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种子包衣是一种高效、新兴的种子处理技术。该技术将外源性材料与种子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种子性能,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植物有益微生物(plant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PBM)是指能够促进植物养分吸收、增强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耐受力,并促进植物生长或减少农业化学投入的微生物。因此,PBM可以作为一种微生物种子包衣剂。微生物种子包衣作为一种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和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革新性技术,因其生态安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被认为是传统农业技术有前途的替代品。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种子包衣技术及其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其局限性和不一致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的种子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离不开种子,这是众所周知的。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还是当下已经形成生产规模、占据了主流地位的现代农业,种子都是生产流程中的关键要素。从当前全球农业的发展状况看,种子体系越来越集中,这种状况不仅在其他国家出现,在中国也日益显著。种子从一种公共物品变成了一种国家的主权,最终变成了私人的财产。由于这种状况的出现,原本是公共资源的种子,在日益形成的垄断局面中已经成为被争夺的对象。控制种子资源,  相似文献   

3.
重要谷类种子贮藏蛋白的特性及改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成熟谷类种子中,总蛋白约为种子干重的7%~16%,其中大部分为贮藏蛋白。这些贮藏蛋白对于人类和牲畜所需要的营养质量以及在食品加工中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一些重要谷类种子贮藏蛋白的组成特性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谷类种子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进行了全面综述。此外,还简要介绍了在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谷物种子品质中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性问题、如何增加外源基因的表达量和全面提高谷类种子蛋白质含量以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柳旭  刘娟  刘倩  高娅妮  王佺珍 《生态学杂志》2016,27(11):3727-3738
种子在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其发芽成苗对于植物物种生存繁衍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由于老化、休眠及生境恶化等问题经常导致其活力严重受损,所以探索提高种子萌发质量的方法具有深远的经济和生态意义.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种子预处理是使植物优质、多抗、高产最实用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种子预处理技术及其生理生化响应,包括基因表达、细胞学效应、酶系统活性、物质能量代谢、抗氧化机制及信号传导途径.从种子发芽的不同阶段和提高抗逆性角度,阐明各预处理方法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各方法在细胞学、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瓶颈以及实践应用上存在的问题.目前研究多集中于生化改变和酶活性的局部响应,缺乏以生产实践为目的的整体系统研究,为此,本文提出了对种子预处理研究的展望,旨在为今后种质资源保存、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种子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对保障市场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在种子营销面增大,营销网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种子经营市场、经营品种、市场管理逐渐多样化,从而也就出现了市场混乱的局面。随着管理体系的改善,种子管理日趋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卫星标记鉴定杂交水稻冈优22种子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早在70年代我国就已实行了杂交稻的三系配套,目前杂交水稻在我国已大面积种植。由于杂交稻种子的真伪无法从种子形态上鉴别,这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在正常的情况下,种子的纯度也会因质量控制不严而给农业生产造成大量损失。这些都迫切需要有一种…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重要资料,也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就大庆市种子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对未来大庆种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周晶  王彦荣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9):1928-1934
种子半透层是指在一些植物种的种子中存在的一层半透性组织,其允许种子内外水分和气体的通透,而限制或阻碍溶质的交换。种子半透层存在于种皮或胚乳部位,通常由纤维素、角质、软木脂或胼胝质等组成。半透层随着种子的发育而逐渐形成,其存在位置和化学组成具有物种多样性。半透层在种子发育、萌发和活力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种子半透层的特性、位置、化学组成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植物种子形态特征的“多样性”和“保守性”在物种鉴别、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探讨了种子形态学信息在新一代植物志(或智能装置)iFlora中的应用,提出在iFlora中增加种子形态信息的必要性。种子形态特征不仅可作为iFlora中物种分类鉴定的重要参考性状.验证iFlora中分子鉴定和系统关系研究的结果,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丰富iFlora中物种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0.
基因工程创制油菜种子基生物燃油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基燃料的开发研究对保证我国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基因工程改良创制“能源油菜”,作为生物柴油主要原料,是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推进的明智选择。分析了油菜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优势及尚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关领域研究趋势和我国现有基础,提出了油菜种子基生物能源发展的战略构想和重点研究方向:1.进一步提高产量、含油量以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2.利用油菜种子作为口服疫苗等高值蛋白产物生物反应器,提高油菜种子蛋白质部分价值,降低综合生产成本。3.基因工程提高油菜抗逆性和生态适应性,利用海涂、荒坡等非农业用地,解决大规模发展油菜种子质基生物柴油原料种植所需土地问题。4.通过特种脂肪酸组分定向基因调控技术,培育高品位生物柴油专用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1.
种子是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产品,不但是人类食物和禽畜饲料的来源,而且也是工业原料、医药用品的重要来源,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农业生产中种子更是不可代替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的质量关系到作物产量,决定着整个农业结构与发展,制约着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与野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五蕊寄生(Dendrophthoe pentandra)种子萌发特性以及鸟类消化过程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五蕊寄生种子对温度和光照较敏感,与黑暗条件相比,光照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20℃为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萌发率达53.8%,高温35℃及低温10℃均不利于种子萌发。研究发现纯色啄花鸟(Dicaeum concolor)是该植物的主要食果者,种子外的果肉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人为去除果肉并不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但可缩短种子萌发的时间,果实通过纯色啄花鸟类肠道消化后,随着粪便排出的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达69%),暗示纯色啄花鸟在五蕊寄生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科学地判断烟草种子成熟度,进而适时采收对于优质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与开发以及提高种子品质与产量等在烟草实际生产中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烟草种子成熟过程中形态生理变化,包括种子形态变化(颜色)、种子内部生理指标变化(含水量、发芽指标)以及种皮叶绿素荧光指标变化规律;分析了这些指标在判断烟草种子成熟度的方面的应用,并进行了研究展望,提出了今后此类研究的方向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的种子,尤其是油料和谷类作物的种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因此,也成为植物基因工程中进行改良的重要目标材料。转化的外源基因在植物受体组织中能否正确、高效并按照人们的意愿特异地表达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启动子驱使外源基因在受体植株中启动转录是外源基因能够表达的必要条件。目前人们所广泛研究的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基本上属于Ⅱ类启动子,它可以驱使外源基因在植物的种子中特异表达,按照人们的意愿改进植物代谢途径,提高种子中营养物质含量等。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结构符合Ⅱ类启动子的特点,具有基本启动子、起始子和上游元件。它区别于其它类型启动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游存在一些特异的调控元件与调控种子特异性基因的特异表达有关。本文综述了高等植物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结构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这类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元件的了解,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高等植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高人们对植物种子发育过程及有机物在种子中积累机制的认识,而且可以为植物基因工程中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启动子元件。  相似文献   

15.
Eastman kodak公司将为康乃尔大学进行的田间试验以及利用生物学方法的种子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基金。作为为这一项目提供资金的回报,柯达公司将获得世界范围的市场销售权。由康乃尔大学的科学家在纽约州立农业实验站,日内瓦,纽约研究的种子处理技术,是以一种新的木霉为基础的,它将作为一种替代物,取代目前用于防止种子感染由上壤传播的病原菌而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种子,尤其是油料和谷类作物的种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因此,也成为植物基因工程中进行改良的重要目标材料。转化的外源基因在植物受体组织中能否正确、高效并按照人们的意愿特异地表达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启动子驱使外源基因在受体植株中启动转录是外源基因能够表达的必要条件。目前人们所广泛研究的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基本上属于II类启动子,它可以驱使外源基因在植物的种子中特异表达,按照人们的意愿改进植物代谢途径,提高种子中营养物质含量等。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结构符合II类启动子的特点,具有基本启动子、起始子和上游元件。它区别于其它类型启动子的一个 显著特点是上游存在一些特异的调控元件与调控种子特异性基因的特异表达有关。本文综述了高等植物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结构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这类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元件的了解,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高等植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高人们对植物种子发育过程及有机物在种子中积累机制的认识,而且可以为植物基因工程中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启动子元件。  相似文献   

17.
龙华  黄衡宇 《植物研究》2008,28(3):347-352
对温度、光照、植物激素(GA3、NAA)条件对獐牙菜(Swertia bimaculata)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獐牙菜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0℃,低温贮藏可促进其萌发,而有无光照对獐牙菜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GA3处理可提高其萌发势和萌发率,而NAA处理仅提高其萌发势。研究认为:獐牙菜种子具有休眠现象;激素及低温贮藏对打破种子的休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甘露醇对海水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甘露醇(MA)对海水胁迫下冬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不同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处理海水胁迫的小麦种子及幼苗,记录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并在幼苗生长期测定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甘露醇(≤0.5 mmol/L)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高浓度的甘露醇溶液(>1 mmol/L)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1 mmol/L)可以提高海水胁迫下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降低游离脯氨酸(Pro)和游离丙二醛(MDA)含量,并可通过分析结果观察施加海水胁迫与甘露醇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随时间在冬小麦幼苗中的积累情况.低浓度的甘露醇对海水胁迫下的冬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缓解农业生产中的盐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为小麦的盐渍化土壤种植提供了新思路,并为甘露醇进一步开发利用于农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种子发育与萌发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禾谷类种子胚乳发育过程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主要发生在种子成熟期的后期,并伴随着生物合成的停止和自然脱水;乙烯和活性氧促进胚乳发育中的PCD,而ABA起负调节作用。种子萌发过程中糊粉层降解的PCD被GA、Ca^2 和活性氧促进,被ABA和抗氧化剂抑制。种子人工老化和劣变种子萌发过程中可能存在PCD事件,其研究对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和提高播种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种子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种子雨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从母株上散落的种子量。种子雨的组成和大小具有时空异质性。种子雨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在种子雨的组成和大小因群落而异,种群间的种子雨因种群而异,种群内部的种子雨因个体而异;种子雨的时间异质性表现在不管是群落、种群还是种群内部的个体,其种子雨既具有季节动态,又具有年际变化。种子雨、种子库、幼苗库和地上植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种子雨的研究对更好地了解种群和群落动态等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现代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同位素标记法和荧光染料法等研究种子雨的散布过程和种子命运将是未来种子雨研究的热点,种子雨和种子库的结合研究及其与动植物关系的研究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