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期间收治的患者120例,将选取的所有队形列为研究对象。其中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为50例,对该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同时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有效的评价以及分析。结果:50例患者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未进行辨证论治,药物用法错误、药物用量错误、中药炮制不不满足实际标准以及中西药联合应用不不恰当,当然还存在其他的原因。结论:我们需要强化中药使用过程中的辨证力度、炮制、煎煮以及配伍等的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刘丹  张治然  王世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2):4374-4377,4358
目的:分析我院2009和2010年收集的15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为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方法,对我院2009和2010两年上报的154例报告就ADR分布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累及系统及器官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以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为主,分别占44.81%和20.78%。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其中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33.12%和48.05%),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91.5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常见(75.97%)。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上报工作,并及时向临床科室反馈,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剂在治疗急性病、疑难病等方面发挥了起效迅速、作用强、可用于急救等优势,在降低持续高热、缓解西药不良反应等诸多方面弥补了西药注射剂的不足.但是由于中药注射剂配伍不合理等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药制剂应用的日益增多,其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也逐年增加.本文就近年来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质量标准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0个厂家生产的20个品种的脑蛋白水解物制剂进行统计汇总,结合相关质量标准,对其有效成分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说明书的有效含量标识不规范,各生产厂家的药物在规格上也并不统一,其中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有必要对该类药品进行定性检查。结论:应对脑蛋白水解物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完善,对药品说明书进行规范,以便于个体化给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监测临床危急值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上报质量。方法:分析临床药物治疗与出现临床危急值之间的联系,确定可疑的ADR病例。结果:调查中共发现23例疑似ADR报告,占调查期间总上报ADR例数的24.73%;主要ADR表现为血小板减少(13例),其次是尿素升高(5例);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涉及21例),涉及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结论:通过加强对临床危急值的监测,可以提高ADR的报告的质量,减少ADR的漏报率。  相似文献   

6.
154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张治然  王世冬 《生物磁学》2011,(22):4374-4377,4358
目的:分析我院2009和2010年收集的15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为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方法,对我院2009和2010两年上报的154例报告就ADR分布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累及系统及器官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以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为主,分别占44.81%和20.78%。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其中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33.12%和48.05%),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91.5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常见(75.97%)。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上报工作,并及时向临床科室反馈,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小儿定喘口服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该药提供保障。方法:汇总我院2013年上报的小儿定喘口服液不良反应报告共计2例,进行病例分析。结果:小儿定喘口服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是消化系统不适、皮肤损害两方面。结论:加强患者用药监护,防范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使用该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伊曲康唑作为第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上市近30年,由于其广谱的抗真菌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浅部及深部真菌感染,少部分患者在应用伊曲康唑后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本文就伊曲康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在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特殊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量阅读国内文献,对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进行研究分析。该制剂分为定速、定位和定时释放制剂,三类制剂各有特点并且互为补充。口服缓控释制剂在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但目前缓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存在很多误区。  相似文献   

10.
方靖霞 《蛇志》2012,(4):413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及中药制剂单独使用出现过敏性休克罕见。我院收治1例两药合用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感冒发热(体温38.2℃)于个体诊所就诊,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柴胡注射液各2ml混合肌注,并给予口服药(具体药物不详,患者未服)。5min后患者出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如意珍宝丸联合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的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加如意珍宝丸治疗,疗程为7天。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关节疼痛VAS评分,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75%(45/6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5%)较对照组(15%)低;两组患者治疗后安全性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如意珍宝丸联合中药可以有效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CRP等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及Cochran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创建时间至2018年1月),纳入关于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RCT,包括3 635例患者,结果显示: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的痊愈率优于单纯抗菌药物[P0.001,OR=2.15,95%CI(1.81,2.54)],总有效率高[P0.001,OR=3.26,95%CI (2.5,4.26)],复发率低[P0.001,OR=0.19,95%CI (0.15,0.2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Begg′s检验表明纳入的RCT研究无发表偏倚(P=0.1020.05)。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阴道用乳酸菌制剂辅助治疗RVVC疗效优于单纯抗菌药物,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经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使用CTJ-A全自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机对60例重型肝炎病人进行治疗,运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评估护理效果。结果:经中药灌肠及结肠透析后,本组病人除出现2例轻度腹胀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肿胀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研究对象是2013年5月到2015年4月期间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骨伤后期肿胀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20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分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止痛药物加硫酸镁湿敷治疗,研究组应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中医治疗后,痊愈共25例,显效共23例,有效共10例,无效共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中医治疗后,满意共59例,不满意共1例,患者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活血化瘀加减方配合中医推拿治疗患者骨伤后期肿胀临床效果显著,相比抗生素、止痛药物加硫酸镁湿敷西医治疗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有效率,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六味地黄汤和四物汤加减即补肝益肾法活血化瘀法治疗绝经前子宫切除术后围绝经期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5例自愿接受补肝益肾法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并愿意配合我们完成各项相关表格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60例单纯服用雌激素类药物,4周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分别统计疗效(按治疗前与治疗后症状的变化进行).观察期间不再使用其它相关的中药、西药及与本病治疗相关的其它治疗方法.结果:发现用药后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87.2%,对照组症状改善率66%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补肝益肾法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子宫切除术后围绝经期症状,提高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关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频繁发生,该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社会各界也对药品的不良反应问题给予了密切的关注,众多的科研人员也投身到了对于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问题科学研究中。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其产生原因给出相关的合理用药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7月8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降脂、营养神经、抗凝、自由基清除、降低颅内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疗程均为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NT-proBNT、hs-CRP及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例数37例,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高于治疗前,脑血肿体积小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患者ESS评分高于对照组,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100β、NT-proBNT、hs-CRP及IL-6水平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上述指标为(1.02±0.21)ng/mL、(120.26±19.47)pmol/L、(8.33±1.45)mg/L、(11.25±2.71)pg/mL,低于对照组的(1.45±0.24)ng/mL、(219.68±22.51)pmol/L、(16.92±2.70)mg/L、(20.07±4.62)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清S100β、NT-proBNT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专家临床经验为积淀,对治疗头痛活血化瘀药物功效强度的量化及用药规律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基于专家咨询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将筛选出的活血化瘀中药的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药物功效强度及常用度,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治疗头痛中活血化瘀功效较强的药物,专家意见在川芎、红花、莪术等,川芎、赤芍、桃仁等协调程度较高,川芎、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功效较强且临床治疗血瘀头痛中较常使用。结论:对于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应以辨证论治为先,活血化瘀药物可选择川芎、当归、赤芍等,结合疼痛不同部位选用引经药。此外,虫类药物在治疗血瘀头痛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下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公布了医师和患者应严格关注临床使用安全性,或相关制药企业需修订使用说明的以下若干种药品,以确保用药安全。左炔诺孕酮片SFDA对左炔诺孕酮片非处方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禁忌证"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其中,"不良反应"项为:1)可见月经改变,多数表现为服药当月的月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制剂安全性有效性检查方法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袁佩娜微生态制剂在我国是近十年出现的新产品,根据国家颁布的《生物制品管理规定》和《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等条例规定,微生态制剂是一类生物制品,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应按生物制品质量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