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22例胃肠道肿瘤的B超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普遍认为X线钡剂检查和内窥镜为诊断胃肠道肿瘤的首选方法,但该二项检查方法常难探明肿瘤内部结构、肿瘤对胃肠壁侵犯深度和有无邻近组织器官侵犯或转移。高分辨率的B型超声扫描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将我院经B型超声检查而有手术和病理对照的122例胃肠道肿瘤,就其声象图表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胃肠间质细胞瘤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问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例胃肠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12例中,6例胃间质瘤,6例小肠问质瘤。主要症状为不规则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经胃镜、钡餐、CT检查发现。12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诊断。9例随访,无复发,死亡。结论:胃肠问质细胞瘤大多为恶性或低度恶性,治疗以手术切除,术后严密随访。胃肠间质细胞瘤是指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干细胞并呈非定向分化的间叶肿瘤。过去受病理诊断技术的限制,这类肿瘤多被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及神经纤维瘤。近年来随着病理诊断技术的进步,这类肿瘤被统一命名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CLSTs)。我科自1995年至今收治胃肠道问质瘤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行组织病理学大切片,参照术前CT和MIR影像学资料,比较鉴别诊断胃肠间质瘤,为术后化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0例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CD117、CD34、SMA和S-100染色确诊为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离体手术大体标本制作组织病理学大切片,常规HE染色,对比CT和MIR影像结果,观察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情况。所有离体组织的断端距离肿物至少2cm,沿肿物最大直径切开,留取1cm厚组织,保持肿物的完整。结果胃肠间质瘤组织病理学大切片制片效果良好,可以清楚观察肿瘤的全貌和大小、每10HPF核分裂象个数、肿瘤的浸润程度、肿瘤的坏死以及肿瘤的包裹情况,参考术前的CT和MIR影像学资料,进一步全面了解胃肠道间质瘤,为临床治疗服务。结论胃肠间质瘤组织病理学大切片比常规病理切片更全面、更具体地反映肿瘤的情况,能明确肿瘤大小,最大程度反映肿瘤的的全貌、浸润程度、坏死情况和每10HPF核分裂象个数,对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及后续化疗制定有效的方案,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甲状腺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评价MRI在甲状腺肿瘤的肿块定位及良恶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经MRI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60例,总结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其与诊断金标准(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分析MRI检查诊断累及组织和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准确率等。结果:MRI影像学结果清晰可见甲状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及是否有钙化等重要征象;MRI对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为95.0%。MRI对肿瘤累积膜外脂肪、肿瘤的淋巴结以及肿瘤的食管转移均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结论:MRI影像学检查清晰可见甲状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及是否有钙化等重要征象,对临床上甲状腺肿瘤的肿块定位及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基层医院X线、胃肠钡餐检查对创伤性膈疝诊断的重要价值,分析对照8例经手术证实的膈疝的X线、胃肠钡餐与手术。8例膈疝患者都进行了正侧位胸部常规X线摄片检查,可以诊断患者经胃肠造影膈面上出现钡剂充盈的胃肠道影或胸腔内见胃、肠管、网膜等结构。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近年来影像学迅速发展,已经基本普及了CT.MRI,而且其诊断准确率比普通放射线要高,但是所需费用也较高,然而一些中小医院没有MRI甚至没有CT,因此在普通放射线治疗中,常规X线胸片、胃肠造影的地位仍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较高分辩率的B型超声检查为胃肠道肿瘤提供了简便易行、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检查时无痛苦,易为病家所接受,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对胃肠道的初筛检查方法。现将近年来经B超诊断的45例胃肠道肿瘤中有手术及病理资料的23例作一总结,并按我们以前曾报导的检查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并就多年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作评价。 一、一般资料: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男最小35岁,最大88岁,平均  相似文献   

7.
李景南 《生理通讯》2005,24(3):69-70
胃肠激素和胃肠运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是当今国际上胃肠激素领域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本次会议在这两方面均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肿瘤已经成为我国的高发肿瘤,降低肿瘤的复发转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四君子汤的应用在降低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中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检索了近10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理论的认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及药理研究等方面,总结四君子汤在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诊断甲状腺癌的过程中其CT表现和病理情况。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治疗甲状腺癌的患者中选出63例,对患者术前CT诊断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研究。结果:63例患者当中有42例肿瘤组织密度不均匀,有41例肿瘤组织形状不规则,有51例患者肿瘤边缘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有27例肿瘤组织出现钙化,有32例明确侵犯其它组织或器官,21例患者甲状腺癌向淋巴结转移。结论:甲状腺癌患者的CT检查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为外科手术提供准确的参考,提高治疗准确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的胃肠道组织与动物肉类组织一样,广义而言都是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人类和哺乳动物的胃肠道能消化摄取食物的蛋白质,却不消化胃肠组织自身蛋白质。人体靠什么生理机制避免胃肠蛋白的自身消化?介绍人类避免消化胃与肠道自身蛋白的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激素分泌器官,是调节肽即胃肠激素最丰富的来源。胃肠激素与胃肠功能有很大关系,它们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消化器官的运动、分泌和吸收及其他多种功能。促生长素(Ghreli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降压素(NT)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胃肠激素中的代表。Ghrelin主要由胃组织产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还可促进胃酸分泌,这些作用是由迷走神经所介导的,ghrelin还具有对消化道粘膜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受多种方式调控。CGRP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有调节胃肠血流、胃肠分泌及胃肠运动等多种功能,目前学者普遍认为CGRP这些生物学效应的发挥是通过一氧化氮(NO)及前列腺素(PG)介导的。NT广泛分布于脑和胃肠道及其它组织中,由肠道N细胞分泌,能够抑制胃肠运动,对胃肠黏膜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些作用是迷走神经、调节肽等多种途径介导的。随着对这三种胃肠激素的深入了解,人们将对人体胃肠道疾病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就近年来对Ghrelin、CGRP、NT对胃肠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电子超导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一项重要诊断技术,它与X-CT相比,具有更优越的软组织对比度、无骨伪影,对人体无放射性所引起的电离危害以及它在提供组织生化信息方面的潜力,正是由于这些特点,MRI已成为当前众所瞩目的诊断技术。 MRI图象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其决定因素有组织内部因素如质子密度ρ、组织横向、纵向驰豫时间T1、T2以及组织内质子的运动状态。不同组织、正常组织和病理改变的组织其T1、T2及ρ、尤其T1、T2往往有很大变化,如肿瘤组织其T1、T2均相对延长,这一点构成了MRI临床运用的  相似文献   

13.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转录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与线性RNA不同,circ RNA不易被酶解,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circ RNA具有微小RNA(micro RNA,mi RNA)海绵、RNA结合蛋白海绵、调节转录以及翻译蛋白质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够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近期的研究发现,circ RNA在调控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胃肠肿瘤是我国常见且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研究者在胃肠肿瘤中发现大量异常表达的circ RNA(如:hsa_circ_0014717、hsa_circ_0001017、hsa_circ_0061276、hsa_circ_0125965和hsa_circ_KLDHC10等).本文首先阐述circ RNA的形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然后结合国内外胃肠肿瘤相关circ RNA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本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对circ RNA影响胃肠肿瘤发生的机制作一综述,并希望能以此为胃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胃肠癌是欧洲最常见的恶性肿瘤。70年代以来,发现一系列癌胚抗原对于胃肠癌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如甲胚蛋白(AFP),癌胚抗原(EA)和胰腺癌胚抗原(POA),多克隆抗血清可与血清中其他物质发生交叉反应影响癌胚抗原检测系统的重复性。单克隆抗体的发展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杂交瘤技术可以制备抗各种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5.
波形蛋白是中间纤维蛋白的一种,参与细胞骨架与胞膜的形成。研究发现,波形蛋白在多种上皮癌中大量表达,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胃肠道肿瘤等,且参与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目前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临床研究发现,波形蛋白能够作为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标志物,探讨波形蛋白分子机制研究及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波形蛋白在几种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1):I0002-I0003
《美国胃肠病学杂志》(AJG)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持续炎热的天气可引发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等。 高温热浪能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提高死亡率,然而对于人体健康的间接影响,如是否能够改变疾病的症状等,科学家还需进一步了解。炎症性肠病和传染性胃肠炎是由胃肠道炎症和溃疡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研究表明ki67的表达与很多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癌等。临床上,常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ki67指数,反映正常和病变组织或细胞的增殖活性,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帮助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的评估。但是,目前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均无法以一个固定的ki67值判定不同肿瘤疾病的恶性程度,也无法以一个精确的ki67临界值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有时更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对病患肿瘤组织的ki67指标进行跟踪检查来指导新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本文主要就目前ki67指数与不同肿瘤的恶性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七彩山鸡胃肠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5-羟色胺(5-hydroxtryptamine,5-HT)抗血清研究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as胃肠道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探讨其分布型的成因及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 5-HT细胞主要分布在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腺胃偶见,分布密度近似波浪型,其中以空肠和十二指肠分布密度最高,盲肠和回肠次之,直肠最少.5-HT细胞的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等,主要分布于胃肠固有膜、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粘膜上皮细胞基部、腺泡上皮细胞之间.结论 七彩山鸡胃肠道5-HT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认为七彩山鸡胃肠道5-HT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5-HT抗血清研究40周HBK-SPF鸭胃肠道内的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并探讨其分布型的成因及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5-HT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腺胃偶见,分布密度近似呈波浪形,其中以直肠分布密度最高,小肠呈U形分布。5-HT细胞的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等,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上皮之间、上皮基部、固有膜以及腺泡上皮之间等。结论40周HBK—SPF鸭5-HT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我们认为40周HBK—SPF鸭胃肠道内5-HT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的构建过程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对大鼠原位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5只,实验组B组35只。B组大鼠经尿道膀胱内灌注MNU每两周一次,每次2 mg,共4次。A组大鼠用生理盐水以同样的方法灌注。于第14周末对两组大鼠进行膀胱CT扫描诊断,并且处死后取膀胱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B组28只大鼠CT扫描膀胱均见明显异常,表现为局部肿块突起或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密度不均,病理诊断均为膀胱癌。A组13只大鼠经CT扫描未发现膀胱肿瘤,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组织。结论MNU可以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的建立。CT扫描可作为大鼠原位膀胱癌诊断的可靠方法,并能为肿瘤的化疗或放疗等后续实验提供更好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