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过滤技术从福建产圆斑蝰蛇泰国亚种蛇毒中纯化出一个新的PLA,(PLA2-3)。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Ouchterlony双向免疫扩散证明为均一蛋白质。其理化及酶学性质如下:由约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不包括半胱氨酸和色氨酸);分子量为14800;等电点为7.8;PLA2酶比活力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为255μmol/min·mg,用间接溶血法测定半数溶血量(HU50)在家兔和大白鼠分别为0.025μg/ml和0.05μg/ml;小鼠静脉注射的近似LD50为3154mg/kg。与从该蛇毒中分离出的毒性和碱性PLA,相比,具有PLA。酶比活力高,毒性小的特点。此酶具有明显降压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效应和可逆性负性心肌收缩力作用,但未观察到心肌挛缩现象.  相似文献   

2.
呋喃那斯对暴发性鱼病的BSK-10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为0.019mg/L,比呋喃唑酮的用量低32倍。用0.2和0.5mg/L浸泡药浴病鱼的治愈率为90%和100%;50mg/L呋喃唑酮的治愈率为0。10mg/L和20mg/L药浴10分种的死鱼时间比50mg/L呋喃唑酮迟1天。以0.5和4.0μg/g腹腔注射给药的防治效果也优于同剂量的呋喃唑酮。对鲢以100mg/L药浴2小时或白鲫ip600mg/k  相似文献   

3.
中麻黄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用中麻黄无菌苗为外植体,其切段培养在附加2mg/L2,4-D和0.5mg/L 6 BA的MS培养基上,全部脱分化形成白色疏松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于MS+0.5mg/L2,4-D+0.2mg/L6BA+0.2mg/L NAA+4%蔗糖的培养某上。以继代培养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培养基为附加0.2mg/L2,4-D+0.1mg/L6BA+0.1mg/LNAA+2%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得到分散性好,细胞形状接近圆形,细胞大小均一,细胞团多由2-30个细胞组成的悬浮培养体系。第三代悬浮培养细胞增长率为0.35g·fw/20ml·d,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为11.2%。条件培养和高密度接种可缩短延迟期,条件培养不能提高分裂指数,1g/10ml接种密度可使分裂指数提高至21.2%。  相似文献   

4.
黄花蒿培养细胞中青蒿素合成代谢的体外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花蒿培养细胞通过两步培养积累青蒿素.第1步在含有0.2~0.4mg/L6-苄基氨基嘌呤(6-BA)和3~4mg/L吲哚乙酸(IAA)的N6培养基中进行细胞的增殖培养,第2步将培养好的细胞转入含0.2~0.4mg/L6-BA和0.2~0.4mg/LIAA的改良N6培养基中进行青蒿素的合成.青蒿素的合成量为190μg/g干细胞左右.当在第2步培养中加入青蒿素合成前体青蒿酸,青蒿素合成量比仅靠激素诱导提高了3倍多.青蒿素的合成途径是植物固醇合成途径的分支途径,当在青蒿素合成过程即第2步培养中加入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双氯苯咪唑和氯化氯胆碱处理,可使代谢向合成青蒿素的方向移动,青蒿素合成量明显提高.经200mg/L氯化氯胆碱处理2d,黄花蒿细胞合成青蒿素量为372μg/g干细胞;经20mg/L双氯苯咪唑处理4d,黄花蒿细胞合成青蒿素量为1540μg/g干细胞,比靠激素诱导提高了8倍多,与诱导脱分化细胞的黄花蒿叶中所含的青蒿素(3000μg/g干细胞)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以上结果表明:在通过植物激素调节可以合成青蒿素的黄花蒿培养细胞中,缺乏青蒿素合成前体是青蒿素合成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青蒿素合成的过程中通过体外调节,  相似文献   

5.
玫瑰茄悬浮细胞合成花青素的光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光照对悬浮培养的玫瑰茄细胞生物量无影响。随着光照强度增大,玫瑰茄细胞合成花青素的量增加,光照强度31.0w/m2为饱和光照强度,超过该强度,玫瑰茄细胞合成花青素的量不再进一步增加;可见光中蓝光(420~530nm)是促进玫瑰茄细胞合成花青素最有效单色光,光强为30.0w/m2,接种量为0.2g湿细胞的50ml培养液经16d培养,花青素产量为8.97mg/50ml,高出相同光照强度全色光下的6.53mg/ml;黄光和绿光分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黑暗下的培养时间不超过8d,后期经过不少于8d的光照可以诱导出和全程光照相当的花青素产量,分别为6.64和6.72mg/50ml(总培养时间不少于16d)。当黑暗下培养时间超过12d,由于营养成分消耗,光照延长,花青素产量也无法提高,添加10ml新鲜培养基再进行光诱导,花青素产量可以提高(6.75mg/50ml)。  相似文献   

6.
天竺葵花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天竺葵花粗担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用分光不镀法研究了它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0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天竺葵花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其粗提物清除O2^-分别为3.5μg/ml(红花),3.0μg/ml(粉花),1.6μg/ml(浅粉花),与茶多酚(IC50=1.1μg/ml)相近,清除OH的IC50分别为5.7μg/  相似文献   

7.
粉叶小檗愈伤组织的培养及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粉叶小檗(Berberis pruinosa)的茎、腋芽、叶、实生苗的子叶及胚轴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B5+2,4-D0.5mg/L+KT0.2mg/L培养基对诱导较好,而B5+2,4-D0.5mg/L+KT0.5mg/L对愈伤组织生长较适宜。接种量在0.4-0.8g(20ml培养基)之间较为适宜。经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是鉴定,证明愈伤组织具有合成小檗碱的能力,含量高达1.8148%。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酵母中麦角固醇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建立了酵母中麦角固醇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Y Persil BDS C18 5u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97:3),紫外检测波长为283nm。酵母样加碱乙醇皂化、提取、洗涤、蒸干、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标准曲线范围是0.02-0.8mg/ml线性良好,最低限量为0.01mg/ml;日内及日间RSD(n=4)分别在2.1-4.0%和2.4-4.8%,回收率为96.0-9  相似文献   

9.
朱新贵  郭勇 《工业微生物》1999,29(2):25-27,33
光照对悬浮培养的玫瑰茄细胞生物量无影响。随着光照强度增大,玫瑰茄细胞合成花青素的量增加,光照强度31.0w/m^2为饱和光照强度,超过该强度,玫瑰茄细胞合成花青素的量不再进一步增加;可见光中蓝光(420 ̄530nm)是促进玫瑰茄细胞合成花青素最有效单色光,光强为30.0w/m^2,接种量为0.2g湿细胞的50ml培养液经16d培养,花青素产量为8.97mg/50ml,高出相同光照强度全色光下的6.  相似文献   

10.
从临床分离获得口腔常见厌氧菌,除非脆弱类杆菌4株外,其余消化球菌及锭球菌14株,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4株,以及需氧及瘘性厌氧菌α-溶血链球菌4株对青霉素V敏感,MIC50≤0.06-0.125mg/L,MIC50为0.1250-0.25mg/L,急性牙周及根尖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在服用青霉素V后3天明显改善和好转。实验结果表明除过敏性体质患者外,并且首次后经过观察地  相似文献   

11.
体外乳酸菌素促双歧杆菌生长实验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在体外观察乳酸菌素是否有促双歧杆菌生长的作用。方法 将浓度为100mg/ml、10mg/ml、1mg/ml的乳酸菌素液按三角形对等距离分别滴种在接种了双歧杆菌(10^6CF/ml)的BHI培养基上,然后置35℃厌氧箱培养2d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乳酸菌素液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能力不同。浓度为100mg/ml、10mg/ml、1mg/ml的乳酸菌素液促双歧杆菌生长的阳性率(%)分别为:96.7、56.7、1.0。经统计学秩和检验方法将3种浓度乳酸菌素液促双歧杆菌生长作用进行两两比较得知:100mg/ml与10mg/ml,100mg/ml与1mg/ml之间P〈0.01,10mg/ml与1mg/ml比较P〈0.05。结论 乳酸菌素有促进益生菌--双歧杆生长的作用,而且与其浓度高低有极密切关系,高浓度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牛微量白细胞样品的处理及其Y染色体特异DNA的扩增的方法。采集成年公牛全血,用EDTA抗凝血。分离白细胞,用0.145mol/LNaCl洗净,用0.145mol/LNaCl稀释,计数。分别将0.5、50、500细胞在含10mmol/LTris-HCl、50mmol/LKCl、2mmol/LMgCl2、0.45%NP-40、0.45%Tween-20、0.1mg/mL蛋白酶K、总体积20μ  相似文献   

13.
角质蛋白酶固态发酵工艺及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道海  李楠 《生物技术》1994,4(4):11-14
曲霉A28-8是一株优良的角蛋白酶分泌突变菌株。其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为:20%羽毛粉,80%麸皮和微量无机氮(每克培养基中加0.5mg);最适产酶条件为:起始pH7.5~8.0,温度28℃~30℃,时间为60~70小时,酶活高达2500KU/g曲;最适酶解条件为pH7.0~9.0,温度45℃~50℃。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检测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的紫杉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紫杉醇和干扰紫杉醇测定的6种常见紫杉烷进行色谱化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了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紫杉醇的高效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提取后,在Kromasil C18柱上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于227nm处进行检测。紫杉醇在0.2μg/ml-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经测定检测限为0.1μg/ml,检测精密度为3.4%,回收率为88.4%。  相似文献   

15.
香椿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6~7月取香棒当年生半木质化、具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腋芽萌发,进行繁殖培养。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出各阶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萌芽诱导阶段培养在MS+6-BA0.2mg/L中,腋芽萌发早,生长快;在继代和增殖培养中以MS+6-BA0.2mg/L效果较好,MS+ZT0.2mg/L+GA32.0mg/L次之。培养30天繁殖倍数3.1~4.0,在仅含MS有机元素。铁盐减半、蔗糖15g/L的固体培养基中,附  相似文献   

16.
大叶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叶紫花苜蓿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基上生长快速,易于分散。继代第12d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得率为6.5×107/g鲜重。原生质体培养基为SH基本培养基,含有1.0mg/L2,4-0、0.5mg/LBA、2.0g/LCH、2%蔗糖、6%葡萄糖、5mmol/LMES,培养密度为1.0×105/mL。培养至第12d时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植板率为3.7%。由原生质体形成的小愈伤组织在含2.0mg/L2,4-D的MS固体培养基上大量增殖。增殖的愈伤组织转移至2.0mg/L2-ip+0.1mg/LNAA的B5培养基上,形成体细胞胚并发育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7.
茶儿茶素氧化产物体外清除·O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2-脱氧-D-核糖(DR)法产生.OH,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茶儿素氧化产物A及C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氧化产物A及C均有很强的清除.OH的作用且最佳清除浓度为200μg/ml。在茶多酚、氧化产物A及C三种物质中,以产物C的清除作用最强,其IC50值为7.3μg/ml,其次是A,IC50为10.1μg/ml,最后是茶多酚,IC50值为70μg/ml。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潜伏香蕉果实的炭疽菌对特克多的抗药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叶  刘秀娟 《菌物系统》2000,19(4):552-559
对来自海南省13个地区的67个Colletotrichum musae(Berk.&Curt.)Arx菌株进行抗药性检测,所测菌株均表现出敏感,即未产生特克多抗药性。室内采用高浓度特克多和90-95%致死剂量紫外光进行抗性诱导,获得的抗性菌株均能在1000μg/ml。特克多的PDA培养基上生长,但EC50值相差很大,最高达130μg/ml,而最低为0.87μg/ml。抗性菌株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均  相似文献   

19.
防腐剂对苏云金杆菌制剂活力毒力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防腐剂剂处理苏云金杆菌制剂及毒力生物测定,结果表明,7#(100ml中含0.5ml10%甲醛和1ml15%尼泊金)防腐剂处理苏云金杆菌剂剂0-96h,抑制芽孢萌发和菌体活性的效果最佳,其次为2#(100ml中含1ml15%尼泊金),8#(100ml中含1ml15%尼泊金和0.05g土霉素);毒力生物测定7#防腐剂最稳定,LC50最小,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发酵基质和发酵关键参数的优化,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磷酸盐浓度为0.15M,甘油浓度为1.2ml/L,补料中甘油浓度为20ml/L,发酵过程中溶解氧控制在30%~60%,pH控制在6.85左右。在5L在NBS-Bioflo3000型自动控制发酵罐中采取加速补料的补料分批培养,重组大肠杆菌YK537/pSB-TK经10h30°C培养和5h42°C诱导培养,最终密度达到60OD600,rhTNFα-DK2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50%以上,每升发酵液纯化可得到近2g的rhTNFα-D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