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跨血脑屏障药物转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成为人们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所面临的一道难题,因为基本上100%的大分子药物及大于98%的小分子药物均无法穿过血脑屏障.因此,如何使CNS药物跨越血脑屏障从血液进入脑内且发挥药效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所在.如今一些借助内源性BBB运载体使药物转运入脑的技术发展起来.并处于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例如借助载体介导的转运系统、受体介导的转运系统的药物治疗策略,以及纳米技术的运用等,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新发现及新技术将为跨血脑屏障药物转运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并有望实现对CNS疾病患者的成功治疗.  相似文献   

2.
寡肽转运蛋白PepT2及其药物转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epT2(peptide transporter 2)是一种高亲和力、低容量的转运载体.它在人体中分布广泛,不仅能转运二、三肽,也可以识别和转运许多仿肽类药物,如β-内酰胺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他定等.研究表明,PepT2的转运机制不同于氨基酸的吸收机制,其底物的仿肽结构特征影响其转运速率. 本文综述了PepT2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PepT2转运药物底物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指纹的法医鉴定被广泛应用于罪犯的人身认定,已成为基础的法庭证据。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检验和鉴定潜指纹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科技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指纹检验与鉴定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重点讨论了光致发光法显现潜指纹与纳米技术的具体应用,对纳米技术在未来刑侦潜指纹鉴定中的应用前景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纳米技术应用于药物载体的研究一直是近年生物医学所关注的热点。纳米药物载体在实现靶向性给药、缓释药物、提高难溶性药物与多肽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就近些年常见的纳米载药体的种类及其特性、常用制备方法、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药物相关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D  Zhang GL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3):245-248
药物相关转运蛋白不但与肿瘤多药耐药现象密切相关,而且在人体内广泛参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其编码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位点变异可能与药物转运蛋白的表达、转运功能密切相关,决定了临床常见的个体/群体药物反应差异性。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药物相关转运蛋白SNP位点基因多态性,以及与临床常见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纳米微球作为药物载体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药领域,这一技术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目前已有多种纳米微球制剂投入临床使用。纳米微球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概述了近年来纳米微球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展望了纳米微球药物载体缓释技术的应用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最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内分泌治疗、放疗和化疗是PCa的主要临床治疗选择。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控释放特性和较好的肿瘤靶向能力,并可通过增强的渗透性和保留(EPR)效应被动靶向肿瘤。通过精巧的设计组装和外表修饰赋予纳米递药系统与众不同的肿瘤治疗效果。本文介绍用于PCa治疗的先进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以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多数患者妊娠期需继续应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但妊娠期妇女体 内一系列生理变化可改变 AEDs 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导致癫痫发作并危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基于此,综述妊娠期 AEDs 的药代动力学变化 及胎盘转运特征,为妊娠期癫痫患者的精准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蛋白质转运系统中,很多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然后通过内质网或质膜的转运到达相应的细胞器发挥生物学功能。蛋白质的分泌表达途径总共分为三类,分别为Sec分泌途径、双精氨酸途径和信号识别颗粒转运系统。本文简要介绍蛋白质的基本转运途径,主要介绍由信号识别颗粒所介导的蛋白质转运。分别概述信号识别颗粒及其受体的组成与功能,并对其调控途径做简要的介绍;同时也简单介绍与其相关的Yid C膜蛋白家族;对信号识别颗粒蛋白调控系统存在的必需性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生物磁学》2011,(11):I0002-I0002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静脉注射的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能导致怀孕小鼠发生孕期综合征。新成果发表在4月在线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期刊上。说明纳米颗粒对怀孕小鼠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特异性的脑药物转运载体 ,分段合成了抗大鼠转铁蛋白受体的单链抗体基因 (Ox2 6 scfv) .经重叠PCR拼接成完整片段 ,克隆入pUC19载体中 ,测序正确后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 15b E .tag上 .IPTG诱导 ,表达产物分子量为 2 9kD ,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4 0 % .包涵体经 6mol L盐酸胍变性后 ,过SephacrylS 30 0HR分子筛柱复性蛋白 .免疫酶染色实验表明 ,该单链抗体能与转铁蛋白受体特异性结合 ,为建立以转铁蛋白受体为介导的血脑屏障转运载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活细胞药物递送系统具有主动靶向至肿瘤部位,防止被免疫系统清除等诸多优势。本文提供了一种巨噬细胞负载纳米颗粒的递送方法,并探讨不同载药量对巨噬细胞的活性以及运动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超声乳化法制备包载阿霉素的DOX@PLGA纳米颗粒。纳米粒度分析仪测量粒径和表面电位,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形态。将DOX@PLGA纳米颗粒与巨噬细胞共同孵育,即得到负载DOX@PLGA纳米颗粒的巨噬细胞用以药物递送。然后通过CCK-8法、LDH法以及细胞迁移实验检测不同载药量情况下细胞活力水平、细胞损伤程度以及细胞运动性。结果:制备的DOX@PLGA纳米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粒径为109.2±2.3 nm;表面电位为-45.0±2.0 m V;载药量为4.61%。当单个巨噬细胞负载0.15 pg DOX时细胞存活率为:71.5±4.4(%);细胞损伤率为:26.3±1.8(%);迁移率为:61.6±5.7(%)。结论:成功制备巨噬细胞负载DOX@PLGA纳米颗粒的递药系统,载药量适当的情况下载体细胞依然具有良好的活性和运动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4):I0002-I0003
过度饮酒会导致器官受损甚至引起社交问题的产生。虽然目前有一些预防醉酒的方法,但其效果还未经验证。而许多胶状解毒剂又是针对过量用药开发出来的,这样的解毒剂对于过量饮酒可能没什么足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药剂学发展突飞猛进,对药物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日益广泛、深入。通过查阅2012 年我国学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分类概述我国在纳米制剂、微球、亚微乳、复合物、纳米晶体、立方液晶和碳纳米管等药物新剂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荧光蛋白作为报告蛋白用于蛋白质转运系统研究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海葵红色荧光蛋白聚集在细胞质内 ,不能转运至周质空间。而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在Tat信号肽和Tat转运酶的共同作用下 ,以折叠形式转运至周质空间。通过荧光定量分析表明信号肽保守序列中的双精氨酸是保证绿色荧光蛋白转运及转运效率所必需的 ,且第二个精氨酸比第一个精氨酸更为重要。同时 ,揭示了Tat信号肽需要一定的高级结构才能行使功能 ;Tat信号肽不仅引导蛋白质的转运 ,而且也参与蛋白质的折叠。因此 ,绿色荧光蛋白是非常理想的报告蛋白 ,可用于研究Tat系统 ,但是海葵红色荧光蛋白易于聚集而不适合于此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一级吸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简便估计的两点法。这种方法,只需测量血管内和血管外给药后的两个相同时点的血药浓度值。不论该药的处置系统是多少室,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这种方法不仅比目前常用的点一点法和点一面法简单,而且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17.
微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而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实验在整个课程中占有较重的比例。本文在实际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微课的特点,将其更好地融入到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纳米药物载体可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的聚集而不影响正常组织,从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在药物载体表面修饰靶向配体,以提高药物载体主动靶向进入到细胞的能力,可有效地将药物释放到靶细胞,大大提高药效.核酸适配体(aptamer)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分子,近几年已被运用到靶向药物传递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了几种适配体靶向载药体系,如适配体-药物、适配体-脂质体、适配体-聚合物胶束、适配体-聚合物纳米颗粒、适配体-金属颗粒以及适配体-支化聚合物等载药体系,并对当前研究的热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末RNA干扰现象(RNA interference)及其作用机制被发现以来,外源性的小干扰RNA(siRNA)已广泛地用于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多个领域。但,如何有效地、特异地将siRNA输送进入靶细胞,始终是使用者关注的重点,并已逐步成为siRNA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瓶颈问题之一。目前开展研究的siRNA转运方法主要包括3类:a.通过与配基偶联实现siRNA的转运;b.将siRNA包载于纳米颗粒等中经内吞进入细胞;c.载体与细胞膜融合释放所载siRNA进入细胞。  相似文献   

20.
药物递送系统系采用多学科的手段将药物有效地递送到目的部位,从而调节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药效、毒性、免疫原性和生物识别等.与传统制剂相比,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的降解;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避免血药浓度波动;可以提高靶区药物浓度.目前已发展建立了多种类型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其研究投入和市场份额持续快速增长,推动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近年来研究内容纳米靶向脂质体、新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长效缓释微球、口服缓控释制剂和干粉吸入制剂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