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EB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的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的扩增陈尚武,陈瑞君,黄迪,朱振宇,马涧泉(中山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广州510089)(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广州510060)关键词Epstein-Barr病毒,胸苷激酶,基因,聚合酶链反应鼻咽癌(nasopharyngeal...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以人Epstein-Barr病毒的潜代膜蛋白基因BNLF-1作为目标基因,插入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ZipNeoSV(x)的克隆位点上,由此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ZipNeoSV(x)-LMP及其反义载体pZipNeoSV(x)-anti-LMP,通过质粒DNA的电转染和G418培养基筛选,然后对10个抗性克隆进行基因整合分析、获得6个含MLV-LTR/BVLF-1融合基因的阳性克隆,采用N  相似文献   

3.
叶萍  李燕 《病毒学报》1998,14(3):215-220
将Epstein-Barr病毒(EBV)膜抗原(MA)BLLF1基因,插入含有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下游BamHI位点,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A。将纯化的DNA注射Balb/c小鼠股四头肌。经免疫的动物产生抗EB病毒MA特异性的抗体和中和抗体,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反应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作用。基因免疫与基因-蛋白  相似文献   

4.
Epstein-Barr病毒(EBV)进入鼻咽上皮细胞的途径,是人们研究EBV与鼻咽癌(NPC)的病因关系时所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用抗EBC受体(EBVR/CR2)单抗检测上皮细胞中该受体的表达已有报道,但对上皮细胞中EBVR/CR2的基因结构仍需研究。我们采用PCR扩增和不对称PCR直接测序法,首次检测了10例NPC及3例正常人胚鼻咽上皮(Human embryonic nasopharynge  相似文献   

5.
黄滨  唐慰萍 《病毒学报》2000,16(3):258-261
以Epstein-Barr病毒(EBV)DNA聚合酶为抗原,建立了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的鼻咽癌诊断方法。构建原表达载体pRSET-DNA聚合酶及其亚克隆PRSET-A1和BL21(DE3)中表达的产物,经Western-blot检测其抗原性并用于检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病人血清中的抗体。在DPC病人血清中存在抗EB病毒DNA聚合酶的IgG抗体,并证明  相似文献   

6.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功能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1)阳性和阴性表达的鼻咽癌细胞5系中的表达特征,利用流式细胞仪同时从DNA及蛋白质水平初步分析了cyclin D1在鼻咽癌细胞系中的功能。Western印迹的结果发现cyclinh D1在CNE-LMP1中过表达,在HNE1中表达较弱;Cycli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以人Epstein-Barr病毒的潜伏膜蛋白基因BNLF-1作为目标基因,插入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ZipNeoSV(x)的克隆位点上,由此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ZipNeoSV(x)-LMP及其反义载体pZipNeoSV(x)-anti-LMP,通过质粒DNA的电转染和G418培养基筛选,然后对10个抗性克隆进行基因整合分析,获得6个含MLV-LTR/BNLF-1融合基因的阳性克隆,采用Northern杂交及Western印迹证明,在克隆细胞中表达了2.6kb的mRNA片段及相应的蛋白质分子,这是由BNLF-1基因的EDL1启动子表达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永生细胞系的建立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采用EBV(Epstein-Barr Virus)上清液转化B淋巴细胞,并加入环胞霉素A(Cyclosporine A)抑制T淋巴细胞,成功地对中国东北地区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及达斡尔族的部分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系,其中鄂温克族49株,鄂伦春族40株,达斡尔族51例,总计140株。永久保存我国特有民族的基因组,为分析其遗传学差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周玲  王汉明 《病毒学报》1997,13(1):41-46
将Epstein-Barr(EB)病毒主要的膜抗原(MA)BLLF1基因片段插入pHD101-3质粒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HD-gp350,并转染293细胞进行瞬间表达。用免疫荧光法从细胞膜检测到表达的抗原能与其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Westem-blot法证实,表达的抗原分子量为350kD。用能在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质粒pHD-gp350的DNA,经Sepharose 2B柱  相似文献   

10.
Epstein-Barr病毒(EBV)进入鼻咽上皮细胞的途径,是人们研究EBV与鼻咽癌(NPC)的病因关系时所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用抗EBV受体(EBVR/CR_2)单抗检测上皮细胞中该受体的表达已有报道,但对上皮细胞中EBVR/CR_2的基因结构仍需研究。我们采用PCR扩增和不对称PCR直接测序法,首次检测了10例NPC及3例正常人胚鼻咽上皮(Humanembryonicnasoparyngealepithelium,HENE)组织样本中EBVR/CR_2的EBV结合区的编码序列。这一片段的DNA序列测定结果显示,人NPC细胞和正常HENE细胞的EBVR/CR_2的EBV结合区的编码序列,与正常人B淋巴细胞的EBVR/CR_2的相应序列完全相同,提示EBV感染鼻咽上皮细胞可能与EBVR/CR_2基因的EBV结合区结构改变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先天性感染引起新生儿畸形死亡的人数日益增加, T O R C H 是一组能引起先天性感染的病原微生物。1971 年 Nahm ias 等将引起先天性感染的病原体用英文字头命名,称为 T O R C H 感染或 T O R C H 综合征。 T 代表弓形体( Toxoplasm a gondii, T O X O), O为其它( Other,包括很多种病毒), R 表示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 C代表巨细胞病毒( Cytom egalovirus, C M V), H 表示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 plex virus, H S V)。随着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和流行性病学研究的进展,又发现了多种能引起先天性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 V Z V),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 M V), 流 行性腮 腺炎 病毒( Parotitis virus, P V), 人类免 疫缺 陷病毒 ( Hum anim m unodeficiency virus, H I V),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H C V),人类疱疹病毒6型( Hum an herpes virus type 6, H H V 6),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E V),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 B V),人类乳头瘤病毒( Hum an papillom avirus, H P V), E B 病毒( Epstein Barr virus, E B V),人类微小病毒 B19( Hum an parvovirus B19, H P V B19)和人类嗜血细胞病毒1 型( H T L V 1)等。 T O R C H 感染的特点是孕妇患其中任何一种疾病后,本人的症状极其轻微,或根本没有症状和特征。病原体虽不相同,却能使胎儿或新生儿出现相同或相似的临床表现,有时还很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如在怀孕早期感染,则发生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中晚期感染,导致胎儿不同程度畸形和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12.
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基因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萍  李燕  谷淑燕 《病毒学报》1998,14(3):215-220
将Epstein-Bar病毒(EBV)膜抗原(MA)BLLF1基因,插入含有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下游BamHI位点,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A。将纯化的DNA注射Balb/c小鼠股四头肌。经免疫的动物产生抗EB病毒MA特异性的抗体和中和抗体,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反应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作用。基因免疫与基因-蛋白联合免疫效果相似。不同启动子控制下的MA基因,诱发小鼠免疫应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病毒编码的启动子和增强子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综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乳头瘤病毒,Epstein-Barr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启动子和增强子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这些启动子,增强子在病毒转录及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和目前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广东两株人免疫缺陷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省两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病人中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将其与正常人PBMCs共培养分离人免疫缺陷病毒(HIV),3周后检测上清HIV-1p24抗原(ELISA法)超过阈值。将共培养第四周细胞和上清分别感染H9细胞(T细胞淋巴瘤传代细胞),一周后检测HIV-1 p24怕,证明有病毒生长。用HIV-1 ENV基因引物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证实,两株新分离的病毒  相似文献   

15.
携带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对肿瘤细胞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材料与方法11 质粒pCMVp53BAM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肿瘤中心BertVogelstein教授赠送[5];pRSetA购于Invitrogen公司;pCA13和pBHG11为MicrobixBiosystemInc.产品。pBHG11包含腺病毒Ad5基因组36kb中的约34kb序列,但Ad5E1区188bp至1339bp缺失,代之以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复制起始位点。pBHG11缺少包装信号φ(22bp至342bp)和Ad5E3区(27865bp至30995bp序列)。pCA13…  相似文献   

16.
含有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的重组表达质粒及其基因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Epstein-Bar(EB)病毒主要的膜抗原(MA)BLLF1基因片段插入pHD101-3质粒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HD-gp350,并转染293细胞进行瞬间表达。用免疫荧光法从细胞膜检测到表达的抗原能与其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Western-blot法证实,表达的抗原分子量为350kD.用能在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质粒pHD-gp350的DNA,经Sepharose2B柱纯化后,注射经普鲁卡因预处理的Balb/C小鼠的四头肌,观察到EBV-IgA/MA抗体水平比EBV-IgG/MA低,而EBV-IgA/MA的持续时间比EBV-IgG/MA长。采用表达EBVMA的质粒DNA与CHO细胞表达的MA蛋白免疫小鼠,均获得抗EBVMA的抗体。  相似文献   

17.
Epstein—Barr病毒基因组在鼻咽癌组织中转录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EB病毒基因在鼻咽癌活检组织细胞内的转录进行了较系统的探测。实验结果表明,EB病毒基因组在鼻咽癌活检组织中以附加体(Episome)形式存在,而其基因转录有如下特征:(1)EB病毒在所有鼻咽癌组织细胞中都表达EBNA-1,并且此基因转录产物由一个在BamHI-F区的启动子(Fp)驱动;(2)潜伏感染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和末端蛋白(Terminal pr  相似文献   

18.
将蓝舌病毒(BTV)13型S7与L3基因同时插入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EastBacDual,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vBacBTVP37。该病毒在昆虫细胞中同时高水平表达BTV13 VP3与VP7蛋白,可以高效自动装配出20面体的60 ̄70nm空心颗粒。分析表明,所获颗粒为空心的BTV核心样颗粒(CLP),其成分为VP3与VP7,不含BTV其它任何蛋白与核酸。这种装配需要VP3与VP7的共同参与,二者缺  相似文献   

19.
吴金美  吴祥甫 《病毒学报》2000,16(3):247-251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在细胞质中合成其囊膜蛋白,但在细胞核内组装并包埋病毒粒子,这些蛋白的核定向转运机制是人们甚感兴趣的课题。以AcMNPV多角体衍生型病毒ODV(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的一种囊膜蛋白ODV-E18为对象,通过E18与一个标记短肽F  相似文献   

20.
用pUC19质粒作载体,克隆了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Agrolissegetumgranulosisvirus,简称AsGV)DNAPstI-D.E.F.G.H.J.K.等7个片段。以[ ̄(32)P]-dCTP标记的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Buzurasuppressarianuclcarpolyhedrosisvirus简称BsNPV)多角体蛋白基因为探针,在37℃条件下对AsGV)颗粒体蛋白基因进行了定位,将其分别定位于BslⅡ-S或TPsTI-A或B和EciRI-A片段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