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MG-P)既往主要应用于显示细胞DNA和RNA,随着细胞化学定量技术,特别是图象分析技术(ICM)的发展,其研究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应用于细胞DNA/RNA的同时定量分析.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微系统技术给细胞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细胞图形化(Cell Patterning)技术作为全新的细胞培养方式,在细胞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应用于细胞图形化的主要技术,包括光刻(Photolithography)、软光刻(Soft lithography)、模板辅助(Stencil-assisted patterning)等方法,并阐述了利用细胞图形化技术的在基础生物学、组织工程以及基于细胞的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研究》2017,(3):251-256
随着细胞电生理学的快速发展,膜片钳技术成为研究离子通道最重要的手段。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等领域,其中,膜片钳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烟草雌性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聚乙二醇诱导的单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应用于烟草(Nicotiana tabacum )雌性细胞体外融合,成功地进行了雌性细胞间,雌、雄性细胞间,雌性细胞与体细胞间各种组合的融合实验。此外,应用微滴培养与微室饲养培养两种方法诱导了体细胞原生质体分裂并形成细胞团,为数目有限的性细胞融合体的培养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徐海明  蒋稼欢 《生物工程学报》2011,27(10):1417-1427
微流控技术是在微米级、纳米级结构中操控纳升至皮升体积流体的技术与科学,具有液体流动可控、消耗试样和试剂极少等优点。近年来,细胞转染技术有逐渐向微型化技术途径发展的趋势,这也给了研究者从微尺度角度审视细胞转染技术过程的新机会。以下介绍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细胞转染方法,包括微阵列方式的转染技术、缩微流动空间中的转染、微流控液滴技术应用于细胞转染、微流控注射技术以及微流控电穿孔技术,并阐述了影响转染效率的因素或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6.
徐芸  邱信芳 《遗传》1988,10(3):37-40
体细胞的融合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染色体的基因定位,杂交瘤细胞的形成和细胞恶变研究以及基因表达调控和进化的研究。对于杂种细胞的鉴定,分析其中的染色体组成,可以通过细胞遗传学水平的核型分析和对染色体基因标记酶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冰晶核蛋白(ice nucleation protein,INP)是一种分泌型外膜蛋白,广泛分布于丁香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菌中。由于其在相对高温下(-2~-4℃)形成冰核的特性,INP最早应用于生物制冷领域。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中,冰晶核蛋白作为运载蛋白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的表面技术载体蛋白相比较,冰晶核蛋白具有稳定表达外源蛋白及展示分子量较大的外源蛋白的优点。INP细胞表面展示技术已被应用于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全细胞吸附剂和环境污染物降解剂等的开发,本文将简述INP表面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动物活体环境下单细胞的光操控对于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病变机理、血栓形成机制和肿瘤细胞迁移等生物医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光镊技术首次应用于活体动物内单细胞的捕获和操控,开辟了活体动物内光学操控新领域。本文就该领域涉及的活体操控技术及近来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简要分析了实现深度组织内细胞操控所遇到的技术瓶颈并讨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自从 Chayen 用果胶酶分离植物细胞以来,接着 Cocking 使用纤维素酶从植物细胞分离原生质体的研究。植物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已经应用于细胞工程技术领域。但是在植物细胞培养和植物学教学工作中,通常需要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一定数量活的  相似文献   

10.
骨组织不同细胞相互交织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通过旁分泌和间隙连接途径相互传递信号,调节了个体发育的骨重塑和成体的骨重建过程。细胞共培养技术是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就骨组织而言,由于骨细胞(osteocyte)在力学感知及调节骨重塑/重建平衡中的中心枢纽作用,建立适宜于骨细胞与骨组织其他细胞间的共培养技术,对于骨组织基础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当前应用于骨组织生物学中的细胞共培养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DC)是初级免疫应答的激发者,是最有活力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可以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细胞逃逸。未成熟DC细胞从细胞外捕获各种抗原信息,成熟DC细胞传递各种抗原信息给宿主淋巴结的T细胞,激活抗原相关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特异性免疫应答,另外,亦可通过影响B细胞的增殖,不同程度的活化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组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异质细胞群,是较LAK细胞溶瘤活性更强的一种免疫活性细胞,对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抗肿瘤效应,具有非MHC限制性的杀瘤特点。二者联合培养及应用又增强了各自的活性。DC细胞与CIK细胞对于白血病的疗效不仅在实验室得以证实,而且已经逐步应用于临床,其在清除微小残留病以及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细胞制备技术的完善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自体DC、CIK细胞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逐渐获得众多专家的认可。中国卫生部已经把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做为第三类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批准号200984。本文就目前DC、CIK、DC-CIK细胞免疫疗法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基因表达的技术.多孔板法和液滴法是目前应用于植物研究的两类主要的单细胞转录组技术.首先概述了植物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技术原理和数据分析流程,然后介绍了植物单细胞转录组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鉴定植物细胞类型、揭示细胞演化轨迹和构建细胞间调控网络中的应用.单细胞转...  相似文献   

13.
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在体外可以快速扩增,具有高效的非MHC限制性杀瘤活性,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随着细胞操作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正逐渐改进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处理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率及特异杀伤力,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细胞获取和培养的过程是组织工程构建的重要环节; 3D生物打印技术可以支撑组织工程的发展。通过"声波"使微量流体在惯性力和流体粘性力相互作用下实现脉冲流动的压电式微喷技术应用于细胞打印领域属于新兴工艺,具有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等特征。在介绍压电式微喷技术系统和原理基础上,分析了压电驱动方式、压电参数、脉冲驱动电压波形、生物细胞油墨对细胞打印的影响;给出了压电式微喷技术在高存活率细胞获取、高效率构建细胞三维组织方面的应用研究案例;总结了其在细胞打印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指出研究方向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化反应器应用条件,提出了用于生化反应器的在线细胞观察仪的基本技术要求。在比较了国内外现有的细胞在线显微工作原理后,研制了一种基于暗视场的新的显微细胞观察仪,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及结构。另外,原位在线显微细胞观察仪应用于酿酒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HEK293细胞的培养试验,在线细胞计数结果与离线细胞计数和细胞干重相比较,均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此仪器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细胞和酶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十九世纪初,人们就已利用固定化细胞生产醋酸,二十世纪初固定化细胞又用于废水处理.特别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固定化细胞和酶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同时还逐步扩展到固定化动植物细胞和藻类,成为生物技术中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细菌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一项新的蛋白质应用技术,其体系由运载蛋白、靶蛋白和宿主菌三者构成,一般可将其分为革兰阴性菌展示体系和革兰阳性菌展示体系两大类。目前已证实多种具有锚定活性的运载蛋白,并用于不同靶蛋白的细胞表面展示体系。该技术现已被应用于活体重组疫苗的开发、蛋白质文库构建与筛选、生物传感器、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全细胞生物吸附与降解等多个研发领域。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生化反应器应用条件,提出了用于生化反应器的在线细胞观察仪的基本技术要求。在比较了国内外现有的细胞在线显微工作原理后,研制了一种基于暗视场的新的显微细胞观察仪,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及结构。另外,原位在线显微细胞观察仪应用于酿酒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HEK293细胞的培养试验,在线细胞计数结果与离线细胞计数和细胞干重相比较,均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此仪器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酿酒酵母原生质体的融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开始于动植物细胞,特别是Willin等报道了PEG有助于高等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以后,这一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微生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和动物细胞的融合。原生质体的制备、培养、融合和发育为研究细胞分化、膜结构与功能、定向育种等生物学  相似文献   

20.
自治医科大学医学部血液医学研究部教授小泽敬也、京都大学医学部神经·细胞药理讲座助教授垣塚彰等小组将aporto诱导基因和细胞素表达载体配合使用,开发了调节细胞素产生量的基因治疗技术。其成果已达到细胞水平。但是,如果在体内也能调节细胞素的产生,今后就能应用于长期表达调节细胞素等使用量所必需的蛋白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