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医患沟通是指患方在就医过程中与医方进行的交流行为[1].医患沟通的顺利进行是促进医患和谐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医患沟通障碍现象并不少见,造成了患方对医方的不满意、不尊重和不信任,医方为此也感到十分棘手.探讨分析医患沟通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可提高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确保医患沟通质量,密切医患关系.医患沟通障碍的影响因素总体来说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院门诊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范围广泛,服务性能较强,主要面对的是康复和心理护理患者。在门诊护理过程中,保证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实际上,在现实中门诊护理过程中并没有将护患沟通做到实处,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将主要分析护患沟通对门诊护理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加之网络的普及,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增加,对医疗工作人员的素质、临床诊疗及护理水平、医疗服务均有了更高的期望;医疗纠纷事件的频频出现,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医护人员临床工作压力加大,在心血管内科病人中实施护理告知程序,通过患者入院、住院期间、出院实施护理告知,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沟通能力,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城市医院患方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构建医患信任的建议。方法 对北京市3个大型三甲医院进行为期15天的实地观察,并对72位患者进行定性访谈,分析患方对医方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对城市大医院信任评价得分为(4.20±0.65)分,影响医患信任的因素主要是医生技术和态度,医院规章制度、就诊流程等医院管理因素以及医保制度、医院补偿机制等政策因素。结论 提高医患信任可通过加强医患沟通、优化就诊流程、完善医保制度、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等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责任护士实施延续护理对产褥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无并发症的初产妇115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人,对照组55人。实验组产妇出院后,由责任护士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在出院第3天、第7天、第14天以及第30天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短信温馨提醒和来电咨询等措施,对照组不指定专门服务的护士,仅由专科护士在出院第3天电话随访及接受来电咨询。对两组产褥期妇女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无乳或少乳、子宫复旧不良、急性乳腺炎、痔疮、产后便秘的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出院后3天、7天、14天和30天抑郁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褥期保健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的优秀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盆底肌功能恢复的优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专科护士实施延续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褥期妇女患病率,提高产妇的科学育儿技能,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水平、沟通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循证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水平、沟通能力评价得分分别为4.15±0.67、4.57±0.32和4.70±0.57,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循证组患者满意度由对照组的66.7%提高至85.7%,两组患者各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在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最新、最科学、最有效的护理方案。循证护理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对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拟行剖宫产的30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对照组各150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部分血常规指标。研究显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产后2 h、产后24 h的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前,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的RBC、HGB、HCT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循证护理组RBC、HGB、HCT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h,循证护理组产后出血率(0.67%)显著低于对照组(4.67%)(p0.05)。本研究表明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维持血细胞指标稳定,降低了因大量出血导致的并发症风险,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探讨干预对策。结果:2014年度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66例,其中,护理操作不规范28例,发生率为42.5%,法律意识缺乏导致医疗纠纷10例,发生率为15.1%,与患者发生争论9例,发生率为13.6%,护理记录不规范16例,发生率为24.3%,排班不合理3例,发生率为4.5%。结论: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记录不规范为普外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制定相应对策,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骨外科因其特殊性,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较多,包括院方因素、患者及其家属因素,院方应加强风险控制,积极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增加设施设备投入,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宣传,抑制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耳鼻咽喉科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改善医患沟通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查患者和医生对医患沟通满意度的评价及对可能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黑龙江省几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患者及就职的医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结果:医患沟通满意度方面,有19.3%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患沟通很好,41.7%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两项合并占被被调查者总数的61%。被调查者认为医患沟通时间少、看病难、看病贵,医患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医患沟通效果。结论:建议针对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因素在耳鼻喉科教学及工作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沟通体系,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顺畅与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高危孕产妇中的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方法:以数字法抽选80例产科高危孕产妇并编号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以优质护理服务,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窘迫率和产后出血率分别为7.5%和2.5%,优于对照组的17.5%和1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指导和及时帮助的满意率分别是82.5%、87.5%、90%和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45%、47.5%和5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高危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保证母婴的安全,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应在临床护理中积极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医疗风险矩阵,为应对和控制医疗风险的预警和控制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方法 运用风险矩阵的管理理论,通过文献查阅、风险问卷分析和专家咨询法识别和衡量各类潜在医疗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潜在的损失程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初步确定医疗风险矩阵的风险结,进一步用Borda序值法对风险结的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将医疗风险归为六个风险结:包括操作规范、药物使用、工作负荷、患方因素、沟通与协作、医疗风险管理。Borda序值排在第一位的风险结为工作超负荷风险,其次为操作不当风险和药物使用潜在风险,然后为不良医患沟通和医疗风险管理不到位,最后为患方风险。结论 应构建多维度、全过程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密切防控风险等级较高的潜在医疗风险因素,及时做出有效的预警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受到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特殊性、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护患沟通无效的情况,加剧了护患双方的不信任,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护患矛盾和纠纷事件。因此,加强对神经内科病区护患沟通无效情况的研究分析,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和规避护患纠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其意义及有效护理策略,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6至2014年7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门诊、住院产妇350例进行问卷调查。在350产妇中,37例出现抑郁情绪,将37例产后抑郁情绪高危产妇的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心理护理。综合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25岁的产妇6例(16.22%),25~34岁的产妇27例(72.97%),≥34岁的产妇4例(10.81%),25~34岁产妇出现抑郁情绪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的孕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夫妻关系、婴儿性别、经济收入、婴儿状况等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后,干预组产妇的抑郁情绪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情绪的高危影响因素很多,护理人员应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个性化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案,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医务人员视角出发,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方法 选取广东省10所医院,以“科室”为层,抽取1 125名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21%的人认为当前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医疗技术方面、候诊服务、医患沟通、非医疗技术方面、医院管理。患者抱怨最多的是药价贵和排队时间长,分别占29.7%,26.9%。结论 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信心不足,医生技术水平、医患沟通、医院管理是当前改善医患关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这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效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促进住院患者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3月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需求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实施人性化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为89.86%,较2010年有较大的提高。导致患者不满意的原因依次为护患沟通不足、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差、护理人员缺乏经验和个别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低下。根据患者需求调查数据显示,患者在病房环境、个人隐私尊重与保护、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操作水平及职业道德5个方面还有较大需求。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安全,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依据调查的患者需求量,人性化护理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安全管理的潜在隐患,并针对隐患采取防范措施,有效的控制产科病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产科病房的安全隐患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预防措施.结果: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差错苗头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和效果评价反馈,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中.结论:产科病房病区需配备具有高度责任心和有爱心的医护人员实施母、婴统一体的护理制度.在护理过程中强化防范意识;在健康教育中强化安全意识,贯彻以母婴为中心的思想,才能保证产科母婴病房的安全、舒适、和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统计分析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案例,为在医院、患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方中解决医患纠纷提供更有效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南京市某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的801份医患纠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医院、患者、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访谈。结果 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率高达98.63%,影响患者获赔额高低的主要因素为医方态度、患者现状和有无医学鉴定;结论 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工作较为认可,促进了医患和谐,但调解工作仍存在困难,建议法律赋予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一定的调查权和鉴定权。  相似文献   

19.
外科病区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质量、患者安全、护理管理等密切相关,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分析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探讨其防范对策,对于护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选取本院外科病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发生的6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计划拔管、跌倒/坠床、给药错误为高发事件;重症监护室、胸心外科、普外科为高发科室;观察不到位、评估不足、沟通不良为主要原因;白班、大夜班为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时段;低年资、低职称为主要涉事人员;未造成后果事件为主要事件。因此,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需要提高护士的专业服务能力,落实核心制度、合理配置护士人力资源,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夏经钢  曲杨  尹春琳  徐东  许骥  胡少东 《生物磁学》2013,(24):4773-4776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当今医学发展和进步的时代新要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效的医患沟通是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基本保证,本文总结了目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在心脏科重症监护室培训轮转期间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沟通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住院医师对医患关系的沟通认识不够充分,沟通技巧不够,工作负担增加,患方经济负担增加,治疗效果心理预期增加,医患双方认知差异增加,失信增加,健康和维权意识增加等都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构建;心脏重症监护室是心血管系统中常见病,多发病发展到终末期或急重期间的治疗场所,特点是病情急,危,重,死亡率高,结合其医患关系的实际特点,提出了提高住院医师沟通能力的可行性措施,主要包括:沟通的内容务必真实可信,形式力求形象,换位思考,注重诚信待人,加强非语言沟通,注重沟通分寸,尊重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加强心脏监护室的细节规范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