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物根围土壤木霉菌物种多样性及其体外拮抗病原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我国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和新疆农作物根围土壤中的木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后,采用形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获得14个木霉种属346个菌株。其中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为优势菌种,分别占总数的35%和30%;其次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占12%;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和平菇木霉(Trichoderma pleurotum)分别占8%,5%,2%和1%;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和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矩孢木霉(Trichoderma oblongisporum)分别皆占2%和1%;渐绿木霉(Trichoderma viridescens)、侧耳木霉(Trichoderma pleuroticola)和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为我国西北地区农作物根围土壤中最小的木霉种群,各仅占0.3%。将纯化的菌株分别与5个靶标病原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平板上进行拮抗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各木霉菌株对病原菌的拮抗效果有明显差异,且其平均拮抗指数均60%。将2株短密木霉(TR1294TR1295)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并用稀释5倍的发酵液配制PDA平板,对靶标病原真菌进行抑菌测试。结果显示,这5个病原真菌在含有TR1294和TR1295发酵液PDA平板上的生长抑制率可达72%,表明TR1294和TR1295在液体发酵过程中能产生抑菌次级代谢物。  相似文献   

2.
发酵法炮制何首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可以专一性降解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而不破坏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的菌种,降低何首乌的毒副作用,我们建立了一种炮制何首乌的新方法.采用HPLC法和UV分光光度计法,对不同菌株发酵的何首乌样品及其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根霉(Rhizojpus oryzae)、菌株YMS-010(Mucor.sp.)发酵样品的游离型总蒽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菌株YMS-006(Aspergillus)、黑曲霉(Aapergillus niger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三株菌株发酵何首乌样品有未知成分产生,且含量较高.通过筛选发现米根霉、菌株YMS-006具有专一性降解蒽醌类成分而不破坏二苯乙烯苷的能力,获得了具有发酵炮制作用的菌株.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18个省市地区的农作物根际土壤进行采样,使用木霉菌选择性培养基(TSM)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对采样土壤中的木霉菌(Trichoderma spp.)进行分离和纯化,再与同一地区的多种植物病原菌进行平板对峙测试,筛选和保存了1 300余株有拮抗功能的木霉菌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Tef1-α)鉴定,这些菌株分属9个木霉菌种。其中哈茨木霉(T.harzianum)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为优势菌种,分别占29.07%和29.91%(总数:393和382株);其次是绿色木霉(T.viride),占筛选总数的14%(总数:185株);而渐绿木霉(T.viridescens)和康宁木霉(T.koningii)分别占7.53%和7.00%(总数:99和92株);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钩状木霉(T.harmatum)分别只占5%以上(总数:69和67株);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和橘绿木霉(T.citrinoviride)的群落在我国农作物根际土壤中的分布最少,分别只占1.5%和0.5%以上(总数:21和7株)。同时,为了解不同地区的木霉菌株对上海地区的草莓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拮抗作用的差异性,选用14个不同地区的木霉菌株,通过对峙培养拮抗测定,筛选出6个木霉菌株,进一步做了抑制草莓灰霉病的室内生测试验。结果显示,来源于华东地区的木霉菌株TR78和TR85,在平板对峙试验中对草莓灰霉菌生长的抑菌率分别为85.49%和82.90%,室内生测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9%和80.02%,显著高于(P0.05)其他菌株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天然绿色的食用菌专用型保鲜剂,对4种植物精油抑制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木霉(Trichoderma sp.)等病原真菌的效果进行分析,并以金针菇为材料进行初步保鲜效果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薰衣草精油对黑曲霉的抑制率最高,为17.86%,柠檬醛对产黄青霉及木霉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16.69%和34.41%,而茴香油则对绿色木霉的抑制率最高,达17.39%。经柠檬醛处理的金针菇在保鲜过程中,失重率、褐变度被显著抑制,还原糖含量增加,CAT活性降低的趋势被减缓。这些指标均显示柠檬醛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是开发天然绿色保鲜剂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5.
【背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广泛污染粮谷类作物的一种雌激素类真菌毒素,不仅给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还能通过食物链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目的】从微生态制剂中筛选获得能够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株,优化其脱毒条件,测定其在饲料中的实际脱毒效果及对饲料中植酸、维生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从微生态制剂中分离出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 (cell counting kit-8, CCK-8)测定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产物的细胞毒性和雌激素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离株在培养基和饲料中的解毒效果,以及分离株在霉变的豆粕、麸皮和成品饲料中固态发酵前后维生素的含量变化,通过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饲料脱毒前后植酸的含量变化。【结果】从微生态制剂中筛选出一株通过分泌胞外酶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PA26-7,该菌株在培养基起始pH 4.0-8.0、培养温度25-60℃条件下均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产物的细胞毒性和雌激素活性均较ZEN弱。PA26-7经固态发酵72h后,饲料原料(豆粕和麸皮)及霉变的成品鸡...  相似文献   

6.
【背景】新疆野苹果病害发生严重,而木霉(Trichoderma spp.)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因此可利用其对新疆野苹果病害进行防治。【目的】分离鉴定新疆野果林木霉菌株,分析其对新疆野苹果2种病原菌的抑菌能力,为新疆野苹果专用木霉菌肥的制备提供菌种资源。【方法】利用平板稀释法对新疆野果林4种草本植物根围木霉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平板对峙试验检测其抑菌能力并优化木霉菌株的固态发酵配方。【结果】共分离得到2种木霉菌共42株,分别为34株棘孢木霉(T. asperellum)和8株深绿木霉(T. atroviride);棘孢木霉TasT01对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gl)和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riaf.sp.mali,Aal)的抑菌率分别为58.60%和57.14%;深绿木霉TatT35对Cgl和Aal的抑菌率分别为43.86%和36.90%。进一步显微镜观察发现,TasT01可通过菌丝缠绕的方式抑制2种病原菌的生长。TatT35菌株固态发酵配方为稻壳90%、麦麸10%...  相似文献   

7.
以棉籽饼为原料,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4种微生物的复合菌剂作为棉籽饼固体发酵的主要菌种。通过测定发酵液中糖含量的变化,考察4种菌株两两之间的关系,测定棉籽饼脱毒率和发酵前后蛋白含量。结果显示:4种菌株可以互惠共生;当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短小芽胞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接种比例为2:2:1:1,固体发酵后蛋白含量为37.71%,比发酵前提高了2.74%,是良好的蛋白饲料。棉籽饼脱毒率为84.63%,棉酚含量为116.20mg/kg,达到饲用标准。  相似文献   

8.
烤后不同霉变程度烟叶际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解烤后不同霉变程度烟叶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方法】基于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烤后烟叶叶柄和叶片叶际样品的真菌群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霉变重烟叶叶片(BQ)、霉变重烟叶叶柄(BZ)、霉变轻烟叶叶片(JQ)、霉变轻烟叶叶柄(JZ) 4类样品真菌分布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等7个菌门、27个纲、58个目、104个科、171个属的360个真菌分类单元(OTUs)。不同霉变程度烟叶叶际真菌群落组成、分类单元的相对丰度及优势分类单元皆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在属的水平上,霉变重烟叶叶片(BQ)的优势菌属为Aspergillus (89.64%)、Myrothecium (2.54%)、Rhodotorula (2.48%)、Gibberella (1.49%);霉变重烟叶叶柄(BZ)的优势菌属为Aspergillus(96.93%)和Alternaria(1.92%);霉变轻烟叶叶片(JQ)的优势菌属为Aspergillus(40.13%)、Rhodotorula(31.81%)、Alternaria(16.75%);霉变轻烟叶叶柄(JZ)的优势菌属为Aspergillus (62.77%)、Alternaria (9.74%)、Rhodotorula (5.20%)。【结论】霉变轻烟叶叶片样品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最高,霉变轻烟叶叶柄的真菌群落丰富度最高。霉变重烟叶样品的叶片部位的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叶柄。烟叶霉烂为烤房常见病害,其病原真菌种类多样,且广泛分布于烟叶和环境中。该研究结果为烤房烟叶霉烂病的防治可根据不同发病程度的不同部位的真菌群落构成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筛选出一株可以高效同化氨氮的霉菌,揭示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代谢组差异和其发酵饲料的氨基酸含量变化,明确霉菌氨同化代谢机制。【方法】用(NH4)2SO4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别培养7株木霉(Trichoderma spp.)、7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9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筛选氨氮利用率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活性都较高的霉菌为供试菌株,再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供试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养基和无机氮培养基中的代谢差异,测定发酵饲料的粗蛋白质和有机氮含量,利用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解析供试菌株发酵饲料提取液中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结果表明,筛选到的米曲霉MQ28氨氮利用率为54.46%,GS活性为0.61μmol/(h·g),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基于比较代谢组学分析,确定MQ28在氨同化过程中与多种氨基酸代谢密切相关。MQ28发酵使饲料粗...  相似文献   

10.
贵州地区木霉菌分离鉴定及对辣椒疫霉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辣椒疫霉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当前主要使用化学合成杀菌剂防治,但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目的】筛选可拮抗辣椒疫霉的候选菌株,探究分离菌株拮抗辣椒疫霉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方法】综合应用形态学、核糖体RNA (rRNA)基因非转录区ITS序列相似性方法鉴定分离菌株,通过对峙实验筛选抑菌效果较高的拮抗菌株,基于比色法测定分离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对辣椒疫霉菌丝脂质过氧化、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β-GC)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影响。【结果】从腐木和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11株木霉,分属于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ens)、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和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4个种。11株木霉对辣椒疫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90%以上的菌株包括:绿色木霉Tv-1(92.68%)、Tv-2 (95.12%),哈茨木霉Thz-2 (92.68%),钩状木霉Tha-1 (90.24%)。以4株高效木霉的发酵液粗提物处理辣椒疫霉菌丝5 d后,因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分别达到1.20、1.48、2.69和3.16 nmol/g,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0.77 nmol/g;与对照组相比,β-GC、PG酶活性显著下降,分别降低了12.28%-64.91%、7.2%-15.5%;同时纤维素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最显著组为2.647 U/mL,相对于对照组增加了0.831U/mL。【结论】分离得到4株明显抑制辣椒疫霉菌生长的高效木霉菌,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结构、降低致病因子酶活力和增强脂质过氧化等方式起拮抗作用,可为辣椒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湿地木霉多样性及生防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洞庭湖湿地木霉种类及分布,丰富我国的木霉种质资源,为功能菌株筛选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ITS序列比对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对分离到的木霉菌株进行种类鉴定,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其亲缘关系。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的平板抑菌能力,根据水解带大小检测菌株的水解酶活性,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综合生防效果较好的木霉菌株。【结果】从52个土样和18个水样中分离得到114株木霉菌株,经鉴定分属16个木霉种类:哈茨木霉、绿木霉、刺孢木霉、土星孢木霉、钩状木霉、拟康宁木霉、短密木霉、深绿木霉、猥木霉、毛细木霉(中国新记录种)、长枝木霉、卵孢木霉、侧耳木霉、加纳木霉、厚木霉及一个疑似新种;哈茨木霉为洞庭湖湿地中的优势种,占总菌株数量的19.30%;16种木霉在系统发育树中归于7个进化支:Harzianum Clade、Virens Clade、Longibrachiatum Clade、Lutea Clade、Viride Clade、Hamatum Clade、Unknown Clade。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菌株TW21990、QT22040和QT22094的灰色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849 5、0.798 6和0.732 6,综合生防性状较好。【结论】洞庭湖湿地木霉具有种类多样性和分布多样性,发现了一个中国新记录种毛细木霉和一个疑似新种,哈茨木霉TW21990、长枝木霉QT22040和卵孢木霉QT22094是潜在的优良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贵州木霉NJAU4742固体发酵产孢能力,本研究拟用稻草秸秆和氨基酸水解液为原料进行固体发酵获得高分生孢子含量的固体菌种,将该固体菌种添加到含有不同比例氨基酸水解液的有机肥中进行二次发酵研制新型生物有机肥,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该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 在利用稀释30倍的氨基酸水解液浸泡秸秆过夜后调节秸秆为初始pH 3.5、75%含水量、30%玉米粉添加量的条件下,贵州木霉NJAU4742所产分生孢子数量高达2.40×1010 CFU·g-1.接种2%固体木霉菌种于含有20%氨基酸水解液的腐熟有机肥后,该处理中木霉活菌数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40×109 CFU·g-1和38.66 mg·kg-1,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142.30和1.42倍.盆栽试验表明,木霉氨基酸生物有机肥(AT)与氨基酸有机肥(AA)处理跟对照(CK)相比株高分别增加了98.8%和23.8%,茎粗分别增加了58.9%和10.3%,叶绿素、叶长、叶宽等指标也显著增加.利用稻草秸秆和氨基酸水解液进行浅盘固体发酵生产木霉分生孢子,克服了工厂化生产固体木霉菌种的瓶颈,以此制备的新型木霉氨基酸有机肥(AT)与等养分的氨基酸有机肥(AA)和对照(CK)处理相比,对番茄的促生效果显著,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来自伊朗马什哈德地区(Mashhad, Iran)甲真菌病患者指/趾甲分离的39株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方法菌种鉴定采用β-tubulin/calmodulin基因测序的分子鉴定联合MALDI-TOF质谱鉴定;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CLSI M38-A3方案检测包括特比萘芬、新三唑类药物、棘白菌素类等10种抗真菌药物。结果基于形态学鉴定的39株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株中,分子鉴定结果表明38株为Aspergillus flavus(A.flavus)/Aspergillus oryzae(A.oryzae),1株为Aspergillus minisclerotigenes(A.minisclerotigenes)。对38株分子鉴定为A.flavus/A.oryzae菌株采用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为A.flavus,而MALDI-TOF质谱错误鉴定同形菌种A.minisclerotigenes为A.flavus。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特比萘芬、泊沙康唑和棘白菌素类药物对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种均具有抗真菌活性。结论分子鉴定联合MALDI-TOF质谱鉴定可准确鉴定黄曲霉复合体菌株到菌种水平,特别是分子鉴定不能区分A.flavus/A.oryzae,而MALDI-TOF鉴定可将二者区分。完善参考菌种数据库是MALDI-TOF质谱准确鉴定的关键。特比萘芬、泊沙康唑和棘白菌素类药物可作为治疗黄曲霉复合体(Aspergillus section Flavi)菌种所致甲真菌病的潜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涂布平板法在马丁氏培养基平板上对麦草浆污泥作真菌分离研究,共分离纯化获得27株真菌,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麦轴梗霉属(Tritirachium)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为其优势菌群;在麦芽提取物-OPP培养基平板上分离得到10株真菌,其中拟指突孢曲霉属(Emercellopsis)为其优势菌群。通过对麦草浆污泥连续富集培养得到真菌10株,经初步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对富集培养分离的菌种进行木聚糖酶产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菌株为Aspergillussp.MC-JAⅡ,其木聚糖酶酶活性最高值达到2060 U/mL,发生在产酶培养的第84 h,相应纤维素酶活为99.5 U/mL。为国内首次报道麦草浆污泥中的降解木质纤维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酶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挖掘保护地土壤中的能降解毒死蜱的木霉资源,从长期污染的土壤中共分离6个不同木霉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 r DNA序列对各菌株进行鉴定,6个菌株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康宁木霉(T.koningii)、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和短密木霉(T.brevicompactum)。选择降解活性最高的长枝木霉TC5菌株,测定各种条件下对毒死蜱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木霉TC5在中性或偏碱性条件下对毒死蜱具有更好的降解活性;添加碳源或提高木霉的接种浓度,能提高对毒死蜱的降解活性;在50-300 mg/L范围内,随毒死蜱浓度升高,木霉的降解活性也明显提高。盆栽试验中木霉TC5对毒死蜱保持较强的降解活性,但在自然土壤中降解活性显著低于在灭菌土壤中。分离的木霉菌株在土壤农药污染修复方面具有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以核桃青皮为原料,浸提法获得萜类,用光度计对常温保存和冷冻贮藏下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常温保存和冷冻贮藏下,核桃青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很大。其中,常温保存时核桃青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0.8%;冷冻贮藏时核桃青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4%。结果表明,冷冻状态更有利于核桃青皮中类胡萝卜素的保存。  相似文献   

17.
【背景】粮食在生长和收储期极易受到病原真菌或产毒真菌的污染,造成严重的损失。众多实践证明木霉属(Trichoderma)可以有效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目的】鉴定和筛选能有效抑制粮食常见危害真菌的木霉生防菌株,开发生防菌剂,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方法】从粮食上分离筛选出35株木霉,通过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学观察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利用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粮食常见危害真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结果】35株木霉分属于8个种,分别为非洲哈茨木霉(Trichodermaafroharzianum)、类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oides)、 Trichoderma amoenum、近深绿木霉(Trichoderma paratroviride)、Trichoderma obovatum、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东方木霉(Trichodermaorientale)和深绿木霉(Trichodermaatroviride)。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这8种木霉对于粮食上分离到的10种危害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  相似文献   

18.
春兰菌根的显微结构及菌根真菌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春兰和野生春兰的根为材料,通过切片观察菌根真菌的分布特点和菌根的显微结构。同时采用组织分离方法从盆栽和野生春兰根分别分离得到6个和15个真菌菌株,分离菌株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6.7%~50%和6.7%~73.3%,并由此判断CGP-3为盆栽春兰菌根的优势菌种,CGW-3为野生春兰菌根的优势菌种。经形态学观察将其初步分为6个分类单元,其中CGP-2和CGW-2分别具有拟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like)和拟木霉属(Trichoderma sp.-like)的形态特征。此外,对兰科棺物与内生真菌间的专一件讲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菌物学报》2017,(11):1566-1574
耐高温性是食用菌抗逆性评价的重要指标。选取5个刺芹侧耳菌株为材料,通过观测常温培养和高温胁迫后恢复培养菌落的生长速率、生长势、恢复生长时间、菌丝显微形态特征以及受棘孢木霉侵染情况,研究高温胁迫对刺芹侧耳菌丝生长及其抗棘孢木霉侵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芹侧耳不同菌株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供试PDA培养的菌丝经高温胁迫(37℃,2d)后,菌丝恢复生长时间2–3d,生长势变壮或无变化,顶端菌丝细胞长度、直径、菌丝体分支频率和菌丝生长速率等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菌丝生长速率变化与其抗棘孢木霉能力的下降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模拟生产试验发现,长满菌丝的菌棒经高温胁迫(35℃,7d)后,接种棘孢木霉菌丝的侵染率变为100%,接种棘孢木霉孢子的侵染率变为30%;未经高温胁迫的菌棒,接种棘孢木霉孢子/菌丝,未发生侵染。本研究表明,高温胁迫导致刺芹侧耳菌丝抗棘孢木霉侵染能力的下降。本研究将为科学指导食用菌菌种繁育、菌棒生产提供数据支撑,为食用菌育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陈长卿  李桐  姜云  李玉 《微生物学报》2014,54(12):1507-1514
【目的】明确草菇培养料二次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变化情况,确定发酵不同阶段的优势菌群,为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准确高效监测发酵过程,解析发酵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及克隆菌株18S r DNA序列分析技术对草菇培养料二次发酵不同阶段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DGGE图谱显示,不同处理真菌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发酵高温阶段条带多样性较高,而且优势条带及相对含量也在发生动态变化。回收克隆不同发酵阶段的20个优势菌株中,9个菌株为非培养未知真核生物或真菌,其余克隆菌株为非培养散子囊菌目(Eurotiales)、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曲霉菌属(Aspergillus sp.)、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elanocarpus albomyces、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根毛霉菌属(Rhizomucor sp.)、轮枝菌属(Verticillium sp.)、普通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三角孢小囊菌(Microascus trigonosporus)和Trichosporon lactis真菌,其中14株(70%)克隆菌株为耐热真菌。【结论】草菇培养料二次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及优势菌群在发生着动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