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四年间酵母样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的流行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真菌药物。方法运用WHONET软件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4年间临床分离出的酵母样真菌与其耐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间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率由2002年的9.0%升至2005年的13.8%,白色念珠菌仍是引起临床感染的主要真菌,但其构成比由2002年的69.7%降至2005年的49.1%,而近平滑念珠菌的构成比4年间增加了9.5%,成为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的第二位病原菌。4年间临床酵母样真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增加了9.6%~16.8%。结论临床酵母样真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加,种类增多,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分心,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附属医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间治疗的6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在68例研究对象中痊愈8例,54例治疗仍遗留精神症状,6例研究对象导致全身衰竭,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诱因不明显,对患者智力影响大,临床疗效不佳等特点,因此需临床医师对疑似病例进行全面检查,以尽早诊断,对症治疗,从而确保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林学 《蛇志》2006,18(3):225-225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5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药师参与临床实践的重点工作内容。方法:对2013年4~2014年8月参与的临床查房及会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临床药师在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以及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结论: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离不开药师的参与,临床药师是治疗团队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5.
苏敏 《蛇志》2008,20(2):156-157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56例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5年前后细菌L型临床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15年前后细菌L型临床耐药性的变迁,分析影响因素,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新乡市中心医院15年来临床检出的常见细菌L型菌株逐个进行药敏监测,逐年进行耐药性变化分析研究。结果1990年至1999年细菌L型常见菌株耐药性逐年上升,特别是青霉素类大部耐药;2000年至2005年,耐药性趋势变缓,青霉素类耐药率有所下降。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不滥用抗生素是细菌L型耐药性变迁的重要原因,药物敏感试验是良好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临床微生物指南中的常规方法对医院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医院近3年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65株阴沟肠杆菌,菌株的主要来源为痰液、尿液和其他分泌物,分别占50.3%、32.7%和27%;临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氯霉素和氨基糖苷类的抗菌药物呈现较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比较敏感,而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及头孢唑林对阴沟肠杆菌无效。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导致呼吸道和尿路感染,是一种对多种抗菌素耐药的高耐药性细菌,临床医生应结合临床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李健  关欣兰 《蛇志》2011,23(2):156-157
目的 探讨ICU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ICU收治的63例60岁以上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CU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结论 ICU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应重视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肺部感染的同时,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Ⅰ基因治疗的现状自1990年9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及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第一个腺苷酸脱氨酶缺乏-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ADA-SCID)临床基因治疗草案至今正好10年。从美国JohnWiley&Sons出版社网站1999年6月发布的一些信息,可以了解这10年国际上有关基因治疗研究(指临床)进展的概况。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已有21个国家开展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现有380个临床治疗草...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模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借鉴国内外日间手术管理经验,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实施老年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新模式。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0年(临床路径实施前)、2013年(临床路径实施后)和2016年(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模式开展后)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术后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老年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新模式,平均住院日缩短,人均治疗费用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2013年、2016年的手术感染率都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老年性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新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医院和科室的经济效益,为政府节约医疗资源,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模式的优化措施,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对上海长海医院2012年参加上海市规范化培训的医师140人进行调查问卷、并统计其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成绩及出站率。2013年对教学内容、基础条件建设、师资管理、教学方式、考核体系和激励制度等6个方面进行优化。2014年再次对参加上海市规范化培训的医师150人进行调查问卷,同时统计其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成绩及出站率。将2012年及2014年调查问卷结果、考核成绩及出站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2年收集有效问卷116份, 2014年收集有效问卷134份。两组学员在性别、年龄、学历及培训学科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2014年的调查问卷结果与2012年比较,发现规培学员对基地及轮转科室理论讲课的不满意率由33.6%降低到了13.4%,对基地及轮转科室临床思维和技能培训的不满意率由34.5%降低到了15.7%,对基地及轮转科室出科考核的不满意率由28.4%降低到了18.7%(P<0.05)。2014年培训学员基本技能考核成绩及出站率较2012年明显提高。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模式的优化明显提高了住院医师的临床基本技能,全面提升了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胃炎患者的内科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给予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80例咳嗽患儿,对其给予临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的50例患儿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总有效率达96.25%(77/80)。结论:对于咳嗽患儿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韦家美 《蛇志》2012,24(3):268-269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以利于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婴儿,临床以喘憋为主要症状,以及发热、咳嗽等表现。70例患儿经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平均住院时间(7±1.5)天。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可根据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对症处理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长民 《蛇志》2006,18(3):221-222
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乙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均为2000年以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人。临床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第10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治疗组97例,男45例,女52例,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院发生的临床给药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临床给药差错的影响因素,不断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发生临床给药错误的患者资料,对200起发生在我院的临床给药错误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发生的200起临床给药错误案例中,药品错误、剂量错误和遗漏在给药错误中的比例占74%;且非节假日发生临床给药错误的次数高于节假日;职称、工作年限和系统设备对降低临床给药错误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结论:规范给药管理制度,增加护士值班人数、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将给药管理视为一个整体,实行全员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临床给药错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2006-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PA)4年来临床分布,了解临床分离PA时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谱的动态变迁,比较分析不同感染部位PA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临床2006~2009年送检标本中分离的PA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队感染以呼吸道为主,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和神经外科等科室;PA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对上升较快,分别由2006年的25.8%、16.5%上升至2009年的52.8%、40.1%;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稳定,且耐药率较低;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在2009年有所回落.结论:PA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其它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单一或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2009年PA对部分抗生素耐药率下降进一步提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黄秀丽  洪柿 《蛇志》2009,21(1):69-70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多发的传染病,病程长,可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肝癌。为此,我科对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的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志红  周珊梅  聂龙英 《蛇志》2016,(3):377-37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实习护生164名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4年的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15年的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教师和护生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教师与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评价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能提高教学效率,弥补传统教学中不足,并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为总结临床有效护理效应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78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46例,死亡25例,另外7例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其中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患者22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