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结肠粘膜菌群变化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辅助性的研究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腔镜室佳木斯154002孙玉清佳木斯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吕密凯佳木斯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李丽秋马淑霞杨景云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许多资料表明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清,有关...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调节剂──中药903口服液的稳定性研究佳木斯医学院药剂教研室佳木斯154002于敏佳木斯医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霍继明佳木斯医学院微生态研究室杨景云,李丽秋,马淑霞为使中药903口服液能大批量生产确定药物有效期和质量标准,我们对其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试...  相似文献   

3.
在药物制剂质量检验中增设检测正常菌群指标的探讨佳木斯医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佳木斯154002霍继明佳木斯医学院药剂教研室于敏佳木斯医学院微生态室研究室杨景云一,人机体内栖居的大量正常微生物群对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正常微生物群(normalmie...  相似文献   

4.
对本所普通大鼠、清洁小鼠及其饲养人员做了绿脓杆菌的检测及追踪调查,以了解绿脓杆菌在实验室动物及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相互传播的规律性。结果表明,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感染率为33.7%,部分饲养人员在接触动物前后从口腔和手指可检出同样血清型的绿脓杆菌。血清学分型结果证实。绿脓杆菌在饲养人员及其饲养的动物之间存在单向和双向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绿脓杆菌能产生肠毒素,可引起兔肠液体贮留,已被Kubota等证实。1980—1981年,我们发现一些腹泻病人的粪便经培养均未检出肠道致病菌,而检出绿脓杆菌。为了探讨绿脓杆菌与腹泻的关系,我们从腹泻病人粪便中收集了39株绿脓杆菌进行肠毒素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绿脓杆菌血清型的研究中,分离到一株与绿脓杆菌11个分型血清不发生交叉凝集的绿脓杆菌菌株。通过鉴定证明是一株新血清型菌株。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绿脓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能感染任何组织和部位,甚至通过血流导致败血症,国内文献报告绿脓杆菌败血症死亡率在80%以上。近年来,由绿脓杆菌所致医院内感染也日益受重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绿脓杆菌的耐药率也在不断增长。这给临床治  相似文献   

8.
从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K菌株的染色体DNA构建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到一 基因片段与绿脓杆菌的抗性相关。经测序证明该片段包含了绿脓杆菌基因组中PA4293所编码 序列,进一步实验证明与它相邻的另一段827bp的基因也与绿脓杆菌的抗药性有关。上述2基 因分别命名为pprA和pprB。以绿脓杆菌PAK菌株为出发菌株,经过新霉素耐受培养得到抗生素 抗性菌株PAK1-3,该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明显增强。经PCR方法扩增上述基因并克 隆至PAK1-3菌株中,可引起该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又经pprB基因转入临床分离 得到的致病性绿脓杆菌中,导致部分绿脓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强。pprA和pprB 很可能是一组与绿脓杆菌抗药性相关的双分子调节系统,并与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绿脓杆菌感染的发生率日趋上升。由于绿脓杆菌对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有高度的耐药性,使绿脓杆菌败血症严重地威胁着烧伤和战伤病人的生命。近年来,对绿脓杆菌的主动和被动免疫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下面就几种菌苗研制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肾移植术后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与控制咽部绿脓杆菌的定值及其感染作了前瞻性研究。36例上述病人分为常规抗生素治疗和改进治疗两组各18人。肾移植术后常规治疗组病人咽部定植绿脓杆菌的16人(88.89%),发生绿脓杆菌继发感染的7人,感染率为38.89%。改进治疗组中,18例病人咽部定植绿脓杆菌的5人(27.78%),发生感染的1人,感染率为5.56%,此组患者感染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绿脓杆菌的血清型83.15%为第四群6型。质粒分析表明咽部定植绿脓杆菌的同感染灶上的绿脓杆菌具有相同的质粒图谱。作者认为:肾移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预防术后感染,但必须控制抗生素的疗程和剂量,否则将会导致机体正常菌群微生态平衡失调,耐药性绿脓杆菌定植于局部,极易造成感染的爆发.  相似文献   

11.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多重耐药性是指绿脓杆菌同时对多种结构完全各异的药物耐药.绿脓杆菌中存在的抗菌药物主动泵出系统和生物膜形成是绿脓杆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绿脓杆菌主动泵出系统和生物膜在耐药过程中的作用、结构、功能及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绿脓杆菌的粘附机理在其致病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绿脓杆菌粘附的物质基础、囊性纤维化(CF)患者感染绿脓杆菌后的抗体水平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CR技术在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中进行检测的方法可行性以及大鼠体内IL23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肺炎感染组。在绿脓杆菌肺炎模型建立后,设计绿脓杆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3组大鼠体内绿脓杆菌感染的PCR鉴定,并用qPCR和ELISA技术检测大鼠体内IL23水平变化。结果:①PCR技术检测到肺炎大鼠模型中的绿脓杆菌,其中肺组织检出率为100%,而对照组的PCR结果是阴性。②绿脓杆菌感染肺炎大鼠模型建立后,大鼠的IL23 m RNA逐渐上升,在第3天达到最高值,相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分别是60852.9±1474.2和1987.7±246.4拷贝,P0.05);血清中的IL23蛋白水平也逐渐上升,在第1周到达最高值,相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分别是297.4±14.7和123.8±18.3pg/m L,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大鼠体内的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绿脓杆菌感染检测PCR方法,发现大鼠IL23在绿脓杆菌感染后显著升高,在绿脓杆菌肺炎和IL23之间建立了联系。  相似文献   

14.
血清分型是检测绿脓杆菌交叉感染和追踪其感染源的重要工具。本文用国内生产的绿脓杆菌诊断用12群“O”血清,对自西安市11所医院临床病人创面、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分离的118株绿脓杆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发现,118株绿脓杆菌中有115株能被“O”血清凝集,鉴定率为97.46%;有109株能被分型,分型率为92.37%。其中以血清Ⅵ.Ⅰ.Ⅲ三群菌多见,表明西安地区医院绿脓杆菌感染以这三个血清群为主。  相似文献   

15.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空气、水、土壤、正常人的皮肤以及肠道、呼吸道都有存在。绿脓杆菌对人体有致病性,外伤、烧伤和眼科疾病常因绿脓杆菌的感染而病情加重。它是目前革兰氏阴性感染中最常见的菌种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药品卫生标准规定,滴眼剂及外伤用药不得含有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 analysis,MLVA)分型方法,研究北京地区实验动物绿脓杆菌分离株基因型和分布情况。方法选择13个可变数目重复序列(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VNTR)位点,对实验动物及设施中检测出的141株绿脓杆菌的基因组DNA进行重复序列扩增,所得指纹图谱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绘制系统发育树和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结果所采用的13个VNTR位点能够对全部分离株进行有效分型。141株绿脓杆菌主要被分为了3个基因群,56个基因型。各群所占比例分别为A群82.3%,B群占12.8%,C群占5.0%,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0.763。同一区域内相邻实验动物单位的绿脓杆菌分离株同源关系较远。结论 MLVA方法对绿脓杆菌具有很好的分型能力,能够有效的追踪绿脓杆菌的来源。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分离株基因型多态性丰富,但无地域性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微量间接血凝法检测了健康人和绿脓杆菌感染患者血清抗EP抗体.健康人共检测154人.基础抗体水平绝大部分在1:8以下(占85.05%)EP—HA GMT为1:7.3.无性别差异(x~2=3.04、P>0.05).绿脓杆菌感染患者检测38例,免疫前GMT高于健康人1.43倍,免疫后较免疫前GMT提高4倍.绿脓杆菌EP是绿脓杆菌共同抗原,检查人抗EP抗体水平对诊断、防治绿脓杆菌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绿脓杆菌毒素 绿脓杆菌外毒A是临床上分离的绿脓杆菌的细胞外产物之一,是人和实验动物感染时的一种重要毒性因子。和白喉毒素相似,毒素是作为含有4个双硫桥但无自由的硫氢基的单多肽键(分子量为66.000)分泌的,完整的毒素对动物和培养的动物细胞是有毒的。 绿脓杆菌毒素的作用很像白喉毒素,它抑制很多细胞和敏感动物的器官合成蛋白质。Iglewski和Kabat首先指出,绿脓杆菌毒素和白喉毒素抑制蛋白合成都是通过对EF-2的NAD依赖的ADP核糖基化。完  相似文献   

19.
绿脓杆菌群集生长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群集的绿脓杆菌在高盐、酸性培养基上生长试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试验及冷休克试验,证明了绿脓杆菌群集生长效应。主要表现为群集的绿脓杆菌可以在含10~20%NaCl 的培养基上生长;pH4环境中也可生长。同样条件下,对照几乎均为阴性。分散成单个细胞分布的绿脓杆菌对冷反应敏感,群集则有抗冷休克作用。实验条件下,密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对分散的绿脓杆菌有拮抗作用,群集则可抵抗这种作用而生长。讨论中初步分析了群集生长效应的机理和对细菌种群在自然生境中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绿脓杆菌是烧伤及外科手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而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是该菌的最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极微量的PEA便可引起肝、肾等组织细胞死亡,进而导致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这是临床上绿脓杆菌感染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同时,PEA还严重影响创口的愈合。目前临床上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控制以及对PEA毒血症的防治尚无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本实验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克隆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