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灰树花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灰树花具有较宽广的碳源谱和氮源谱,其最佳碳源为马铃薯汁加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麸皮。在有生长促进剂一板栗壳煮汁作用下,菌丝的增产率达140%。培养基的氮源种类和生长促进剂对菌丝生长具显著的影响,两者交互作用明显。培养基中碳源浓度过高不利于菌丝的生长。灰树花深层发酵的较佳培养基为QF培养基:葡萄糖609,KHPO lg,MgSO 0.5g,CaCl 0.1g板栗壳煮汁 150g,水1L。  相似文献   

2.
假蜜环菌液体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该真菌菌丝体的液体深层培养条件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工业化发酵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分别改变碳源、氮源、无机元素和C/N比对该菌的液体深层发酵情况,包括测量各培养条件下耗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菌体的生长形态等等。结果:假蜜环菌的菌丝产量在第6d可达到最大值,其后会逐渐降低,并伴有溶菌的现象发生。在培养初期加入微量钴元素有利于刺激糖代谢提高菌体对糖的利用率,其作用主要是缩短延滞期。进入指数生长期后连续补加碳源有利于菌体迅速生长。优化后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l%和蔗糖1%为碳源,以酵母浸膏l%为氮源,KH2PO4 0.1%,MgSO4 0.05%Z,元素钴适量。液体深层发酵培养6d后菌丝生长状态已达到最佳,在此条件下搅拌发酵培养可收获20mg/ml(干重)的菌丝体。  相似文献   

3.
对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液体摇瓶培养的碳氮源、接种量、装液量以及培养时间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茶树菇液体培养的适宜条件。尝试将外源植物激素应用于茶树菇液体培养中,探讨其加快菌丝体繁殖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茶树菇液体发酵适宜的培养基为:马铃薯20%+小麦粉2%+酵母粉0.1%+MgSO_4 0.3%+KH_2PO_40.2%+VB_1 10 mg/L。培养条件以250 mL摇瓶装液量120 mL,接种量10 mL/100 mL,培养9 d终止发酵为宜。培养基中添加10 mg/L的外源激素NAA,能显著提高菌丝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营养物质对桑黄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桑黄深层培养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6℃、摇床转速为160r/min、发酵时间为10d的条件下,以桑黄菌丝生物量为指标,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是果糖或葡萄糖、酵母粉或酵母膏、KH2P04或MgSO4·7H2O;菌丝生物量分别达到1.51、1.31、1.69、1.52、1.52、1.36g/100mL;以胞外多糖为指标,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是葡萄糖、酵母膏、ZnSO4·7H2O,胞外多糖产量分别达到0.49、0.45、0.22g/100mL。  相似文献   

5.
蜜环菌多糖的生物合成与发酵条件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基的碳、氮源,PH值直接影响蜜环菌多糖的生物合成,泥炭水解液的添加量占培养基的10%~39%(V/V)时,对蜜环菌多糖的生物合成有促进作用。液体振范培养时,蜜环菌生长形成球形菌丝体,菌丝生物量3.45g/L,菌丝多糖(精糖)得率为0.284%,而静置液体培养有利于菌索形成,菌素生物量14.05g/L,菌索多糖(精糖)得率为0.515%,胞外多糖的得率分别为29.4%和8.3%  相似文献   

6.
沈霞  刘惠娜 《菌物研究》2021,19(2):115-121
为筛选促进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深层发酵的中药提取物,以期提高灰树花发酵产胞外多糖的产量,在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体系中添加12种中药(白花蛇舌草、金银花、淡竹叶、柚子皮、银杏叶、何首乌、薏苡仁、菊花、甘草、山药、枸杞、天麻)水提物和醇提物,以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为指标,从中筛选出2种最适中药,并通过在发酵体系中单一添加和组合添加2种最适中药醇提物,确定2种中药的最适浓度和最适组合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对灰树花生物量与胞外多糖产量影响最大的中药是薏苡仁和天麻;添加薏苡仁醇提物质量浓度8 g/L时,灰树花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14.43 g/L;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组合中药醇提物,即薏苡仁和天麻醇提物质量浓度均为6 g/L时,胞外多糖产量达3.61 g/L。试验结果为提高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的生物量和代谢产物合成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设计了生长刺激因子、碳、氮源试验基本培养基。结果表明在深层培养时,废糖蜜、粗制蔗糖、玉米浆、酵母粉、麸皮浸汁中含有刺激香菇菌丝生长的物质。而各种维生素(包括 B_1)、氨基酸、有机酸、植物生长激素等均无明显的作用。在上述生长因子的促进下,香菇菌丝可利用无机或有机氮源。无机氮源以 NH_4NO_3,最好,其次为(NH_3)H_2PO_4、NH)4Cl 等。有机氮源以玉米浆、酵母粉最好。碳源以玉米淀粉最好。本文并介绍了一种廉价的、良好的香菇菌丝液体培养配方,可以稳定地培养出细小均匀的菌丝球、生长丰满稠密的液体菌种。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中国皱木耳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时间等生物发酵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国皱木耳液体菌种摇床培养适宜温度为28℃、转数为230 r/min、培养基pH值为6,最佳碳氮源、无机盐及其添加量分别为果糖30g/L、酵母浸膏2 g/L、氯化钾2.5g/L;进一步以菌丝生物量为响应值,依据Box-Benhnken设计预测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碳源果糖38.424 g/L、氮源酵母浸膏4 g/L、氯化钾2.736 g/L。在相同培养条件下,7 d时菌丝生物量干重实测值为2.163 6 g/100 mL,且为理论值的166.18%,说明本研究方法可行、结论可靠。通过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及菌丝生物量,得到最佳培养时间为8d,此时菌丝生物量最高可达(2.530 0±0.290 0) g/100 mL,纤维素酶活为82.586 6 U/mL。本研究优化了中国皱木耳液体菌种发酵生产条件,以期为中国皱木耳人工栽培时的液体菌种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极细链格孢菌产蛋白激发子的产量,通过单因子和多因子试验与分析,筛选优化了适于极细链格孢菌产生蛋白激发子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检测了发酵过程中pH、还原糖、氨基氮和菌丝量变化以及与蛋白激发子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土豆淀粉和黄豆粉对蛋白激发子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蛋白胨和无机盐。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g/L):碳源I 15、葡萄糖5、玉米淀粉5、土豆淀粉20、谷氨酸10、氮源I5、黄豆粉10、硫酸铵5。确定了优化的培养条件,调整培养基起始pH为7.0~7.5,将18h菌龄的种子培养液按10%接种量接种到装液量为75mL的500mL摇瓶中,在温度(28±1)℃、摇床转速180r/min下培养可获得理想的蛋白产量。在优化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发酵12~48h该菌进入对数生长期,48h进入稳定生长期,60h菌丝扣蛋白激发子产量达最高。蛋白产量与菌体生物量呈正相关,当还原糖、总糖量消耗到最低水平时,菌丝产量和蛋白激发子产量达最高。优化的培养基菌丝干重收率迭3.9g/100mL,蛋白激发子产量达到5.17g/L,比普通的土豆液体培养基提高近4倍。  相似文献   

10.
以古尼拟青霉生物量和麦角甾醇含量为指标,对古尼拟青霉的高产麦角甾醇培养条件及麦角甾醇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产麦角甾醇的最适液体培养基为蔗糖4%,麸皮2%,KH2PO4 0.025%和NaCl 0.05%;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麦角甾醇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浓度为80%乙醇,液料比为200:1,提取时间为65mi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找出有利于隐甲藻生长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积累的碳、氮源。方法:利用不同碳、氮源培养隐甲藻,收集藻体后提取脂肪酸并甲酯化,然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最适的单一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酵母粉,在此培养条件下隐甲藻培养72h后的生物量(干重)和DHA产量分别为3.90和0.642g/L。结论:葡萄糖、酵母粉分别作为碳、氮源时更有利于隐甲藻的生长和DHA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γ-谷氨酰转肽酶产生菌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一株产γ-谷氨酰转肽酶的菌株,经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NX-2。产酶条件研究表明,葡萄糖是最佳的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当采用1.5%酵母膏,1.0%玉米浆复合氮源,菌体产γ-谷氨酰转肽酶活力达到3.2U/mL。分析NX-2菌生长和产酶的进程,发现γ-谷氨酰转肽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3.
从牛粪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酸芽孢菌GF1,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该菌株发酵最低pH值可达到4.25,发酵最终芽孢率可达到90%以上,对该菌株液体发酵培养发现GF1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和培养基中的C源、N源,最终确定GF1发酵条件为:发酵液初始pH值7.5,摇床转速220 r/min,培养温度35℃,培养时间48 h,配方为:酵母膏0.5%,蛋白胨0.6%,葡萄糖1.0%,K2HPO4 0.5%,MgSO4 0.02%,MnSO40.08%.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四种碳源(蔗糖、乳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和九种氮源(玉米面、麸皮、马铃薯、大豆粉、酵母粉、蛋白胨、硝酸钾、硝酸铵、尿素)对黑盖木层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从不同代数的菌丝体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多糖含量、分子量分布范围及单糖组成。结果表明:黑盖木层孔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玉米面,最优碳氮组合为蔗糖和玉米面的组合。不同代数的菌丝体多糖性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鲍氏层孔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研究对分离于野外的鲍氏层孔菌从不同的温度、pH值以及不同的碳源和氮源的营养成分三方面进行室内培养,其结果显示鲍氏层孔菌营养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佳碳源为甘露醇和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其次为牛肉膏;而pH值在6.0-8.0的范围内变化对其菌丝体生长影响不大。这些结果为将来大规模人工培植鲍氏层孔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厦门市海岸带水污染负荷估算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采用灰色模型、曲线回归等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厦门市海岸带特征的主要污染源水污染负荷估算及预测模型,并采用厦门市历年统计数据对模型加以验证.对厦门市近岸海域近10年的废水和主要污染物质排放量估算的结果表明: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却逐年缓慢增长;在点源污水排放总量预测中,约76%的氮、磷来自于生活污水;在非点源污染负荷中,农业非点源中的氮、磷负荷占较大比例,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比例最小.2005年厦门海岸带各污染源产生的氮污染负荷大小比较结果为:生活污染源>农业非点源>工业污染源>旅游业污染源>城市非点源,磷污染负荷则为:农业非点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旅游业污染源>城市非点源.  相似文献   

17.
漆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产酶条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以粗毛栓菌Trametesgallica为出发菌,通过紫外诱变处理其担孢子、PDA-RBBR平板变色法初筛、ABTS法测定培养液漆酶酶活力复筛,获得1株漆酶高产诱变菌株SAH-12。用高氮低碳无机盐培养液(LM3)培养时,其峰值酶活力比出发菌株高出4倍,达到5002.6U/L,且产酶稳定。对SAH-12液体培养产酶条件的研究表明:以纤维二糖和蔗糖为碳源明显优于麦麸、淀粉和葡萄糖,其最高酶活分别达18526U/L和13436U/L;有机氮源较无机氮源更有利于SAH-12漆酶的分泌,以蛋白胨、大豆粕和胰化蛋白胨为氮源时其峰值酶活分别达到20544U/L、19671U/L和16180U/L;适宜初始培养pH为4.0;ABTS、单宁酸、没食子酸对产酶均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其中ABTS和单宁酸的诱导效果相对更好,愈创木酚和吐温80对产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通气量等条件对毛栓菌(Trametes trogii)菌丝体生长及多酚氧化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体生长影响较大,对多酚氧化酶分沁也有较大影响,麦草粉和麸皮为碳源,玉米粉、硫酸铵为氮源有利于多酚氧化酶的分泌;初始pH值对酶活影响较小,培养温度、通气量等对酶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识别污染发生的关键源区非常重要.在介绍输出系数法、污染指数法和非点源污染模型法等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输出系数取值、污染指数因子权重分级以及非点源模型法参数获取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从野外观测、现有不同识别方法的结合、多角度识别方法的研究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与集成等方面对未来关键源区识别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干巴菌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不同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培养基对干巴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干巴菌菌丝利用最好的碳原是葡萄糖,其次是蔗糖;利用最好的氮源是硝酸钙,其次是硝酸铁和硫酸饮,对蛋白际和尿素的利用效果差。缺少联源或氮源时菌丝生长细弱、稀少,不形成原基。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均对干巴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以锰、铜和维生素B2的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