌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发生的60例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痰液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资料,了解病原菌分布的特点,分析引起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60例患儿样本共培养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27.8%,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52株,占72.2%,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6株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占50%,肺炎克雷伯菌中13株为多重耐药菌,占56.5%,大肠埃希菌中6株为多重耐药菌,占46.2%,鲍曼不动杆菌中4株为多重耐药菌,占66.7%,铜绿假单胞菌中2株为多重耐药菌,占50%,嗜麦芽类单胞菌与阴沟肠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结论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烧伤病房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烧伤病房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创面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分离出病原菌154株,革兰阳性菌62株,占40.26%;革兰阴性菌92株,占59.74%.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烧伤难愈性创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压迫性溃疡创面中常见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他难愈性创面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创面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烷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氨曲南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低,无万古霉素耐药菌.常见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不同病因的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分布不同,引起难愈性创面的病原菌主要为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痰培养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ICU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病原菌,应用Micro Scan WalkAway40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根据CLSI 2014版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981株非重复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83.6%,革兰阳性球菌占14.9%,真菌占1.5%。排前6位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22.0%、17.8%、13.0%、12.1%、6.3%和5.7%。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体外药敏试验都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株检出率为65.5%,大肠埃希菌ESBLs发生率为53.2%,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抗菌药耐药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暴发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07例老年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38株,革兰阴性菌163株,占68.49%;革兰阳性菌33株,占13.87%;真菌42株,占17.65%.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株的比例分别为36.73%、28.8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呼吸道菌群失调,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耐药率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菌株有较高比例,二重感染比例较高;革兰阳性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因此临床医生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于改善患者肺部微生态失衡,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孟曙芳  管鸽  施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11):1027-1029,1032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AECOPD)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借鉴。方法取诸暨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273例AECOPD患者的下呼吸道痰标本及纤支镜刷取分泌物进行培养、鉴定、药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73例AECOPD患者中有225例患者分离到病原菌,分离病原菌28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最多,占46.8%,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占18.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肠球菌、肺炎链球菌次之;真菌占20.9%;流感嗜血杆菌占13.8%。药敏结果显示阴性杆菌对美罗培意敏感率最好,其次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现象明显,流感嗜血杆菌已经成为AECOPD患者重要的致病菌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格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然后进行细菌菌株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出59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64株,占78.2%,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49株(占8.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80株(占13.5%),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不论是革兰阴性杆菌还是革兰阳性球菌均普遍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义乌医院无多重耐药危险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人选无多药耐药危险因素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352例,按照发病时间分为早发HAP组与晚发HAP组,采集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析比较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人选的352例患者共分离m393株病原菌,HAP最常见的病原菌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早发HAP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晚发HAP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组患者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株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早发与晚发H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6株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早发HAP与晚发HAP除了对哌拉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晚发HAP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及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比例增高。结论无多重耐药危险因素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早发与晚发HAP感染病原菌差别不大,虽晚发HAP的耐药率相对较高,但对大部分抗菌素敏感,所以适当使用抗菌素,对于减轻选择抗菌药物的压力、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二重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院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院1994年6月至1995年12月间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2165例阳性标本分析中发现,病原菌感染以呼吸道及肺部感染为最多见,其次为尿路感染和创伤感染。感染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检出率最多的顺序是: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白色念珠菌等。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氏不动杆菌(27.97%)、肺炎克雷伯氏菌(25.6%)、铜绿假单胞菌(13.56%)、白色念珠菌(13.20%)、金黄色葡萄球菌(11.2%)、大肠埃希氏菌(7.1%)等。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简称G-b)对丁胺卡那和头孢呋新敏感率呈上升趋势(P<5%),头孢三嗪、青霉素、红霉素敏感率稳定,其余七种抗生素敏感率呈下降趋势。革兰氏阳性球菌中(简称G+c)首选药为去甲万古霉素,丁胺卡那敏感率稳定,头孢呋新敏感率呈上升趋势,其余抗生素敏感率呈下降趋势(P<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开放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症监护室开放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痰标本418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69.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7.02%,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0.16%。革兰阳性球菌占20.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2.5%,真菌10.24%。结论目前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细菌的耐药性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至2015年院内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年共收集下呼吸道痰液标本21 615份,分离病原菌5 621株,阳性率为26.0%;其中革兰阴性(G~-)菌4 249株,占75.6%,以铜绿假单胞菌居多(20.7%);真菌764株,占13.6%,以白假丝酵母居多(12.6%);革兰阳性(G~+)菌608株,占10.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9.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最低,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部分三代头孢类等抗菌药耐药率较高(50.0%)。G~+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为零,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红霉素等抗菌药耐药率较高(40.0%)。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耐药性呈增长趋势,临床应加大病原菌分布检测及其耐药性监测力度,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病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1999年1月~2003年12月该院烧伤病区患者因感染而分离出的658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的65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25株(64.6%),革兰阳性菌209株(31.8%).真菌24株(3.6%)。主要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药敏提示除真菌外的大多数病原菌出现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和妥布霉素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丁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烧伤感染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了解病原菌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对于加强抗感染治疗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取得最佳的感染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研究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市儿童医院成人与儿童病区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差异与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的所有成人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痰,咽拭)进行微生物检验并统计分析。结果成人感染以非发酵细菌为主,并且出现MDR/PDR现象;儿童细菌性感染以肠杆菌细菌为主;G+菌感染还是以金黄色葡萄为主,也有MRSA菌株出现,未超过15%,远远低于成人水平。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占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首位,头孢三、四代对成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在50%左右;阿米卡星有很好的敏感性,耐药率为5.2%;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已达20.59%;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0%左右。成人鲍曼不动杆菌只有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在10%左右;并且已经出现全耐药菌株。儿童检出病原菌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未发现耐药菌株,对头孢三、四代仍有较好的敏感性,还没出现高耐菌株。头孢三、四代对成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已高达75%左右;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将达20%。儿童中MRSA检出率为13.32%,成人已高达72.1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那唑胺耐药菌株。结论儿童与成人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应杜绝滥用抗生素,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5.
240例住院患者痰液分离菌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痰液分离菌种类,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5年1~12月住院患者所发生的240例住院感染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痰液的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除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23.94%)较高外,真菌也有较高的检出率(22.54%);真菌已成为基层医院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结论 加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高度重视病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当前预防基层医院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细菌性慢性呼吸道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常见疾病。呼吸道环境和结构的复杂性导致慢性感染病灶常常定植着多种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等。这些病原菌在慢性呼吸道感染的发展过程中进化出了合作、竞争、共生等复杂的种间关系,通过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系统使多种病原菌成为一个整体来应对呼吸道各种苛刻的生存条件,从而导致呼吸道感染针对性治疗的失败或病情反复。目前国际上关于病原菌种间互作关系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临床证据表明铜绿假单胞菌的定植与慢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该菌可以利用群体感应系统来主导与其他病原菌的互作与共存。因此,本文围绕群体感应系统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间关系和互作机理,可加深人们对病原菌种间互作与慢性呼吸道感染相关疾病关联性的认识,并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方案的改进、疾病控制和新型抗感染药物的研发提供新视角、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研究ICU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病原学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于我院ICU住院治疗的216例下呼吸道感染者,按照是否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分为研究组113例,对照组103例。分析两组患者感染相关因素的数量分布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菌种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感染相关因素的分布率更高;(2)住院时间>3个月、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他细菌感染、血红蛋白含量<100 g/L、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使用免疫抑制剂是ICU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3)113例研究组共培养出细菌菌株9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2株(55.91%),革兰氏阳性菌25株(26.88%),革兰氏阴性菌中较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2株)、鲍曼不动杆菌(13株)、肺炎克雷伯菌(12株);革兰氏阳性菌中最多的是肺炎链球菌(11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4)耐药情况:铜绿假单胞菌对莫西沙星耐药率较低(15.8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17.56%),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16.37%),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结论:住院时间>3个月、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他细菌感染、血红蛋白含量<100 g/L、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多重耐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本院ICU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应根据病原菌选择耐药性低的药物,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leading pathogens of severe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were the following: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bacteria of the famility of Enterobacteriaceae (33.8%), Pseudomonas spp. (24.9%), Acinetobacter spp. (18.1%), Staphylococcus aureus (16.0%), blood flow infections--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 (33.6%), S. aureus (26.1%), Enterobacteriaceae (17.6%), wound infections--Enterobacteriaceae (35.7%),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cocci (17.8%), Pseudomonas spp. (14.3%). As for various species of Enterobacteriaceae, susceptibility was preserved in 91-100% of the isolates to meropenem, in 72-100% to cefoperazone/sulbactam, in 51-65% to cefepime, in 72-86% to amikacin, and in less than 50% to cephalosporins and fluoroquinolones. As for P.aeruginosa, 28% of the isolates was resistant to all the antibacterials, except polymyxin. The highest susceptibility to cefoperazone/sulbactam and meropenem was revealed in the isolate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Oxacillin resistance was detected in 64.9% of the S.aureus isolates. The oxacillin resistance as a rule wa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macrolides, aminoglycosides and fluoroquinolones. As for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 oxacillin resistance was stated in 75.6% of the isolates. All the isolates of the Staphylococcus spp. preserved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vancomycin and linezolid.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免疫抑制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特征、病原菌组成及耐药性,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使用抗菌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前瞻性观察诊断的非免疫抑制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平均起病时间为人院后(14.3±13.2)d,最常见基础疾病依次为脑血管意外(16/46),慢性肺部疾病(13/46)和糖尿病(5/46)。培养阳性率58.7%,最常见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8/27)、铜绿假单胞菌(6/27)、阴沟肠杆菌(3/29)及金黄色葡萄球菌(3/29)。80.4%患者入院72h内使用过抗生素,初始经验性治疗最常使用的抗菌素依次为头孢菌素(29/46)、碳青霉烯类(9/46)、糖肽类(5/46)。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中介MIC〉32mg/L,对其他抗生素耐药;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高度耐药MIC=128mg/L。结论非免疫抑制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多发生在有脑血管疾病及慢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我院非免疫抑制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应优化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初始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