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正>网络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公开版》(BMJ Open)发表的一项最新报告说,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引发老年人心律不齐,进而增加心脏病、中风甚至心衰风险。该报告再次提醒人们此类药物可能引发的副作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全世界每天有上千万人在服用此类药物。荷兰伊拉斯谟医疗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征集了8400多名、无心律不齐病史的荷兰老年人参与这项研究,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8.5岁。在长  相似文献   

2.
非甾体抗炎药可加重或诱发溃疡病,其机制尚不清,可能与此类药物抑制前列腺素E(PGE)的生物合成有关。PGE合成抑制时,胃酸分泌增加,胃粘膜缺血,加之PGE的前体花生四烯酸堆积,均具有致溃疡作用。最近,荒山哲男等(医学,112:673,1980)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胃粘膜PGE的含量,直接证明了上述假设。  相似文献   

3.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应对刺激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关节炎、哮喘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目前常用的抗炎药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甾体类抗炎药和生物制剂,但由于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常伴有副作用问题、生物制剂价格较昂贵而受到一定限制。海洋是生物的重要栖息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产物,随着近年来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人们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出了许多具有抗炎活性的天然产物,如萜类、甾醇类、多糖、生物碱、脂肪酸和蛋白质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具有抗炎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开发高效安全抗炎药物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68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一采用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schirmer评分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schirmer评分和BUT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优于人工泪液单一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非甾体抗炎药物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制备了骨架型缓释片剂,以体外溶出为检验指标,考察了甲壳胺的脱乙酰度,表观粘度及用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并确定了甲壳胺的脱乙酰度及粘度范围。  相似文献   

6.
手术方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对术后镇痛提出了更高要求。非甾体抗炎药为我国临床术后镇痛常用的一类药物,近年来应用范围仍在不断扩大,但总结长期术后镇痛用药经验发现,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易引起胃肠道毒性反应和血小板抑制,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药物。帕瑞昔布钠是一种环氧合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注射使用,可用于术后不同程度疼痛的短期治疗,近年来已被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已经发表的临床研究报道对该药物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对该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但胃肠道副反应多,尤以胃肠出血和穿孔为严重。NSAIDs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增加游离胆盐、诱导细胞凋亡、增加诱导型NO含量、抑制细胞再生、直接损伤黏膜屏障等作用致胃肠损伤。了解NSAIDs致胃肠损伤的机制有助于NSAIDs相关性胃肠病的防治,本文就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损伤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以风湿病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恶性肿瘤的早期的识别,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对22例患者以骨骼、关节及肌肉疼痛为突出表现,拟诊风湿性疾病,最终确定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18例属癌性风湿症,疼痛性质为隐痛,呈慢性反复渐进性加重,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治疗的效果不佳,手术切除癌肿后,疼痛明显减轻;4例患者属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初为隐痛,逐渐发展为剧烈持续性疼痛,血沉有明显升高,抗核抗体(ANA)阳性,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治疗效果为无效。结论:对骨骼、关节及肌肉疼痛的患者出现于风湿病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应注意排查恶性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制备了骨架型缓释片剂,以体外溶出为检验指标,考察了甲壳胺的脱乙酰度、表观粘度及用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并确定了甲壳胺的脱乙酰度及粘度范围。实验结果表明,缓释作用随脱乙酰度升高而降低;随用量增多而增强;粘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随脱乙酰度不同而不同。脱乙酰度为85%的甲壳胺,其缓释作用随表观粘度的增大而增大;脱乙酰度为75%的甲壳胺缓释作用随粘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被认为是引起消化道黏膜损伤的两个重要致病因素,临床上两者常同时存在,但对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未探明。目前部分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相互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幽门螺杆菌可通过上调胃黏膜COX-2 mRNA的表达,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强胃黏膜的修复能力,而非甾体抗炎药却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诱导胃黏膜发生急性损伤;但亦有部分研究表明,两者可通过诱导多种相似炎症因子发挥协同致病作用;同时还有研究报道两者之间关联性并不显著。总之,两者的相互关系非常复杂,仍需大量多中心大样本的实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2-芳基丙酸类药物的拆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芳基丙酸类药物的拆分研究进展徐诗伟,徐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2-芳基丙酸(2-APA)类药物属非甾体抗炎药(NSAID),以商品标记最主要有布洛芬(ibuprofen)和素普生(naproxen)两种,是解热镇痛,消炎抗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的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入院行骨科手术的各类骨折患者。记录每名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骨折类型和部位,手术和麻醉方式,镇痛治疗方案,术前和术后疼痛评分,心理评分,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1名行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超前镇痛组(n=115)和对照组(n=126),超前镇痛组术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主要为帕瑞昔布、塞来昔布)进行镇痛,对照组术前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两组术前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在术后6 h、12 h、48 h、72 h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前镇痛组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较高。结论:非甾体抗炎药超前镇痛运用于骨科手术中,能够有效缓解手术切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我院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实验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于用药后2、4、8、12周对比两组Lequesne评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Lequesn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2、4、8、12周Lequesn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Lequesne评分均于用药后2、4周达到最低;用药12周后,两组有效率均有所下降,实验组用药后2、4、8、12周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有效率均于用药后2、4周达到最高;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4%(7/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4%(4/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短期疗效较好,长期服用副作用大,临床应推荐2-4周内短期服用。  相似文献   

14.
正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浓度超过正常上限,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血结晶过多沉淀而引起[1]。其主要由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沉积引起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以及软组织损伤,痛风性肾病,关节畸形等[2]。在临床治疗上,西医常用的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IL-1抑制剂等,由于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多,临床使用受到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由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OR值,探讨其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哈医大四院消化内科及心内科2009年5月份至2013年6月份仅口服阿司匹林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的100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余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现病史、既往史、吸烟史、行凝血常规、Hp检测及胃镜检查,经单因素统计分析筛选出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Hp感染、既往溃疡病史、糖尿病、吸烟的患者在研究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Logistic回归后表明年龄60岁、Hp感染、既往溃疡病史、糖尿病患者和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60岁、Hp感染、溃疡病史、糖尿病患者是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布洛芬化学名为2-(4-异丁基)丙酸,属苯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是抗炎解热止痛类OTC产品,是临床使用最普遍的NSAID类药物之一,被广大医师广泛地用于治疗风湿或类风湿疾病,以及关节肌肉痛、头痛、痛经等多种疼痛[1]。由于这种医药与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共同之处,因而本实验将其用于探究对小麦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基本病理学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神经细胞外形成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ary tangles,NFTs)。临床特征为患者记忆力,认知功能,抽象思维能力,及空间关系功能的丧失。AD的治疗药物目前主要为NMDA受体拮抗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但是这些药物尚存在一定局限。而非药物疗法通过日常生活改善,干细胞及基因技术,中西医结合疗法以及其他干预手段,为AD的治疗提供了一些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与胃溃疡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Ma JJ  Li SA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3):260-263
一氧化氮(NO)与前列腺素、感觉神经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共同作用,对调节胃肠道粘膜血流量,以及维持粘膜完整性和微血管屏障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NO还参与调节胃的酸碱分泌,对溃疡愈合有促进作用,胃肠道溃疡的发生与NO生成量的异常有关,许多胃粘膜保护性药物通过NO产生作用,在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加入可释放NO的成分,可有效地抵抗其造成胃粘膜损伤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手性α-取代丙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彻块和关键中间体,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性药物的合成之中。如临床正在大量使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萘普生、酮洛芬和氟比洛芬等。众所周知的抗疟药青蒿素,其合成关键中间体二氢青蒿酸同样属于此种结构。所以,手性α-取代丙酸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因为其原子经济性和高效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过渡态金属催化氢化合成手性α-取代丙酸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脊髓中的环氧化酶及其与疼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SQ  Li WB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4):359-360
脊髓中的环氧化酶(COX)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其在脊髓中的细胞和亚细胞定位、与痛和痛过敏的关系等均有不同。选择性抑制COX-2的非甾体抗炎药副作用较小,对抗炎、止痛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