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43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再通36例,再通率83.7%;32例胸痛缓解,胸痛缓解率74.4%;8例出血,发生率18.6%;36例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83.7%;2例死亡,其中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各1例,死亡率4.7%。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溶栓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入院后均有失血性休克表现,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后,治愈出院14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4%,死亡率为5.9%。结论: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简单、有效,手术前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术前应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止血、止吐,加强支持护理,及时观察手术并发症及疗效,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保守治疗期间通过血压控制、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指导等措施防止患者在主动脉夹层急性期发生瘤体破裂.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通过严密监测、及时治疗和有效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结果:共32名患者,保守治疗期间3例死亡,14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2例(85.7%)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急性期死亡卒和术后死亡率.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患者治疗期间以及出院后的生活指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7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为近年来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临床护理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17例确诊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本组17例病人经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恢复良好,未见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行三位一体的急救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症治疗及三位一体的快速急救护理后,好转37例,转院5例,放弃治疗并死亡1例。结论三位一体的快速治疗及护理,并严密的病情观察,可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阑尾炎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抽取48例,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治疗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对照组有8例出现并发症(33.3%),治疗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12.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2%。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入住我院CCU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住我院CCU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于发病12小时内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急诊手术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的靶病变,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评价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等.结果:200例患者急诊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植入支架数量为1.41±0.711枚,未发生与介入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2例,非心源性死亡1例,无院内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心梗,临床随防7.3±1.9(5-15)个月,136例患者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造影随访率72.3%,随访终点内死亡5例(死亡率2.66%),含心源性死亡3例,非心源性死亡2例,其中再发心肌梗死1例,6例患者进行了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3.19%).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中安全可行,且院内、术后7个月随访观察显示疗效显著,并明显降低靶血管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8.
崔益珍  龚旭初 《蛇志》2015,(2):213-215
目的探讨蝮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39例蝮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给予规范外治、辨证施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及时处理急性肾功能损伤等相应护理措施后,治愈35例,死亡4例,有效率89.7%。结论合理治疗及全面有效的护理可促进蝮蛇咬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并分析影响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方法:437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脑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癫痫、血管炎等的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观察术后24h以内发生的神经系统和局部并发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因素。结果:15例(3.43%)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2例发生脑卒中并遗留永久残疾;2例死亡。手术造影侧穿刺部位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增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频繁TIA发作。结论:诊断性脑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并发症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尽量减小手术创伤,加强术后观察。  相似文献   

10.
李敬霞  姬艳玲 《蛇志》2001,13(4):61-62
我院自 1 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采用降纤酶颈总动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 3 2例 ,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均为首次发病 ,起病在1 2 h之内 ,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且经头颅 CT排除出血 ,无大面积梗死出现的早期水肿 ,临床诊断为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无溶栓禁忌证者。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 2例 ,对照组 2 8例。治疗组男 2 0例 ,女1 2例 ,年龄 41~ 70岁 ,平均年龄 5 4岁 ,与对照组的症状及体征比较无显著差异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1 .2 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骨科住院患者死亡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史分析方法,对我院2002年11月至2011年3月期间的骨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此期间共发生死亡病例27例。死亡的原因分别是:呼吸系统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多器官衰竭以及出血性休克。结论:年龄在70-80岁之间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死亡率最高,属于高危人群;手术的治疗干预并没有提高患者的死亡率;患者的死亡时间并没有在特定的时间段出现高值。肺栓塞是导致骨科病人死亡的高危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骨科住院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急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好转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24名患者好转,好转率为96.0%,另外1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0%;对照组中有21名患者好转,好转率为84.0%,另外4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6.0%,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好转率,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彭桂芝  赵静 《蛇志》2000,12(4):47-48
为了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致单个或多个脏器系统衰竭的临床特点 ,作者分析近几年来本院住院患者中因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的 93例患者及其多系统并发症。1 资料与方法   93例中男 52例 ,女 41例。脑梗死 2 4例 ,颅内出血 69例 ,其中脑出血 52例 ,小脑出血 5例 ,脑干出血 4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8例。发病前全部病例均未发生单个或多个脏器系统衰竭。发病 1 2 h内急诊住院 ,并经 CT及临床确诊为脑血管病。同时严密观察各脏器系统功能状况 ,直至死亡。按脑以外其他单个或多个脏器系统衰竭的数量分为 3组 :(1 )无脏器系统衰竭组 ;(2 )单个脏器系统衰…  相似文献   

14.
夏国娟 《蛇志》2016,(2):225-227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Cox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具有独立预测作用的因素。结果1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并发症86例,发生率为46.2%(86/186),其中并发肺部感染35例(18.8%),消化道出血13例(7.0%),尿路感染16例(8.6%),中枢性高热17例(9.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2.7%)。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Enter法)显示,发病后入院时间和吸烟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发病后入院时间和吸烟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发生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及时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预防及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影响患者预后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施行ESD治疗。1例发生术后出血,经积极止血补液对症治疗出血停止。其余患者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护理对该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护士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急诊老年结石性胆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老年结石性胆道疾病患者236例,均在病情评估和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给予良好的综合护理。结果 236例急诊老年结石性胆道疾病患者经全面检查、评估以及系统性手术治疗后,治愈231例,治愈率为97.88%;因重症急性胆管炎及休克导致死亡5例,死亡率为2.12%。结论对急诊老年结石性胆道疾病患者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同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及对照组(n=20),观察组行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对照组予以内镜下药物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止血效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止血率、即时止血率为95.00%、100.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5.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7,(4)
目的总结60例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发病4.5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出血并发症发生的时间及临床表现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出血并发症13例,包括皮肤黏膜出血、泌尿系统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结论加强溶栓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吴爱萍 《蛇志》2016,(1):103-104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救治的25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给予吸氧、高压氧治疗,防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精心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治疗护理措施。结果除3例重度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超过60%的患者死亡外,其余2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后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祥琴 《生物磁学》2005,5(2):71-72
目的:通过对17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为近年来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临床护理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17例确诊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住院患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本组17例病人经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恢复良好,未见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