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采用银鱼拖网对洪泽湖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进行周年逐月采样, 确定单位水体面积(1 km2)捕捞渔获量, 估算种群生长和死亡相关参数; 利用平衡产量模型评估获得最高单位补充量渔产量时的最适开捕时间, 并设定为优化的管理方案; 构建单位补充量产卵群体生物量(Spawner biomass per-recruitment; SBR)模型, 评估洪泽湖银鱼资源在当前和优化管理方案下的捕捞利用状况, 为其资源管理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 大银鱼体长和体重分别为29.0—182.6 mm和0.10—34.79 g, 世代周期中存在2个快速生长阶段, 即4—6月和8—11月; 最适生长方程为von Bertalanffy方程, Lt=173.35×[1–e–1.972(t–0.092)]; 捕捞死亡系数和自然死亡系数分别为8.583/year和3.292/year。太湖新银鱼体长和体重分别为20.4—82.7 mm和0.04—3.40 g, 整个世代周期持续生长, 最适生长方程为Logistic方程, Lt=66.82/[1+e–5.386(t–0.124)]; 捕捞死亡系数和自然死亡系数分别为7.006/year和1.146/year。平衡产量模型结果显示, 当大银鱼开捕年龄为0.593 year, 太湖新银鱼开捕年龄为0.420 year时, 即将银鱼开捕时间由现行的8月9日, 推迟20d, 并取消现行的5月一周捕捞, 可以获得最大总渔产量。SBR模型评估结果显示, 在当前管理模式下, 大银鱼SBR残存量相当于未开发状态的20.23%, 优化管理方式后可达到36.72%, 能有效缓解大银鱼的捕捞压力; 在优化管理方式后, 大湖新银鱼的SBR残存量从现行管理方式下相当于未开发状态的7.50%, 提升至12.86%, 但仍低于20%。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鱼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中国是世界银鱼(银鱼科Salangidae的简称)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区,在中国东部近海和各大水系的河口共分布有世界17种银鱼中的15种,其中特有种6种。银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很高,是重要的经济鱼类。银鱼生活周期短、世代离散、生殖力和定居能力强。作为典型的r对策者,银鱼对环境变化敏感且反应迅速,种群消长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种间食性、生长和繁殖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的丰富的多样性。然而我国的银鱼天然资源却因围湖造田、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生境破碎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持续衰退,各种银鱼的天然资源都不同程度地下降,物种分布范围显著缩小,个别物种渐危。本文在综述我国银鱼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银鱼研究及其物种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呼吁审视银鱼移植增殖的生态效应,加强银鱼的基本生态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并提出我国银鱼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乔氏新银鱼(Neosalanx jordani)种质资源的保护, 采集了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5个乔氏新银鱼地理种群计129个样本,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全序列作为分子标记, 初步分析了乔氏新银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研究结果共检测到18个Cyt b单倍型, 发现和其他鱼类相比, 乔氏新银鱼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 0.590±0.047), 但核苷酸多样性较低(π, 0.00088±0.00011)。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 乔氏新银鱼5个地理种群内个体间和流域内种群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 而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之间遗传分化不明显, 显示乔氏新银鱼遗传分化与当前水系的分布格局不吻合。结果表明乔氏新银鱼目前的遗传格局主要是由于长距离独立的建群事件、基因流限制以及种群的持续扩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乔氏新银鱼种群为近期扩张种群, 其大部分变异发生在1.897万年之内, 与最后一次冰期全面消退、海平面上升、长江流域及淮河流域中下游大量湖泊(适宜生境)形成的时间相吻合。建议对现存的乔氏新银鱼种群, 特别是遗传多样性较高的那些种群(如鄱阳湖、太湖及洪泽湖种群)分别保护。  相似文献   

4.
银鱼是太湖的名产,以夏季的产量为最高,除一部分在附近市场鲜售外,大部分就在船上晒制成为银角干,再销售各地。到了冬季,渔民以价值较银鱼为高的鱼类为捕捞对象,所以专捕银鱼的船大大地减少,捕捞所得的大部分供市场鲜售。作者从1951年1月起至1952年3月止,对于银鱼作了周年的采集与观察。采集的地点,有时在五里湖,有时在太湖(界于苏州与无锡之间的一段区域)。五里湖是太  相似文献   

5.
太湖所产银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银鱼是太湖的名产,以夏季的产量为最高,除一部分在附近市场鲜售外,大部分就在船上晒制成为银鱼乾,再销售各地。到了冬季,渔民以价值较银鱼为高的鱼类为捕捞对象,所以专捕银鱼的船大大地减少,捕捞所得的大部分供市场鲜售。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龙溪河厚颌鲂种群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种群资源显著减少.利用单位补充量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上游支流龙溪河的厚颌鲂种群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现有的捕捞强度(0.94年-1)远超过种群可承受的水平(F40%=0.18年-1,F0.1=0.20年-1和F25%=0.30年-1);繁殖潜力比为4.50%,低于25%,将造成种群的补充量不足,导致种群资源量下降;限制捕捞强度和捕捞规格是控制过度捕捞、保护种群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安氏新银鱼是瑞典学者Rendahl氏于1923年发表的银鱼科Salangidae的新种,命名Prolosalanxanderssoni。模式标本是J.G.Anderson于1919年5月采自河北山海关。后来,国内外学者几易其属名,如Paraprotosalanx(Fsag 1934)、Neosalanx(Wakiya and Takahasi 1937)、Salangichthys(Nichols 1943)。但是,1972年以来公认隶于Neosalanx属。他的种本名自1934年至1990年的50多  相似文献   

8.
邵晓阳  黎道峰  潭路  蔡庆华 《生态学报》2011,31(17):4858-4865
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三峡库区香溪河太湖新银鱼、短吻间银鱼资源以及水体的主要理化因子进行调查,对太湖新银鱼、短吻间银鱼的生长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香溪河1-3月多年平均气温为8.4℃,2月份多年平均最低10.8℃,适宜银鱼孵化的最佳温度时间为12月至翌年3月。(2)香溪河pH值全年在7.5-9.0之间变动,大多季节稳定在8.5左右,有利银鱼的繁殖生长。(3)太湖新银鱼5-6 cm规格的个体数量占优势,占总数96.2%;太湖新银鱼、短吻间银鱼的肥满度指数分别为(0.004±0.0004)g/cm3、(0.002±0.0003) g/cm3,两种银鱼的肥满度指数差异显著(P<0.001)。分析探讨了银鱼的时空分布格局、捕捞强度和渔产量对银鱼种群形成与衰退的影响。结果显示:(1)太湖新银鱼、短吻间银鱼在三峡水库湖北库区的各支流河道均有分布,沿江而上,种群规模逐渐减小,渔获量组成以太湖新银鱼为优势类群。(2)以灯光诱捕为主的扳罾网(网片规格为14.7 m × 14.7 m,网目0.3 cm × 0.3 cm)引入库区,使银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规格组成也发生巨大变化。2006年10月,太湖新银鱼种群主要由体长为50-60、60-70 mm的个体组成,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2.3%和20.6%,大于70 mm的个体也占14.7%;2007年10月,种群主要由体长为40-50、50-60、60-70 mm的个体组成,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2%、61.7%、15.8%,大于70 mm的个体极少见。(3)太湖新银鱼垂直活动范围在10 m以上的水层,受河岸底质的影响,山坡陡峭、浸水坡面主要由岩石构成的河岸水质清澈,银鱼数量较大。  相似文献   

9.
银鱼的产量能预报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离散Logistic模型应用于银鱼种群数量变动研究,通过对滇池等4个典型湖泊或水库的银鱼年产量变动的初步分析和模拟,发现现的有的湖泊或水库银鱼产量的参数值都落入了混沌区间,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找到了混沌行为的证据。同时指出:(1)混沌行为使银鱼产量长期预报不可能实现,只有短期预报才能保证必要的精度。(2)严格控制捕劳对尚未繁殖的亲鱼的影响,保留足够的繁殖亲鱼,才能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另一方面,如谷获得相对稳定的产量,可能控制捕捞死亡率F来改变增增长率参数μ,防止银鱼产量剧烈波动。(3)水域污染和其他破坏水域饵料生物种群结构的因素能导致银鱼的内禀自然增长率γ值和最大种群数量Nmax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种群的数量变动。  相似文献   

10.
巢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2年至2004年期间,对巢湖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鱼类54种,隶属16科、9目,主要以鲤科鱼类为主(35种),占64.8%,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鱼类种类数减少了40种,主要表现在洄游性种类急剧减少,甚至消失。渔业资源结构(渔获物)表现为以湖鲚、太湖新银鱼等小型鱼类为优势种类,在渔产量的比例不断上升,而大型鱼类(如翘嘴、鲤等)的种群结构趋于低龄化,产量呈下降趋势。结合已有的历史资料,分析巢湖渔业资源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造成巢湖渔业资源结构变化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修建、过度捕捞和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同时探讨近20年巢湖渔业捕捞产量与水体氮磷含量变化的相互关系发现,水体磷的含量变化显著影响巢湖渔业的捕捞产量。因此,合理利用巢湖渔业资源,需要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捕捞强度和人为调整渔业结构使得巢湖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淤泥湖近太湖新银鱼的生物学及其增殖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太湖新银鱼的生殖期为春夏季的3月底至6月上旬,产卵盛期为4月上旬和5月上旬。性成熟年龄为1年,属分批产卵类型。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生长1年平均全长为68.7mm,平均体重为0.70g。产卵后不久死亡,寿命只有1年。捕捞近太湖新银鱼的合理时期为冬季,捕捞期内划定禁渔区和向禁渔区放流部分亲本。产卵盛期人工放流受精卵或银鱼苗。  相似文献   

12.
安氏新银鱼的拉丁种本名anderssoni为有效名称。中文名称安氏新银鱼为学名译音,简而易记。该种为沿岸上层小型海产鱼类,从不进入淡水生活和繁殖。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达杭州湾)和朝鲜的西岸和南岸。为北方沿岸春季重要经济鱼类。目前产量明显下降。应注意防止捕捞过度,加强治理沿岸环境污染。建议在沿岸和成水或半成水湖泊进行驯化和试养。  相似文献   

13.
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特有种,由于酷渔滥捕和外来种入侵等因素,其种质资源衰退严重。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2012年4月至7月和2013年3月于雅鲁藏布江拉孜至尼木江段共捕捞双须叶须鱼956尾,采用单位补充量模型对其资源现状及管理措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雌鱼种群的年总瞬时死亡率(Z)为0.52/年,雄鱼种群的年总瞬时死亡率(Z)为0.70/年,雌鱼种群自然死亡系数(M)和当前捕捞死亡系数( Fcur)范围分别为0.10—0.17/年和0.35—0.42/年,雄鱼种群自然死亡系数(M)和当前捕捞死亡系数(Fcur)范围分别为0.14—0.24/年和0.46—0.56/年。双须叶须鱼雌性和雄性种群的产卵潜力比(SPR)范围分别为3.1%—6.7%和9.8%—18.2%,均不高于下限参考点(25%)。这说明当前的管理政策不能对双须叶须鱼进行有效的保护,其种群处于过度利用状态。通过评估14个渔业管理措施对双须叶须鱼种群资源的保护效果,发现将起捕年龄提高至不小于15龄或禁渔期至少设置为2—6月,可有效地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4.
1992年5月至1996年8月对徐家河水库近太湖新银鱼的形态学,繁殖特性,生长以及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徐家河水库近太湖新银鱼主要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繁殖季节为3-6月,其中4月中旬为繁殖高峰期,与太湖新银鱼不同只有春季产卵群体,生命周期为一年。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2.014×10-6L3.170(r=0.999)。其von Ben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65.071-e-0.2394(t+0.5066)forbody length and Wt=1.1281-e-0.2394(t+0.5066)3.170。    相似文献   

15.
了解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鱼类对各种捕捞方式的脆弱性, 对于制定最佳的捕捞策略和合理开发鱼类资源至关重要。研究从渔获物组成、捕捞效率和个体大小等方面, 对长江中游典型湖泊牛山湖的四种渔具(网簖、刺网、电捕和鸬鹚)的捕捞选择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使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评价渔具捕捞对鱼类物种的选择性, 同时通过计算渔获物的平均营养水平(MTL)和饵料鱼与凶猛性鱼类的重量比, 分析捕捞对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 网簖和电捕捕获的鱼类种数多、体长范围广, 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性最大, 应当加以限制或废除; 鸬鹚是捕获鳜(尤其是高龄鳜)的一种有效方式, 但对幼鳜和其他幼鱼也有较大损害, 应控制其捕捞强度; 刺网主要捕获几种经济鱼类, 并可平衡捕食者和饵料鱼之间数量关系, 是利用鱼类资源的一种较好方式, 关键在于对刺网网目大小和捕捞强度的限制。建议湖泊捕捞应从单一物种转向多物种综合管理, 并考虑物种之间的营养生态关系, 以更好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鱼类对各种捕捞方式的脆弱性,对于制定最佳的捕捞策略和合理开发鱼类资源至关重要。研究从渔获物组成、捕捞效率和个体大小等方面,对长江中游典型湖泊牛山湖的四种渔具(网簖、刺网、电捕和鸬鹚)的捕捞选择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使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评价渔具捕捞对鱼类物种的选择性,同时通过计算渔获物的平均营养水平(MTL)和饵料鱼与凶猛性鱼类的重量比,分析捕捞对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网簖和电捕捕获的鱼类种数多、体长范围广,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性最大,应当加以限制或废除;鸬鹚是捕获鳜(尤其是高龄鳜)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对幼鳜和其他幼鱼也有较大损害,应控制其捕捞强度;刺网主要捕获几种经济鱼类,并可平衡捕食者和饵料鱼之间数量关系,是利用鱼类资源的一种较好方式,关键在于对刺网网目大小和捕捞强度的限制。建议湖泊捕捞应从单一物种转向多物种综合管理,并考虑物种之间的营养生态关系,以更好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一、目的和意义 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为太湖中的名贵鱼类之一,也是太湖中的优势种类之一。调源丰富,产量较高。渔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又为我国主要出口水产品之一。根据过去记载,渔产量不断提高,尤以今年上半年又获较大丰收(接近100万斤),就春季繁殖生长的个体,在银鱼汛期的种群分析中占有一半左右(另一半为秒季繁殖的个体)。由于这一鱼类古今中外久享盛名,目前已列入国家水产资源中的重点繁殖保护对象之一。关于它在春季生殖时期的发育和孵化规律方面,目前尚缺乏参考资料。为此,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海南半鲿(Hemibagrus hainanensis Tchang 1935)种群生物学及资源动态特征, 2019年1—12月于南渡江上游采集358尾海南半鲿,其体长范围为42—289 mm,体质量范围为1.14—282.79 g。利用FiSATⅡ软件中ELEFAN I法估算南渡江上游海南半鲿种群参数,其资源变动趋势则通过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所描述的各参数值分别为L∞=304.5 mm、K=0.49、t0=–0.29,体质量的生长拐点为t=1.95,即TL=202.9 mm。利用Pauly经验公式和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分别估算出:自然死亡系数(M)为1.05,总死亡系数(Z)为1.22,捕捞死亡系数(F)为0.17及资源开发率(E)为0.14,表明其资源未处在过度捕捞状态。研究结果填补了南渡江上游海南半鲿的种群生长特性及动态特征基础资料的空白,为其种群资源恢复和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江湖阻隔对短吻间银鱼空间发生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1–2003年长江流域86个水体短吻间银鱼资源的连续调查,本文报道了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brachyrostralis)在流域尺度上的分布格局和年度动态,分析了其时空分布格局与湖泊面积和隔离因子间的关系,探讨了流域江-湖水网系统破碎化对短吻间银鱼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短吻间银鱼仅分布于葛洲坝以下的长江中下游,发生率低(年均21.3%),空间发生格局年度变动频率高,种群稳定性低。调查湖泊内目标种发生率、种群稳定性均与湖泊面积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湖泊隔离系数呈负相关关系;三年的发生格局始终极显著地正相关于湖泊的面积因子,同时负相关于湖泊的隔离因子。表明江湖阻隔所引发的湖泊水面缩减和湖间隔离度增大对短吻间银鱼资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其空间格局的形成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太湖产乔氏短吻银鱼于3月中旬至5月末产卵。卵具粘性。集中在有沉水植物着生的湖湾内产卵。生殖周期短,一年可达性成熟。繁殖力强。在水温14.5—25.0℃时,仔鱼在受精后118小时23分孵出。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生长较缓慢,接近一年才达上市规格。其寿命只一年,产卵后不久死亡。保护其产卵基质——沉水植物,以及适当地扩大银鱼网的网目,是关键的增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