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威海湿地鸟类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威海湿地鸟类有6目9科63种,可按湿地生境类型分为4个类群。迁徒鸟类是构成湿地鸟类的基本种群。威海湿地是鸭雁类和的驿站或越冬地。  相似文献   

2.
新疆物种多样性项目组在近10年中多次考察丁艾比湖区(44°50'N,82°50'E,海拔189 m).特别是2007~2009年逐月环湖考察,包括阿拉山口、奎屯河、精河、博尔塔拉河、科克巴斯陶、桑德库木、甘家湖、古尔图等,东西长118 km,南北宽56 km,覆盖6608 km2.采用样线法和点计数法对艾比湖区不同区域鸟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到233种鸟类,是全疆种数的55%,分别隶属于17目53科128属.秋季一次统计到103 875只鸟类.首次发现了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遗鸥Larus relictus和细嘴鸥Larus genei等的聚集地.另有夜鹭、小白额雁、斑背潜鸭、长尾鸭、剑鹆、小滨鹬、细嘴鸥、黄腹鹨等8种为新疆新纪录种.区系以占北种(183种,78.5%)和广布种(49种,21.0%)为主,极少东洋种.艾比湖为中哑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对山地、滩地、水域、人工林4种生境鸟类物种数、鸟类数量等级、多样性、鸟类群落间相似性进行了分析.滩地鸟类物种数及G指数(属的多样性)和F指数(科的多样性)值均最高.山地和人工林鸟类组成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2012年10月—2013年9月,对红海子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鸟类116种,隶属于16目36科,其中,夏候鸟49种,冬候鸟9种,留鸟24种,旅鸟34种;鸟类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依据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在调查区选择了湿地、林地、草地和居民区4种生境,其中,湿地鸟类多样性指数(3.042)和均匀度指数(0.687)最高,居民区多样性指数(0.599)和均匀度指数(0.227)最低,优势度指数湿地最低(0.079),居民区最高(0.766),相似性指数林地和草地最高(0.667),湿地和居民区最低(0.204);本文对该湿地主要优势鸟种与环境的关系、湿地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前几年增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推测出水质变化可能是导致鸟类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福建红树林湿地鸟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红树林湿地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的重要湿地类型。由于红树林是自然辅助供能的高生产率的生态系统 ,具有高光合率、高呼吸率和高归还率的三高特点 ,为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生活提供了能量来源 ,丰富的底栖动物又为鸟类等高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来源。红树林湿地特殊的环境特点 ,使之成为咸淡水交迭的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微生物丰富的基因库[10 ] 。因此 ,红树林区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香港米埔红树林保护区 ,鸟类学家对当地鸟类的迁徙和生态进行了 30多年的研究[15,16 ] ,2 0世纪 80年代后对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主要红树…  相似文献   

6.
1997-1999年对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19种,隶属16目37科,其中留鸟32种,占总数的26.89%,冬候鸟24种,占总数的20.17%,夏候鸟30种,占总数的25.21%,旅鸟占33种,占总数的27.73%,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河南省重点保护的鸟类6种。  相似文献   

7.
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1997年对河南省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8种,隶属15目2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38种(48.72%),东洋界鸟类9种(11.54%),广布型鸟类31种(39.74%),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湿地鸟类组成及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有关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湿地鸟类的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作者2004~2005年对凉山州湿地鸟类的调查成果,统计出凉山州湿地鸟类8目13科73种,其中国家I、II级保护鸟类7种,物种组成以非繁殖鸟为主。调查中首次记录了紫水鸡在四川的越冬种群。1992年和2005年泸沽湖和邛海湿地鸟类冬季调查结果对比表明,泸沽湖鸟类种数和数量锐减;而邛海的湿地鸟类组成有明显变动,物种稳定性差,说明泸沽湖和邛海湿地鸟类现状不容乐观,急需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 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的鸟类区系及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215种,隶属于17目48科。其中留鸟42种,夏候鸟101种,旅鸟67种,冬候鸟5种;繁殖鸟143种,构成区系的主体。繁殖鸟中古北界种类有118种,占繁殖鸟总数的82.5%,鸟类区系具有典型的古北界特征。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8种。依据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将该地区划分为湿地、林地、草地、农田、居民区5种生境,其中,湿地鸟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居民区鸟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在居民区最高,在湿地生境中最低。从不同生境鸟类群落间β多样性的变化看,湿地与林地之间物种更替变化最大,群落相似性小;农田与居民区物种更替变化小,群落相似性大,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一致。对该地区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鸟类对栖息环境的选择以及鸟类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1999年对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19种,隶属16目37科。其中留鸟32种,占总数的26.89%;冬候鸟 24种,占总数的20.17%; 夏候鸟30种,占总数的25.21%; 旅鸟33种,占总数的27.73%。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河南省重点保护的鸟类6种。  相似文献   

11.
12.
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对广东车八岭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加上文献记载,共计有223种鸟,隶属于42科、16目。其中东洋种占61.9%、古北种占27.3%、广布种占10.8%。对该区鸟类以G-F指数进行多样性统计,得F指数为27.85,G指数为4.692,G-F指数为0.832。在该区鸟类名录中,单种科13科,占总科数的31.0%;非单种科29科,占总科数的69.0%,所以G-F指数比较高。在本区鸟类各科中,鹅科、鹰科、雉科的多样性最高,GFk指数分别为3.106、2.409、2.08,占本区F指数的27.3%。与处于不同纬度地区的鸟类多样性相比,车八岭保护区的鸟类丰富程度与热带的尖峰岭地区及纬度更高的的江西武夷山地区的鸟类丰富度相当。  相似文献   

13.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脉中段的核心区域,在生物进化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栖息微环境变化敏感的蝶类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对其进行多样性和区系的研究,可为南岭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于1990-1997年,2006-2016年连续多次对该保护区蝶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记录蝴蝶11科218属501种,是国内诸保护区中蝴蝶种数最多的。分布在东洋区的蝴蝶共377种,占蝶类种数的75.2%,古北区94种,占18.8%,其它跨区系分布的只有30种,属东洋区主导的分布型;国内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中3区的蝴蝶共391种(78.04%),其它分布区种类少,这些说明南岭蝴蝶与南岭植物一样主要属亚热带成分。从自然保护区尺度的蝴蝶区系相似性比较看出,种类数和区系相似性都随着离南岭的距离增大而减少,与海南尖峰岭相比热带成分明显减少,这些说明南岭蝴蝶组分不仅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而且明显表现出以南岭为核心向周边扩散,暗示了南岭中段可能为我国蝴蝶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弄蝶是蝶类中系统发育过程中最古老的类群,该保护区弄蝶达132种,占我国弄蝶种数的35.68%,这可能与丰富而古老的植物区系紧密相关;黛眼蝶属(幼虫以竹子为寄主)有28种,居国内各保护区之首,这与南岭山地丰富的竹类资源有关,这些表明植物与蝴蝶间密切的协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两栖类物种多样性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宝荣 《生物多样性》2004,12(6):618-625
地区性物种多样性评价是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G-F指数对福建省两栖类物种多样性进行评估,同时利用弦距离类间平均连锁的方法对福建省22个县(市)和5个两栖动物地理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时:福建省各县(市)的两栖类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其中武夷山市两栖类物种多样性的G指数,F指数和G-F指数分别为2.978,4.863和0.388。处于华中区的3个地理省(闽北、闽东和闽西地理省)首先聚类,而后与处于华南区的闽中地理省聚类,最后与闽南地理省合并。聚类结果与福建省两栖动物地理区划大体一致,但个别县(市)不太相符,作者建议将大田县划归在华中区的闽西地理省。  相似文献   

15.
2010年8月—2012年6月,利用样线法、访问调查法及红外相机技术,结合历史资料对浙江省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与浙江省内其他5个自然保护区的兽类F指数(family index)和G-F指数(genus-family index)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百山祖共有兽类8目20科55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为主,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百山祖与浙江省内其他5个自然保护区的兽类F指数和G-F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百山祖和凤阳山的兽类F指数和G-F指数相当接近,相似性指数也高,这可能与百山祖和凤阳山地理位置接近、生境组成相似有关.各保护区的物种分布密度虽然差异不显著,但牛头山自然保护区因为保护区面积较小,导致物种分布密度偏大.  相似文献   

16.
广西柳州市鸟类调查及区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7月至2004年7月,在不同季节对广西柳州市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参考文献资料及部分历史标本,确定柳州市共有鸟类15目47科183种,约占广西鸟类种数543种的33.7%和全国鸟类种数1319种的13.9%。其中留鸟106种另1亚种,夏候鸟29种,冬候鸟和旅鸟47种另1亚种。本区鸟类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点,在本区繁殖鸟(留鸟和夏候鸟)中,东洋界鸟类109种,广布种24种,古北种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5种,其中黑翅鸢在本地区为留鸟,是最常见的猛禽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鸟类和兽类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多样性科学的研究重心之一是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中国是世界上物种特丰富国家之一,了解我国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情况,对于进一步认识大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我们收集了全国205个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物种分布信息,以G-F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指标,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大陆鸟类和兽类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异特征。G-F指数是一种基于香农-威纳指数的信息测度,测度了研究地区环境分化程度和实际利用这种生态环境分化的生物类群多样性, 是一种对共同起源,相似生境需求的物种类群多样性的标准化多样性测度。结果发现,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内我国大陆鸟类多样性变异大部分都是由随机因素所引起的。兽类多样性的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内是由随机因素所产生的,而在青藏高寒区,兽类多样性的总变异中99.9%是由空间依赖性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在71,492~1,020,000m空间尺度上,其分布表现出了强空间相关性。据此,大尺度上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具有特定的规律,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兰慧  金崑 《兽类学报》2016,36(3):322
为了调查北京市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情况,自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雾灵山32个位点处布放红外相机进行系统调查,累积相机工作日3630天,共拍摄到兽类有效照片494张,鉴定出10种动物,包括:狍(Capreolus capreolus)、斑羚(Nemorhaedus goral)、猪獾(Arctonyx collaris)、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野猪(Sus scrofa)、狗獾(Meles meles)、豹猫(Felis bengalensis)、花鼠(Tamias sibiricus)、草兔(Lepus capensis)和黄鼬(Mustela sibirica),隶属于4目7科;从分布型来看,这10种兽类主要以古北型为主(占70%)。常拍种有狍、岩松鼠、斑羚和猪獾;较常拍种有野猪、狗獾、豹猫、花鼠、草兔;偶拍种有黄鼬。文中还对不同海拔和不同植被类型动物相对丰富度、累积拍摄物种数与相机工作日关系及兽类G-F指数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ks between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and extratropical ecological processes remain unexplored. The analysis of a 20‐year time series of spatial and numeric dynamics of a threatened Mediterranean bird suggests, however, that such couplings can be remarkably complex. By providing a new ecological time‐series modelling approach, we were able to dissect the joint effects of the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regional weather,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tochastic variability on the expansion dynamics of the White‐headed duck (Oxyura leococephala) in Spai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patial and numeric dynamics of ducks between peak brood emergence and wintering were simultaneously affected by different climatic phenomena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of their global cycles, involving time lags in the numeric dynamics. Strikingly, our results point to both the NAO and the ENSO as potentially major factors simultaneously forcing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suggest a new pathway for non‐additive effects of climate in ecology.  相似文献   

20.
中国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存在空间尺度的局限性。以中国省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统计单元,采用eBird公民科学数据,引入G-F指数来量化评价鸟类物种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鸟类物种多样性影响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鸟类物种多样性总体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趋势,并呈现经度条带分异的空间规律;(2)各影响因子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气温因子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降雪因子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主要局限于东北省份,水文因子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呈现从南北两侧向中部省份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植被因子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则呈现由西南省份向东北省份逐渐减弱的趋势,人类活动因子对鸟类物种多样性影响表现出纬度方向集聚相连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并为鸟类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