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9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反食、烧灼感、反酸症状体征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能有效消除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体征,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周庆  张东  徐杰  周丽  李明阳 《生物磁学》2014,(1):123-125
目的:观察并分析奥关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确诊并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5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联合用药组(15例):每日早餐前口服20mg奥关拉唑,睡前口服20mg法莫替丁;奥关拉唑组(15例):每日口服两次奥美拉唑,每次20mg;法莫替丁组(15例):每日口服两次法莫替丁,每次20mg。每组的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内镜指导下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胸痛、反酸和烧心等主要病征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较其他两组获得的疗效更明显,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何必刚  陈超 《蛇志》2000,12(3):63-65
反流性食管炎 (GERD)是 Allison于 1 946年首先提出[1] ,曾被认为和食管裂孔疝有关。但多数食管裂孔疝并不伴有胃食管反流 ,而 GERD患者常不能证实有食管裂孔疝并存。因此 ,目前尚难确定二者的关系[2 ] 。 GERD是因食管下部括约肌(LES)机能不全致抗反流机制障碍。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及十二指肠液反流至食管内致食管粘膜的缺损及炎症。多累及食管下部 [3 ] 。本文对 GERD的生理解剖、病理生理、病因、诊断、治疗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1 生理解剖1 .1 解剖 食管胃结合部存在喷门括约肌。该括约肌由 L ES、 Willis胃斜肌 ,横…  相似文献   

4.
目的:治疗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52例,治疗组应用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改善和内镜变化。结果:治疗8周,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检查结果示治疗组食管黏膜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5)。结论: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联合用药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5.
胡爱萍  李娜 《蛇志》2016,(1):47-48
目的对艾普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艾普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存在不良反应成本;组间比较观察组最低成本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与埃索美拉唑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基本一致,但艾普拉唑无不良反应成本,更占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及其经济学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消化科门诊治疗的84例老年RE患者分成埃索美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患者42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第4、8周的临床症状和食管炎病变,对治疗方案进行成本(C)-效果(E)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第4周(P0.05);其中埃索美拉唑组第4周和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治疗第8周的食管炎愈合率和食管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4周、8周治疗的C/E值均低于奥美拉唑组。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治疗老年RE的临床疗效上优于奥美拉唑,且C/E较低,临床上具有较高的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中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经内镜检查及中医辨证确诊为肝胃郁热型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以8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6.6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镜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胃郁热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和中平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食管黏膜炎症改善均有明显疗效;2.和中平逆方对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的改善优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相似文献   

8.
周易  黄雨晴  叶松 《微生物学报》2023,63(10):3987-399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清郁和降汤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1组为假手术组,剩余5组大鼠采用“前胃结扎+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手术造模方法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造模2周后将术后全部存活的3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予高剂量清郁和降汤)、中药中剂量组(予中剂量清郁和降汤)、中药低剂量组(予低剂量清郁和降汤)、西药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每组6只。于术后第15天开始灌胃,其中假手术组及对照组予蒸馏水灌胃,其他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持续灌胃14 d后将所有大鼠处死后进行取材。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食管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其肠道黏膜的菌群构成。【结果】反流性食管炎大鼠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的情况,B组(对照组)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占比减少,变形菌门占比增多,且假单胞菌属、青枯菌属等细菌增多。低、中、高3种浓度的清郁和降汤均能够提升RE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拟杆菌门及厚壁菌门,降低变形菌门的占比,从属水平上看,清郁和降汤能够提升大鼠肠道中拟杆菌属、乳杆菌属、瘤胃球菌属、颤螺旋菌属、双歧杆菌属和狄氏副拟杆菌属等益生菌占比。以D组(中剂量组)对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提升最为明显,其效果最接近假手术组。特征微生物方面,B组以变形菌门为特征性微生物,D、E两组出现了放线菌门及拟杆菌门下属细菌为特征微生物的情况,在门水平与F组相同。【结论】清郁和降汤能够有效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其机制可能与改变RE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减少有害菌、提升益生菌的占比和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食管黏膜菌群结构。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地区219例老年RE患者,根据Savary-Miller分级和内镜诊断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63)、中度组(n=109)、重度组(n=47)。纳入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老年RE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其中典型症状包括反酸、胃灼热、胸痛等;非典型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呕吐、呕血黑便、贫血、嗳气、食欲减退等。比较不同程度老年RE患者24 h最长胃食管反流时间、>5 min反流次数及食管pH监测中pH<4总时间、pH<4反流次数。采集各组对象食管下段黏膜样本并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基因扩增,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菌群分析。结果 不同程度老年RE患者年龄、胃灼热、反酸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重度RE患者胃灼热例数(40例,85.1%)高于轻度RE患者(39例,61.9%),重度RE患者反酸例数(42例,89.4%)高于轻度RE患者(43例,68.3%)(均P<0.05)。不同程...  相似文献   

10.
米菲司酮不同剂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菲司酮不同给药剂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肌瘤患者分成两组,A组25例,每天服用米菲司酮25mg,B组21例,每天服用米菲司酮10mg,均从月经第一天开始服用,连续三个月。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肾功能,治疗开始和结束分别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和内膜厚度。结果A组肌瘤体积缩小了42.58%(P<0.01),B组肌瘤缩小了41.55%(P<0.01),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的药物副作用也无显著差别。结论每日口服米菲司酮10mg可以有效的缩小子宫肌瘤,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003年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诊断标准的1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和对照组(奥关拉唑),观察治疗前后内镜下疗效及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内镜下病变较对照组显著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003年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诊断标准的1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和对照组(奥美拉唑),观察治疗前后内镜下疗效及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内镜下病变较对照组显著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自拟柴芍护膜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内科杂病门诊治疗的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每次5 mg,每天3次;观察组联合服用自拟柴芍护膜汤以及莫沙必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泛酸、烧心、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情志抑郁、善太息、食欲不振以及嘈杂等症状的严重程度、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治疗后的泛酸、烧心、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情志抑郁、善太息、食欲不振以及嘈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柴芍护膜汤联合莫沙必利能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南京同仁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40例RE患者为研究对象,将A、B级RE患者纳入AB组,C、D级纳入CD组;同时将患者分为合并H. pylori感染组和未合并H. pylori感染组。以一次性无菌收集管收集患者唾液标本,使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合格文库进行双端测序。

结果

AB组患者H. pylori阳性率(16.67%)低于CD组(45.45%)。AB组患者口腔菌群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CD组,Simpson指数低于CD组(均P<0.05)。未合并H. pylori感染组患者口腔菌群Chao 1指数和Simpson指数高于合并H. pylori感染组,Shannon指数低于合并H. pylori感染组(均P<0.05)。未合并H. pylori感染组患者口腔放线菌门、放线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合并H. pylori感染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合并H. pylori感染组(均P<0.05)。

结论

RE病情较重者和合并H. pylori感染者表现为口腔菌群α多样性降低和门、属水平菌群相对丰度改变,合并H. pylori感染对RE患者病情和口腔菌群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新  金桂芳  孙燕辉  何江渝 《生物磁学》2011,(22):4308-4310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i回顾性性分析134例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和治疗结果。结果: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由胃切除手术、胆结石、胆囊炎、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肝炎、肝硬化、消化道肿瘤和胰腺炎等诱发,但Hp感染率并不高,134例均在四周内治愈。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反流入胃引起的胃黏膜损害造成,治疗上要以减少反流物的损害作用和改善胃肠动力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性分析134例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和治疗结果。结果: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由胃切除手术、胆结石、胆囊炎、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肝炎、肝硬化、消化道肿瘤和胰腺炎等诱发,但Hp感染率并不高,134例均在四周内治愈。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反流入胃引起的胃黏膜损害造成,治疗上要以减少反流物的损害作用和改善胃肠动力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GER)性咳嗽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3例X线胸片、组胺激发试验、鼻部检查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并利用症状相关性概率(SAP)来分析咳嗽与反流的相关性.对Demeester总积分≥14.72,和(或)咳嗽与反流SAP≥75%者进行为期12周的抗反流治疗.结果:33例患者中,有23例诊断为GER性咳嗽,并给予抗反流治疗,完成疗程后,有12例患者咳嗽完全消失,咳嗽与反流的SAP(上电极为0.80±0.18,下电极为0.87±0.11)显著高于另11例对抗反流治疗反应较差或无效的患者(上电极为0.39±0.27,下电极为0.48±0.31;P<0.05).结论:GER是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原因.24 h食管pH监测结合症状相关性分析有助于GER性咳嗽的诊断,抗反流治疗对其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阴性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雷尼替丁、吗丁啉、丽珠得乐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抗H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4例(13.87%),显效55例(31.79%),有效40例(23.12%),无效54例(31.21%),总有效率为68.80%;对照组治愈11例(6.36%),显效42例(24.28%),有效45例(26.01%),无效75例(43.35%),总有效率为56.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者,即使检查示幽门螺杆菌阴性,在抗胆汁反流药物治疗的同时常规加用抗Hp治疗也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胆汁反流性残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36例(45.0%),有效40例(50.0%),无效4例(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效29例(36.25%),有效31例(38.75%),无效20例(25.0%),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应对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应用莫沙必利和铝碳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多数患者未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200 m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400 m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95.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7%,对照组为12.5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医疗费用为(1.25±0.34)万元,对照组患儿平均医疗费用为(2.31±0.40)万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具有类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小剂量丙种球蛋白组治疗费用明显降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