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收集以往材料的基础上,本文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过去平原绿化检查中采用的系统抽样方法精度偏低,结合河南平原林业的特点,提出了求算样方数的简便方法,并认为整群抽样比较符合河南实际。  相似文献   

2.
城市林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城市林业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地域范围与层次的角度介绍了城市林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比较了城市林业与传统林业、现代园林在属性、经营管理和功能方面的差别。借助已有的研究数据和成果,阐述了城市林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现代城市林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把握好6个关键环节。进一步明晰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建立和完善林业经营、林业服务、资源保护、资源流转体系,创新林业体制机制,转变林业增长方式,创造林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辽宁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发生与为害的分析和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学积累的归纳总结,论证了防御农业自然灾害的对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防御多种自然灾害、发挥多种效益的功能和持久、稳定而易于建设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根据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在辽宁省各地区的分布特点,在宏观上提出了辽宁省防御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框架:在已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以水土保持林为主的辽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强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辽中和辽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开展以海防林为主的沿海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施科学的辽东山区多样化森林经营方式,并以科技兴林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这一总体布局的实施。同时简述了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违法行为,比如乱砍树木、森林被破坏等,林业执法是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林业的规范化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依法治国的方针不断深入实施,林业执法相对于以前而言有十分明显的改观,本文对新时期林业执法常见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林业科学》是中国林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林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5年。代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科技期刊的最高水平。在三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曹新孙教授和朱廷曜、姜凤岐三人组成的林业科学考察组应瑞士联邦林业研究所所长W.波斯哈特博士的邀请,于1982年6月23日至10月6日对瑞士、法国、西德和意大利等四国进行了林业科学和林业生产的综合考察。访问研究单位共计11个,它们是瑞士联邦林业研究所、瑞士联邦雪和雪崩研究所、瑞士联邦气象研究所、苏黎世大学动物研究所、法国南锡国家林业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海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变化加剧。为了系统掌握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和扩散范围,构建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信息系统,本文基于阿里云的在线ECS服务,利用PHP+MySQL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同时基于Nginx,进行系统动态部署,实现了系统的前台浏览查询,后台动态对系统维护和风险系数计算发布等功能。系统在"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海南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普查成果,补充了海南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名单,建立了各有害生物的信息数据库和风险分析数据库,包括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与管理现状、扩散蔓延可能性分析(寄主植物及其分布、适生性分析和传播渠道)、天敌分布及制约能力和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影响、检疫和监测、定量评估等方面。系统为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危害等级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使林业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得以管理和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林业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林业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旭升  李献文  孙涛 《生态学报》2017,37(18):6196-6204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内蒙古磴口县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对该区域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具有代表性意义。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相关文献资料和当地实际情况,构建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完成1991—2015年磴口县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效益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评价体系中,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所占比重不同,其中,国内生产总值、造林面积、吸收二氧化硫年增加价值、削减粉尘年增加价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五项指标在综合效益评价中权重比例较大;近年来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效益较1990—1999年期间有所提高,但波动幅度较大,而近年来研究区综合效益趋于稳定并略有上升。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遏制沙化土地扩展等方面的成效相对显著,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业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发展等都发挥着良好的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下,对林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林业的发展,使得林业建设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产业,促使林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浅析,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林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技术的应用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林业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是基层林业站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林业技术在基层林业站中的推广和运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对林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速度也随之增长,林业资源包含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林业发展中最为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效益、森林生态情况的保障基础。对林业资源的应用要充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结合有效且合理的科技应用和技术手段,解决利用和开发过程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林业承担起生态建设的主要责任,真正发挥出林业对国家、对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丢掉了这一条,就丢掉了林业的立足之本。在当今世界,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成为实现绿色增长、科学发展的最主要标志,这既不能靠花钱买来,也不可能靠转移和进口得来。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放在一切林业工作的首位,守住这个根本和底线,须臾不可丢掉和丧失。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江迪  刘俊昌  陈文汇 《生态学报》2019,39(8):2842-2850
森林生态安全是维持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环境。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等实物价值,还具有美化环境、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价值,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构建评价指标评价森林生态安全,研究内容相对单一,而针对林业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对林业产业类型进行区分,其次,林业产业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在考虑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基于PSR理论和狭义的森林生态安全定义,利用31个省(市、自治区)3年的林业统计数据,运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及影响的大小,并分析了各地区森林生态保护的响应活动,为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林业产业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无显著影响,但有部分子产业有森林生态安全有影响;(2)林业一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有显著地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175,间接影响不显著;(3)林业二产和三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的直接影响和间接都不显著;(4)三类产业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均显著,影响的大小分别为林业二产(0.636)、林业一产(0.204)、林业三产(0.151);(5)森林生态保护对森林生态安全有显著地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619;(6)相对于其他地区,西部的森林生态保护活动积极性不高。由此得出如下结论:林业产业发展及林业二产、林业三产对森林生态安全未形成压力,只有林业一产发展对森林生态安全产生了正压力,需进一步加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保护响应力度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影响大于合理利用的正压力;加强西部区域的森林生态保护力度,提高森林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6.
蓟县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县,是全市南北生态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几代务林人的共同努力下,蓟县林业在森林资源总量、森林管护水平、科技服务体系和林业产业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蓟县林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目前蓟县林业亟待寻求更大突破、更大发展和更大跨越。  相似文献   

17.
林业技术是指在林业生产活动中劳动手段、劳动方法、技能、生物技术、工艺技术、管理技术、生产资源、的组合利用方式等总称。林业肩负着治理国土、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林产品、农村能源和繁荣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理念的不断深入,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现代林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国林业仍然存在深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我国现代林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加强营林管理。[1]这就需要提高营林生产成效,明确营林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现代营林方法和优化营林管理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对林业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际中的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较多问题,严重阻碍了相应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相关责任部门应当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保障林业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本文将对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强化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林业领域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成为了我国非常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就当前我国的林业方面来看,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人均自然资源较少、树木的利用效率较低以及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等。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森林的利用率,就要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科学的应用林业技术,摄取最新的专业知识。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林业发展和林业技术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措施,从而促进我国绿色林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