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鸟类生态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鸟类生态学是一门蓬勃发展着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成果,对于进一步揭示物种的特性与进化、种群的数量动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鸟类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益鸟的保护利用和鸟害的防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鸟类羽色多态现象:概念及其进化制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态现象对了解物种的遗传、变异和进化有着重要意义,鸟类羽色多态现象的进化机制,是多态现象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鸟类羽色多态现象的进化机制假说主要有分化选择假说、异类选择假说和非随机性交配假说等.本文对鸟类羽色多态现象的概念和以上进化机制假说进行了综述,并针对鸟类羽色多态现象进化机制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及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CR1(Chicken repeat 1)是广泛分布于鸟类基因组中的一种非长末端重复逆转座子(non-LTR),属于长散布元件(LINEs),同时也是原鸡基因组中数量最丰富的重复序列,占基因组的6.4%.CR1不仅是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导致鸟类进化和基因组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作为遗传标记,CR1具有非平行演化、垂直传代、多态性插入位点祖先状态确定等优点,从而逐渐成为研究鸟类系统进化和种群遗传学的有力工具.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外在鸟类CR1的结构、特征及其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鸟类系统进化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这一新的遗传标记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鸟类生态能量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能量学是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寻求能量与进化适合度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能量运行的最 适化原理、能量与适合度之间的关系、能量与生活史进化、能量的摄入与需求是如何调节的、能量与有机体结构与功能的联系、能量和觅食理论以及能量分配与性选择等7个方面介绍了鸟类能量学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进化的最适化原理是认识能量运行模式的重要理论手段。  相似文献   

5.
李雅轩 《化石》1996,(3):8-8
第三纪的鸟类李雅轩现代所有的鸟类中有许多是在第三纪的早期完成进化而形成的。这包括许多家族的多种成员,例如:猫头鹰,鹰,鸭子,企鹅和兀鹰。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鸟类家族,其成员在大小及形态等适应性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经过第三纪这一时期时,鸟类的骨骼结构...  相似文献   

6.
鸟类生态能量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生态能量学是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寻求能量与进化适合度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能量运行的最适化原理、能量与适合度之间的关系、能量与生活史进化、能量的摄入与需求是如何调节的、能量与有机体结构与功能的联系、能量和觅食理论以及能量分配与性选择等7个方面介绍了鸟类能量学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进化的最适化原理是认识能量运行模式的重要理论手段。  相似文献   

7.
选取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百灵鸟、山雀和戴胜鸟作为样本,其中百灵鸟、山雀和戴胜鸟作为对照,研究啄木鸟颅骨颞部、额部和枕部的显微结构参数.样本经Micro-CT扫描后,在断层扫描图像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的显微结构参数包括体积分数、结构模型指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离度和骨质密度.通过与其他鸟类的对比分析发现,啄木鸟具有更加独特的颅骨结构,其骨小梁厚度、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显著高于其他鸟类,结构模型指数小于其他鸟类,其颅骨所具有的这种特点是啄木鸟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啄木行为所形成的,也是其抗冲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玉光  田晓阳 《四川动物》2006,25(4):703-709
鸟类的跗跖骨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与其他四足动物跗骨、跖骨相区别。不同类型鸟类之间的生态习性和适应形式相互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与之相对应的跗跖骨的形态结构也产生了多样性分异,形成了鸟类跗跖骨形态结构与对应功能行为的适应性选择。鸟类跗跖骨形态结构多样性的研究不仪为了解不同类型鸟类的生态习性提供证据,也使鸟类后肢骨骼的功能行为学得以逐步完善。特别是通过对现生鸟类跗跖骨形态结构多样性与对应功能的分析,可以此作为研究早期鸟类形态习性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可进一步探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鸟类功能行为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鸟类学》一书介评著名鸟类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教授主编的《鸟类学》一书,于1995年10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发行。这本书的内容为:第一编鸟类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编鸟类的起源、进化与分类;第三编鸟类的生态生物学。以上3编共有22章,每一章又分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植物区系的鸟类传粉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分布于中国的传粉鸟类类群和鸟类传粉的植物类群,并分析了这些植物的分布区类型和花部特征.中国的传粉鸟类几乎全部属于雀形目;鸟类传粉现象广泛存在于30余科的植物中,其花部特征表现出对非专性嗜蜜鸟类的适应.这些植物类群在中国的植物区系中主要表现出热带成分的特征,但其中也有温带成分.结合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研究以及对其鸟类传粉现象的认识,可以系统地了解鸟类传粉在旧世界温带地区的起源与演化,以及鸟-花协同进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