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分离鉴定及其控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周维官  杨萍 《蛇志》2000,12(2):1-3
目的 为明确广西驯养蛇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患急性呼吸道感染而发病、死亡的驯养蛇27条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并从流行病学方面对病原的感染以及蛇发病的条件和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变形杆菌属的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和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是主要的病原菌(占51.9%),其余的5种细菌分别占3.7% ̄7.4%不等。分离株所做的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
麦类作物多胚的研究:Ⅲ.高原602双胚苗的细胞学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原602双胚苗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有3种类型:2n-2n、2n-3n和2n-n,出现频率分别0.16%、0.02%和0.02%,在2n-2n型里,发现了形态上的差异,即2n(顶芒)-2n(长芒)。对单倍体育种和三倍体的起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普通大鼠(SD)与低氧敏感大鼠(HS)经减压舱内模拟海拔5000m高度下3周低氧,观察到SD与HS的Hb有显著差异,前者高于后者(分别为27.3±0.6;24.5±0.8g%P<0.01)。此时SD血液中的PCO2已恢复正常,而HS血液中的PCO2却比SD血液中的PCO2低(分别为4.3±0.1;5.6±0.3kPaP<0.01)。在慢性低氧初期,HS的pH值比SD明显降低(分别为7.18±0.03;7.29±0.02,P<0.05)。但随着低氧时间延长HS的pH值很快上升并超过SD(分别为7.25±0.02;7.17±0.03P<0.05)。两者的血液氧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提示普通大鼠与低氧敏感大鼠对慢性低氧反应有不同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洞庭平原黑线姬鼠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王勇  陈安国 《兽类学报》1994,14(2):138-146
1986年10月-1990年10月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汉寿县的稻作区逐月调查,夹捕黑线姬鼠长江亚种2768只,雌性占45。6%。主要繁殖期3-11月,研究期内的月平均怀孕率为48.6±4.0%、平均胎仔数为5.3±0.2只。繁殖指数为2.36±0.29。以上3个参数及种群性性比有季节性变化,4-5月和7-10月为2个妊娠高峰;雄性睾丸下位率和雌性怀孕率有同步变动的趋势。5年龄组之间,其性比、怀孕率和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庚型肝炎病毒在福州地区的重叠感染,采用ELISA法检测本院住院的286例病毒性肝炎(HV)患者和500名供血员的抗-HGV。结果表明,甲、乙、丙、戊型肝炎患者和供血员的抗-HGV检出率分别为2.0%、2.2%、4.0%、10.0%和0.2%。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和抗-HCV阳性供血员的检出率分别为7.9%、4.3%、33.3%、0%、7.1%和6.3%,慢性重型肝炎检出率较慢性肝炎显著升高(P<0.05)。各型肝炎患者和供血员均存在庚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以慢性重型肝炎为著。  相似文献   

6.
配制了普通小麦与阿拉拉特小麦的正、反交组合20个,杂交结实率为4.9% ̄33.6%。不同组合种F1每个PMC平均的单价体为15.20 ̄8.55,二价体为7.03 ̄9.02,三价体和四价体分别为0.36 ̄1.15和0.01 ̄0.02。通过对杂种后代连续2年成株期混合菌种抗性鉴定和苗期分小种分菌系鉴定表明,从普通小麦中国春与阿拉拉特小麦的杂种F3和T4代已选择到对白粉病高搞 ̄免疫的单株,它们具有42条  相似文献   

7.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水文动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小集水区定位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尖峰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更新林生态系统5个水文年水分循环的动态特征。年降水量分配在169.8~350.0cm,林冠层截留率年变化11.0%~17.6%范围,旱、雨季变化在14.4%~31.4%和11.5%~19.4%之间;其中树干茎流率年平均为7.1%,雨季平均为6.8%,雨季月变化在2.2%~12.4%。总径流动态特性以每年7~9月的增加响应较快,11月至翌年2月径流衰减缓慢。水量平衡参数为:年均降水量2668.3mm,14.3%为冠层截留,46.7%为径流输出,53.3%为蒸发散失。土壤渗透水性能为,70cm厚土层,当雨量小于30mm,进入土层的水分全部被吸持,雨量在35~50mm,25%的降水量渗漏,雨量在50~100mm内,26.5%~56.3%的降水量下渗,其吸持和滞留贮存水性能与土壤的结构、持水量、孔隙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广西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骏  冯敏 《兽类学报》1996,16(4):264-271
1988~1995年,采用定点观察法和绝对计数与相对计数结合法对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作了调查研究。1990年核心区有猕猴14群,500只左右,猴群密度1.6群/km2,种群密度55.6只/km2.猴群大小平均33.8±23.1(n=6)只。一般每隔4~5年分群一次,猴群群体年均增长率14.8%,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猴群中成年猴性比为7.6±6.5(n=12),1~3岁组的性比为0.74±0.61(n=4),群内未成年猴比例为67.7±3.1%(n=12)。发情交配期最早11月12日,最晚次年1月20日,高峰期12月上旬,持续3个月.产仔期最早4月1日,最晚8月14日,高峰期5月上旬,持续时间4个半月.繁殖率45.5%~100%,平均75.4±13.2%(n=21)。新生猴死亡率较低,新生猴性比(雌:雄)平均0.74±0.34(n=5)。  相似文献   

9.
天山云杉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对新疆昌吉地区木垒林场天山云杉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为216.170t·hm-2,净生长量为12.634t·hm-2·年-1.林分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是:干占48.68%,枝占17.77%,叶占9.81%,果占0.03%,根占18.6%;净生长量的分配是:干占31.49%,枝占1.2%,叶占12.7%,果占0.46%,根占26.87%.  相似文献   

10.
配制了普通小麦与阿拉拉特小麦的正、反交组合20个,杂交结实率为4.9%~33.6%。不同组合杂种F1每个PMC平均的单价体为15.20~18.55,二价体为7.03~9.02,三价体和四价体分别为0.36~1.15和0.01~0.02。通过对杂种后代连续2年成株期混合菌种抗性鉴定和苗期分小种分菌系鉴定表明,从普通小麦中国春与阿拉拉特小麦的杂种F3和F4代已选择到对白粉病高抗~免疫的单株,它们具有42条染色体,在PMC′sMI形成0.00~0.46个单价体,20.77~21.00个二价体,0.00~0.06个四价体,在细胞学上已稳定。与已知白粉病抗性基因比较的抗谱分析表明,阿拉拉特小麦携有主效抗病基因Pm2,在上述的杂交选择过程中,已通过遗传重组将Pm2基因导入到中国春中。  相似文献   

11.
空心莲子草口服治疗乳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空心莲子草经口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感染的乳鼠。结果显示,5、7.5、10.0mg三个剂量组的存活率各为80%、72.2%和40.0%,平均存活天数(MTD)为56.5±0.9、53.5±1.1和41.5±2.7d,而病毒对照组的存活率为0.0%,MTD为26.3±0.8d,经该药治疗的感染鼠体内的EHFV抗原表达减少,而未经治疗的感染乳鼠体内的EHFV抗原则在全病程中都显示出较强的表述。治疗组抗病毒效果类似于病毒唑,且口服病毒唑毒性小。说明空心莲子草在体内对EHFV感染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树干茎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0~1991年对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树干茎流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年树干茎流量为6.2~66.7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0.5~3.3%;不同林型的年树干茎流率显示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占1.7~3.3%)大于针叶林(占0.5~1.4%)。树干茎流的大小主要受树皮的吸水性能、树木胸径、树干枝角与冠型结构、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影响。杉木林树干茎流营养元素的年平均浓度为8.707~14.848ppm,是林外雨年平均浓度(2.453~3.753ppm)的3.0~6.0倍;是林内穿透雨年平均浓度(5.861~10.454ppm)的1.4~2.0倍。说明树干茎流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3.
对872例孕妇风疹病毒IgM检测,结果阳性41例,阳性率为4.7%;对IgM阳性者进一步用PCR检测风疹病毒RNA,其中19例阳性,占IgM阳性的46.34%。风疹病毒感染与孕龄、职业无关,与孕次有关(χ2=8.94,P<0.05),与不良孕产史有密切关系(χ2=4.74,P<0.05)。  相似文献   

14.
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36例肺部感染者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236例支气管肺部感染者,用纤支镜双塞保护法采样,病原菌培养结果。总阳性率74.6%。共分离到22种291株病原菌。球茵占16.7%、肠杆菌科占11.7%、非发酵菌占37.1%,厌氧菌占22.3%、真菌占12.7%,39.2%的病例为复合菌感染。还报告了8种带见病原菌对28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对近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谱型变化及复合菌感染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幼胚培养和秋水仙碱处理,人工合成了具有一对双随体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AABBVV)。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1″的细胞占69.94%,染色体构型为1.0′+20.47″+0.02。天然和自交结实率分别为49.07%和39.23%。籽粒蛋白质含量为20.98%。抗白粉、条锈、叶锈和赤霉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幼胚培养和秋水仙碱处理,人工合成了具有一对双随体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AABBVV)。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2n=21″的细胞占69.94%,染色体构型为1.0'+20.47″+0.02'″。天然和自交结实率分别为49.07%和39.23%。籽粒蛋白质含量为20.98%。抗白粉、条锈、叶锈和赤霉病。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测RBCc3b 受体花环及白念珠菌培养,探讨乳腺癌、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对病人免疫功能影响和菌群失调后白念珠菌增殖感染情况。辽宁省肿瘤医院80 例乳腺癌、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病人,化疗后均行痰、便真菌学检查,并以30 例经痰、便检查无白念珠菌生长的健康人体对照。随机抽样40 例病人化疗前后作RBCc3b 受体检测。结果显示80 例病人化疗前痰、便检查白念珠均阴性,化疗后1 个、2 个月和3 个月痰和( 或) 便检阳性者分别为7 例(8.8 % ) ;41 例(51 % ) 和62 例(77.5 % ) 与正常对照组三个月内白念珠菌检阳性仅1 例(3.3 % ) 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 。白念珠菌检阳性病人体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化疗前病人RBCc3b 受体花环率为15.62 % ±2.2 % ( 正常组为19.30 ±0.44) ,化疗2 个月后平均9.98 % ±0.81 % ,其差异非常显著(P< 0.01) 。从此得出结论:乳腺癌、肺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后出现免疫功能下降,在化疗三月内有77.5 % 痰、便中白念珠菌增殖生长,提示对恶性肿瘤化疗应注意监测病人的免疫功能以及机体内菌群失调情况。  相似文献   

18.
张堰铭 《兽类学报》1999,19(3):204-210
捕杀高原鼢鼠后,残鼠种群与自然种群年龄结构相比较,5月差异性显著(X2=997,P<005);7月和10月差异极显著(X2=15134,X2=15612,P<001)。5月,残鼠种群成年Ⅰ组占最大比例(5345%);自然种群成年Ⅱ组占最大比例(4844%)。7月,残鼠种群幼年组和亚成年组所占比例之和(3506%)明显高于自然种群(2200%)(P<005)。10月,残鼠种群近老年组和老年组所占比例之和(962%)明显低于自然种群(2308%)(P<005)。残鼠种群成年Ⅰ组雌鼠怀孕率(8462%)明显高于自然种群(5833%)(P<005);平均胎仔数(332)也高于自然种群(285),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用“巢式”-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可将感染病毒水平进行半定量;当一步扩增即可得阳性结果为高水平感染,需两步扩增才得阳性结果为低水平感染。有输血史的患者高水平感染占68%,无输血史的患者高水平感染占35.1%(p<0.05),高水平感染组肝功能损害严重,ALT、AST分另11为110.0±59.9μ/L,96.1±49.3μ/L低水平感染组分别为54.4±28.1μ/L,54.4±20.0μ/L,(P<0.01,P<0.02)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情况与病毒感染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黑曲霉生产β-葡萄糖苷酶发酵条件的研究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多项式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N 源、C 源、无机盐等对酶产量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4 .9 % ,(NH4)2SO4 0 .4 % ,KH2PO4 0 .29 % ,CaCl2 0 .05 % ,MgSO4·7H2O0 .04 % ,FeSO4·7H2 O5mg·L- 1 ,ZnCl2 1 .4mg·L- 1 ,0 .2 % 油酸钠.并对培养温度、时间、培养基初始pH、通气量、接种量、接种方式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使黑曲霉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由17U·ml- 1 增至21 .3U·ml-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