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蛇志》2018,(4)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果胶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为A、B组,两组患者均为44例。A组给予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B组给予单纯果胶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5,(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Hp转阴率(81.1%)明显高于对照组(50.0%),治疗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81.1%),不良反应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更好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瑞巴派特组、胃复春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胃复春和瑞巴派特,疗程均为l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及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改善的评估。并考察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组织病理学改善方面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各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瑞巴派特组和胃复春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胃复春和瑞巴派特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胜林  裴泉清 《蛇志》1999,11(3):45-46
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途径;我们自1996年始应用中国蛇协研制的蛇毒制剂青龙肠溶胶囊治疗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本院门诊病例,经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男17例,女5例,全部伴有不典型中度增生,17例同时伴肠腺化生,随机设13人为对照组,男10人,女3人,均经胃镜并做组织活检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呈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有重度不典型增生,9例肠腺化生。  患者全部门诊治疗,治疗组服用青龙肠溶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8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口服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实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益气活血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1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复春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合并消化性溃疡(PU)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HP阳性的CAG合并P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三联抗HP疗法:奥克+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2周后单独服用奥克,连用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复春治疗,连用4周.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HP根除率、1年复发率、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程度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AG和PU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9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8%和75.0%(P<0.05);联合组HP根除率和1年复发率为86.5%和15.6%,三联组分别为67.3%和37.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慢性炎症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胃复春联合三联抗HP治疗CAG合并PU疗效优于单用抗HP治疗,提高HP的根治率,降低复发率,且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益生菌联合口腔洁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采用益生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腔洁治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6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6,P=0.003)。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理和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6、0.142,P=0.087、0.074)。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理和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病理评分(5.22±1.03)和症状评分(6.46±1.24)均低于对照组的病理评分(7.59±1.22)和症状评分(9.1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0、10.951,P2=13.222,P2=9.871,P=0.001)。 结论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应用益生菌联合口腔洁治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猴头菌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生理通讯》2009,28(3):72-75
目的: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SD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酶素治疗组、猴头菌颗粒小剂量组、猴头菌颗粒大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用热盐水灌胃方法制作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模型制成后连续给药28天;处死动物后通过制备病理切片和利用试剂盒测定胃粘膜氨基己糖、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由此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结果:猴头菌颗粒治疗组大鼠胃粘膜G、D细胞数量和氨基己糖、PGE2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尤以猴头菌颗粒大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结论:猴头菌颗粒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海胃康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8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海胃康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之后对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考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评分分别为2.19±1.11分和5.09±1.56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7.34±1.34分和17.39±1.45分(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职能、生命活力、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海胃康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p转阴率、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积分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p转阴率[85.0%(34/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25/40)](P0.05)。两组上腹痛、纳差、上腹胀、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积分以及胃黏膜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等病理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2/40)]与对照组[12.5%(5/4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四联疗法,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变程度和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炎症程度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36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和8例轻度炎症(轻度炎症组)、26例中度炎症(中度炎症组)、8例重度炎症(重度炎症组)的CAG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V4—V5区),采用Sobs、Shannon、Simpson、Ace、Chao指数评估4组对象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采用PLS-DA分析评估4组对象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LDA与LEfSe分析确定4组对象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的肠道菌群;采用PICRUSt预测CAG患者显著富集肠道菌属的代谢通路信息。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轻、中、重度炎症组患者肠道菌群Sobs、Ace、Chao、Simpson指数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uminococcus_gnavus_group、norank_f_RuminococcaceaeErysipelatoclostridium、Actinomyces在轻度炎症组中显著富集,Flavonifractor、Sellimonas在中度炎症组中显著富集,Eubacterium_rectale_group、Erysipelotrichaceae_UCG-003、Tyzzerella_3、Coprococcus_1、Candidatus_Soleaferrea在重度炎症组中显著富集。此外,Lachnospiraceae_UCG-004、Eubacterium_nodatum_group的丰度在健康对照组、轻度炎症组、中度炎症组、重度炎症组中呈递增趋势;AnaerostipesRuminiclostridium_9、Halomonas、Pelagibacterium的丰度在健康对照组、轻度炎症组、中度炎症组、重度炎症组中呈递减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ICRUSt分析结果显示4组对象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相似,但是代谢通路的丰度不同,其中重度炎症组患者肠道菌群代谢功能潜力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炎症组和中度炎症组。

结论

CAG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总体特征为产丁酸盐的菌属丰度减少,促炎菌属的丰度增加。促炎菌属可能通过附着于肠道上皮导致黏膜屏障受损和肠道通透性增加,影响宿主免疫反应,引起炎症。

  相似文献   

12.
萎缩性胃炎(SAG)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又是我们贫困山区的多发病,治疗较棘手。疗程长,不易痊愈。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39岁。39岁-50岁26例,51-62岁16例,临床表现:中上腹部饱胀或者疼痛,食欲减退,暖气等为主,伴恶心呕吐者10例,伴贫血消瘦18例,伴舌炎、舌萎缩3例,伴腹泻3例,上消化道钦餐透视伴有不同程度胃下垂者7例,合并溃疡者1例。胃液分析:全部患者均进行胃液分析,胃液中游离酸减少或缺乏者36例,在组织胺注射后亦不升高,加量组织胺…  相似文献   

13.
石志琦  李萍 《生物磁学》2005,5(4):74-75
萎缩性胃炎(SAG)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又是我们贫困山区的多发病,治疗较棘手。疗程长,不易痊愈。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复春片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 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复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 琢及IL-8 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 AS)评定治疗前后的腹部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清 除率为97.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P<0.05)。 两组治疗后的TNF-alpha、IL-8 浓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溃 疡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胃复春片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正常人舌苔菌群的分析,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菌属。方法 研究分为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30例,CAG组,主要为薄白苔)和正常人舌苔组(30例,HC组,均为薄白苔),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舌苔的菌群进行研究。结果 (1)测序片段总长度约为253 bp,片段有效率在90%左右。(2)正常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群落组成在PCA图中各自汇聚成群,差异比较明显。(3)按照系统分类学的方法,采用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来寻找阶元系统(门、纲、目、科、属)上的差异菌,发现共有13种差异菌。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纤毛菌属、韦荣球菌属中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链球菌属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为了进一步寻找阶元系统中属水平的差异菌属,我们采用T-test统计分析法。结果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在韦荣球菌属、纤毛菌属、普氏菌属、罗思菌属、口腔杆菌属、口腔毛绒厌氧杆菌、Solobacterium和一种未确认种属的细菌其含量都显著增加(P<0.05),而链球菌属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从舌苔样本微生态测序中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苔菌群发生变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能与炎症相关,这些口腔微生物的变化可能成为某些全身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微生物学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香连片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香连片治疗CNAG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00例脾胃湿热型CN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4片/次,3次/d;观察组予香连片口服,5片/次,3次/d,3个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lβ(IL-lβ)及白介素2(IL-2)水平,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上腹胀满、胃脘痛、反酸、口苦、恶心呕吐的症状积分,并统计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P0.05);两组血清IL-2水平升高,TNF-α、IL-lβ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更优(P0.05);两组患者上腹胀满、胃脘痛、反酸、口苦、恶心呕吐的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香连片治疗脾胃湿热型CNAG的疗效令人满意,可较好地缓解脾胃湿热型CNAG患者上腹胀满、胃脘痛、反酸、口苦、恶心呕吐的症状,其可能是通过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lβ的产生,促进抑炎因子IL-2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抗炎能力,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五味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不良反应以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为2.94%,与对照组的26.47%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确切,复发率较低,而且能够有效清除Hp,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枳术宽中胶囊联合益生菌对老年幽门螺杆菌(H. pylori)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H. pylori阳性的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包含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胶体果胶铋的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将四联疗法中的胶体果胶铋替代为枳术宽中胶囊,并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7天为1个疗程,全部患者治疗2个疗程。停药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率、H. 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及H. pylori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益生菌可明显缓解老年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同时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临床治疗CAG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逍遥散和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我门诊治疗的6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逍遥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显效2例,有效28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显效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逍遥散和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中医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分子对接与动物实验探讨黄连半夏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理。首先,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黄连半夏主要成分,利用vina软件与IL-1β、IL-6、YAP1、STAT3、JAK2、VEGF、EGFR进行分子对接;其次,采用复合方法建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B)组,维酶素(C)组,低、中、高剂量(D、E、F)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D、E、F组采用黄连半夏水煎液(1∶2∶4)灌胃,B、C组分别予生理盐水(1 mL/100 g)、维酶素(0.3 g/kg)灌胃,连续8周。治疗结束后,获取大鼠血液与胃组织样本,采用ELISA检测血清IL-1β、IL-6含量,HE染色观察胃组织形态,RT-PCR检测胃组织中JAK2、STAT3、AKT1、YAP1、VEGF、EGF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胃组织p-STAT3、p-JAK2、p-AKT、p-YAP1水平。实验结果发现:黄连半夏所含主要活性成分均能与关键靶标结合;各治疗组能有效修复胃黏膜形态、减少炎症及肠化生,且E组优于其他各组;E、F组血清IL-6、IL-1β含量、胃组织中JAK2、STAT3、AKT1、YAP1、VEGF、EGFR mRNA表达量及p-STAT3、p-JAK2、p-AKT1水平均较B、C组显著降低(P<0.01)。但在p-YAP1水平上各治疗组均较B组显著上升(P<0.01)且E组优于其他各组。实验结果表明黄连半夏所含主要成分可通过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JAK2/STAT3通路与血管新生途径,修复胃黏膜形态,防止其向恶性肿瘤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