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道微生态系统及其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寄生在宿主肠道内的微生物的总和。微生物进入肠道后,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形成群落,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共生关系。宿主客观上为微生物提供生存和进化场所,微生态系统为宿主提供营养物质、刺激肠道组织的发育、刺激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影响宿主能量代谢、协助宿主降解有毒物质、影响宿主生殖活动和寿命等功能。作为一个进化的系统,微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对维持宿主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又受宿主的影响,物种间相互作用和宿主-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微生态系统进化的动力。进化主要表现在微生物和宿主基因组上发生适应性变化。因此,系统生态学的理论对理解肠道微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肠道微生态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和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与人体的营养和免疫有重要关系.深入了解该系统的构成、代谢及与疾病的关系不仅对其他微生态系统如呼吸道、泌尿道和生殖道和研究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在临床上也意义重大.本文谨就近年的临床肠道微生态的几点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肠道微生态作为人体内最复杂、最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与CRC密切相关。CRC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构成能调节CRC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综述旨在讨论CRC肠道微生物群的构成、微生物群相关致癌机制、微生物群作为CRC生物标志物的潜力,为临床应用肠道菌群治疗CRC提供新策略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系统研究在生态学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具有微小、简化、方便、准确地模拟预定设计结果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利用微生态系统研究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正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手段。本文初步探讨了微生态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微生态系统在现代生态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系统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系统研究在生态学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具有微小、简化、方便、准确地模拟预定设计结果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生态学的发展 ,利用微生态系统研究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正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手段。本文初步探讨了微生态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对微生态系统在现代生态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微生态系统及系统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中国微生态学奠基人之一 ,世界著名的微生态学专家康白教授十多年前就在他主编的《微生态学》一书中这样写到 :现代系统理论、系统分析及系统工程已经介入了这个领域(笔者注 :即微生态学研究领域 )。这一段描述指出了系统理论及系统分析在微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它是微生态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和手段。本文就微生态系统及系统分析加以粗略论述供同道参考。1 系统论、生态系统、微生态系统1.1 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理论的新兴边缘学科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 L VON BERTAL ANFFY是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现在系统论得到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微生态系统中最大最复杂的一部分,参与机体代谢、免疫等各方面的生理作用。由于内外源性的病理因素导致肠道微生态的破坏可能会引起人体疾病。随着肠道微生态与消化道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肠道微生态与非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肥胖、神经精神病、皮肤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外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等非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相关性。微生态制剂和粪菌移植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参与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肠道微生态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已被广泛研究和阐述,本文侧重对肠道微生态与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人体微生态系统存在于胃肠道、口腔、泌尿生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多个部位,其中以肠道中的微生态系统最为主要和复杂。肠道菌群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宿主的免疫与代谢,并受到宿主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就当下国内外人体肠道微生态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肠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 其中存在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 微生物群依赖肠道营养物质生长并经长期的进化适应而特异性地存在于宿主肠道, 通过其代谢活动及其产物维持宿主的微生态稳态。肠道微生物可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定植, 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其作用机制包括竞争营养物质和生态位、产生拮抗细菌素、干扰群体感应和免疫介导等。饮食和药物等外界因素与遗传因素均可改变宿主的肠道环境, 从而影响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抵抗。本文就肠道食源性疾病的微生态防治研究进行综述, 为预防和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感染微生态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对机体代谢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肠道菌群的组成 在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由于细菌培养手段的局限性,我们对其结构和组成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微生态学上的应用,根据细菌16S rRNA序列的分类,发现肠道内寄住的微生物群的种类超过800种,主要有拟杆菌属、梭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  相似文献   

11.
胃微生态系统与胃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微生态系统是微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自1977年西德学者VolkerRush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这一概念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在世界各地相继开展。本文综述近年来胃微生态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欣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4):252-252,256
人体微生态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的睐,临床上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造成微生态系统失衡从而引起疾病发生的病例越来越多。调节机体正常菌群平衡的微生态制剂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1991年Fuller将微生态制剂定义为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活的细菌性食品添加剂。目前常被用作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以下几种: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肠球菌亚种、类细菌亚种、杆菌亚种和链球菌亚种等。本文仅就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肠道微生态系统与人类生理病理密切相关,目前其作为研究疾病新治疗途径的切入点,尤其在与食欲紊乱相关疾病方面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肠道微生态通过代谢、内分泌、神经、免疫等多条途径参与对食欲的调节。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态系统通过上述途径对宿主食欲调节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阐述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食欲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以期对食欲相关疾病的微生物靶向疗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中医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具有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中医体质分型更好地阐述了独立个体疾病的易患因素和疾病演变的倾向性,从而更好地诠释中医体系的个体化医疗。人体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67%,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系统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利用精准遗传学信息来防病治病、促进健康,从而更好地诠释西医体系的个体化医疗。基于中医体质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学相结合的个体化医疗兼顾中西医学理论基础及治疗方案,其关联性的研究使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中医学研究中有了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5.
肠道微生态作为机体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与糖尿病、肥胖症、肿瘤、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但肠息肉的发生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我们通过对年龄、饮食、肥胖等因素的分析,揭示肠道微生态与肠息肉发生的相关性,冀望有助于提高肠息肉的早期诊断率,降低肠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微生态制剂影响致腹泻肠道病毒感染机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也是多种寄生微生物与动物宿主之间相互共生的地点。寄生菌/共生菌对维持肠道的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外来病原性微生物如病毒等可打破生态平衡。而微生态制剂如益生菌可缩短病毒性腹泻的病程。本文介绍了肠道上皮生态系统以及病毒致腹泻机制,并对益生菌干涉致腹泻的主要病毒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肝病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当今肝病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在肝病时发生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调,部分革兰阴性菌大量增殖,后者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升高,而内毒素血症在肝病的维持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加重肝病.因此,肝病-肠道菌群失调-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本文将就肝病时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以及微生态疗法阻断此环节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肠道菌群在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有关肠道微生物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有新进展,2013年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被《科学》杂志评选为10大科学突破之一。本研究就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调节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肝移植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术后并发症仍难以控制,导致不良预后,因此肝移植术后并发症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肠-肝轴”的提出,研究发现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道菌群发生了明显变化,干预肠道菌群及其信号通路可能是控制术后并发症的新途径。本文从肠道微生物的定义与生理作用、“肠-肝轴”的病理生理联系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作用及粪菌移植在肝病中的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列举肝病和肝移植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特点的相关研究,以及粪菌移植改善微生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相关研究,旨在阐述肝移植患者肠道紊乱的可能机制与菌群的具体变化,并展望应用粪菌移植技术加快肝移植术后恢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DGGE和RFLP方法分析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对宿主发育,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防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DGGE和RFLP指纹图谱的方法初步研究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微生态系统。对肠道微生物16S rDNA V3区进行DGGE分离,得到24个不同位置的条带。DGGE图谱亦显示了肠道微生物的季节变化,夏季较冬季菌群丰富。各月DNA样品混合并扩增16S rDNA全长序列,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用Msp I、Rsa I对文库中175个随机阳性克隆的质粒DNA进行限制性酶切。酶切图谱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75个克隆被归为60个不同的类群,这一结果显示桑粒肩天牛幼虫肠道微生物非常丰富。因此,这2种方法都能有效的反应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状况,且RFLP比DGGE具有更好的分辨率。结合使用这2种方法,初步反应了桑天牛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