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9年3月18日墨西哥发现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疑似病例以来,一种新的猪源性H1N1型流感病毒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蔓延开来.并在数周内扩散到很多国家和地区.不断引起人类感染和死亡。伴随着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6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疫情成为了全球高度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2.
要点新闻     
《生命世界》2005,(11):7-7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1918~1919年期间造成全球5000万人死亡的H1N1“西班牙流感”病毒与目前在亚太地区发现的禽流感H5N1病毒存在同样的基因变异,从而说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完全有可能成为与“西班牙流感”一样具有杀伤力的世界性超级病毒。根据病毒的遗传基因序列,科学家还首次复原了“西班牙流感”病毒,并揭示其危害性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3.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肆虐使人们更加关注可能发生的全球范围的大流行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最令人担心的还是流感病毒。仅今年,新型流感病毒H5NI已经在泰国和越南等地造成了43人感染,31人死亡。而去年H5N1、H7N7及H9N2等新型流感病毒也在香港、荷兰等地造成了80多例感染和2例死亡。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以来,全球报道的人感染H7亚型禽流感病毒病例超过100人,波及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以及英国等国家。人感染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临床表现由结膜炎至轻微的上呼吸道疾病,甚至是肺炎。2013年3月31日,中国报道了上海市和安徽省两地共3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s)感染死亡病例。由于从家禽中分离到的H7亚型流感病毒不断增加,而且H7亚型AIVs感染人所导致的严重的临床症状,因此该亚型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对H7亚型AIVs的认识,并要加强人群和动物中流感病毒的持续监测以及疫苗和药物的研究,以应对可能由于H7亚型AIVs引起的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病毒与人禽流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病毒(AIV)与甲型流感病毒同属正黏病毒科(Orthonuxoviridae).迄今根据血凝素H,共有16个亚型,神经氨酸酶N共有9个亚型,可组成144种亚型.虽然H1~16均存在于禽中,但迄今已报道可直接感染人的AIV为H5、H7、H9及H10.其中1997年香港特区流行的亚型是H5N1,有18例患者,6例死亡.1999、2000、2004年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区感染人的AIV主要是H9N2亚型.有报道,H7N2、H7N3、H7N7、H10N7亚型分别曾在荷兰、美国、加拿大、埃及感染人,但病例数少,且未有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6.
2016年10月以来,我国感染甲型H7N9流感病例数量急剧增加,截至日前,内地已新增460例病例,已死亡78例,引起了国内外的密切关注。H7N9病毒一旦获得持续人传人的能力,将造成流感的大流行。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H7N9流感疫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国内外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以及已有临床试验结果的H7N9流感疫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生物磁学》2013,(25):I0002-I0002
中国科学家6月24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上的研究论文称,H7N9禽流感患者死亡风险远低于人感染H5N1禽流感。但高于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8.
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许多亚洲国家的持久肆虐及其对人的致死性感染,已引起人们对新一轮全球流感大流行可能性的严重关注。本文报告,研究人员从一名14岁越南女孩的病例标本中成功分离到对奥斯他韦(Osehamivir,商品名“达菲”,为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有耐药性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株“A/Hanoi/30408/2005”。  相似文献   

9.
H9可能是人类下次流感大流行的亚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流感病毒HA发生抗原性转换是流感世界性大流行产生的原因。20世纪人类共发生4次流感世界性大流行。自1%8年香港流感及1977年俄国流感之后,距今已有二三十年人类没有暴发过流感世界性大流行。在香港禽H5N1及H9N2感染人之后,H9亚型流感病毒的研究巳引起了流感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9的研究进展以及H9可能与人类下次流感大流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在中国首次发生了H7N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已经证实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感染人类的新亚型流感病毒,以往这种病毒只在野生鸟类存在和传播。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H7亚型中的一种,全球感染人的H7亚型病毒主要分为两大支系,即北美支系和欧亚支系,感染人的流感亚型也主要集中在H7N7,H7N3,H7N2等亚型上。为了清晰的了解H7亚型病毒的来龙去脉,本文重点讨论了A亚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分布、H7亚型病毒感染禽类和人类的历史、H7亚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08~2009年珠海市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变异情况,选择珠海市2008~2009年期间不同时间点的经狗肾传代细胞(MDCK)培养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20株,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HA1基因片段,将产物纯化并测序,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与同时期的疫苗株比较,2008年珠海市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HA1区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位点变异数少于4个;2009年珠海市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除09-0056外,HA1区存在5个位于抗原决定簇内的变异氨基酸位点。2008年H3N2亚型流感毒株的HA1区的糖基化位点与疫苗株一致;2009年H3N2亚型流感毒株HA1区丢失第144位糖基化位点。2008~2009年H3N2亚型流感毒株RBS氨基酸序列未见明显变异。与2008年H3N2亚型流感毒株比较,2009年H3N2亚型流感毒株HA1区抗原决定簇内存在多个位点的氨基酸替换。这些说明2008年珠海市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不是新变种;2009年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新的变异株,这可能是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2009年6-9月为珠海地区季节性流感流行优势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刘超  陈薇  李艳梅 《生命科学》2011,(10):1034-1039
2009年4月初,在墨西哥和美国出现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病毒通过人-人传播迅速在全球范围蔓延。该病毒拥有来自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其HA基因与引发1918年大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的HA基因同源性很高。该病毒倾向于感染儿童、青少年、孕妇,以及具有心肺疾病的人。据观察,它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高于季节性流感。部分感染患者具有在季节性流感中罕见的呕吐和腹泻症状。先前的流感病毒大流行和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大流行表明,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容易发生基因重排,新产生的变异毒株很可能造成新的大流行,威胁人类健康。由于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都能感染猪,猪被认为是通过基因重排生成新的大流行病毒的"混合容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ODC)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其合作实验室、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医务人员、人口统计登记处合作,对监测流感疫情和检测流感病毒流行株的抗原性变化进行监督。2002~2003年流感流行季节,甲型流感(H1N1、H1N2、H3N2)和乙型流感在北半球共同传播。香港和荷兰分别报告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和H7N7。在美国,2002~2003年流感流行季节疫情较轻;甲型流感(H1)和乙型流感病毒广泛传播,主要病毒因地区和时间而异。本概述2002~2003年流感流行季节美国和全球的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已经与人类“相处”了400多年,可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流行和引起发病,每年在全球引起25万~50万人发病[1]。2009年3月在北美地区暴发了新型H1N1流感,截至2009年6月8日,已有73个国家和地区的25288人被感染,其中139人死亡(http://www.who.int/csr/don/2009_06_08/en/index.html)。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曾称其为猪流感,原因是其多数基因片段来源于猪流感病毒。猪流感这一名称直接导致了埃及4月30日为预防流感蔓延而扑杀了30万头生猪。随后,WHO将其改名为甲型H1N1流感(下称2009甲型H1N1流感)。因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起源毫无疑问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本文就2009甲型H1N1流感、1997年人际传播的H5N1禽流感以及人类历史上的几次人流感大流行,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点及其特有的进化机制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炎及甲型H1N1流感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肺炎及7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包括对年龄、孕周、病情、其他合并症、辅助检查、治疗情况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经治疗后治愈14例,死亡5例,均为晚期妊娠,其中4例合并重症肺炎,1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12例妊娠合并肺炎者,死亡3例,治愈9例;7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者,死亡2例,治愈5例。结论:妊娠合并肺炎及甲型H1N1流感者,病情控制越及时,母儿结局越好,若病情不见好转,应尽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用甲3型流感病毒A/曼谷79-1血凝素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对我国从1979—1984年分离的45株H3N2病毒进行了抗原分析,并与用单克隆抗体选择的51株A/曼谷79-1变异株作了比较。发现后者同1979年以来我国流行的H3N2流感主流株高度相似。这证明,用单克隆抗体可选出有流行潜力的变异株。本文就通过单克隆抗体选择、提前获得甲型流感亚型内变种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09 年3—4 月, 墨西哥暴发了一次原因不明的肺炎, 仅墨西哥城就发生数百例, 其中59 例死亡。同年4 月15 日美国首次出现了由新“猪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病毒引起的感染病例, 证实为一种过去在人及猪中均未出现过的新甲型H1N1 流感病毒[1] , 在墨西哥暴发流行的肺炎病原就是该新甲型H1N1 流感病毒[2] , 现正式将其命名为2009 甲型H1N1 流感病毒。由于人群中普遍缺乏对此新病毒的抵抗力, 新病毒很快在美洲其他国家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9 年于4 月29 日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升为5 级; 随后新病毒又在欧洲快速传播, 2009 年6 月11 日,WHO进一步将流感大流行的警告级别升为最高级( 6 级) , 即正式宣告流感已在全球大流行。这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 同时对疫苗的生产和接种提出了要求[ 3, 4 ] 。目前2009 甲型H1N1 流感流行尚未结束, 现就有关的一些科学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了解云南省2009~2014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研究HA和NA基因进化特征。对云南省近6年来上报的流感监测病例数据进行病原谱总结,挑选出23株甲型H1N1流感毒株进行HA及NA基因分析。利用MEGA 5.0软件对测序结果构建进化树分析基因同源性。2009~2014年云南省共监测到4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高峰,核酸检测结果中甲型H1N1流感占检出总量的28.8%。测序结果显示,HA与NA基因均分为3个类群,检测到一株具有H275Y突变位点的毒株。甲型H1N1流感是导致本省流感流行的重要亚型之一,2009~2014年间分离的毒株主要有Goup1、Gourp7和Gourp6三个支系,绝大部分甲型H1N1流感毒株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一例混合感染中H3N2和N7N9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特性。【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型检测。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病毒分离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2013年4月在南京市检测到一例人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和禽流感H7N9病毒混合感染,混合病毒分别命名为A/Nanjing/M1/2013 (H3N2) (M1-H3N2)和A/Nanjing/M2/2013 (H7N9) (M2-H7N9)。分离株M2-H7N9 HA蛋白的Q226L位点和PB2蛋白E627K位点发生突变,增强了病毒对人体的感染能力。【结论】报道了一起人混合感染H3N2和N7N9流感病毒病例,提示人可能成为流感病毒基因“混合器”,应高度关注H7N9病毒与人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从广东省疑似流感发病猪分离到1株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01/2005(H3N2)),对其各个基因进行克隆与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它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的相关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A全基因与广东2003~2004年分离的H3N2猪流感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与纽约90年代末分离的H3N2人流感毒株同源性在98.5%以上;NA基因与纽约1998~2000年分离的H3N2人流感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NS基因、M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H1N1亚型猪流感毒株A/swine/HongKong/273/1994(H1N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7.9%、98.4%,与美洲A/swine/Iowa/17672/1988(H1N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7%、97.1%;其他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H3N2人流感毒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推测其M和NS基因来源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NA及其他基因均来源于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表明此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为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和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经基因重排而得到的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