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玉蕊是厦门新引进的园林观赏树种。本文介绍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引种栽培情况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2.
一种可供观赏的新植物——毛果含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绿乔木,高18—25米,胸径80厘米,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的细纵裂,有显著突起的皮孔;幼枝稍纤细,黄绿色有光泽,老枝深绿色,有苍白色的大皮孔和纵长条纹。叶厚纸质,长12—22(—28)厘米,宽5—8(—10)厘米,长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具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深绿色微具光泽;背面灰绿色,具黄褐色短柔毛(栽培毛被稀少);主脉及测脉正面凹陷,主脉呈沟槽状直达叶柄基部与托叶痕相接,背面隆起,侧脉8—13对,网脉清晰可辩。叶柄长2—3(—4.5)厘米,托叶痕为其长的二分之一以下。  相似文献   

3.
沙地植物柄扁桃的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研究发现柄扁桃具有典型旱生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同时,在生理特征上也与旱生环境相适应。因此,在沙区引种栽培柄扁桃是可行的。柄扁桃的繁殖主要采用播种法,利用沙藏催芽法处理种子,树苗当年可出圃造林。沙地造林采用植前造林法,将株高40—100cm的健壮苗在春季栽植于平缓的沙地、沙丘迎风坡下部或丘间地等风蚀轻、水分条件好的沙地。  相似文献   

4.
几种野生悬钩子家化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中国7个省区悬钩子属(Rubus L.)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出蓬(R.hirsutus Thunb.)、掌叶覆盆子(R.chingii Hu)、山莓(R.corchorifolius L.)和高粱泡(R.lambertianus Ser.)4个野生种进行栽培化研究。本文报道4个种的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营养需要、花芽分化过程以及繁殖习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6.
以两种常见园林观赏草:白穗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White’)和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开顶箱(OTCs)模拟法,研究了不同高浓度臭氧(O3,EO):80 nmol/mol(EO-80)、120 nmol/mol(EO-120)和160 nmol/mol(EO-160)下两种观赏草叶片逆境生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短期(7 d)内随O3浓度增加,白穗狼尾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呈下降趋势,拂子茅较对照无显著变化。(2)在EO-120、EO-160下处理7 d时,两种观赏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较对照显著下降,且白穗狼尾草下降的幅度均大于拂子茅。(3)不同高浓度O3胁迫下,两种观赏草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均有所升高,其中在EO-160下处理21 d时白穗狼尾草和拂子茅叶片MDA含量分别增加30.2%(P<0.05)和13.5%(P>0.05),表明在EO-160浓度胁迫下白穗狼尾草受到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大于拂子茅。(4)在EO-120和EO-160下处理21 d时,白穗狼尾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下降24.2%和43.1%,而拂子茅较对照分别下降19.0%和22.9%(P<0.05)。(5)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O3下两种观赏草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胁迫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后降。(6)综合以上生理特征比较及主成成分分析表明,佛子茅比白穗狼尾草更耐O3,前者在O3高污染地区可能会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雀斑党参(Codonopsisussuriensis(Rupr.etmaxim.)Hemsl.)系桔梗科党参属缠绕茎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植物尚无记载。本文首次阐述其食用价值,采挖及粗加工方法,食品口味及食用方法等,并介绍了其植物学、生态生物学方面的一般特性,分类鉴别方法及自然分布情况等。  相似文献   

9.
凉山州种植荞麦历史悠久 ,其病虫种类多。1 997年进行荞麦病虫调查中 ,在荞麦基地县——昭觉发现一种危害荞麦的柱萤叶甲Gallerucida sp.,因在该县农场虫口数量较大 ,故进行了研究 ,现将初步结果总结于下。1 形态特征1 .1 成虫全身黑色 ,长椭圆形 ,体长 7~ 8mm,宽 4.5~ 5 mm。额唇基横长方形 ,前唇基狭窄 ,下唇须第 3 ,4节粗大 ,第 3节圆柱状 ,第 4节圆锥体状 ,端部褐色 ,上鄂亮深褐色。头顶凹陷 ,后头隆起 ,有细刻点。额瘤明显。雄虫触角较长 ,达鞘翅中部之后 ,6~ 7mm。第 2 ,3节较短 ,第 3节略长于第 2节。第 4节长于 2 3节之和 ,…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神农架考察园林植物资源时,发现了一株极有发展前途的木本花卉——重瓣缫丝花。该植株为落叶直立小灌木,高达1.7m,树形美观,菜重瓣,粉红色,花期4—10月,观花时间长达7月之久,花大色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现将其植物学及生物学特性、繁殖栽培技术等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伯仲  徐乃良   《广西植物》1982,(1):45-46
<正>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能源已成为普遍性的问题。就烧柴而言,在农村一日三餐必不可少。据统计,全世界依靠烧柴提供能源的约有十五亿人口。我国广大农村和部分城镇的烹调能源,目前几乎靠烧柴,加上农村各种加工业,如烧砖瓦、烧石灰、炒茶、烤烟、酿酒和食品等,烧柴数量就更大。所以烧柴是基本的能源问题之一,笔  相似文献   

12.
13.
胚轴—有胚植物的一种特殊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有胚植物营养体时,人们常注重根、茎和叶三类器官,而较少注意胚轴。实际上,胚轴不仅在胚、幼苗和成株中均有独特作用,而且在其生长习性和结构上也较特殊。在胚中,圆轴状的胚轴连接着胚根、胚芽、子叶和禾本科植物的胚芽鞘,并因此而可以分为上胚轴(子叶节或胚芽鞘节至胚芽的一段),下胚轴(子叶节或禾本科的盾片节至胚根的一段)和中胚轴(禾本科植物盾片节至胚芽鞘节的一段)。在绝大多数植物的成株中,主茎的第一个节间是由上胚轴发育形成的,极少数植物甚至终生以胚轴为其主体。如世界著名的奇异植物百岁兰,除下胚轴伸长将…  相似文献   

14.
陈鹏  宋佳  郭璞  冀瑞卿 《菌物学报》2023,42(1):297-311
蜜环菌属Armillaria真菌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由于蜜环菌的生长发育过程较复杂,还未完全实现商业化栽培,野生资源的供应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东北地区蜜环菌属的3个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物的形态特征及分子标记确定菌株JG19016为奥氏蜜环菌A. ostoyae,菌株JG19017为高卢蜜环菌A. gallica,菌株JG19018为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奥氏蜜环菌JG19016最适生长温度为25 ℃,高卢蜜环菌JG19017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则在22-25 ℃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个菌株最适pH为5-6。奥氏蜜环菌JG19016对葡萄糖和蔗糖利用率较好,高卢蜜环菌JG19017对葡萄糖利用率较好,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对葡萄糖和淀粉利用率较好;蛋白胨对3个菌株促进作用最强,为最适氮源。培养基中加入VB1,对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奥氏蜜环菌JG19016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蛋白胨3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VB1 10 mg,琼脂20 g,水1 L。在木屑基质中培养,其配方的最优碳氮比为38:1,最佳木屑粗细比为3:1以上。出菇条件探索结果显示,菌丝及菌索长满菌袋(17 mm×33 mm×5 mm丝聚乙烯袋)需要50-60 d,之后在18 ℃、60%湿度和12 h散射光的环境中,10 d左右可观察到原基产生。增加菇房湿度到90%-95%,2-3 d可观察到1-3 cm的幼子实体,7 d左右菌柄和菌盖完全分化,10 d左右观察到菌盖展开。  相似文献   

15.
一种多用途植物—续随子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种多用途植物──续随子的利用价值杨利民,韩梅(吉林农业大学农商学院野生植物资源教研室130118)续随子(EuphorbialathyrisL.),又名千金子、干两金、菩萨豆、小巴豆等,是大战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现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河...  相似文献   

16.
苋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植物。它具菠菜同样的风味,在炎热的夏季可以代替菠菜而成为一种新的蔬菜类型。苋菜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和好处。它能够非常有效的利用阳光、土壤和水中养分,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对贵州省赤水地区新发现的一种主要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进行了报道。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对紫斑谷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紫斑谷螟在赤水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吐丝连缀茶叶形成的隧道内越冬。其中以越冬代历时最长,共经历约200d,越冬代成虫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第1代历时最短,从5月上旬至7月上旬,仅经历约60d;第2代历时较长,从7月中旬到9月下旬,共经过约90d。  相似文献   

18.
19.
地鳖虫的利用价值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介绍了地鳖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食用与药用价值.对地鳖虫的药理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论述与归类,并就地鳖虫的今后研究与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