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樊民胜  李久辉 《生命科学》2012,(11):1289-1294
我国的器官移植近10年来有了发展,无论从技术层面、移植数量和质量、临床管理以及法规建设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我们在开展器官移植方面的先天不足,例如从事器官移植的技术队伍主要是来自海外学成归来的专家;技术主要靠引进西方的临床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创新方面相对薄弱;在法律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没有建立一个从制度上保证器官移植健康开展的系统,使得在器官供体来源和器官的公正分配上存在许多欠缺。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器官移植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我国在器官移植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和伦理困境进行剖析,寻找适合我国开展器官移植的正确途径,促进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强调医师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与伦理道德。依照国家、国务院颁布的对艾滋病管理的法律条款及法规来进行供体艾滋病确定及器官移植,以免发生医疗纠纷,甚至触犯法律。  相似文献   

3.
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克隆人未来也许会满足某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有些女性没有结婚但是又希望有自己的后代,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就可以满足这种愿望。克隆人最终可能会解决一个很小人群的特殊需求。但是克隆人技术一旦获得法律认可,必将带来一系列伦理和社会问题。其明显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强调医师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与伦理道德,依照国家、国务院颁布的对艾滋病管理的法律条款及法规来进行供体艾滋病确定及器官移植,以免发生医疗纠纷,甚至触犯法律。  相似文献   

5.
6.
器官移植为器官衰竭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诸多伦理学问题,值得深思。本文从当前器官移植研究的现状及进展情况入手,对器官移植的医学、法学以及伦理学问题进行剖析与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的概念入手,就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的安全问题作了分析,指出了目前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跨物种感染,并就加强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今年来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在突飞猛进,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器官移植体系,使得我国的器官移植效率并不高。本文通过对美国器官移植体系进行介绍,分析其组成结构及优越性,总结值得借鉴之处。从而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使我国器官移植体系的构建更加成功。  相似文献   

9.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来自两个方面。首先,胚胎干细胞是从人类胚胎中获得的,这样就冲破了对人胚胎研究的禁区。其次,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克隆人的技术,因而使人们不得不切实地面对克隆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对生物体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控制、改造或模拟,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但与此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生物物种伦理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新进展,探讨现代生物技术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静 《生物学杂志》2005,22(4):64-64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损伤、脑损伤和肝硬化等疾病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其成果令人鼓舞。胚胎干细胞(ESC)虽然具有无可非议的多向分化潜能,但如何使移植ESC在增殖能力、无致瘤性和分化潜能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以及如何处理医学伦理、移植物排斥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与ESC相比,从临床的角度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ASC)更为大家所关注,ASC存在于骨髓、肌肉等多种器官、组织中,在器官和组织的自我修复和再生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自身ASC进行移植,更可完全避免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2.
程焉平 《遗传》2008,30(3):380-380―386
遗传伦理问题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具争议并最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 此类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遗传伦理问题的种类及解决方法进行的。但关于遗传伦理问题起源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 这也使相应对策的提出显得缺乏理论支撑。文章从人类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双重角度深入探讨了遗传伦理问题发生的进化根源和演化规律。人类是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双重产物, 是地球上唯一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的物种。通过对人类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及其生物属性与文化属性特点的比较研究, 文章提出了任何伦理问题都可以从人类的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冲突中找到其发生根源的观点, 其目的是为研究遗传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的提出寻求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同时,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遗传伦理问题的对应策略。文章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为某种观点能被接受, 而是希望通过对遗传伦理问题及其起源的了解和认识, 使遗传学领域的决策者和研究者更具使命感与责任感, 使一般公众对遗传学研究及其应用少一些误解, 多一些理性, 从而使遗传学事业能健康、持续发展, 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3.
BiotechnologyNEWS 2 0 0 1年 2 1卷 2 8期第 1页报道 :上星期 ,组织工程公司IsotisNV(Bilthoven荷兰 )在研发细胞活性皮肤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细胞活性皮肤是该公司定制的治疗严重烧伤 (例如 ,烧伤面积超过体表 6 0 %~ 70 % )的自体组织替代产品 ,公司将其市场局限于西欧 ,估计每年将有 15 0个病人受益 ,此产品已由Genzyme组织修复公司 (剑桥 ,摩洛哥 )资助在美国上市。Isotis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 ,尽管如此 ,公司发言人Herklot指出 :目前细胞活性皮肤产品在医院和烧伤中心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临床科研中的伦理问题,和谐医患关系,医院伦理委员会应运而生。通过回顾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发展历程,介绍其主要功能和职责,探讨和分析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兔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观察体外分离标记的自体骨髓单核细胞(ABM-MNCs)经肠系膜上静脉自体移植至肝纤维化区及周边区后的存活、定植状况。方法将40只普通级日本大耳家兔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各2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细胞移植组于模型稳定后自体髂骨处抽取骨髓,采用氯化氨红细胞溶解法分离得到单核细胞,以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体外ABM-MNCs及鉴定;分离培养ABM-MNCs,将3×10^9个ABM-MNCs经肠系膜上静脉回输体内,对照组回输等量生理盐水,移植前、移植后3、7、14、21 d分别取肝组织固定,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BrdU体外标记ABM-MNCs的免疫组织化学表现示:20μmol/L BrdU孵育ABM-MNCs 72 h的阳性标记率达95%;肝组织20μmol/L BrdU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显示: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后第3天,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BrdU染色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性染色逐渐增强,并逐步向肝组织内部延伸。阳性染色主要分布于肝组织汇管区周围组织,而对照组BrdU染色则阴性。结论ABM-MNCs经肠系膜上静脉移植后,可在纤维化区及周边区存活,定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带来的动物伦理及福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玫蕾 《生命科学》2012,(11):1325-1329
实验动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人工饲养繁殖,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是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作出贡献和牺牲的生命体。实验动物科学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个方面,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问题已经全面渗透到了实验动物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在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带来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虐杀实验动物的现象缺乏管理,违背实验动物伦理的技术操作现象依然存在,动物保护主义者和实验动物科学工作者之间的矛盾,等等。动物伦理学在中国出现的社会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观念转变,与国际的交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同时也是近十几年来教育的结果。近年来,我国实验动物科学领域内关于伦理问题和动物福利的研究进展迅速,实验动物纪念碑的出现和"3R"研究概念的传入是其主要表现。改善实验动物的生活条件,杜绝虐杀实验动物的现象,规范动物实验的技术操作,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进一步努力的目标;而落实组织措施,成立动物伦理委员会及专家组,加强与国际上的交流,推动"3R"研究的进展,扩大对社会的宣传,支持爱护动物的行为,注重与动物保护组织的理解及沟通等,是为达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利用猪器官作为人类移植器官的来源是解决当前人源器官严重短缺的途径,但需要解决免疫排斥反应、病毒感染和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通过基因技术对猪细胞内的相关基因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和减轻排斥反应。本文介绍了猪作为人类器官来源的优势及其面临的问题,以及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8.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众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希望和幸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人类原有的社会伦理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文章分析了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处理辅助生殖技术与伦理道德的矛盾关系问题,提出了辅助生殖技术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在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细胞治疗中心2003年11月至2008年8月住院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254例,经动员后采集及分离自体骨髓,行下肢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术。随访时间为1年。术后随访指标:3、6、12个月后复查皮温、深感觉、经皮氧分压和踝肱比,随访疼痛、冷感和跛行距离,观察溃疡和坏疽情况。采用F检验分析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完成随访254例患者。(1)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61.8%(157例/254例),冷感缓解率缓解率74.0%(188例/254例),跛行好转率40.2%(102例/254例),溃疡好转率59.0%(36例/61例),坏疽截肢6例,脱落愈合5例,无变化8例,扩大7例;(2)患者下肢皮温由32.89℃±2.19℃上升至35.52℃±2.26℃(t=13.32,P=0.000),深感觉缓解由(26.20±15.78)mV下降至(20.34±10.86)mV(t=4.901,P=0.000),经皮氧分压由(26.46±18.49)mmHg上升至(34.14±14.99)mmHg(t=5.157,P=0.000),踝肱比由0.62±0.36上升至0.84±0.24(t=8.104,P=0.000)。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血管病有效,是一种简单的、有效的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入住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经正规利尿、补充白蛋白达3个月以上且疗效欠佳的3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自体BMSC移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腹围、体重、24 h尿量、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钠及血清蛋白浓度等指标变化。采用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Wilcoxon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体重、腹围、24 h尿量及血清尿素氮、肌酐、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及尿钠排出水平分别为(66.9±3.8)kg、(94.0±3.6)cm、(966±138.7)ml、(10.5±3.6)mmol/L、(112.4±30.6)μmol/L、(63.8±4.2)g/L、(32.1±2.7)g/L、(43.8±2.3)mmol/L;治疗后1个月,分别为(66.0±3.9)kg、(93.0±3.6)cm、(1032±154.8)ml、(9.9±3.2)mmol/L、(104.8±25.6)μmol/L、(65.3±3.5)g/L、(32.6±2.9)g/L、(44.7±2.7)mmol/L;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56.2±3.7)kg、(80.5±4.5)cm、(1530±180.6)ml、(7.9±2.3)mmol/L、(88.7±22.2)μmol/L、(72.8±3.3)g/L、(39.2±1.5)g/L。3个组别8个指标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78.194、117.689、120.527、6.558、6.712、54.827、83.421、493.776,均P=0.000)。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587、0.636、0.559、0.556、0.678、0.522、0.611、0.592;P=0.331、0.266、0.101、0.416、0.25、0.107、0.447);而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体重、腹围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均明显减少,24 h尿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t=3.722、3.784、3.821,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t=3.921、3.834、3.944,均P=0.000),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均明显下降;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尿钠排出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t=2.182、2.338、2.182、2.412、2.136,P尿素、肌酐=0.001,其余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