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武夷山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气候区,该区域物种多样性丰富,然而土壤动物蚯蚓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形态分类学方法和DNA条形码技术,本文报道在福建省武夷山和梅花山采集的巨蚓科(Megascolecidae)远盲蚓属(Amymthas)蚯蚓新物种4种:表土远盲蚓(A.epigenus Sun&Qiu,sp.nov.)、梅花山远盲蚓(A.meihuamontis Sun&Qiu,sp.nov.)、苔蘚远盲蚓(A.muscosus Sun&Jiang,sp.nov.)和腐土远盲蚓(A.humatalis Sun&Jiang,sp.nov.)。这4个新物种在Sims等(1972)的物种群中属于A.sieboldi-group,其受精囊孔均位于6/7~8/9节间。所有新种附形态学描述、图片以及与相似物种的形态学比较和提交至GenBank的条形码登记号。此外还通过在GenBank上同源性搜索,筛选出了与新物种亲缘关系较近的蚯蚓物种,并对其进行了遗传距离计算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的梳理。以上结果将福建省武夷山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的蚯蚓物种数由4种增加至8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寡毛纲(Oligochaeta)巨蚓科(Megascolecidae)腔蚓属(Metaphire)3个新发现物种,分别是象头山腔蚓(M. xiangtoumontis Dong & Jiang sp. nov.),韩摆渡腔蚓(M. hanbaiduensis Dong & Sun sp. nov.)和长白山腔蚓(M. changbaimontis Dong & Shen sp. nov.)。象头山腔蚓受精囊孔2对,位于7/8 ~ 8/9节间,属于M. insulana物种群。韩摆渡腔蚓受精囊孔3对,位于6/7 ~ 8/9节间,属于M. houlleti物种群。长白山腔蚓受精囊孔2对,位于6/7 ~ 7/8节间,属于M. glandularis物种群。所有新物种均附有形态学描述、图片、与相似物种的形态学比较及与GenBank上亲缘关系相近物种的遗传距离计算分析。以上结果丰富了我国腔蚓属蚯蚓的物种多样性,并首次记录了采集于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巨蚓科蚯蚓新物种。  相似文献   

3.
贵州远盲属蚯蚓两新种记述(单向蚓目:巨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远盲蚓属蚯蚓两个新种,雅致远盲蚓Amynthas eleganis sp.nov.和大突远盲蚓Amynthas magnipapillata sp.nov.模式标本均采自贵州省梵净山。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于1993年在云南发现的远环蚓属蚯蚓一新种──方垫远环蚓Amynthasquadrapulvinatussp.nov.,以其受精囊两对、腺垫为长方形、无环形小沟等特征,与相似的双沟远环蚓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栖居于名贵中药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根部的蚯蚓经鉴定为线蚓科(Fnchytraeidae)的一新属新种——岷县等毛蚓 Isosetosa minxianensis。新种的主要特征:头孔位于O/I,无背孔,体白色,环带位于1/2Ⅺ—ⅩⅢ(=21/2节)。每节刚毛4束,每束刚毛4根,每根棍棒状,外端略尖。受精囊孔一对,位4/5节间沟内。雄孔一对,位第Ⅻ节。雌孔一对,位于12/13节间沟内。脑位于第Ⅲ节内。在脑和腹神经索的切面内可见到神经原的核周体。隔膜腺三对,位于4/5—6/7隔膜的后壁上。咽头顶部具有扁平板。无肠盲囊。在第Ⅳ节内有消化肾管、乳糜细胞。背血管起目环带后。精巢一对,不分叶,位于第Ⅺ节内。卵巢一对,位于第Ⅻ节内,具精囊和卵囊,阴茎球为带丝蚓型。受精囊一对,位于第Ⅴ节内,不与消化道相连,亦无盲管分支。本新属与白线蚓属 Fridericia Michaelsen、线蚓属 Enchytraeus Henle相近,但有明显差异。经与Enchytraeus barkudensis Henle进行比较,也有明显差別,本种的受精囊不与消化道相连,肠壁内有乳糜细胞,故确定为新属新种。经过调查,本种蚯蚓有时少数也在健康的当归根部生活,因此也可能直接为害健康植株。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陆栖寡毛类二新种记述(寡毛纲:巨蚓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82年采自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原始森林的巨蚓科(Megascolecidae)远盲,属Amynthas蚯蚓二新种:双陷远盲蚓 Amynthas biconcavus sp.nov.和四突远盲蚓 Amynthas tetrapapillatus sp.nov.。文中采用的是Sims & Easton 1972和Easton 1979对环毛属Pheretima订正后的分属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发现于贵州的远盲属蚯蚓一新种,命名为陈氏远盲蚓Amynthas cheni sp.nov.。模式标本采于贵州省梵净山。  相似文献   

8.
哀牢山、无量山与苍山是云南省地理二级阶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但鲜有蚯蚓物种记录。为完善云南省蚯蚓多样性、系统发育与演化研究,本研究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开蚯蚓物种野外调查、形态分类、分子系统发育与扩散分析。研究共获得蚯蚓物种3科8属27种,其中巨蚓科(Megascolecidae)21种,正蚓科(Lumbricidae)4种,链胃蚓科(Moniligastridae)2种,鉴定了3个新物种——无量山远盲蚓(Amynthas wuliangmontis sp.nov.)、景东远盲蚓(Amynthas jingdongensis sp.nov.)和湖畔远盲蚓(Amynthas lacustris sp.nov.)。我们提取并测定样本的线粒体COⅠ、COⅡ、12S r RNA、16S r RNA和ND1基因序列,该地区物种间上述5基因联合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9.6%±0.5%,种群阶元遗传距离范围为0~2.7%;其次,构建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和贝叶斯系统发育树,阐述了该地区蚯蚓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再次验证了远盲蚓属与腔蚓属均不为单系群的观点;最后,依据祖先分布区域重建结果,并结合之前研究,推测该地区巨蚓科蚯蚓物种的主要扩散趋势为由南至北扩散——自哀劳山、无量山向苍山方向扩散。  相似文献   

9.
蒋际宝  邱江平 《生物多样性》2018,26(10):1074-28
截至2017年中国已记录巨蚓科蚯蚓579种(亚种), 优势类群为远盲蚓属(Amynthas)与腔蚓属(Metaphire), 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值得深入研究。近年来的研究指出联合形态分类与分子系统发育可较好地探讨中国巨蚓科蚯蚓的起源、分化与扩散。本文概述了中国巨蚓科蚯蚓物种的起源、分化时间以及扩散历程, 探讨了受精囊孔、盲肠形状等重要特征的演化, 分析了现行分类系统的缺陷。多项研究表明, 中国巨蚓科主要类群的祖先起源于中南半岛, 于白垩纪末期至新生代初期进入中国, 在新生代得以繁荣发展; 受精囊孔的对数或位置是多起源的, 盲肠形状演化中有祖征重现的现象, 故使用少数形态特征进行类群划分的现行分类系统有待改进。此外, 中国巨蚓科蚯蚓的具体演化机制及影响因素仍不明确。因此, 在未来研究中整合形态特征、分子数据与地理格局、地质历史及环境因子等信息, 定量分析类群演化与古地理、生物与非生物因素间的关系, 将有助于全面厘清中国巨蚓科蚯蚓演化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10.
腔蚓属一新种(后孔寡毛目:巨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采自我国甘肃省的腔蚓Metaphire Sims et Easton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兰州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绿腔蚓,新种Metaphire viridis sp. nov. 外部特点:体长192—230mm,体宽9.5—10mm,体节数124—128(模式:192mm长,10mm宽,124节)。口前叶为1/2上叶式。背孔自12/13节间出现。生活时背面深绿色,腹面淡绿色。环带占xiv—xvi节,长9—10mm,戒指状,无刚毛,无刚毛窝,有背孔痕迹。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分布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伪黑盲蛛属Pseudomelanopa 1新种:六盘伪黑盲蛛P.liupan sp.nov.,此种与本属中的唯一种类台湾伪黑盲蛛P.taiwana相比较,雄蛛的阳茎和雌蛛的纳精囊明显不同;新种步足上的刺明显小于台湾伪黑盲蛛P.taiwana;新种雌蛛眼丘光滑,而台湾伪黑盲蛛P.taiwana眼丘上具1对小钝突;新种雄蛛触肢膝节和胫节光滑,仅在其膝节远端具1尖刺,而台湾伪黑盲蛛P.taiwana雄蛛触肢膝节和胫节背面具小齿.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记述中国长垫盲蝽属,描述该属1新种:临泽长垫盲蝽Camptotylidea linzensis sp.nov.,提供了虫体背面观照片及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昆虫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作者1984年在湖南洞庭湖区进行蚯蚓种类调查,继1983年后,又发现腔蚓属(Metaphire)蚯蚓二新种。记述于下: 1.二孔腔蚓,新种Metaphire biforatum sp. nov. (图1) 外部特征体长121—142mm,体宽5—6.2mm,体节数97—115。体色(福尔马林浸液中)褐色,背腹一致。自Ⅻ节起,沿背中线到体末端有一黑褐色的色带,宽约0.8mm。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栖息于甘肃南部的陆生贝类艾纳螺科1新种,南坪沟颈螺Holcauchen nanping sp. nov.。与各已知种相比,南坪沟颈螺的次体螺层最膨大;腭壁板齿及腔壁齿阙如;具1枚强壮轴唇齿;在生殖系统中,鞭状器小,乳突状;成荚器无盲囊;纳精囊管分支盲管缺乏。南坪沟颈螺,新种Holcauchen nanping sp. nov. (图1~4)鉴别特征次体螺层最膨大;无腭壁板齿与腔壁齿;轴唇齿1枚,强壮。鞭状器小乳突状;成荚器无盲囊;纳精囊管分支盲管缺乏。正模,HBUMM06584-specimen 1,具软体部的成体,四川省九寨沟县风成寺,2011-08-14,吴岷、徐沁、Prem B.Buhda采。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词源:新种种名源自九寨沟县旧称"南坪"。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远盲蚓属蚯蚓分布最多的国家,明确该属200余种蚯蚓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和生态适应性对蚯蚓的生态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历史资料记载的物种和本研究团队2006至2016年间实地调查获取的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采集该属物种的地理分布信息,绘制了远盲蚓属蚯蚓在我国的分布图。此外,通过提取各分布点对应的生物气候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影响远盲蚓属蚯蚓在我国区系分布的气候因素。结果表明:(1)远盲蚓属蚯蚓在我国的分布现状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在水分因子中,极端水分条件、水热是否同步和年降水量均同等重要,在温度因子中,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为,极端温度、水热是否同步、平均温度;(2)水热条件较好的区域(例如,华南区)比水热条件相对短缺的区域(例如,华北区和西南区)更有利于远盲蚓属蚯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贵州环毛属蚯蚓二新种(后孔寡毛目:巨蚓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整理1984年8—10月采于贵州遵义的陆栖寡毛类标本时,发现环毛属二个新种,记述于后。1.近孔环毛蚓,新种Pheretimaplesioporasp.nov.(图1)外部特征:体长44—80毫米,宽2—3毫米,体节数70—116(正模:70毫米长,2.5毫米宽,114节)。体灰白色,x节前少体环。口前叶前上叶式,背孔起于11/12节间,环带橙褐色,其腹面可见刚毛。刚毛细小,色深,数多,排列紧密,在xⅶ,xix—xxⅱ或xxⅵ节腹面刚毛数特多,排列也不整齐,略为2—3排,背部刚毛也较紧密,但排列成较整齐的一排。刚毛数:74—93/ⅲ,96—117/ⅴ,101—127/ⅷ,104—116/xx,97—123/xxⅴ,受精囊孔之间:7…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了分别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栅蛛科栅蛛属Hahnia 2新种:垭口栅蛛,新种S.yakouensis sp.nov.和肾形栅蛛,新种S.reniformis sp.nov..垭口栅蛛后眼列前曲,交媾腔大,扁圆形,交媾孔1个,位于交媾腔下缘,交媾管粗,呈"人"字形下行分成2支再向两侧扭曲.纳精囊有一肓管斜向上伸出,鉴于上述特征而与Hahnia mridulae Tikader,1970不同.肾形栅蛛交媾孔2个,位于生殖厣腹面中央,纳精囊1对,大,肾形,插入器始于生殖球左下方,鉴于上述特征而与Hahnia xinjiangensis Wang et Liang,1989不同.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Hahnia collected from the Gaoligong Mountains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Hahnia yakouensis sp. nov., Hahnia reniformis sp. nov..  相似文献   

18.
记述了中国分布的薇盲蝽属Monalocoris5个种,其中包括3新种:黄盾薇盲蝽M.fulviscutellatus sp.nov.、黑黄薇盲蝽M.nigrofiavis sp.nov.、赭胸薇盲蝽M.ochraceus sp.nov.和中国1新纪录种:大岛薇盲蝽M.a-mamianus Yasunaga,2000;以及宽垫盲蝽族6属9种,其中包括1人新纪录属:榕盲蝽属Dioclerus Distant,1910和2个新纪录种:泰榕盲蝽Dioclerus thailandensis Stonedahl,1988、四斑芋盲蝽Ernestinus tetraxtigma Yasunaga,2000。  相似文献   

19.
记述了中国分布的薇盲蝽属Monalocorgs 5个种,其中包括3新种:黄盾薇盲蝽M.fulviscutellatus sp. nov.、黑黄薇盲蝽M.nigroflavis sp.nov.、赭胸薇盲蝽M. ochraceus sp.nov.和中国1新纪录种:大岛薇盲蝽M.a-mamianus Yasunaga,2000;以及宽垫盲蝽族6属9种,其中包括1个新纪录属:榕盲蝽属Dioclerus Distant,1910和2个新纪录种:泰榕盲蝽Dioclerus thailandensgs Stonedahl,1988、四斑芋盲蝽Ernestinus tetrastigma Yasunaga,20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采自中国北方滨海地区植绥螨二新种及二新纪录种。单毛盲走螨Typhlodromus,monosetus sp.nov.采自吉林长自山;凹胸盲走螨T.concavus sp.nov.采自山东省泰山。山葡萄钝绥螨Amblyseius vineaticus Wainstein及柞钝绥螨A.quaesitus Wainsteia et Begliarov均采自长白山,为中国新纪录。首次描述千山盲走螨T.qianshanensis Wu雄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